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和谈就拖不下去,扬州是否也要开打。”王夫之说道。

    王彦笑道,“不错,大半年了,时候也差不多,再等下去,煮熟的鸭子便要飞了。”

    说完,他看向外堂,说道:“工部宋侍郎进来说话。”

    外堂端座的几名官员中,立时站起一人,正是最进从广州入京的宋应星,广州的军器制造则由其兄宋应升统筹。

    宋应星从外堂走进来,给王彦和几位阁部行了一礼,王彦伸手让他入座,然后开口问道:“宋侍郎,广州那边的军器制造如何,现在又多少储备,能否支持朝廷进行一场十万人左右的大战。”

    明朝之前撤退到西南,所以许多军器作坊都在广东和湖广,还没有转移到江南来。

    宋应星刚从广州过来,对于军器的制造、储备无疑十分了解,他听了王彦的询问,开口说道:“回禀殿下,广州军器的储备到是十分充足,主要是修复、翻新了罩甲四万套,火铳两万杆,新造红衣炮八十门,佛朗机炮四百门,自身火铳四千杆,新甲一万套,再加上湖广那边的制造和储备,支持十万大军应该没有问题,就是火药有些欠缺。”

    这么多器械,不可能是半年内可以制造出来,大头还是去岁战损,从新修复,以及缴获清兵衣甲,进行改造后的成果,新造的器械其实并不多。

    王彦听了前面的话,还心中一喜,等听说火药不足,眉头便不禁皱了起来,“本朝大军半数以上使用火器,火药不足怎么作战,是缺少什么,导致火药不足,难道朝廷拨银不够吗?”

    宋应星忙起身行了一礼,摇了摇头,“殿下,不是没有银子,是没有足够的火硝。”

    王彦一脸懵逼,这些玩意儿他哪里懂,“有银子也买不到吗?”

    “火硝属于重要储备,之前能从日本买来一些,但现在我们军队规模扩大,火硝消耗太快,自产和从外面购买的火硝,已经跟不上军队消耗了。”

    王彦听明白了,沉吟一下,问道:“那军器监没有想解决的办法吗?可不可以扩大生产?”

    “回禀殿下,军器监已经在尝试土法制硝,目前以具有一定成效,但想要获取更大的产量,还是需要各地官府配合,下官已经写好折子,正准备送到内阁。”

    王彦没问什么土法制硝,说了他也搞不懂,他只要结果,专业的事情,让精通的人去干。

    “既然有办法解决,就是好事,内阁要尽快商谈宋侍郎所提方案,如果可行,便交代吏部下文地方,让他们配合!”

第867章多铎要逃

    内阁咨议堂内,王彦先后询问了游友伦、宋应星后,外堂等候的几名官员,也逐一被叫到内堂,询问他们主管的诸多事务,到中午时分,才暂时停下询问。

    这时内阁小吏,给几位阁部,还有王彦各端上来一碗莲子粥,几人就在内堂内吃着,先填填肚子,等会还有个重要的会议,需要他们进行商议。

    王彦端着景德镇官窑成化年间的青花瓷碗,用勺子吃了几口,便直接一口喝掉,然后用勺子将粥刮干净,才将碗放在一旁,小吏要再盛一碗,他摆了摆手拒绝。

    几位阁部见此,也连忙喝完,王彦待小吏将粥碗收走,便接着说道:“等江北难民安置妥当,郑成功入朝之后,扬州战役要同朝鲜配合,让满清首尾不能相顾,几位阁部在物资调拨,军队集结方面,要尽快完成准备。”

    王彦说着,看着陈邦彦,“忠至镇兵员补充得怎么样呢?”

    去年攻打南京,忠至镇奉命阻击多铎,折算过半,三万人只有一万多撤回长江南岸,可谓损失惨重。

    “从广西、贵州、湖南各补入了三千土司兵,从后勇、神策左军合计选了一万人,训练了大半年,战力恢复了一些。后勇、神策的差额也已经由府兵补齐。”

    王彦推行府兵制,但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像是西南给的府兵名额,明显就要多一些,而江南的府兵名额,就少了一大半,甚至跟多。

    这是因为相对而言,江南经济发达,生活舒适,人染上市井之气,战斗**比较低,西南就不同了,无伦是少民还是汉族都好勇斗狠,只要朝廷在政策上给予一些优待,不仅能得到一些稍加训练,就可以形成战力的士卒,而且这些士卒家属受益,还能有助于朝廷稳定西南。

