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鼠目之辈,眼光寸远,况我们还有七支大军团刀锋未试,蓄锐之军,定能所向披靡。”
曹操心情趋于平和了。他听于禁称七大军团未试锋芒,口气颇为自大,立刻警诫于禁道:“于将军,夏侯渊因骄傲自大损兵折将;你怎么也如他一样轻敌?七大军团是我最后一点南下血本,一直存而不用,统领于你麾下,不可不谨慎用兵啊!”
于禁自知失言,见曹操如此紧张,就保证道:“大王放心,于禁决不像夏侯将军骄傲自满,这次南征,不胜不返!”
曹操听了他这样说后,稍微放下心来,但曹操还是反复叮嘱于禁行军打仗事宜。直至天黑,曹操才送他出府。
于禁走了之后,曹操刚想休息,亲兵报董衡求见,曹操召之进来,问他何事,董衡劝谏曹操说:“于将军率军南征,期在必胜,但是庞德为副将恐怕不妥。庞德故主马超早已投奔刘备,刘备封他为‘五虎上将’之一;庞柔是庞德的兄长,也在刘备蜀中为官。前不久听说庞柔来信叫庞德背离大王,投奔刘备。今派他南下,他投奔关羽,这不是泼油救火吗?”
曹操沉思片刻,随后说道:“庞德投奔我屡立战功,忠义可嘉。今你说他会生叛道之心,我不相信。倘他真生叛逆之心,其兄来信的内容怎么会让众人知道呢?正是众人知其兄之信,我才知他光明磊落,不会叛我而去。”
当曹操对董衡说的这番话传到庞德耳中时,庞德感动得涕泪四横,于是,召几个木匠来,伐巨树做了一口沉重的棺材。几日后,他请好朋友、亲戚赴席,把棺材陈列到大厅中。
众亲友见到这口朱红漆的棺材,不禁大愕。庞德解释说:“这棺材将和我一起到战场。”
有人说:“将军出征,抬不得这不吉祥的东西!”
庞德举杯豪饮,对亲友们说:“魏王以泰山一样重的恩德待我,誓要以死相报。克日将拔军南征,与关羽樊城决战,我若不能取他的首级,那么就让他削掉我的脑袋。即使未被他杀掉,如兵败的话,我也要自杀。所以抱必死之信心,准备这口棺材,以殓我的尸首。”
众亲友闻说,嗟叹不已。庞德的妻子更是由低声啜泣到嚎啕大哭。
庞德听到恩爱妻子这叫人肠回肝裂的哭声,英雄气概更化为悲壮。他提气叱责自己的妻子道:“大丈夫知恩必报。如今魏王不听小人谗言,信任于我,我只能以血肉之躯相报,你妇人目光短浅,还乱我心神,休得再哭!”
庞德尽管底气十足,但声音也有些颤抖道:“好好调教虎儿,以承父志!”
其妻哭哭啼啼答应着,庞德兀自不再理睬她,举杯劝邀众人饮酒。
翌晨,于禁、庞德校场点兵。七大军队旗帜鲜明,人强马壮,整齐地排列在点将台下。曹操亲自到点将台检阅。其时,秋风飒飒,拂着曹操的花白胡须。
曹操深情地注视着这支精锐部队,他端起一碗酒,向空中一洒,台下千军万马一声喝彩,声音震撼霄汉。欢腾的壮观场面,令曹操热血沸腾,他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
三声清脆的锣响,这是部队开拔的号令。霎时,牛角呜呜,战鼓隆隆,十几万大军宛如一条巨大无比的长龙,向远处的地平线蜿蜒而去。
点将台上,曹操与于禁、庞德告别,曹操握着于禁的手,充满信任的目光包含着殷切的期待……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3)
二一六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刘备汉中称王,诸葛亮及全体武将都向他朝贺。刘备交还原来的左将军及宜城亭候的官衔印绶,立其子刘禅为王太子。并以拔牙门将军魏延为镇北将军,领汉中太守,负责汉中地区防务。
刘备与诸葛亮等返回成都,以许清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征伐汉中地区功劳最大的黄忠为后将军,地位高于其他四将,组成新王国的四大军团。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五人,时称“五虎上将”。
刘备在成都封官施爵时,荆州的关羽正率军攻打襄、樊,刘备为了以爵位激励关羽攻城拔寨,亲自委派益州前部司马(相当于侍从副官)费诗前往荆州授关羽印绶。
费诗负刘备的亲笔信与印绶,顺江而下,沿途经险滩恶浪,飞栈峭壁,风尘仆仆来到荆州。
关羽闻听刘备侍官来荆州,将印绶交于自己,于是,出城三里迎接刘备的使者。
费诗坐驿车中,远远地见荆州城外一彪军马整齐排列着,几面写有“关”字的帅旗迎风招展,知道关羽亲自出城来迎接自己来了,心里不禁高兴起来,旅途的劳累一扫而光。
看看就要走近关羽的军队,费诗就下了车,手持一卷信纸,向迎来的关羽拱手施礼。
费诗几年没与关羽谋面了,此刻乍见,仍觉关羽威仪不减当年。
关羽迎接费诗进了城门,辟一馆雅舍为其居住。夜,关羽摆筵为费诗洗尘。
主客兴会,其情渐浓,饮至酣处,费诗拿出刘备写的信给关羽,关羽就着红烛之光阅读。先前脸上还是微笑自若,当读至“孤封汝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黄忠为后将军”之时,不禁捋起美髯,卧蚕眉紧锁。阅完,他向费诗问道:“费司马,汉中王封我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这是为何?”
