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裁茨谌荨=换故遣唤唬孔芡澈图觳旃僦浣辛艘怀】跞粘志玫乃咚稀B家舸糯拖窆砘旮教逡谎谱拍峥怂桑顾男睦矸老呓デ魍呓狻R桓鱿⒃诎坠浑侄撸潭挥呗鄢吹没鸨鹤魑匾ぞ莸娜ツ�6月20日下午尼克松同霍尔德曼商谈如何应付水门事件的谈话录音带,竟有18分半钟出现空白!
分管总统谈话录音工作的女秘书罗丝声称,她从未做过这样的“技术处理”,如果她工作中有过失,无意中会抹掉一些录音,那最多也不会超过5分钟。
18分钟的空白意味着什么,人们在进行无穷的想像。尼克松的心情糟糕透了。
1974年4月30日,按照传票要求,尼克松将一些复制的录音磁带交给了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该委员会要求尼克松提供更多的录音磁带。这些磁带虽然经过白宫的剪辑,但按照录音整理出来的抄本,仍是一本长达1300页的厚书。随着这些材料所展示的水门事件真相的进一步暴露,公众普遍震惊,就连参议院共和党领袖休·斯科德都称之为“可悲的、可鄙的、令人作呕的”。
7月30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在民主党众议员彼得·罗迪诺主席主持下,就弹劾尼克松总统的问题进行表决。对此进行了电视转播,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关注着这次会议的结果。对于尼克松来说,只有辞职一条路可走了,要不就将在众议院通过弹劾后,接受参议院的审判而被赶下台。尼克松黯然神伤。
1974年8月8日,对尼克松来说,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倒霉透顶的日子。
晚上9时12分,镜头对着美国第一把交椅的那架摄像机上的红灯一闪一闪,坐在这把交椅上的尼克松总统通过电视向全国发表告别演说。
“没有打完仗就下战场,对我来说是一件困难的痛苦的事情。”他缓缓地开始了讲话,带着几分凄凉,几分羞惭。
尼克松在告别演说中,并没有承认国会对他的指控,仅仅承认自己犯了用人不慎的错误。他之所以决定辞职,是因为“在我们的全部中心应该放在国外的和平和国内没有通货膨胀的繁荣这两个至关重要问题上的时候,如果继续为我个人的辨白而斗争,那将几乎完全耗尽无论是总统还是国会的时间和精力。”
讲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会,终于说出了自己称之为“有生以来最难出口的一句话”:
“所以,我将辞去总统职务,明天中午生效。”
总统档案里根
里根:FBI的告密者
杂志揭密
1986年11月,巴黎贝鲁特西区一家亲叙利亚的杂志,披露了一条轰动世界的内幕新闻: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和他的4名助手,曾于1986年5月秘密访问德黑兰,并在下榻的独立饭店同伊朗外交部、议会的官员们举行了会谈,伊朗要求美国提供更多的武器。
此消息一披露,伊朗政界人士大为惊讶。议长拉夫桑贾尼4日晚上发表讲话,详细透露了麦克法兰的伊朗之行。他证实,麦克法兰确实到过伊朗,他是带着4名助手,持着爱尔兰假护照,装扮成机组人员乘飞机到伊朗的。一下飞机,他就找到机场官员,说他们是美国人,带来了里根总统给伊朗领导人的信件和礼物。所谓信,据说只是里根总统签名的一本《圣经》,签上名的那一页,说是各种不同宗教的信徒要和睦相处。至于礼物则是象征性的:一支手枪和做成钥匙形状的蛋糕。手枪意味着美国可以向伊朗提供武器,蛋糕则是打开美伊大门的钥匙。
里根总统当真要借“送礼”作出某种表示吗?几乎所有的西方传媒都争相报道这则消息。
总统曾是FBI的告密者
50年代初期,在打击共产党威胁的浪潮中,娱乐圈的一个二流演员引起了联邦调查局的注意。
联邦调查局第100-382196号档案记录着此人的资料:罗纳德·里根,身高6.1英尺,体重175磅,蓝眼睛,棕色头发,既是一个演员,又客串过工会工作。联邦调查局认为,他所参加的工会其实是共产党的一个外围组织。于是,里根辞去了在“艺术、科学和专业工作者委员会”的理事一职,转而成了联邦调查局的告密者,代号为T-10,并向联邦调查局特工报告了演艺界工会中“追随共产党路线小集团”的情况,后来又在联邦调查局的安排下,到非美活动委员会秘密作证。此人在1981年成为美国总统。
用武器换人质