    王彦点点头,手在座椅上敲了两下,“补充完成了就好,广州的军械原来后,优先装备忠至镇。”

    “下官知晓!”陈邦彦应下,他犹豫一会儿,忽然说道:“殿下,兵部得到云贵总督何大人的奏报,西贼艾能奇领三万多人出云南占了贵州永宁州和西盘江西岸之地,并意图攻击东岸的镇宁州,被陈友龙将军领着神策前军击退,西贼退回西盘水西岸,在永宁州开始屯田,摆出一副不走的架势,恐怕会威胁我大明西南啊!”

    士绅地主阶层最怕什么?

    怕的就是低层造反,他们要是起来,不管你几代辛苦累积的家产,也不管你是善人还是劣绅,反正先杀,分了再说,整个社会财富必须重新洗牌,老的权贵被打倒,先的权贵立起来,几百年后,再来一个循环。

    王彦作为士绅地主的代表,对于孙可望还是比较恐惧的,况且五德号与两广、两湖的商号、士绅大族,在贵州投下了大笔银子,正在开发贵州的矿产,前期已经投入破多,目前还在往里面砸钱,眼看着就快有收益,可不能让孙可望给他搅黄了。

    现在王彦多少理解了多尔衮的不自在,背后被人拿刀杵着腰眼子,还真是寝食难安。

    “这件事,什么时候发生的,怎么现在才说?”王彦听西贼在西盘水西岸屯田,那显然时间不早了。

    陈邦彦面漏难色,王彦见此知道肯定有什么内情,脸不禁沉了下来,“说,没什么可顾忌的!”

    “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四月间,何督师判断西贼只是试探,加上陈将军已经击退艾能奇,而贵州有许多矿产都在开发,何总督担心吓跑了商号,所以没有及时上报。”陈邦彦只能如实禀告。

    王彦听后,心像被猫爪子挠了一样,何腾蛟的作法或许有他的理由,一旦朝廷知晓,必然增兵贵州,造成气氛紧张,商号肯定要跑,但是他觉得何腾蛟这么做,有些欠妥。

    王彦有些明白陈邦彦为什么不早说,估计他也觉得何腾蛟这么处理有些不妥,而他顾忌何腾蛟的身份,所以不想在顾元镜等人在场的情况下提起,想单独汇报。

    王彦手指在椅子上又敲了几下,“那为何现在上报?”

    “七月间,陈将军在西盘水东岸,抓住了满清的使者,据交代,是授了多尔衮之命,联络西贼共同对付我们,何总督担心不只一路使者,怕孙可望意动,所以才上报朝廷。”

    前段时间,多尔衮意图联络荷兰,坚定了王彦攻打台湾的决心,现在多尔衮居然想到要联络孙可望,那他有没有联系豪格?

    王彦立时警惕起来,他今岁刚在多尔衮背后放了一个朝鲜,多尔衮便立刻反制,也不知道是他们两想到了一块,还是只是偶然,不过不管怎么说,看来王彦是高兴太早了。

    何腾蛟能在抓住满清使者后立刻上报,说明他还没有昏头,否则王彦估计又要被他坑惨了。

    突然得到这条信息,打乱了王彦的想法,虽然最近北面的探子,也没有什么情况送来,但他不能不警惕。

    “贵州那边的路修得怎么样呢?”王彦忽然问道。

    这个问题陈邦彦并不知晓,王夫之开口说道:“两广总督之前来折子,向户部要了五十万两银子,外加两万精壮难民去修路,据说广西境内的柳州府、庆州府已经修完,贵州境内也修道贵阳之南的都匀府,年底应该能修道贵阳。”

    “殿下准备对西贼用兵么?”陈邦彦忽然问道。

    王彦摇了摇头,“必须要有所准备啊!万一西贼与满清联手,对我们来说将是个巨大的麻烦。”王彦顿了一下,接着沉声说道:“还有豪格,四川方面也必须主意!”