因后将军是所有将军中地位最高的爵位,故关羽不服。
费诗道:“黄忠在汉中屡立战功,宝刀不老,汉中王就封他为后将军了。”
关羽怒道:“翼德是我结拜的兄弟,勇猛善战,他是令敌人丧胆的虎将;马孟起世代名将之后;赵子龙护幼主,功高劳苦,他们三位与我平起平坐,我无意见。黄忠是何许人,竟与我等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兵为伍!”
关羽说完,兀自发怒,不肯受印绶。
费诗万万没有想到关羽会如此窄量,他素知关羽重义,一诺千金,现在听他口吻真是盛名难副。
于是他笑着说:“将军为争爵位,竟不受印,实在辜负汉中王的期望。从前萧何、曹参与汉高祖一同举大旗反暴秦,得到高祖的重用,信任,地位极高。而韩信、陈平来降高祖,地位反高过他俩,未闻萧、曹以之怨恨过。何况将军与汉中王亲如骨肉,祸福与共,非外人所比。而汉中王要建立王业,难道只用属于自己同派别的亲信吗?我劝将军不要计较官位之高低,爵位之多少。我只是一介使者,衔命而来,你不接受印绶,我带回去复命而已,但将军这种粗率之举,可能让汉中王左右为难,请慎重地三思吧!”
费诗言语有理中暗含讥讽,关羽有怒也不好发作,他听到如不接受印绶会使刘备左右为难时,就说:“好吧!多谢费司马剖解其中利害,关某愿意接印。”
说完,来到费诗前。费诗把金印紫绶奉上,关羽双手举至眉间,恭恭敬敬地接了过来。
是夜,主客皆酒酣而退,各自安歇了。
翌日,关羽的养子关平从他的包围樊城的营寨里归来,告诉近日的军情。
关平向关羽说:“父亲,曹操的大将于禁、庞德率十几万大军来解樊城之围,据说离樊城只有一天的路程了。”
关羽捋须一笑:“呵呵,曹营无将矣,派一老犬与关某决战。正好费司马来了,请他与我到前线去,亲睹我杀曹兵取樊城。”
说罢,就令亲兵备好快马。关羽到费诗暂居馆中,邀他一同前去,留下靡芳守荆州城池。
费诗与关羽一行骑马驰在去樊城的大道上,只两个时辰,就到了樊城外的营中。关羽与费诗视察了营中军情,再派流星探马侦察于禁大军的进程情况……
二一七深夜三更了,关羽帐中还燃着两支巨烛。明亮的灯光中,关羽正襟危坐书案后,他翻着《春秋》,神色平静而稳重。
不一会,帐外不远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关羽抬头望向帐外,两个探马已来到帐外。
“启禀将军,于禁前锋已离樊城三十余里。”汗流浃背的探马简短地报告了军情后,喘息不停。
关羽心中一惊:来得真快。随即他吩咐道:“你二人辛苦奔劳,想必已饿极,后营备有水酒,自去吃罢。”
两探马退去,关羽唤养子关平道:“明日率一百精兵,去看于禁扎营何处。”
天破晓后,关羽与关平率一队精兵,望于禁军来的方向迎去。
于禁军于昨日夜晚全部赶到离樊城以北仅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由于长途奔驰,大军已疲劳不堪,不敢乘夜冲击关羽驻扎在樊城外的几万大军,只派弓弩手把来援大军已到的信息射进樊城。曹仁得到信后,向守军宣布,樊城内的军民无不喜气洋洋,宛如过大年一样。
关羽、关平登上樊城以北的一个高地视察于禁扎寨的地形。山峰上,关羽与一队负刀而立的军士沐浴着朝霞,阔大刀面闪耀着光芒。关羽把手搭在额上,挡住太阳的光线,俯瞰山下的地形。关羽看到了樊城北边一个阔大无水的山谷中,于禁的营帐一串连着一串,如同山麓下成片的蘑菇,像蚂蚁般的曹兵来来往往走动着,山谷里千百口灶正熬着稀粥,炊烟袅袅,一片繁忙景象。
关羽问身边士兵道:“曹兵扎寨的地方叫什么名字?”