伊朗经过与伊拉克6年的战争消耗,颇感军备不足,尤其是先进的武器装备难以补充。伊朗军火商虽在中东和欧洲等处不断购买武器,但美国对其实行禁运,伊朗无法购到诸如F-4鬼怪式战斗机和F-14战斗机的零部件与急需物资。伊朗在巴列维时代购进的这类飞机仅存数十架,但这些飞机能上天的寥寥无几。制空权全掌握在伊拉克人手中。据统计,伊朗与伊拉克相比,直升飞机数量为1:4,战斗机为1:7。其他导航设备、坦克和直升飞机的零配装备也严重不足。所以,伊朗为补充武器,很想同美国人做交易。
1984~1985年上半年,西方国家驻黎巴嫩的外交人员、记者、教师等纷纷被绑架,其中有7名美国公民。政府为使人质获释曾作过许多努力。起初,美国政府通过叙利亚同绑架人质的伊斯兰圣战组织接触,因为该组织的活动范围由叙利亚控制。但伊斯兰圣战组织提出了一个在政府看来难以做到的苛刻条件:除非美国帮助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法国和科威特等地的黎巴嫩战俘,否则决不释放美国人质。圣战者组织甚至扬言,人质将被逐个处决。他们果然于1985年下半年处决了一名人质巴克利。美国政府对叙利亚失去了信心。后来,政府发现真正控制该组织的是伊朗的伊斯兰解放运动,于是便派人暗地试探伊朗的反应。伊朗最初反应消极,但迫于形势的需要,他们露出了愿意同美国接触的口风。
8月,有人向美国驻贝鲁特外交官报告,伊朗政府内部至少有一个派别的人对恢复同美国的联系感兴趣。同月,正在海牙国际法庭同美国打官司的伊朗官员也对美国代表说,德黑兰某些领导人希望同美国谈判。
里根总统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与当时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国防部长温博格以及国务卿舒尔茨进行磋商。有人认为,同伊朗接触不仅可以给人质释放带来希望,而且还可以打开美伊关系的大门。由于此举关系重大,直接影响人质安全和美国在整个中东的利益,因此必须在严格的保密下行事。这件事最后落到了麦克法兰身上。
不久,由以色列人驾驶的一架飞机,载着反坦克导弹、飞机零部件和弹药飞抵德黑兰。此后,美国人质陆续释放。
9月14日,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里根当天打电话给以色列总理,对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谢。
1986年7月2日,一架满载军用物资的巨型运输机降落在德黑兰机场。同月26日,第二名人质劳伦斯·詹科在黎巴嫩获释。
……
据参议员赖特透露,截至当时,伊朗为购买武器向美国支付了1200万美元。这些武器中,除作战飞机、坦克、雷达等装备外,至少还有1008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和235枚“隼”式地对空导弹。但据思凡部长透露,伊朗支付购买武器的金额实际远远超过1200万美元的数字,约达3000万美元。
秘密武器交易成功,以色列从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美伊关系有所松动的情况下,以色列不失时机地居中斡旋。以色列不仅给美伊武器交易牵线,而且在向伊朗运送美国武器的过程中也干得非常出色。丹麦货轮至少为以色列运送了5批军火到伊朗。1986年10月7日,那艘叫“莫尔素”号的丹麦货轮载着26箱、重460吨的货物从以色列的埃拉特港启航前往伊朗的阿巴斯港卸货。当时,船员们都知道箱内装的是军火,但木箱上刷的却是“黎巴嫩家禽”等字样。
托尔报告
为了弄清“伊朗门”事件真相,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合组成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和负责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曾多次举行秘密和公开的听证会。有关人员全被侦询过,里根总统也两次接受了委员会的调查。但是,由于参与此事的两位关键性人物奥利弗·诺思中校和波因德克斯特异口同声地援引宪法第五条修正案,拒绝对任何实质性问题作出回答,致使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努力搁浅。