    陈邦彦点了点头,但随即抬头说道:“殿下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心,西贼进入云南不到两年,虽号称十万,但想必精锐最多不过三万人,而我们在贵州、两广各驻军三万人马,两支神策军也是久经战阵的精锐,没必要怕他,况且万一局势不利,江西金声桓、孙守法、王得仁都可以驰援。至于四川的情况确实需要谨慎一些,袁督镇只有三万人马,要防守川东、川南,虽有义军和秦太傅帮助,压力还是太大。”

    王彦正在考虑,这时兵部左侍郎张煌言忽然急匆匆的闯进了咨议堂,引得众人侧目。

    陈邦彦在此议事,张煌言便在兵部坐镇,王彦见他神色焦急,忙唤他进来。

    张煌言进了内堂,微微一躬身,便对王彦说道:“殿下,江北急报,多铎要逃了。”

    (感谢老铁们的订阅,月票,推荐)

第868章出兵江北

    多铎忽然要撤退,使得按部就班的南京朝廷,一下进入紧急忙碌之态。

    对于扬州之战明朝这边早有计划,只是在物资方面准备不足,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现在多铎要逃,那困难在大,明军也要克服,绝对不能让扬州城中五万清军,逃回北方,这样将给明军今后的北伐,带来许多麻烦。

    歼灭扬州清军所采用的策略,明朝内部早有决定,总结起来,就是外部阻击,内部围歼,明军将分为三部,一部以淮安张名振为主,负责切断多铎北逃之路,并且阻拦山东、北直的清军南下支援,一路以在安庆、芜湖的李过为主,前插入合肥与扬州之间,斩断两地清军的联系,同时也切断多铎西逃之路,第三部就是退到大运河东岸的刘顺,负责歼灭扬州清军。

    这是之前就定下的策略,王彦得知多铎要逃之后,决定抢先动手,快马奔出南京,吩咐各部按计划行事,并没有对计划做出改变。

    只是因为作战毕竟涉及五忠军两镇,还有鲁王之兵,不说与浙系人马的配合,就说五忠军内部也有派系之争,相互之间都不服气,在指挥上容易形成混乱,所以王彦点将陈邦彦以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的身份督师江北,在以兵部左侍郎张煌言为监军,都御史钱谦益为招抚大臣,负责江北战役。

    扬州离南京这么近,王彦本来是想亲自指挥的,但是考虑各种问题,他还是不敢亲离南京,况且今后战事多得很,他很难做到亲力亲为,事事参与,楚党中除了他之外,应该还要有能震住局面的人,就算他遭了暗算,他在政治上,依然有接班人,能稳定大局。

    其实王彦已经开始培养顾炎武、夏完淳等人。

    多铎想要逃走,也并不容易,扬州的清军,主要是绿营兵,他大军还没准备好,消息就被泄露,然后传到了南京。

    这是江南一战后的持续影响,也是王彦要把多铎留在扬州的原因,在江北决战无论民心,还是地形都对明军有利。

    多泽还在准备撤退,明军这边抢先突袭,江北巡抚张名振遣大将阮进领一万人马,乘战船进入洪泽湖,突袭了泗州,切断多铎经过天长、过泗州退到淮河以北的道路。

    这条路也正是当年多铎南下之路,多铎得到消息,只能暂时留在扬州。

    他手上人马,绿营步军居多,旗丁稀少,明军已经得知他要撤退,刘顺八万人马就在大运河东岸,他一走,明军必然渡河追杀,使得他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他领几千骑兵回去,明军自然不能奈何他,可带不走四万多绿营兵,那他回去,也就没了意义。

    在历次失败后,不仅是旗丁,满清连可用的绿营也不多了。

    王彦从各个渠道获取了相同信息,多铎目前在扬州加固城防,集中兵力,似乎准备依靠扬州和明军对抗,以待时节变化。

    时间到了八月底,三个月之后江南将要迎来最冷的时节。

    如果天气像去岁一样,淮河冰冻,那扬州战役必然失败,王彦也有了压力,让陈邦彦火速前往扬州督师,一定要在冬季来临之前,结束扬州之战。

    虽然王彦给他的时间很急,但是陈邦彦到了江北后,却没有急着打扬州,而是不急不躁的先清除扬州之西,清军控制下的州府,将扬州外围全部扫除。

    这个责任落在了西面负责牵制合肥守军的李过身上,忠至镇将安庆等处防务移交江西明军,便从芜湖渡过长江,北上扫荡和州府、滁州府同泗州连成一片,将扬州与合肥的联系彻底断开。

    其实在南京之战后,江北不少州府,都已经向南京投降,但是因为打下南京之后,明军需要喘息,若是这些江北州县归附,必然要和江北的清军冲突,明军便要派军支援,所以为了休整,这些江北要归附的州县,都被南京朝廷按了下来,让他们稍安勿躁,等候时机。