其中一人答道:“罾口川。”
关羽听罢,仰天长笑,笑声在空洞的山谷、深涧里回荡。笑够之后,他见众人皆以迷惑、好奇的眼光看着他,于是说道:“听说曹操曾派于禁训练水师,然而今天看他扎营布阵,才知他一点也不懂水性。于禁空有智名,但也老而愚钝了!”
关平及众人依然不解其中深意,就又问是否有计可破曹军了。关羽意气风发而又挺神秘地说:“军机不可泄露!”说完就掉转马头,下山去了。
于禁与曹仁取得联系后,派庞德去挑战关羽。关羽却闭寨不出,只令弓箭手怒射曹兵而已。一连几日,庞德不能取胜,反伤了不少士兵。而当庞德退兵罾口川后,关羽就令一部分军队夜间移营到樊城与川口之间,他的意图是想压住罾口川的士兵拔寨他移,这便于他日后的军事行动。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4)
八月中旬,天气恶劣起来,秋雨聚降,一连几日,均不停止。关羽令人从荆州拖来不计其数的小艇、船筏,准备水上作战的武器。
当关羽为自己打造了一只坚固的小船后,试着在水中划行时,关平好奇地问他:
“我们正与于禁在陆上对抗、冲杀,父亲却准备大量船只,不知何故?”
关羽笑答道:“平儿可记得我平时给你讲的兵法?陆战,择其易守难攻之地而居;水战,定其风向水势而栖。今于禁驻军罾口川,空负水师统帅之名;他只会陆战而已,以为罾口川是易守难攻之处。”
关平恍然一悟,话脱口而出:“父亲莫非采取水淹之计。”
关羽自信地笑道:“正是水淹之计。罾口川距襄江之水不远,如掘开襄江,导水去罾川口,于禁便成瓮中之鱼鳖,我伸手可擒。最近几天秋雨连绵,襄江之水必然泛涨。我已派人堵住襄江的各个出口,待水蓄满之后,掘开堤岸,乘高就船,放水一淹,大功可成矣。”
二一八却说于禁驻军于川口,山洪泄来,少数营寨积满了雨水。他有些不安了,于是把庞德找来商议迁营之事,庞德到后,天已晚了。于禁忧愁地对他说:“我军仓促间驻扎于此,主要是峡谷两边是山鸟不至,猿猴不攀的峭壁,峡谷口又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但没有想到这里地势低平,更没想到秋雨连绵,以致水灾困人。我长年训练水师,知这地形最易被敌人水攻。今日请将军来,是商议移营之事。”
庞德说:“我几日向关羽搦战,他都闭寨不出;又听小兵说关羽这几天正在准备战筏,不知何故?”
于禁听罢大吃一惊,道:“此言当真?”
庞德认真地说道:“的确如此!”
于禁立即吩咐庞德:“请将军即刻率军去襄江堤上观察水势动静,我们明日就移军高阜。”
庞德衔命而去,于禁马上传令:“收拾行装,明日拂晓移营。”
七支军队的将士们均忙了起来,于禁亲自督促,以免军士懈怠。
深夜五更,庞德率的一队兵马在泥泞中艰难行走着,渐渐近了襄江,忽然,有士兵惊呼道:“洪水决堤了!”
庞德借火把之光,果然看见两里之外的襄江缺了一个几百步宽的大口,洪水如一块巨大的瀑布,“隆隆”地向平川洼地怒卷而去。
庞德临变不惊,下令道:“绕道火速登岸!”
士兵们避开洪水的指向,迂回几里,到了襄江岸缺口处。
掘堤坝的一千多关羽士兵未离开,还在继续挖堤,庞德冲上来一阵砍杀,一部分荆州兵乘上早就备好的快艇逃命,一部分或死于庞德士兵之手,或跌入洪水中。
庞德占了堤坝,但没有麻袋装土堵堤,眼巴巴地看着千军万马似的洪水冲向远处的罾口川,庞德想回去援救于禁,无奈来路均是汪洋一片,哪里还有退路。
天将破晓,忙碌了一夜的罾口川曹兵,刚刚歇下来想休息片刻,忽然,营门口的士兵惊呼连连:
“洪水来啦!洪水来啦!”
