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也只能如此,我等听王爷吩咐!”陈君极等人抱拳道。
“既然如此,何承志、满云龙、郭天春,你们三个快去准备。”吴三桂点点头,然后又纷纷道:“君极,你马上去一趟西面,将本王这里的情况,告知陛下,让他调兵增援本王。”
众将纷纷领命,然后拔马而去。吴三桂则重新翻身上马,目光看向前进的明军,脸上漏出了凝重之色。
这时在广阔的大地上,十二万明军,铺开几里长的战线,向南而来。
明军前面是线列横阵,经过严格训练的明军以营为单位,列成三条阵线,每条阵线有三排士卒,阵线间前后相距五十步,左右相距二十步,两营之间的空隙后,后一条阵线上必有一个营堵住前面的缺口。
前面三条横阵,其形状就像是八卦的“水坎”卦位一样。在横阵后面,则是一个个明军方阵,还有六千骑兵随行。
明军的阵形看似简单,其实操作中却有许多困难,阵线长达几里,士卒要保持队形很难,不能快,也不能太慢,一旦阵线一乱,那就只有被屠杀的命运了。
对于明军而言,队形就是战斗力,明军士卒对于队形,进行了反复的操演,士卒听着鼓声,按照固定步伐齐步走,经过严格队列训练的明军铳手有条不絮的向前。
明军第一排士卒,齐齐将火铳斜握在胸前,后面的士卒则将火铳抗在肩上,刺向天空的铳刺,银光闪闪,仿佛是一片移动的枪林了。
这时一声号角声忽然响起,各营的主将顿时纷纷高喊:“全营止步!”
明军的大阵,在前进中停了下来,三条阵线,虽不是很直,但也不弯。
明军中军中,李过骑在高头大马上,驻立在大纛旗下,转过马头,大声谓周围的将领道:“本帅不多说什么,只问你们两个问题?”
众多将领脸上肃然,等他相问,李过拔动马缰,又重新将马头调转过来,然后豪情万丈的将马鞭一挥,指着远处的金阵,朗声问道:“诸将士,敌阵脚下踩的那块地,是谁家的?”
将领微微一愣,立时有人反应过来,高声回应,“大明的!”
李过满意的颔首,又问道:“那地上的一草一木,又是谁的?”
“都是咱大明的。”这一次,众人都懂了,齐声高呼。
“好!”李过大叫一声,然后对众人道:“众将既然都知道,那今日就给本帅击溃前面的金贼,哪怕是战至一人,这次我们也要收回关中!”
(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
第1382章步军大战
关中平原上,远处骊山隐约可见,明军的目标就是击破吴军,从金军侧翼的山林地带,奔袭过去,直扑临潼县,不仅解救出被困的马军,同时还要斩断金军的西逃之路。
这个战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在西线采用的手法很像,都是避开了敌军强大的工事和正面防守,从侧面和敌军不注意的方向突破。
忠至镇前阵,指挥的是大将党守素,历史上也是个名人,是顺系大将,夔东十三家之一。
这时他骑马来到阵线前,第一排明军士卒排成一条直线,在他们对面的地平线上,一道与他们平行的人墙,出现在明军眼前。
对面的金军正在列阵,十多门火炮摆放在前,火炮轰鸣,落在明军阵线与金军阵线的间隙内,阵线之间飘散着稀薄的白烟。
金军士卒站在飘扬的旌旗下,同样是一条几里宽的横阵,不过他们的编制,却同明军有所不同。
虽然也是横阵,但是士卒所持有的兵器,金军却比较多样。
他们有自造的抬枪、鸟铳、刀矛,也有仿造明朝的自生铳,还有缴获罗刹人的燧发枪,并不像明军前排队形中武器那么单一,都是自生火铳。
金军的兵器比较复杂,不像明军这么制式化,不过党守素向南眺望,金军前排同样用火器,只是夹杂着一些抬枪。
整体而言,金军与明军相差并不大,并不能小觑他们,金军的火铳和抬枪打在身上,同样能要人性命。
虽然隔开很远,但是从金军的阵线来看,估计是要进行一场对射。