    江北战役一打响,被任命为招抚大臣的钱谦益,便在江北诸多州县活动,他是江南士绅领袖,影响力很强,所以王彦才派他主持招抚。

    淮南的几个州县,他一个个的跑了一遍,同知州交谈,安抚知县,又与当地豪族秘密接触,李过领兵过了长江,几乎未经一战,便控制了两府之地,就算是清官不愿意投降的,当地豪族也半夜将城门一开,放大军一涌而入。

    明军蓄谋已久,北面张名镇三万人马,控制淮安、泗州两地,封锁北面,李过三万人马,占据和州、滁州,封锁西面,东面刘顺八万人马,战船五百多艘,准备重新渡过大运河,围攻扬州。

    扬州之所以能成为江北重镇,便是因为他地处要地,有大运河之利。

    之前明军在扬州城下筑造的大营,已经被拆除,明军要重围扬州,首先要在扬州城下,重新修筑大营。

    在扬州外围,被清扫完毕,明军的物资也开始源源不断的调运过来之后,督师陈邦彦让刘顺尽快渡过大运河,将营盘从新立起来。

    在扬州城中的多铎,意图将战事拖延到冬季,江北不像湖广有那么多山,只要进入冬季,江水溪流冻住,清军铁骑就可以任意驰聘,明军根本挡住他们,只要北方骑兵南下支援,他便可以从容退到淮河之北。

    因此多铎并不想让东岸明军顺利渡过大运河,所以让参将梁化凤领五千人马,全力阻挠明军过河扎营。

    扬州城上有炮,明军自然不能在火炮射程内渡河,刘顺亲自率领一万五千人,船只二百余艘,选择扬州之南的一片丘陵地带过河,这是防止扬州城内的清骑突袭。

    刘顺站在大船上,注视前面一片低矮的丘陵,上面长满南方特有的阔叶树,树叶已经发黄,开始片片飘落。

    明军几条大船靠近河岸,船板放下,一队队士卒从船上下来,刚刚站好队形,矮丘的树林中,忽然传出一阵梆子声,还夹杂着几声铳响,树林中腾起几朵白烟,明军立时被密集的箭矢和铅弹射中。

    数百下船列队的明军措不及防,纷纷中箭扑倒,惨叫声在岸边骤然响起。

    树林中,忽然爆发出漫天的杀声,冲出数千清军,杀向停靠在岸边的明军船只。

    “叮叮~”的鸣金声响起,明军千户立时大喊,“快撤!立刻撤退!”

    没下船的明军顾不上岸上的同袍,立时抽了船板,用长杆将战船撑离岸边。

    船只刚离开几丈距离,清军就冲到了岸边,一部分将岸上的明军全部砍死,一部分向船只射箭,响起一片欢呼。

第869章放火烧林

    清军冲到河边,冲着仓皇离开的明朝战船,连连射箭,无数箭矢飞出,钉在船舷上,箭尾震动,发出“叮当当”的声响,更多箭矢则落入了水中,溅起朵朵波浪。

    虽说没对船上明军造成什么伤害,但清兵却乐此不疲,不少持刀的也挥舞着兵器,从树林中冲到岸边欢呼起来,就像打了个大胜战。

    看着清军兴奋的模样,看见前哨明军登岸吃了大亏,刘顺顿时大怒,喝了道:“直娘贼,给我开炮!”

    大运河就那么宽,站在对岸肉眼就可以观察对岸,刘顺虽然避开了扬州城,但是他想登陆,船队一出发,就被梁化凤发现,估计明军肯定选着片丘陵登陆,然后搭设浮桥,主力过河。

    负责率先过河侦查,建立摊头的一个千户队,被杀了二百多人,战果不算大,但清军却异常高兴。

    梁化凤穿着黑色官袍,头戴碗帽红顶子,按着战刀走出树林,想着他这样一闹,明军肯定又要从新选择过河之处,清军有可以拖延一段时间,他心中高兴,正要发笑,明军船头火炮,却齐齐开火。

    “轰!轰!轰!”明朝主力船队泊在河心,原本准备先头部队建立摊头阵地后,立刻登岸,船身都调转过来,是船头对着西岸,所以只能船头开火。

    河面上炮声隆隆,硝烟生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