于禁与亲兵赶快奔出营帐,向营门翘首而望,“隆隆”的洪水如一座座小山,劈头盖脸涌了进来,川口峡口立刻积满了一丈多深的水,十几万大军顷刻之间冲得七零八乱,呼救的绝望声听之令人心碎。于禁在十几个亲兵的护卫下,爬上了一块离水面一尺多高的岩石,避这飞来水灾之祸。
于禁看到挣扎水中的不习水性的军士心中痛如刀绞。一个时辰前,除少数士兵攀着战马和木头还活着外,十几万大军就消灭得干干净净了。洪水之灾没完,关羽的荆州军驾船使舟,开进了这罾口川。船上的荆州兵用长枪、尖刀、刺杀着侥幸浮在水面的曹兵。于禁见状,捶胸顿足,悲愤万状,仰天大叫:
“魏王!于禁有负重托!十几万大军顷刻覆没,真是羞耻呵!我无颜苟活,只好以死请罪了!”
于禁说完,拔出佩剑就想刎颈自杀。随从一个校尉死死拽住他的手,哭叫道:
“将军不可自杀!将军还有悲悯之心的话,请向关羽投降,以拯救尚在水中挣扎的士兵吧!”
于禁丢了宝剑,泪水涟涟地看着水中幸存的几万生命,万念飞转之后,颓然坐于岩石之上,有气无力对亲兵说:“好吧。”
这时关羽的心腹将领周仓驾舟来到这里,于禁的士兵把投降之意告诉了他,周仓遂以舟接下于禁,缚了双手,押解归去。
不一会儿,荆州军得到关羽的命令:停止屠杀,营救曹兵,幸存的曹兵被押解到关羽营里。
关羽在清点战果时,听说庞德和一队士兵困在襄江堤上,遂决定一网打尽,率周仓、关平与大队士兵,驾舟逆水而行,来到庞德受困处。
关羽见庞德在堤岸上如困兽一样急得团团转,提气向他喊道:“岸上大将可是庞德?”
庞德应声答曰:“正是庞某!”
关羽又道:“你主将于禁已成我阶下囚,七支军队死伤剩三万余,仍是我樊笼之徒。你孤掌难鸣,还是学于禁样,降了我吧!”
庞德用刀指向关羽道:“废话少说!我庞德早在出征之前,已向魏王立下军令,誓斩你首级献于他。”
关羽呵呵大笑:“庞德,你兄及故主,均在蜀中为大将,你投降汉中王,骨肉团聚,何为不美?”
庞德已不耐烦,早就想冲下河与关羽决一死战,只恨自己不会游泳,终不敢下水。听关羽左一个投降,右一个投降,遂破口大骂:“竖子!什么叫投降?魏王带甲兵百万,拥沃壤千里,威震天下,乃一世雄主!你刘备庸才昏主,岂能匹敌于魏王!我受魏王厚恩,将以一死报答于他!”
关羽听庞德骂自己是“竖子”,勃然大怒:“我因你兄才给你情面,难道我的大刀还有情面吗?”说完,令士兵驾船进攻庞德。
庞德与众曹兵拈弓搭箭,射向关羽水军。庞德箭法精妙,箭不虚发,关羽近不得身。关羽也教士兵用箭射向庞德,双方对射了一个下午,渐渐地天快黑了,庞德的箭射尽。关羽不失时机,率军逼进堤岸,庞德毫无胆怯之状,奋不顾身地用大刀斩杀登岸的关羽士兵。但他的士兵抵挡不住多自己数倍的荆州水军,一个个被杀、被擒,最后只剩下庞德一个人孤身奋战了。
庞德在混战中见关羽就在附近的船上指挥着战斗,偷空杀了两个驾舟靠岸的关羽水军,腾身上舟,摇楫划橹,奋力冲向关羽的战筏。将要靠近之时,周仓用长枪搠穿他的小舟,水漫进舟,顷刻沉没。出身西凉雍州的庞德,呛了水无力浮游,被关羽擒获,押解到了他的营寨。
关羽此次水淹七军,大获全胜。他在营中摆下庆功宴,大肆犒劳众将士,荆州军士喜气洋洋,痛饮庆功酒,大啖胜利肉。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