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厂-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阉狗急跳墙,指使这姓袁的在大殿公然逞凶的话,大洪可就危险了。”

    “哼,一介走狗也能猖狂至此!”杨涟心中虽生了怯意,但嘴上仍犟着,怒哼一声:“我就不信他敢在这大殿上当着皇上的面杀我!”

    “大洪切莫忘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若这姓袁的就是魏阉的死士,那大洪此去太过危险。事后魏阉完全可以脱身,如此一来,大洪岂不是白死了?”

    高攀龙十分担心,说来他也是朝廷大员,本不该如此慌乱,但这大殿上突然出现几百全幅武装的太监,那东厂千户更是毫不掩饰杀意,这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情况让他觉得还是慎重些好。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万一那袁大海真是魏忠贤的死士,杨涟冒昧出班,说不得真会血溅大殿之上。

    “我等堂堂朝廷命官,皇上又在殿上坐着,魏忠贤难道真的无法无天到敢在这大殿杀我?!”

    杨涟犹豫不决,既不想错过这难得的机会,又真怕那东厂千户会冲出来杀自己,内心一时难以决夺。

    高攀龙想了想,建议道:“还是看看情形再说吧。”说完朝叶向高那边望了眼,按事先与叶商量好的方案,今日朝会叶向高应首先要求皇帝廷议**星和左光斗入狱之事,尔后引出魏忠贤,由杨涟做致命一击,上二十四罪大疏要求与魏当廷对质,如此,魏便再无法蒙骗皇上。

    杨涟考虑再三,终是放弃立即出班弹劾魏忠贤的念头,点头到:“也好,看看再说。”

    高攀龙和杨涟在说什么,袁大海不知道,但他的目光可一直盯在杨涟身上,内心亦是紧张万分,直到杨涟的目光突然垂下去,他才狂喜万分:杨涟,终是不禁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东林悲歌(五)

    天启不让魏大中弹奏魏忠贤,引得殿上是嗡嗡一片,天启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却就是不吱声,任这帮臣子们在那窃窃私语。

    王体乾和李永贞则是并排而站,眼睛也不看殿下,脑袋稍稍低了些,目光落在地面上一动不动,就好像地上有什么稀罕物让他们看入迷一般。为何?避嫌!

    皇上不让大臣弹劾魏忠贤,他们是乐在心里,可是脸上却不能表露出来,二人与魏一样都是司礼监,满殿官员哪个不知道他们是魏的心腹?若是二人在那摆出幅幸灾乐祸,拍手称快的样子,那这满殿官员的怒火只怕立马就冲他们来了。

    二人都是人精,宫里混了几十年了,眼力界还是有的,知道这会得低调,甭管下面怎么闹,他们都当没听见,反正有皇上在这压着,谁也扯不到他们身上。闹到最后,把皇上惹急了,甩袖子走人,今儿这朝会便是散了,魏公公那迫在眉睫的凶险也就化了,尔后,哼哼,可就容不得你杨涟再有反扑机会了!

    当然,低调归低调,这心还是放不下的,二人一直竖着耳朵在听呢!听啥?听杨涟啊!

    殿后,魏忠贤也趴在那听着呢,心里跟个水桶一样七上八下,虽然袁大海打了包票,今儿杨涟是一句话都别想说,但魏公公哪里就真能安下心来。

    魏大中跳出来被皇上给怒斥时,魏忠贤就心想杨涟该动了,若论时机,也就这个时候最好,过了这店可就没下地了。那一刻,那心可是一下就给提到嗓子眼里,心跳得扑通扑通得,就差直接给蹦出来了!好在竖耳听了半天,也没见杨涟出班,魏忠贤这心才一下子落了下去,长长的喘了口气,胜券在握般对身后伺候的梁栋笑道:

    “这关算过了,嘿嘿,咱家果然没有看错袁大海,这小子有两下子,不枉咱家对他如此看重啊!。。。”

    魏忠贤过关,便是他梁栋也过关,魏公公高兴便是他梁栋高兴,满脸堆笑的连连点头:“千岁这是吉人天相,连老天爷都护着千岁您呢!”