宪法第五修正案有一条规定“不得迫使任何人在任何刑事案件中提供对本身不利的证据”。此条文被多人利用过。在调查“水门事件”时,尼克松的手下也曾利用过这一修正案。不过,波因德克斯特和诺思引用此修正案却使人感到震惊。人们认为,波、诺两人拒绝作证,是里根政府对付民主党控制的国会进攻而采取的一种战略。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条文和里根总统的袒护,所以,在关于“伊朗门”事件的成百万供词上,没有一页明确点出谁是这次事件的主角。从诺思的供词来看,他不惜违犯国法,隐瞒事实,全是奉承白宫领导人的旨意行事。波因德克斯特自作主张,不向总统报告,销毁、篡改文件等大胆包天之事,却被说成是不找总统麻烦。
里根总统于1986年11月25日专为调查“伊朗门”事件而宣布成立了一个3人特别调查小组,包括前参议员约翰·托尔、前国家安全顾问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和前国务卿埃德蒙·马斯基。由于托尔担任该特别小组组长,故称“托尔委员会”。该委员会经过3个月的调查,对包括里根及诸多在任部长和前任部长等高级政府官员在内的50多人进行了调查询问,最后写成了一份厚达282页的“托尔报告”。
托尔报告说,里根总统一心想救出美国人质,就稀里糊涂地听信了国家安全委员会那伙人的“馊主意”,同意向伊朗出售军火;在执行时,他同意让那伙人去胡搞,既不检查,也不过问具体情况;里根总统不仅置国务卿和国防部长的反对于不顾,而且也不多开几次会详细探讨这种作法在政治上、外交上和法律上是否妥当;他甚至瞒过国会,后来把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也给撇开了……
关于把向伊朗出售军火的部分资金转移给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一事,托尔报告中说,1986年4月,诺思起草了一份备忘录,要求总统批准麦克法兰的德黑兰之行。备忘录中提到了美国在向伊朗出售武器中有1200万美元的余款将用来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但至今尚未有证明表明诺思把这份备忘录交给了其上司。同年5月,诺思曾向麦克法兰表示说,政府可以将其余部分款项用于中美洲方面,但没有证据表明总统在司法部长米斯于1986年11月24日告诉他之前就得知此事。对此,报告的结论是,总统要对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行动及其后果负责。
1987年3月4日,作为对托尔报告的答复,里根向美国人民发表了他入住白宫以来最困难的一次电视讲话。里根承认,他对伊朗采取的主动行动演变成以武器交换人质的交易,是“一个错误”。但他又自我解嘲说:“人到了这般年龄,容易犯错误。”里根还承认,他对整个“伊朗门”事件负有全部责任。他说他并不知道售给伊朗武器所得款项转移给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一事,但“作为总统,我不能逃避责任”。
托尔报告的公布及里根发表电视讲话后,里根的声望降到了自1983年1月以来的最低点。
影片档案经典影片档案(1)
经典影片档案
由于工作范围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在大众文化中,FBI越来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题材,因为它有诡异的特殊行动,它有无孔不入的秘密行踪,它有惊险刺激的破案故事,它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组织,一个政府的机构,它还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这群人让人们好奇、关注、遐想、观察、猜测,甚至窥视。于是,他们的故事被描绘于笔端,也被搬上了荧幕。
片名: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主演: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
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
导演:乔纳森·丹姆Jonathan Demme
一部新鲜视角的影片。与通常表现勇猛强悍的硬汉特工形象不同,本片的主角是一位如羔羊一般纯洁的女特工。
