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5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继续走了一段路程,被砍伐的山头便少了一些,不过还是能在林间看见大批的人影,他们大多是少民装扮,拿着柴刀爬上树干,正将一些旁枝砍下来。

    宋应升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了让树木向上生长,以便生长出更大更直的树木出来。

    这一次巡视,让他收获良多,对于整个造船行业的现状和流程有了大概的了解。

    琼州的造船行业,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流程已经逐渐规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

    造船的龙骨,大多是用云贵运来的巨木,琼州则提供一般的木材,桐油则从广西,以及长江流域各省购买,铁钉则来自贵州的冶炼作坊,帆布和绳索则来自江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协作网络。

第1319章获取据点

    宋应升在琼州待了半个月之后,才动身前往广州,不久又去了一趟澳门,为楚王监国给葡萄牙人送了一封书信。谁知在此,他却得到了一个令他感到意外的消息。

    从宁波港出发,向东航行的宋应星,在到达美洲南部葡萄牙人的据点后,托付一艘将横穿太平洋前往澳门的葡萄牙商船,带一封书信回到了大明。

    这封信原本是请澳门的葡萄牙人,转交到广州官府,再通过官府的渠道交给他,但他到了澳门,却有幸先拿到了这一封信。

    在信中宋应星十分的焦虑,甚至流露出一丝恐惧,他说按着同行的葡萄牙人的说法,船队航程才走了三分之一,但是西夷所说种种,基本已经可以验证,地圆说或许真有其事。

    当船队穿过赤道,北极星从夜空中消失时,他整个人都险些崩溃,精神上仿佛天塌地陷一般,不敢相信大地真是一个球体。

    儒家传统的世界观的崩塌,让宋应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适应,充满了焦躁,他原本以为很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天下,可是当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过去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天下并不是他们理解的样子时,他对这个世界立刻赶到无比的陌生,甚至感到恐惧。

    写这封信时,宋应星基本已经接受了西夷的说辞,不过他并没有就此返航,而是决定继续航行,前往欧罗巴,再返回大明,完成整个航行。

    这封信对于宋应升冲击同样巨大,让他内心感到十分的不舒服,感到焦躁。

    人总是有一个舒适区存在,习惯于处在自己的舒适区中,宋应星的信无疑打破了宋应升的舒适区,身处的环境一下变得陌生和未知,焦躁再所难免。

    一般遇见这种情况,决大多数人多会捂住耳朵,死不承认,不愿意接受,不愿意走出这个舒适区,但还是有那么一部分人,能够不断的走出舒适区,挑战新的环境,征服新环境。

    始终处于舒适区的人,或者国家,终究会斗志消磨,落后于人,而勇于挑战新的环境,人才能进步,才会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在澳门待了一段时间后,宋应升离开广东,便急忙返回南京,向王彦复命。

    共治八年,公元1657年,春。

    新年刚过,正是政务堆积的时候,王彦清晨起来,在院子活动了一下筋骨,洗了手脸,王妃便让人将早食端过来。

    王彦草草吃过之后,王妃何枝枝给他批了件披风,便坐着马车往内阁而去。

    马车在覆盖着薄雪的街道上,留下一道车轮的轨迹,侍卫踩着白雪,不一会儿就到了内阁。

    在门前当值的士卒,看见监国的马车过来,连忙卸下门槛,马车直接进入文渊阁内,侍卫拿来小凳摆好,掀起车帘,王彦才捧着一个镂空的手炉出来。

    “参见监国!”两名官员知道王彦过来,出来迎接。

    王彦嘴里哈着白气,“宋侍郎,钱藩院,陈总裁来了么?”

    “在议政堂等着哩!”一名官员作揖回道。

    当下王彦便径直上了二楼,进了议政堂,里面三人正坐着交谈,他们见王彦进来忙起身行礼。

    王彦将暖炉放在了一边,将披风解下,交给侍卫,然后才又抱着暖炉坐下,“你们也坐,不必拘礼,今天不是正式议事,孤只是向你们了解几事,好对今年的预议做些调整。”

    几人闻语坐定,王彦看了下宋应升,随即问道:“元孔这次广南巡视,收获怎么样?”

