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厂-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刚说完,别人还没来得及附和,便听一中气极足声音响起:“这位大人凭什么说自古太监无用呢?”

    众人循声望去,却是那东厂千户突然跪倒在皇帝面前,言辞切深道:“皇上,臣东厂掌刑千户袁大海斗胆为诸位公公抱不平,请皇上许臣问诸位大人几个问题!”

    咦?竟然有人为太监抱不平?天启大感兴趣,微微一笑,抬了抬手,准道:“朕许你问。”

    王体乾和李永贞则是同时一愣,不知道袁大海想干什么?

    得了天启同意,袁大海当即起身朝殿下走了几步,目光落在胡良机身上,先施了一礼,尔后才道:“这位大人想必熟读典籍,既然你说太监自古无用,那下官斗胆请问,是谁写下了堪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胡良机一愣,《史记》是谁写的他当然知道,脱口便道:“西汉司马公。”

    袁大海又问道:“那又是谁发明造纸,造福于后世读书人,传承我中华文明呢?”

    胡良机也没有多想,回道:“是东汉的蔡伦公。”

    袁大海跟个连环炮似的,马不停蹄的又扔下一连串的问题。

    “是谁伏边定远,为大唐平定西南蛮夷,定不世基业呢?”

    “杨思勖。”

    “是谁领兵入川,为大宋统一立不世功劳呢?”

    “王继恩。”

    “又是谁拓边西边,令西夏人不敢跨横山一脉,继而挥师北伐,经略幽燕呢?”

    “童贯。”

    “是谁在本朝成祖皇帝靖难之役立下悍马功劳,扬帆海外,播国威于万里之外呢?”

    “三宝太监郑和。”

    二人一问一答,就跟事先串通好一般,配合极其默契。不过问的那人是满心窃喜,答的那个却是暗自心惊,听得人则是百般表情,殿上天启是越听越有趣,越听越高兴,王体乾和李永贞也是眉开眼笑,二人同时大舒一口心,亦同时暗赞一声:好你个袁大海!

    “好,既然这位大人都知道,那下官请问,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净身之人,但他们都为国家建功立业,名垂千古,何以大人刚才却说太监自古便无用呢?若大人所说是实,那请问先前这些人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

    “这。。。”

    胡良机肠子都悔青了,对方尽捡太监中那些有成就的来说,却不提那些祸国殃民的,而自己却一时没有提防,着了他的道,现在更是无从回答。有心想说司马迁可不是太监,只是受了宫刑,但知道,只怕自己真说司马公不是太监,对方定会反问他司马公与太监有何不同,那自己同样也无从回答。

    无法回答是还是不是,为难之下,胡良机只能吱吱唔唔,无从开口,脸上十分的尴尬。

    袁大海可不等他想好说辞,转身便向天启道:“皇上,事实已经明了,诸位大人所说不实,太监绝不是无用之人,所以皇上尽可以放心大胆任用内监理事!”

    “哈哈,好,好,好你个袁大海,好一张巧嘴!”天启乐得竟然站了起来,朝前连走几步,一直以来就是他在这帮大臣们面前吃憋,不想今日这帮文官们也有吃憋的时候,快哉快哉!

    “你们现在怎么不说话了?方才你们不是说得很凶吗?阁老,你以为这太监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呢?”天启故意点了叶向高的名,他想看看这个叶老头还有什么话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东林悲歌(三)

    ps:本段所写皆为史实,非虚构。恳请列位看官订阅支持,投出您宝贵的月票和推荐票吧,骨头现在真的很需要这些!拜托了各位!拜托了各位!

    。。。。。。。。。。。。。

    被皇上点了名,叶向高知道不好,他脑子转得快,知道皇上这会兴趣全在太监身上,而且看他这样,显然是对众臣攻击内监有所不满,再争论下去,只怕今日朝会便要完全转了方向,完全纠缠在这无所谓的太监有无用处上面。再说,那东厂千户也是张巧嘴,不动声色把胡良机给套了进去,若与他一一计较起来,自然可以逐条驳斥,但那样一来,势必就耽搁太多,弄得不好,今日便是一事无成了。