    “哎,话不能这么说,这也是托了皇上的洪福,没有皇上,那帮东林党不把咱家活吞了?” 庆幸之余魏忠贤也不忘天启,朝殿前一拱手,就差老泪也下来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皇上竟然如此保护自己,当真是叫他这老奴感恩涕零了。

    “千岁,既然杨涟不敢出来,那千岁不如回去歇会?”梁栋心疼的道:“千岁昨夜可是一宵没合眼了,奴婢看在眼里,可是急在心里!”

    “不急,不急。。。”魏忠贤哪有睡意,摆了摆手,朝殿前一努嘴:“再看看,再看看,总要等散了朝,咱家这心里才能踏实下来。”

    “那倒也是。”梁栋忙屁颠屁颠的去搬了把椅子过来,谄笑道:“千岁这会能坐了吧?”

    “呵呵,还是你想得周全,司礼监中也就属你最贴咱家心喽…”

    刚才光顾着担心杨涟了,就这么站着听到现在,两条老腿还真是有些酸痛,一屁股往椅子上一坐,魏是连连夸赞梁栋,把后者夸得是心花怒放。

    。。。。。。。。。。。。。。。

    殿中嗡嗡一片,官员们各说各话,实在是不成体统。叶向高起先以为皇上会斥责众臣,但等到现在,皇上也是一句话也没说,而身后那帮家伙却是说得越来越凶,交头接耳的哪有一点朝会的庄严。

    朝杨涟那帮看了一眼,发现杨涟和高攀龙他们没有出班奏言的意思,叶向高微一沉思,上前一步,却是没有马上开口说话。

    见到首辅出班了,殿中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全看向了他。杨涟和高攀龙他们心中也是一紧,盼着叶向高把局面打开。

    天启也在看着这位首辅,猜测他会说些什么。

    安静下来后,叶向高一清嗓子,恭一施礼,尔后奏道:“启禀皇上,吏部原尚书**星、都察院原左都御史左光斗因内阁中书舍人汪文言案被东厂锁拿问讯,尔今吏部和都察院无主官坐堂,臣与内阁诸位同僚商议之后,认为应由廷议决出左都御史应由何人出任,不知皇上以为可否?”

    咦?叶向高怎么没有的弹劾老魏,而是提什么吏部都察院的主官?

    天启有些疑惑,继而不快道:“朕不是让朱国祯暂兼吏部尚书吗?怎么你们还要议这事?”

    叶向高却摇头道:“皇上,吏部是有了堂官,可都察院却没有。”

    韩明白叶向高的意思,马上紧随其后,也奏道:“左都御史乃总宪,历任总宪必由廷推产生,故臣与首辅及内阁顾魏二位大人商量过,拟提名左副都御史杨涟出任总宪一职!不知皇上以为可否?”

    礼部尚书孙慎行也道:“杨涟无论资历还是威望,出任总宪都顺理成章,且先帝在时对其颇为称赞,故臣等以为由杨涟出任总宪一职应是最合适人选!”

    “我等附议!”

    高攀龙、曹于卞、王图、李应升、胡芳、刘士奇等一干都察院的人不失时机的也全部出班支持杨涟出任左都御史一职。

    都察院的人一动,很快,东林党各部官员全都表态杨涟出任总宪再合适不过,户部尚书邹元标甚至说放眼朝中,除了杨涟之外,再无一人能担得了都察院这一要职。

    叶向高和韩是首辅和次辅,他们表态就等于是内阁表态,根本不须顾秉谦和魏广徽说个不字,而且叶向高口口声声说这是内阁的共同意见,顾魏二人是有苦难言,只能硬着头皮也附议了。

    张瑞图、霍维华、崔呈秀、施凤来等阉党官员肯定是不同意杨涟出任左都御史的,这边魏公公刚借着汪文言的案子把左光斗拿下,总宪一职空缺,这还没有特色合适人选在都察院这个东林心脏插上一脚,如何就能叫杨涟捡了便宜!

    可惜他们的人数实在是少,除了个张瑞图是尚书衔,其他人说话份量都不重,而且御史言官全站在他东林党那边,自己这边仅有的几个攻击力也不足,找不出杨涟的茬,无法当廷反驳,故而只能在那干瞪眼。

    勋贵们那边对于由杨涟出任左都御史自然是击掌欢迎的,锦衣卫刘侨更是欣喜,许显纯和田尔耕他们是武夫,杀人可以,这和文官斗嘴实在是不行,所以明智的闭上嘴巴等着看结局。

    袁大海却是一点也不担心,杨涟是副都御史也好,左都御史也好,总是难逃今天的,这会就是让他升了官又能如何?