这让前排的明军士卒,都有些紧张,暗暗祈祷满天神佛,保佑自己不要被弹丸击中,保佑自己能够活下去,平安反乡。
火铳的精度不高,三十步以外,全凭借运气才能击中,所以临时抱佛脚,祈求一个好运气,还是有用的。
金军前阵,何承志等将领,按着战刀在金军士卒面前走过,口中高声喊道:“弟兄们都站好了!拿出精气神来,同明贼一战。”
同吴三桂的马军相比,吴军的步卒就差了一些,他们之前还是使用老的阵型,这两年来,军队才开始转型,训练还是差了一点。
金军前面四排是火铳手和抬枪手,他们后面则是刀矛等冷兵器小阵,士卒们握紧了兵器,在军官的调动下,逐渐列成攻击的阵型。
何承志从前排走过后,回到前排铳手与后面小阵的间隙之间,然后对一旁的郭天春道:“按着王爷的意思,你的火器队前突,排铳连发,击乱明军阵线后,我立刻率领近战队冲出,撕破明军的防线,王爷便会带着骑兵,从我们撕开的缺口冲入,直接攻击明军的大纛旗。”
郭天春点点头,“明军人马虽多,但指挥起来,却也不太方便。如果王爷能斩将夺旗,那明军必定会乱。”
“那好,就这么来!”何承志见他没意见,微微颔首,然后忽然一拳捶在郭天春的肩上,神色凝重的道:“老郭,明军火器厉害,你在前面指挥,要小心些。”
郭天春抿嘴笑了笑,故作淡定的道:“晓得,老兄弟没几个了,我会注意的。”
虽说吴三桂发现了对面的明军远超过他的预计,几乎是他的两倍,但是吴三桂并未选择防守,依然选择了进攻。
关宁军不战则已,一旦选择战斗,必然要一鸣惊人,攻击如狂风骤雨。
防守并不是吴三桂的风格,他的性格比较果敢和勇猛,做决定时基本不会拖泥带水,他不打算被动防守,而是选择对攻。
这样的选择看起来有些不明智,但其实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金军步军少,骑兵占了一半,并不适合防守,而且旷野上,没有工事依托,明军火炮又多,防守很难站稳阵脚,骑兵也难以用来防守。
金军正按着旗号摆阵,这时对面明阵那边一声号角响起,明军的阵形迅速向两翼延展,拉长成了一个长达数里的横阵,比金军的阵列还要宽一些,两头还有几个方阵。
明军的火炮,在四匹战马的拖行下,迅速进入了两翼阵地,炮口斜指着金军。
阵线前,明军士卒已经准备就绪,各旗官检查了属下士卒的装备后,纷纷站回队列,吹响一声口哨,士卒便不许移动。
各千户官,各营指挥依次打出应旗,表示准备完成。
党守素见明军已经准备就绪,对面金军步阵还在旌旗挥舞,战马穿梭传信,扬起一片片黄尘,心中底气大增,大声命令道:“大军准备,各营主将听中军号鼓出发,行进中用各营号鼓指挥,不到三十步,不准发铳!”
“军门,这么近才射,金军都打了我们一轮了。”旁边一名营将不禁说道。
党守素解释道:“我部的任务是从南面迂回,插向豪格背后,所以不能耗,必要要在迅速击溃吴军。”
“我们固然会在前进中先损失不少人,可只要一旦靠近,吴军死的人便更多。”说着他扫视众多营指挥一眼,“火铳在三十步和五六十步外开火,有多大的差距,你们应该是知道的!”
众营将神情凝重,这样的话对明军的阵线和士卒的心理,就都提出很大的挑战,不过众将对于明军的阵线和士卒的训练,都比较有信心,便有将领回道:“末将明白,军门是想一轮就击溃金军的心理防线,让他们恐惧,崩溃!”
几名将领听了,纷纷领命,“末将等人遵命,靠近在射杀吴军!”
“这是大都督的命令,谁要是先放,战后军法从事!”党守素严肃道:“开战之后第一条阵线,在三十步外放一轮,便立刻冲锋!如果让金军撕破阵线,也不要慌,第二条阵线,等金军靠近三十步,同样放一轮便冲,我不信吴军能顶得住……”
“咚咚咚”就在党守素说话时,中军大鼓响起,党守素不禁回头看了一眼,见中军大旗挥动,于是扭头对众人道:“鼓响了!打应旗回应中军,大军立刻进攻!”