    宋应升忙准备站起来,但王彦却挥手压了压,示意他坐着说,宋应升感叹道:“回禀监国,臣这次感慨良多,对于造船之事,已经做了深入了解。现在正在写一份折子,过几日就会交到内阁。”

    王彦点点头又问道:“孤给葡萄牙人的信,他们怎么说?”

    宋应升道:“澳门的葡萄牙人说,他们管不到天竺那边,需要将监国的信转交国内,请葡萄牙国王定夺。”

    王彦听了微微皱眉,“元孔觉得葡萄牙人会答应孤的要求么?”

    宋应升摇了摇头,“葡萄牙在天竺也有利益,他们在本质上与荷兰和西班牙一样,与我朝都属于竞争的关系。如果他们把据点租给我朝,肯定会影响他们在天竺的贸易,臣以为葡萄牙国王多半不会答应,或许会用托词搪塞过去。”

    随着明朝的贸易扩展到天竺和天方地区,明朝迫切需要在天竺,在莫卧儿帝国取得一个泊船的地点,用于明朝商船停泊和补给,并以此为据点从事相关的各种贸易。

    王彦从锦衣卫那儿听说,葡萄牙人在莫卧儿帝国有阿果、乌策、达曼等多个据点,所以便希望能借用一个,供明朝的商人使用,因此才写了一封信给葡萄牙人。

    他这个想法有些一厢情愿,虽说大明与葡萄牙的关系相对和睦,但毕竟是两个国家,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不可能损己利人。

    不过葡萄牙不同意,王彦到也不会恼羞成怒将葡萄牙人赶出澳门,他需要留下葡萄牙,来了解西方的变化。

    王彦听后不禁点了点头,既然葡萄牙人走不通,那他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于是看向钱秉镫道:“钱藩院,同荷兰和西班牙人谈的怎么样呢?能不能用俘虏,找荷兰人在天竺换一个据点。”

    钱秉镫想了想,“回禀监国,荷兰人现在自顾不暇,很想赎回战船和俘虏,我朝提出用俘虏交换一个据点,他们或许真有可能答应!”

    “哦?”王彦疑惑一声,他费劲心思去找葡萄牙,那边没有结果,荷兰人出了什么问题,居然有可能让给大明一个据点。

    当下王彦不禁坐正了身子,正色道:“荷兰人遇见什么麻烦呢?”

    “听说是荷兰人将天竺的兵马抽调到马六甲后,造成了他们在天竺的据点空虚,英吉利国乘虚而入,正在抢夺荷兰在天竺的据点,所以荷兰人急着想要与我朝和谈,赎回俘虏去抵抗英吉利人。”

    王彦听后不禁用手摸摸了额下的短须,眼睛转了下,开口说道:“同荷兰的谈判要快点进行,不过条件可以提的多一些。如果他们答应的爽快,那就把俘虏还给他们,如果他们不同意,那谈判就不用继续了。”

    “臣知道了!”钱秉镫当即说道:“等会儿臣就让人召荷兰使者到理藩院商谈。”

    王彦微微颔首,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荷兰人狡诈,屡次毁约,谈判时要防着点,必须先拿到据点,再放人。”

    “是,臣明白。”

    王彦随即又问道:“同西班牙那个公爵谈的怎么样呢?”

    钱秉镫道,“各项条款基本已经定下,眼下正在商谈我朝银元和西班牙比索之间的兑换比率问题。这件事一旦定下,条约就可以敲定,只等西班牙国王签署,就能执行。”

    王彦看向陈永华,“复甫,五德号给的兑换比率是多少?”

    明朝推行新的货币政策之后,对外贸易中,原则上必须要用五德号的银元结算,国内也在慢慢禁止金银的流通。

    陈永华闻语,忙说道:“回禀监国,五德号给理藩院的建议是一比四的兑换比率。”

    王彦听了一惊,“一两的银币换西班牙四比索,他们会接受么?”