    除魏大计重要,这些细枝末节还是不要纠缠得好,还是尽快步入正题,让杨涟与魏忠贤对质得好。念及于此,叶向高轻咳一声,对天启道:“皇上,今日朝会乃是要议国事,却不是要论太监有用无用。老臣看,皇上还是听听各部都有什么事要奏的吧。”

    听了叶向高的话,天启淡淡一笑,说了句“阁老确是三朝老臣,玲珑得很。”说完也不去看其他人,转身坐回龙椅,坐下之后扭头看了立在殿下的袁大海,微微点了点头,对还跪在那的王体乾和李永贞笑道:“老魏的眼光什么时候这么好了,东厂现在也是藏龙卧虎了嘛。”

    王体乾这会可是打心眼里高兴,袁大海那几问几答可是给他们这些太监挣足了脸面,见皇上也高兴,忙陪笑道:“皇上,魏公公眼光一向很准,这袁大海确是个人材,汪文言那案子便是他给审的。”

    “噢?是么?”

    天启不置可否,带有笑意的再次看了一眼袁大海,对王体乾道:“既然是老魏看中的人,你们也为他说话,那就好生重用着吧,不过也别宠着了,朕可是听说他在外面惹出不少事了。”

    闻言,王体乾和李永贞同时一凛,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见他们这样,天启只是一笑,目光转向伺立在边上的内侍,朝他点了点头。

    天启对王体乾和李永贞说了什么,袁大海离得有些远,并未听清,虽然见王李二人脸色有些难看,心下突了一下,但见天启看自己的时候眼带赞许,还是忍不住窃喜万分。尔今抱了魏忠贤的大腿,但这大腿有些不稳,倘若在天启心中留个好印象,日后寻机会直接攀上天启,或许更能稳固自己的地位。

    那内侍见天启对自己示意,忙一清嗓子,再次扬声叫道:“皇上有旨,左班诸臣不得擅自出班奏报!”

    …………

    左班指的是文官,朝会制度,文武不得同列一班,通常左为文官,右为武官,以显文高于武之意。

    今日殿中立班情形较往日不同,但大体上文武之间还是有所界线的,那帮武职将领便是立在最西边,而且还是站在勋贵们的后面,一个个好似无事人般,只站在那冷眼看着殿中。刚才文官们纷纷出班指责那些武装太监时,这帮武将们也是事不关己,高高在上,只在那看热闹,并无一人出来帮文官们的腔。

    左班诸臣不许擅自奏本自然是说今日早朝禁止文臣上疏或发表意见,这无疑就是剥夺了文官出班列奏的权利,因此听了内侍这一呼,包括叶向高在内的满殿文官皆是一怔,尤其是杨涟,更是勃然变色。

    等了几日,忍了几日,受魏阉和东厂鹰犬欺了几日,始终隐忍不发,便是要等今日的早朝当面向皇上再次揭发魏忠贤,并阐述除掉魏忠贤的必要性,一举拿下魏忠贤这个老阉竖!但千算万算,却是没算到皇上竟连下了如此旨意不许左班文官擅自出奏,这是杨涟始料未及的。

    满怀热情,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冲锋陷阵,呼应杨涟的一众东林党人也全傻了眼:皇上怎么能够下这道旨意?

    叶向高和韩更是被天启这旨意搞得莫名奇妙,继而俱是火大:皇上这不是胡闹吗!

    天启的脸上却没有了笑容,冷冰冰的望着一众臣子,那些御案左右手持斧瓜的太监们,则是如临大敌的瞪着官员们。

    王体乾和李永贞则是一脸阴沉的看着殿下,后者的目光更是落在杨涟那个方向,不时冷笑一声。

    “皇上,朝会议事百官出奏,天经地义!却不知皇上为何不让我等出班奏报!”

    礼部尚书孙慎行再也忍不住了,朝会礼制各项是他礼部的事,他身为礼部尚书还没听说朝会上不让百官出奏的,皇帝这是演的哪一出!于公于私,他这礼部尚书也不能不出来反对,否则,他这礼部尚书也不用当了,百官们口水淹也能淹死他!

    工部尚书冯从吾也出班反对道:“皇上不让百官奏言,如何能知天下民间,百姓疾苦?”

    次辅韩更是一脸激昂,直视天启抗议道:“皇上数日不朝,今日一朝,却让百官禁言,这与堵塞民情有何异!臣请皇上收回成命,允百官奏事!”