第1383章意志的对决
明军中军内战鼓擂起,各个横阵中,将校振臂而呼,哨声和步鼓声此起彼伏,整个明军前阵,开始向前推进。
几乎是在明军阵线前移时,金军阵中的号角也随之响起,郭天春听见凄厉的号角,随即手握紧腰间的刀柄,猛然拔出,大声厉喝,“奉卫军,前进。”
金军前阵近一万五千士卒,各营展开,成一个横阵,士卒一字排开,形成一个宽大的正面,向明军迎击上去。
金军正面宽有四里左右,前面是一万五千火铳和抬枪手,后面则是一万五千近战步卒,金军的骑兵并未上前,而是驻马等待时机。
郭天春大声一吼后,列成整齐阵线的金军士卒,便跟着鼓点,踩着小步子,从他身边走过。当四排士卒超过他后,郭天春才打马跟在火铳阵线后面,押阵随行。
此时,金军士卒向前,两里外就是迎面走来的明军士卒,明军的步阵很是密集,每个士卒之间的间隙只有一个拳头,几乎是贴在一起向前推进。
这么密集的阵线,要说阵线的宽度不会太长,可实际上,明军的阵线却拉升到了七八里,远远宽于金军的阵线,不过阵线的两头,并不是线列步军,而是明军的方阵兵,意图防御金军骑兵侧击明阵,护卫阵线的两翼。
郭天春注意到明军阵线的特点,两翼的方阵可以用来掩护,但是关键时候也能前突,包抄他们。
不过他并不在意这一点,吴军的兵力处于弱势,他们顾及不到方方面面。
那些不是他考虑的,他要做的只是需要寻找明军的漏动,击溃明军的正面,为骑兵撕开突击明军大纛旗的道路就可以了。
金军和明军为了保持阵线,两军都走得很慢,双方士卒看见对面如墙而进的敌军,内心都感到一阵恐惧。
明军在操演时,要求很严,士卒列阵后不得东张西望,只能目视前方。
前排的将士们看不到身边同袍的身影,便仿佛独自一人,面对列成人墙的千军万马,他们心理顿时感到极大的震撼和恐惧。
这种一人对万人的感觉,仿佛是要与所有人作对一般。
这让士卒们有一种想要停下脚步,或者转身逃走的冲动,但是明军经过反复的阵列演练,火铳手基本已经克服了这种独自面对敌军的幻觉,而一旦克服这种心理上的障碍,明军阵线的稳固程度,便不是一般人马可比了。
金军队列中,前排的士卒看着迎面而来的红色阵线,自然也有这种感觉,不过绝大多数人,却并没有独自面对成千上万人的勇气。
这时前排士卒的心里开始胆怯,情不自禁的心跳加快,手心冒汗,嘴唇发干,连脚步也有些混乱,跟不上鼓点的节奏。
岳王爷曾经就说过,只要做到临阵时“执抢不抖,口中有唾”,就算是好的士卒。
这点要求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难,而金军明显还欠缺一定的火候。
在阵线后压阵的郭天春,发现了前排士卒的慌乱,顿时喝道:“注意鼓点不许慌乱!”