    陈永华道:“监国放心,从葡萄牙人那里得到消息,西班牙国内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四比索还买不到一石粮食,而我朝一石粮食,在一两二钱左右,这个比率是根据物价来议定,合情合理,西班牙人不会有异议。”

    这些问题,王彦只是知道个大概,不是太懂,他准备抽个时间研究之后,再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当下王彦点了点头,又看回钱秉镫道:“钱藩院,稍后你写一份折子,将我朝与荷兰、西班牙谈判的具体情况和细节交到内阁来,让几位阁臣有个了解。”

    钱秉镫点了点头,拱手称是,王彦这才问起另一件大事,“复甫,五德号对于金国的行动,是不是快要收网呢?”

    对于金国棉价的炒作,已经有一年的时间,王彦估计国内的棉商、布商也有些撑不住了。

    陈永华笑了笑,“回禀殿下,是快收网了。不过还有一段时间,五德号准备让金国将新一季的棉花种下去之后,然后再展开行动。”

    新一季的棉花种下,到是候棉价一跌,金国想改种也来不及,王彦嘴角一笑,内心有些得意,看来离他的统一大业,已经不远了。

    商议完这几件事,今年新年预议的方向,也就出来了。

    总结起来,就是两件比较大的事情,第一件是准备征伐金国,完成大明朝的统一大业,第二件事就是顺应海商的要求,将贸易范围扩展到莫卧儿,建立稳固的据点,以保障明朝海商,在莫卧儿的权益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支持正版。)

第1320章监察钱庄

    王彦从几人口中了解这几件事情后,心中对今后几年的执政方向,已经有了个底数,知道大明朝未来几年,应该做些什么事情了。

    这就是中央集权政府的一个巨大优势,一旦决定去做什么,那么整个大明的资源,就会向一方面倾斜,促成国策的执行和成功。

    这其中虽然可能造成发展的不均衡和资源的浪费,可做起事情来,却十分的高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明的国策。

    大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权,要是不干事,腐朽的速度必然惊人,高度的集权,必然会带来高度的**,可要是中央集权政权,有雄心,有魄力,想要成就一番功业,那它展现出来的实力,绝对是其它政权体制,望尘莫及的。

    大明朝五年一大议,一年一小议,改变了过去等事来,再去解决的旧官僚作风,而是不断给内阁和官僚集团,议定新的目标,先于事前的去做许多事情和准备,做到防范于未然。

    在过几天就是新年预议的时间,王彦心中已经有数,接下来就是与内阁制定出一套具体的预案,等召开预议时在议事堂上提出来。

    王彦扫视了几人一眼,随即说道:“孤要了解的已经完了,你们有什么事的,就自便吧。”

    三人随即站起身来,宋应升和钱秉镫随即行礼,“臣先告退!”说完两人便后退几步,到了门口,才转身出去,而陈永华却并没告辞离开。

    王彦见他还杵着,正准备起身离开的他又一屁股坐下,疑惑道:“复甫还有何事?”

    五德号的总裁,在大明的官职中,可以说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

    严格来说五德号并不是朝廷的衙门,而是属于权贵和大族把持的私有产业。

    它的总裁虽然由朝廷任命,但是人员却是五德号自己选出来,朝廷并不能指派官员空降五德号任职,总裁的人选必须是五德号自己选出来,朝廷再进行任命,它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存在。

    当然对王彦来说,他对于五德号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毕竟王氏家族在五德号的占股超过两成,再加上王彦监国的地位,五德号勉强还是在他的控制之中,只是不知道在他之后,五德号这个毒瘤该怎么办?

    它的利益网络已经盘根错节,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最关键的是它与明朝的经济绑在了一起,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除非有魄力将一切推倒重来,否则它就会一直存在。

    陈永华笑着拱手行礼道:“回禀监国,臣确有一事,向监国禀报。”

    王彦伸手让他坐下,他有些拿不准五德号,“哦,什么事情?复甫直说。”

    “监国,是关于日本国的事情。”陈永华重新坐下之后,继续说道:“近几年来,日本白银和黄金大量外流,南部几藩受到极大的冲击,造成了日本国内的动荡,治安恶化。德川幕府和南部的萨摩、长州、肥前、土佐等藩的财政都不乐观,我们五德号是否能给他们借一些银钱,帮助日本国维持国内稳定,也保证我朝在日本国的贸易稳定。”