    叶向高也是一脸不满,但却不敢斥责皇帝胡闹,而是委婉说道:“老臣敢问皇上,为君者不闻下事,何以为君?”

    左副都御史曹于卞、礼部侍郎张问达、吏部左侍郎陈于廷、太仆寺卿史记、左佥都御史程正己等十余名东林官员也相继而出,纷纷请求皇帝收回成命,允百官奏言。

    那些列班在最后的中低官员们也不甘人后,你一言我一言的鼓噪起来,阉党那帮官员却是沉默如金,无人吱一声。勋贵那边对皇上这道旨意也是十分不满,但他们虽有资格列朝,但却无奏事之权,除了皇帝问话,便不能擅自出班,因此虽不满皇上这道旨意,但却不敢出来和东林那帮人一样抗议。同样,锦衣卫的人也是没人出班,都在那看着。刘侨的政治立场偏向东林党,但碍于自己身份,只能默默支持,希望皇上能够收回成命,让百官启奏。许显纯和田尔耕他们则是幸灾乐祸,他们知道,只要杨涟他们不能当廷弹劾魏忠贤,魏公公便会安然无事。非东林非阉党的那帮中立派和武将们也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谁也懒得动一动去跟东林党的那帮人一起起哄。

    百官群情激愤,大有皇上不收回成命便要来个冒死谏言般,内阁也是一边倒。天启虽想到百官们会反对,但没想到他们反应如此强烈,不由有些后悔不该如此袒护老魏,现在骑虎难下,总不能让他自己打自己脸吧。眼珠一转,一脸无辜道:“朕只说让你们不要擅自出班奏言,并未说不准你们奏言。”

    “既然皇上并不是不让我们奏言,那臣就率先奏事!”魏大中见皇上态度不再强硬,心道机会难得,忙迫不及待跳了出来,奏道:“臣上疏弹劾司礼太监魏忠贤…”

    不想他还没说完,却听殿上传来皇帝的怒斥声:“朕不是说不让你们擅自奏言的吗!怎么你还敢乱奏!”

    “皇上?”

    天启的这声怒喝将魏大中给懵了,呆呆的拿着奏折望着殿上,不明白自己说错什么了。

    叶向高、韩他们也都被天启的这声怒喝给吓了一跳,抬眼看去,只见皇帝此时脸色极其难看,铁青铁青的,似乎心中怒火极甚。

    自天启登基以来,百官们可是头一次见皇帝如此动怒的,不由都有些生怯,而且也都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转眼就变脸。

    杨涟却是醒悟过来,敢情皇上这是又被魏忠贤给蛊惑了,根本不让自己及同党上疏弹劾他!他是变着法子想躲过今日之一劫!

    依着杨涟的性子,他真想迈出一大步,跪在天启面前,恳请皇上明辨忠奸严惩****,对魏忠贤********,但看到皇上如此生气, 不由担心万一皇帝动怒,要将自己廷杖或关入诏狱论死,却是如何是好?

    转念又想: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国除贼,岂有退缩之理!

    尔今百官人人胆寒,正是我杨大洪搏取美名之时,是了,便是现在了!

    杨涟把心一横,便要出班上奏魏阉大罪,不想身形刚一动,衣角却被人拽住了。侧脸一看,拉住自己的却是高攀龙,不由急道:“存之莫要拉我!”

    “大洪不可莽撞!你看!”

    高攀龙不和杨涟多说,只拿眼朝殿左阶下一撇,目光旋即不动,杨涟顺势看去,不由倒抽一口凉气,原来那阶下的太监们此刻都已拔刀出鞘,东厂那个姓袁的千户更是明目张胆的将刀尖指向了自己,目中凶光闪烁,看他那凶神恶煞的样子,似乎只要自己一动,便会立即扑过来当廷乱刀砍死自己!

    这?!

    杨涟头皮发麻,本能的止步不动了。

    刹那间,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和太监们仿佛全消失般,只余袁杨二人在这空荡荡的大殿中对峙。(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林悲歌(四)

    杨涟不能动,杨涟动,魏忠贤完蛋;杨涟不动,东林党完蛋。

    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那历史本来的车轮在转动,今日大殿上演的这幕,便是那原本时空所发生的一切。唯一的不同,便是多了一个不相干的人。

    五百刀斧手以内操卫队名义出现在文华殿,便是要震摄杨涟,叫他不要动。

    如果袁大海没有记错,他敢肯定杨涟没有动,若杨涟动了,何以会有那所谓“六君子惨案”呢!