各阵线的军官也连连呵斥,手脚有些颤抖的金军士卒,忙有些慌乱的踩着鼓点,好在他们的眼光左右一扫,发现身边都是自己的同袍,并非独自面对明军的阵线,节奏才慢慢找回来。
位于第二道阵线和第三道阵线之间的党守素,骑在马上慢行,不时的用千里镜,观看金军的阵线,敏锐的察觉到了金军前排士卒的慌乱。
金国毕竟国力有限,吴三桂一个汉中,养六万兵,虽然有金国朝廷的拨款,但是依然不可能六万人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吴三桂显然要更加在意他的马军一些,党守素可以看出金军步军的训练,明显要比明军弱一些。
这也难怪,明军每年秋操,各军比武,光打掉的弹药就要二三十万两,金军哪有家底这样折腾。
明军对于阵形、兵器、编制的改变,许多都是来自于秋操。
这等于是让明军除了通过战争进行学习外,还能能够不断的左右互搏,来实现自我的进步和发展。
党守素放下千里镜,准备应对将要到来的厮杀,而就在这时,金军阵后忽然传来几声炮响,几枚炮弹落在了明军阵线前行的路上。
左面一枚铁弹,击中明军阵线,连着三名士卒,被一枚铁弹打翻。金军的炮弹,在地上溅起一片片的泥土,明军阵线顿时被打出几个缺口。
前进中的明军,并不停歇,士卒从尸体和鲜血沾染的地面上走过,后排的士卒,立时上前填满了被炮弹打出的空隙。
金军的火炮摆放在正面,明军一进入射程,便是立时开炮轰击,炮弹砸在地上,泥土四溅,阵线上明军的惨叫,四下响了起来。
就在这时,位于明军两翼的火炮随之开火,几声“轰轰轰”的炮声响起,明军的六斤野战铜炮喷射出一股橘红的炮焰,大团的白烟腾起,炮身带着两轮的炮架往后猛退,铁弹便呼啸着砸向进入射程的金军。
明军的好炮摆在两翼,距离金军正面较远,所以明军进入金军射程之后,挨了两轮炮,金军才进入两翼炮队的射击范围。
虽然炮弹迟发,但是炮击的效果,却远胜于金军的炮击。
这不只是明军火炮是金军数倍的原因,而是明军的线列纵深窄,金军从正面轰击,就算击中也只能连砸四名士卒,而明军将火炮摆在两翼,则是对金军阵线,形成交叉火力,打的是斜线,那一旦命中,就不只是伤一两人。
明军能有这种改进,自然也是来自于操演时,所得到的经验。
这时明军方打一轮炮,各门火炮旁的炮手,便迅速将炮推回炮位,进行第二轮的装填。
一时间明军两翼硝烟弥漫,金军阵内则溅起道道泥柱,升起一道道的黑烟,金阵被连连打穿。
郭天春见阵线又有些混乱,将目光投向明军两翼,看见数十门火炮,同时喷出火焰,弹丸呼啸而来,一枚炮弹直接落在他的左面,几名金军士卒被砸得飞了起来,鲜血化作血雾,抛洒好大一片,令前进的金军士卒感到恐惧和不安。
惨叫声四下响起,郭天春押着金阵继续前行,地面上不时出现一个个炮弹砸过的大坑,也不时有散落着的金军尸体,令人心中一紧。
这时金军前面的阵线,被打出一个个的空隙,有的士卒刚填上去,但很快又被一炮撕碎。
郭天春不禁咽下一口唾沫,要是这样被轰下去,用不了多久,金军就会崩溃,不过就在这时,两军已然到了两百步的距离之内,他忙甩了甩头,让自己变得清醒,然后忽然下令道:“抬枪,轰击!”
在他身边的一名旗鼓,仰头吹起一声凄厉的号角,金军阵内顿时白烟腾起,抬枪打出的弹丸,喷射而出,前排的明军胸口被打出一个大洞,三三两两的连续倒地。
党守素目光一眯,知道将要进入最艰难的一段距离,金军抬枪一发,很快火铳也会开火,而明军将冒着金军的弹丸前行。
这将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如果明军挺进到三十步,还未在金军的轰击下崩溃,那当明军开火后,崩溃的必然是金军。
“第一列双手持铳,后排士卒随时填补空位,保持阵线完整!有临阵脱逃者,各营镇抚官就地格杀!”党守素见前排士卒连连倒地,明军阵线终于也出现了波动,当即喝令。
“抗铳上肩,第一列持铳准备!”前进的明军阵中,军官大声嘶喊。
明军第一排士卒,纷纷双手握铳,铳刺斜刺向前,士卒们动作整齐划一,随时准备听命射击。
在他们后面的士卒,则将铳杆抗在右肩上,铳刺指向天空,随着士卒的步伐,向波浪一样上下起伏
(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1384章五十步
距离的拉进,让两军的士卒都陷入无尽的恐惧之中,明军的火炮越来越准,打得金军阵线出线一个个的缺口,让金军阵线一阵混乱。
这时金军抬枪手的轰击,无疑为金军找回了一点颜面,弥补了金军火炮的不足,给明军制造了一定的蛮烦。
一时间,枪炮声连续不绝,轰隆的炮响,如同一记记的重拳,狠锤着两军士卒的心灵,每一声炮响,都让士卒们心肝一颤。
火炮和抬枪造成的硝烟弥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