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D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49在数量上相当于利润的剥削收入有()
A商业利润 B银行利润 C借贷利息 D地租
50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垄断价格的形式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按垄断低价买卖的行为,仍然是等价交换
C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D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5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
A垄断取代了竞争B私人垄断资本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C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52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
A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B概括了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C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D概括了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53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有()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异和距离市场的远近
B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C土地经营权的垄断D同一块土地上连续不断地投入资本
5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有()
A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B劳动力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
C抽象劳动形成产品的新价值D预付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殖
55相对剩余价值同超额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表现在()
A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范畴
B两者都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持久的
D超额剩余价值为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为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
三、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1英国有个皮尔先生购置了5万英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打算到澳大利亚的斯旺河一带去创办工厂。他还非常有远见地带去了3000名男工、女工和童工。可是,他没有料到,英国工人一到地广人稀、物产丰富极易生存的澳洲,就跑得无影无踪,结果连一个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都没有了。马克思因此打趣地写道:“不幸的皮尔先生,他什么都预见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5页
请问:这一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2“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171页)
请根据材料回答:
(1)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是什么?
(2)解决资本流通公式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3怎样理解价值增殖过程是到达并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4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落后国家的工资高出50%。从那时到现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519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1883年,美国工人平均日工作超过10小时,每天工作12至15个小时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很多工厂,白班倒夜班时,工人会连轴干24小时。
1884年,美国劳工联合会等组织决定,在1886年5月1日发起一个争取8小时工作日运动。这一天,美国近50万工人参加了全国性罢工。罢工工人中流行的“八小时之歌”是:“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但是罢工遭到芝加哥政府当局的暴力镇压,多人死伤。5月4日晚,3000多名工人聚集芝加哥秣市广场,悼念死难工友,又遭到武装警察的镇压。芝加哥工人的鲜血,燃起了全美工人斗争的烈火,并迅速蔓延到欧洲和世界各地。在世界进步舆论的支持下,1个月后,美国政府终于宣布实施8小时工作制。后来,就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结合材料,试析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家如何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工作日长度是如何确定的。
6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使用“机器人”,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因此,剩余价值不一定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劳动力,他和工人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8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9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与劳动一起创造价值。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0.流动资本就是处在流通领域中的资本。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1预付不变资本增加引起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变化,属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所有者取得工资,资本的所有者取得利息,自然力或土地的所有者取得地租。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3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股份公司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社会化,意味着资本主义占有关系的改变。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4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资本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事完成了。”联系这段话分析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
15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16试述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共同点和区别。
17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内容和方式,并说明这些方式和内容对于社会主义的借鉴作用。
18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吏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
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
——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2)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19下列是一组有关股份制、股份公司内容的材料
材料1
据报载,现代股份公司最先出现在殖民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企业。1600年英国组织了世界第一家大股份公司——东印度贸易公司,1602年,荷兰又组建了东印度公司。其他西欧国家纷纷效法。1694年,英国创办了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美国在1828年也是通过股份制铁路公司建成第一条铁路。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大战后,股份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股份公司十倍、数十倍、成百倍地增加。股份公司迅速地扩展到工矿业、流通业、公用事业等几乎一切经济领域,其最突出的变化是股权分散化。
材料2
马克思、恩格斯对股份制作过许多精辟论述,他们指出:“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股份公司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的扬弃。”
“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
“在股份制内,已经存在着社会生产资料借以表现为个人财产的旧形式的对立面。”
“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为许多结合在一起的人牟利的生产。”
材料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转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10多年来,深圳市在大量的竞争性行业中,公有制经济普遍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并通过建立一大批国有与集体、国有与外资、国有与民营等互相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形式的公有制模式。如赛格集团,从贷款2600万元起家,先后通过与日本、香港等地客商成立中外合资企业,用4亿元资产控制并盘活了40亿元资产,90年代初又通过股份制改造,先后推出多家上市公司,直接融资15亿元,达到了用几亿元国有资产资本控制几十亿元社会资本的目的,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迅速扩张,发展成为总资产近百亿元、净资产31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国有净资产11年间增长了35倍。
——摘自《中国企业批判》,陈惠湘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应怎样认识和评价资本主义股份公司。
(2)根据材料2、3谈谈你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的看法。
20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8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试计算:(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21某资本家纺纱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产棉纱1万斤。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价值6万元,平均使用年限五年,价值逐渐转移到商品中去;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万6千元;雇佣工人50人,每人平均月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半倍,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试计算:(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2)资本家本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22请读一读洛克菲勒财团的案例材料并回答问题。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它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通过庞大的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军火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维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的斗争中,洛克菲勒财团受到沉重打击。但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石油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但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洛克菲勒财团经济实力日益衰退,主要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银行如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结合以上所给的案例材料,说明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金融寡头是如何实现全面统治的。
一、选择题Ⅰ
1C【解析】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G—W—G′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价值规律要求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的结果只会是价值的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作为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但是,在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会产生剩余价值。离开流通,货币所有者把货币贮藏起来,货币永远也不能转化为资本,商品所有者也只能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剩余价值无从产生。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C【解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
3C【解析】答案同第1题题解。
4D【解析】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充当的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作为资本的货币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5D【解析】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6B【解析】劳动力作为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劳动力的价值同其他商品一样,也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一般商品在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