    但记忆并不代表就是现实,他怕,他担心,他怕因为自己的到来,杨涟做出了本不该做出的决定;他担心,小小的蝴蝶翅膀会引发一连串的龙卷风,从而改变事件的走向。

    无毒不丈夫!

    既然把宝押在了魏忠贤身上,既然上了魏的战车,便别无选择。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不顾一切阻止杨涟杨涟若真动,那假戏便做真,杀了他!

    事到如今,殿上的天启也好,满殿的文武百官也好,躲在那殿后的魏忠贤也好,袁大海都不作考虑,他眼中只有杨涟,心中也只有杨涟!

    他,紧紧盯住杨涟,凝神秉气,心亦扑通急跳。

    他怕!他怕杨涟真个就不怕死,真个就出班弹劾魏忠贤,在天启面前当廷对魏对质,将魏做的那些事一一捅出,如此,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魏忠贤若倒,阉党的天便是塌了!

    危墙之下,又哪里会有他这鹰犬爪牙的立足之地!

    事后,那累累的血债,便是他袁大海罪该万死的铁证!

    人命关天,他要为他的丧心病狂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是什么?无非是他那颗项上人头而已!

    死,袁大海不怕!

    他怕的是他若真的死了,那若干年后,在那些刀笔吏的记载下,他袁大海就是为虎作伥的小人,死有余辜!

    后世提到他袁大海的名字,也会用鄙夷憎恶的目光狠狠的“呸”他,骂他,辱他,甚至于取笑他,挖苦他,永远的遗臭千古!

    这,显然比死还可怕!

    更可怕的是,那百年的黑暗仍将一如继往的到来,数千万大明子民依旧被屠戮,汉人的血骨再次被打断,从此陆沉的华夏子民变成沉默的大多数。

    当脑海中闪映出一群提着鸟笼,丑陋、矮小、且肥胖如侏儒般的满洲猪狗高高在上指着一大群汉人说:“看,那是爷的奴才!”

    这一刻,袁大海痛如心绞!

    如果一切还是原原本本的发生,那他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他本就是死过一次的人,再死一次又何足惧哉!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我既生死置之度外,难道还怕皇帝震怒,刀斧齐加吗!

    杨涟,你最好不要动,你若真敢动,我就马上冲出去把你给当廷剁了!

    剁了,剁你个稀巴烂,剁你个永世不得轮回!

    即便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亦在所不惜!

    天可鉴,我袁大海一心为我华夏,一心为我亿万苍生,我愿以我血溅轩辕!

    若我的死能稍稍改变历史的进程,哪怕是一点点,那也值!

    我,不过是个武夫,不过是个粗人。我,虽然来自后世,但只是个平凡的普通人,我不会治国,亦不懂经济,更不懂军事,但我知道一点,什么人该死!

    穿越者未必就要真如仁人志士般去救国救民,更不必虚伪!

    我袁大海便坚信,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而不非去受良心的谴责,更不必去怕后世的议论,因为我相信这个世上一定会有人理解我!

    ……………

    望着对方那毫不掩饰杀意的目光,杨涟犹豫了,至少,他那原本强烈要出班奏言的冲动在一点点减少。

    与袁大海相比,杨涟对生的眷念要强烈得多,他可不想白白枉在在一介鼠辈之手。

    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是诸葛亮,却不是他杨大洪!

    在身边李应升的悄悄告诉下,高攀龙知道了那个东厂千户的底细,忙告诉杨涟:“大洪,这个姓袁的便是杀害叶志选和万大人的凶手!”

    “就是他?”杨涟心越发沉了下来,对方咄咄逼人的目光让他情不自禁垂下了眼帘,刻意不再与他对视。

    高攀龙咬牙切齿道:“此人心狠手辣,是魏阉新提拔的爪牙,据说杀人都不眨眼,我看他在殿中如此明目张胆,怕是得了魏阉授意,大洪要三思,万一魏阉狗急跳墙,指使这姓袁的在大殿公然逞凶的话,大洪可就危险了。”

    “哼,一介走狗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