    历届廷推,哪怕是推举入阁大学士也没如此齐心过,众人都道皇上肯定会准了,杨涟自己也认为出任左都御史是板上钉钉的事,心中高兴,脸上却是一幅视名利如浮云般的神情,好像他杨涟对升官并不热衷。

    叶向高也认为这事不会有问题了,正要说既然大伙都同意,没有反对意见,那内阁就票拟了,不想他还没请示,天启就发火了,豁的一下拍案而起,怒道:“你们当朕是三岁小孩吗?还是想逼宫于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东林悲歌(六)

    天启这莫名奇妙一怒,殿上顿时又是一片震惊。杨涟的脸色更是青一阵、红一阵,十分的难看。就连袁大海都有些奇怪,十分不解的看着天启,不知道他为何突然如此暴怒,连“逼宫”这种话都说出来。不就是臣子们一致同意由杨涟出任左都御史嘛,这和逼宫、当皇帝是三岁小儿有什么联系?

    莫名奇妙,你就是屁股完全坐在魏忠贤那头,也没必要表现得如此直白啊,你这当皇帝的水平还是差了些,袁大海如此心道。真心看不上天启的水平。

    “老臣不知皇上何以说这等话?臣等万万不敢有此念头,请皇上明查!”

    叶向高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天启今天的表现太反常了,以往不管大朝小朝,天启总是和颜悦色的与臣子说话,从未如今天这般接连动怒,当廷怒喝更是从来没有过。今天却是说这么重的话,动这么大的怒,这让他这首辅不由心里发毛,头一次感受到这位天子的龙颜之怒。

    韩和孙慎行他们摸不透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均愣在那里不敢说话。杨涟更是不敢说话了,满殿之上现在谁人听不出皇帝的矛头是指向他的?他若现在跳出来,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他们不说,天启说,只见他负手环顾众臣,一字一句缓缓道:“既是廷推,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应有之,何以满朝文武却无一人反对的?你们不要告诉朕,这朝廷上除了杨涟外就再无人可出任总宪一职!你们若真这么说,那就真是把朕当三岁小孩耍了!朕这心里可明白得很!”

    天启好像小孩子般,越说越气,忍不住指着殿左那帮东林官员道:“你们告诉朕,你们当中有多少人不是东林党,有多少人不是!哎呀。。。”

    因为太过激动,天启一时没注意脚下,差点失足摔倒,吓得王体乾和李永贞忙去搀扶,天启却是一把甩开他们,怒气冲冲的望着满殿目瞪口呆的官员,近乎咆哮般吼道:

    “朕若不准杨涟出任总宪,你们东林党是不是就要逼朕的宫,造朕的反,把朕这皇帝赶出紫荆城啊!”

    “皇上息怒!臣等不敢!”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吓得跪了下来,东林党人全部是面无人色,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会如此看他们东林党。杨涟更是心如死灰,几近绝望。

    阉党官员则是幸灾乐祸,嘴里说着皇上息怒,心里却无一不是乐开了花。勋贵们或以为皇帝讲得有道理,朝中现在东林是一党独大了,容不得他人,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也有人认为皇帝太过于偏激,东林党都是正人君子,朝中若都是这样的人,对社稷江山不是更好吗!身为皇帝,对这样的臣子那是求都求不来,怎么会感到痛恨呢?!

    张国纪这个国丈也是什么不是滋味,皇帝女婿今日的举动实在是太反常,反常到他这国丈右眼皮跳得厉害,聊聊感觉到不妙,怕东林党这回可真是斗不过魏忠贤了。唉!。。。

    袁大海是听明白了,敢情这天启不傻!一眼就看出东林一党独大的坏处了,这不,廷推杨涟竟无一人反对,真他娘的稀奇了!这回是杨涟,下回又是谁?等到殿下站的清一色全是东林党人,他这皇帝做得还有什么趣味?到时,只怕中旨都不能出宫了!

    王体乾、李永贞则是越听越喜,皇上越是这个态度,那千岁就越是不会有事了,这会只怕杨涟就是跳出来要和千岁对质,皇上也不会相信他了!