刚刚受训结束,被分配到美国联邦调查局工作的见习特工克拉丽斯·斯塔琳看上去苍白、柔弱、秀丽,有着如羔羊一般纯洁可爱的性格。她待人和善,不论对上司、同事甚至是犯人都是如此。但实际上,她训练有素,工作起来干练泼辣,令人佩服。受到偏爱的克拉丽斯接受了上司杰克·克劳福德交给的一项任务:缉拿一个杀人成性的性变态狂罪犯。这个外号“野牛比尔”的罪犯,强奸并杀死了一连串年轻女子,并将她们碎尸、剥皮。
侦破这个案子的难度是相当大的。鉴于凶犯手段奇特而又老练,为了尽快了解凶犯的特殊心理,以便伺机逮捕他,克拉丽斯不得不去狱中访问一位曾名噪一时,但却有杀人嗜好的精神病理学家…——汉尼拔·勒克泰博士。从外表看,汉尼拔与常人并无相异之处,他沉着、平静,然而气质中却透露出知识渊博和足智多谋,单纯的克拉丽斯绝非他的对手。交谈中,汉尼拔要克拉丽斯讲出个人经历以换取所需情报,善良的克拉丽斯违反了她上司反复的警告,用自己的隐私换取了汉尼拔的情报。他向克拉丽斯提供了一些线索,克拉丽斯开始顺藤摸瓜。此时,一个参议员的女儿被绑架。汉尼拔终于告诉克拉丽斯:凶犯和一名裁缝交往甚密。克拉丽斯找到那裁缝,发现他已死了。在经过仔细分析和调查后,克拉丽斯终于在一座阴森的地下室找到了“野牛比尔”并在黑暗中将其击毙,参议员的女儿获救了。
〃野牛比尔〃被击毙了,然而更危险的人物却又出现了。在庆功会上,克拉丽斯接到了汉尼拔的电话。更危险的杀人魔自由了。这次又会有多少人遭到不幸呢?
《沉默的羔羊》是1991年美国的一部著名影片。影片上映后连续5周位居票房冠军,仅第一周的票房收入就高达1500万美元。在1992年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中,《沉默的羔羊》一片共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及最佳剧本改编五项大奖,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在影片中,有着非常出色的电影语言运用。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侦破片而且还是一部心理分析片。在影片中,导演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探讨人物的心理过程,而幽暗的镜头处理、高超的音乐运用和非正面表现的暴力镜头,更为影片增添了惊心动魄的紧张气氛,其艺术手法的运用令人赞叹不已。对汉尼拔的脱逃这一情节的镜头处理更是尤为出色,可称得上是电影中的典范之作。汉尼拔的脱逃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侧面的描写来加以表现的,光影、色彩的运用更是为影片营造了极其出色的氛围,略去过程而只展示发生和结果的暴力场面处理更是令人紧张地透不过气来,比直接表现所能达到的效果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影片最后的开放式结尾更为影片增添了无穷的意韵。仅仅是这一结尾就使影片跨入了更高一层的艺术层次。导演那出神入化的电影技巧运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影片中,演员的表演也是极其出色的。朱迪·福斯特再次展现了她那出色的演艺才华,塑造了一个勇敢而顽强的女特工形象,她将人物的感情和心理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 物更加生动感人,获得了巨大成功。她也因此而获得了奥斯卡影后的桂冠。如此年轻就有这样的成就可谓难能可贵。而扮演汉尼拔博士的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表演,更可以说是达到了表演艺术的极致。他在片中的表演真可以称得上惊心动魄四个字。即使只是坐着一言不发,其神态同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他那从容不迫而又显示出调度的话语和动作,使人对他既敬畏又着迷。虽然演的是个反派角色,却使人一点儿也无法对他产生憎恨之情,而是为他的魅力所深深折服。安东尼·霍普金斯的演技,在片中可谓是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他以这一形象而获得了奥斯卡影帝的桂冠,这一形象将永远是他电影生涯中最为光辉的形象之一。同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