    王彦手指在座椅上敲击了几下,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他脑中快速分析五德号的意图所在。

    作为大明朝的监国,掌控天下大局,用日理万机来形容王彦的生活一点也不为过,整个大明朝万里疆土,每天送上来的奏折,即便有内阁帮助处理,事物依然繁杂。

    这并不是王彦要揽权,而是明朝的监督体制还不完善,没有一套约束官僚集团的监察制度出来,而百姓在面对官僚集团时,处于绝对的弱势,所以他这个位置上,必须要替皇帝和天下百姓,来防止手下的官僚乱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百姓的利益不被过度损害,防止朝中各党走上东林党的老路。

    官僚集团代表的士绅阶层和兴起的商贾阶层的利益,王彦则在他们与百姓之间,起到一个调节两者矛盾的作用,为天下做事,这是他合法性的来源。

    从上次的危机之后,王彦对五德号便十分警惕,但他精力有限,对于国内的情况,尚且不能完全掌控,自然无暇注意日本。

    王彦想了一下会儿,忽然问道:“五德号账上现银多么?”

    上次就是因为五德号给作坊大批放款,造成钱庄现银紧缺,而工坊受叛乱的影响,失去偿还能力之后,五德号冒然终止贷款,并动用官府的渠道,进行逼债,造成了大批的作坊因此破产。

    钱庄有个特性,经济好的时候,就拼命的想把钱借出去,让别人利用好的形势,来帮钱庄赚钱,但风声一旦不对,发现哪家商号经营不善,立刻又会第一个上来催还借款,用句话来解释,就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江南地区的手工业,以及整个产业链,因为那件事都受到了重创,这种损失直到去年才慢慢恢复过来。

    陈永华点点头,“回禀殿下,近两年来我朝贸易顺利,朝廷赋税增长,商号也都赚了不少,这些钱大多在五德号和其他几个钱庄的银库内,大概有九千万两之多。这些钱放在钱庄,只能发霉,不如借出去,然后收取利息。”

    “九千万两?”王彦有些吃惊,不过这些钱估计大多是些商号存在五德号的,并不是五德号所有,要是借出去了收不回,导致五德号倒闭,那事情就大了。

    王彦皱了下眉头,沉声道,“这事还需要考虑,钱庄放贷,孤不反对,但是要注意风险。五德号是大明的经济支柱,孤希望你们不要因为那点利息,忘记了五德号的责任。”

    这两年明朝经济发展迅速,贸易基本都是顺差,朝廷和各商号双丰收,五德号的银子自然水涨船高,许多商号的银元都放在五德号手中,这便让五德号想要借鸡下蛋,用商号的钱去放贷,然后赚取利息。

    这一点无可厚非,王彦担心的是五德号太贪心,像上次一样帐上不留现银。

    陈永华听王彦提到责任,知道他对之前五德号的表现,不太满意,所以对五德号有所警惕,他忙解释道,“监国,日本国是我朝商品的主要市场之一,如果日本混乱,对我朝也会有所影响,所以给日本国借贷,帮他们稳定局势,对我朝也是有利的。”

    陈永华见王彦再听,于是又说道:“臣知道,监国对上次危机中五德号的表现不满,可是臣以为五德号作为大明经济的石柱,并没有救济经营不良的作坊的义务,五德号必须规避风险,先保护自身,才能起到稳定大明的责任。臣以为五德号屹立不倒,就是对天下尽责了。”

    王彦闻语,不禁抬头看了他一眼,五德号确实有些尾大不掉了。

    从作坊的角度出发,五德号晴天送伞,借贷让作坊扩张,可当作坊陷入危机后,五德号又雨天收伞,在作坊最需要五德号的银钱支持时,反而倒逼还债,无疑缺乏道义和人性,但是就伍德号这样一个大组织和他所承担的责任来看,他又必须冷酷无情,形成规范。

    不过王彦并不完全认同陈永华的狡辩,当初的情况是五德号过度放款导致的问题,五德号绝对是有责任的。

    王彦盯着陈永华看了半响,直到后者作揖躬身,将头埋下去,才沉声说道:“孤并不反对五德号放款,商号向五德号借款,总比借高利贷好。适当的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