    皇上圣明,皇上圣明!。。。

    殿后,魏忠贤就差抱着染栋亲嘴了。

    “东林东林,哼,好一个东林,好一个众正盈朝!”最后,天启又扔了一下句不亚于“重磅炸弹”的话来,听得众人又是心头一凛。

    没有人再敢说话,谁都怕震怒之下的皇帝会将一肚子怒火发泄到自己头上,就连叶向高这个首辅都不敢吱一声。

    殿中一片安静,密密麻麻跪着的脑袋下,也不知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大臣们不说话,天启却开始讲话了。

    憋了这么久,终于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后,他感觉到十分的好过,见臣子们战战兢兢的,不由十分受用:这才是皇帝,这才是天子该有的威严!这大明的天下是朕的,可不是你们东林党的!你们以为朕是放手天子,以为朕好欺,朕却要告诉你们,朕才是真正的主宰!

    稍稍平复有些激动的心情后,天启慢悠悠的开口了,这次却不是骂东林,而是将话题扯到了魏忠贤身上。只见他很是动情的对满朝文武说道:

    “朕自幼便靠大裆照顾,圣母去世后,朕饱尝忧患,若不是大裆伺候,怕也不会有朕的今天。先帝弥留之时,曾握着朕的手亲口对朕说,这宦官之中忠心正直,不避行迹的,可堪大用只有魏进忠一人!魏进忠一人!正因如此,故朕一登基,便则魏进忠名忠贤,还许他改回本姓李,令他提督东厂,以示对他的褒奖。可是…”

    说到这里,天启的语气再次变得气愤起来,极度不满的眼光“嗖”的一下落在杨涟身上,哼道:“前番厂臣居然被杨涟一再诬告,而大小臣工又随声附和,不断来打扰朕,是何居心?今日朝会廷推,大小臣工又异口同声共推杨涟,试问这又是何居心?”

    说到这儿,天启猛的提高嗓门,质问起来:“你们说厂臣干政弄权,舞弊于朕,可是这天下大事,事事都是朕亲自裁断,厂臣有何专擅?!”

    没有人回答天启,因为没有人敢,饶是叶涟素有一条泼命汉之称,这回也是心惊胆战,不敢出来为自己辩驳,更不敢要求和魏忠贤对质什么。

    败了,败得一塌糊涂!杨涟绝望的闭上眼睛,殿上天启的声音渐渐远去,眼前也是一片模糊。

    “科道言官,专好无事生非,闻风奏事却无实据,只为搏得一己美名,此为国家大弊,绝无一利!自今日起,众臣不得再就厂臣一事上疏,违者廷杖处置!”

    说完最后一番话后,天启连眼睛都不看臣子们一眼,面无表情的挥袖便走。

    殿下,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有的摇头,有的叹息,在一声“散朝”的口令之后,众人心情沉重地走出了文华殿。(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幕拉开(一)

    散朝之后,天启径自往乾清宫而去,不想叶向高随后不经通报便带着韩闯了过来,太监们拦都拦不住。

    “首辅要对朕说什么?”对叶韩二人直接闯宫的举动,天启颇为不快,连带着语气也有些愠怒。

    叶向高知道皇上对自己有意见,但还是说道:“老臣以为如今朝中上下对厂臣魏忠贤极度不满,为皇上计,老臣认为应当责令厂臣归退,赐他私寓一所,给予优厚待遇,如勋戚大臣一般。如此,既可使皇上厚待厂臣之心保全,又可使臣子不再有怨言,此一举两得之计,还请皇上采纳!”

    这已经是叶向高想到的最好办法了,只要皇上能够采纳,那东林大祸便可消除。说完之后,满怀期盼的望着天启,就差跪下来恳求皇帝采纳这个法子了。

    但是天启却根本不认可这个方法,而且心中十分不悦,他愤愤不平说道:“厂臣到底有何罪,你们如此针对于他,非要朕把他赶出宫?难道朕先前在殿上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皇上!”叶向高和韩同时叫了出来,一脸的悲戚。

    天启不愿与他们再罗嗦,不耐烦的一挥手:“你们回去吧,朕累了,朕要休息。”

    “皇上三思啊!…”叶向高仍不死心,还想再劝。

    “朕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你们不要再说了!”天启态度坚决,毫不动摇自己的念头。示意太监们送叶韩二人出宫。

    “臣等告退!”

    叶向高和韩见劝不动皇上,只好无奈退下。出了乾清宫后,韩心情沉重的问叶向高:“阁老,如今还有何计可挽回局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