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里安奥夫记得,许多女士并不满足于当着埃尔莎的面和爱因斯坦进行的短暂对话:“有些人像战场上的将军们那样想出种种策略来达到和他见面的目的;其他的则公开追求他。有一位女士在被人介绍给爱因斯坦时,直截了当地对埃尔莎说:‘我能和爱因斯坦教授谈几分钟话吗?’——她是在公开要求和爱因斯坦单独见面。埃尔莎十分得体地答道,‘当然可以。’……双方都知道隐藏在这个要求后面的动机。埃尔莎在处理这类局面时显示出了娴熟的社交手腕和细腻的直觉,不过有些尴尬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常常伴随着一种令人厌恶的气氛。
“许多女人试图进入他的生活。有些人写信给他,告诉他在某时某地曾和他见过面;有些人给他带来鲜花,还留下便条和地址。我们家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是名气带来的毫无意义的麻烦。这使我想起浪漫主义时代的乌合之众如何狂热地追随着统领杰出军队的领袖。”
爱因斯坦对女性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他的名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他确实是个魅力十足的男人。他的同代人查尔斯?诺德曼在巴黎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在候就对他赞不绝口。那是1922年,也就是他四十八岁那年。“他给人最强烈的印象就是他惊人的青春活力,他是那样浪漫,不得不使人想起年轻时的贝多芬。有时他会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这时他又变得像个学生。”
马里安奥夫认为,爱因斯坦并没有刻意向埃尔莎隐瞒自己的风流韵事;相反,他似乎有种不可截止的冲动要把这些事告诉她。例如,有一次马里安奥夫和爱因斯坦在一起划船,他们谈起一件“微妙的”和爱因斯坦的一位女友相关的事情。这件事,马里安奥夫写道,“一直使埃尔莎非常不安,甚至影响到她的健康……我对他说:‘别再对埃尔莎谈这件事,阿尔伯特。这会使她难过的。’爱因斯坦使劲地点了点头。可是当我们回到家里时,爱因斯坦就像个急于把满肚子的话都说给妈妈听的小男孩,一进门就把他在几分钟前还答应保密的故事都说了出来。这实在是不可思议,我被他弄得无话可说。”后来,马里安奥夫告诉爱因斯坦,他的忏悔已对埃尔莎造成了伤害,他沉默了片刻,答道,“有许多事情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
虽然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和埃尔莎做夫妻,他对婚姻却颇有微词。他曾把婚姻说成是一个“为了使偶然的结合变成永久的结合”由“缺乏想象力的猪”发明出来的制度,一个披着文化外衣的奴隶。在外人眼里,他像个单身汉那样我行我素,无忧无虑。有人问他如何看待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结婚(当然也包括他和米列娃的婚姻),他笑着说,“这很危险,不过所有的婚姻都是冒险。”
在爱因斯坦和女人之间所发生的最奇特的事情要数一位俄国难民尤金妮娜?迪克森对他发出的一系列威胁。她先在一封信里宣布,由于爱因斯坦的那些针对布尔什维克的无礼言论,她要向他面对面地讨个说法。在另一封信中,她又指控他为冒充物理学家的俄国沙皇的特务和煽动者。最后,她又说她还要和他讨论一个私人问题。埃尔莎非常害怕她的到来,爱因斯坦则认为这个女人一定是发了歇斯底里或者头脑不正常。
一天早上,埃尔莎一开门就看到尤金妮娜?迪克森站在她面前,挥舞着一枚很大的帽饰针。经过一番挣扎,埃尔莎缴了她的械,并叫来警察把她带走。爱因斯坦当时不在场。在埃尔莎告诉他这件事之后,他就到警察局去要求控告尤金妮娜。他还到关押尤金妮娜的牢房去看她。她承认自己搞错了,因为他的鼻子比那个沙皇特务短多了。不过她又说爱因斯坦是她过去的恋人,他和她生下一个孩子后就抛弃了她,那个孩子后来也死了。她求他不要让人把她关进精神病医院。爱因斯坦说他将尽力而为,然后就出去买了一些她需要的东西。
后来有位俄国记者告诉爱因斯坦,尤金妮娜曾试图用一支没上子弹的手枪刺杀俄罗斯驻法大使。不过法官认为她是个疯子,于是就把她给放了。她还控告一位前沙皇政府的大臣,说他和她生过一个孩子,后来又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杀死了这个孩子。
那次事件发生后不久,爱因斯坦去瑞士的达沃斯演讲。他在提着手提箱冒雪赶路的时候突然感到心脏严重不适。回到柏林后,普莱施医生诊断出他患有心脏扩大症,要求他吃低盐食物。在以后的四个月里,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床上度过,当然,他绝对没有因此而停止工作。他需要一个秘书。伊尔丝和贝蒂?诺伊曼都离开了,埃尔莎只好亲自出马为他务色秘书人选。不用说,她肯定不会找贝蒂?诺伊曼那样人。
埃尔莎是犹太孤儿院协会的名誉会长,她把找秘书的事向协会的行政秘书罗莎?杜卡斯说了。杜卡斯向她推荐自己的妹妹海伦,她刚好失去了在一家出版社的工作。海伦是个高高瘦瘦、聪明能干的年轻女子。一听说要去为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工作,她着实吓了一跳。她十五岁就离开了学校,对物理学更是一窍不通。“你一定是疯了,”海伦对她姐姐说。“我永远干不了那样的工作。”不过她还是在罗莎的劝告下答应去见埃尔莎。埃尔莎用茶和甜饼干招待她,劝她至少尝试一下,接着就把她介绍给未来的雇主。他正坐在床上看书呢。他微笑着伸出手说,“在这里躺着的是一具老僵尸。”她立刻感到一阵轻松,爽快地接受了这份工作。就这样,在此后的二十七年里,她一直是爱因斯坦的秘书。
《爱因斯坦-偶像背后的真人》 第二部分爱因斯坦是仇视妇女和玩弄女性的人?(5)
爱因斯坦在对一位朋友介绍海伦时称她为“我的忠实的助手。没有她就不会有人知道我还活着,因为我所有的信都是她写的。”她还是爱因斯坦声誉最坚决的捍卫者之一。她对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罗纳德?克拉克说,彼德?米歇尔莫尔写的那本书——该书透露了爱因斯坦私人生活的一些方面并且得到了汉斯?阿尔伯特的确认——完全是一派胡言。她对该书的评价是:“一堆大粪!”作为爱因斯坦的秘书,海伦见到了别人很少见到的一些细节:1930年,在那艘载着他们去美国的轮船上,她和爱因斯坦一起打过乒乓球;她曾目睹一位老太冲过警察的警戒线,按住爱因斯坦的手说,“现在我可以平静地死去了”;当又聋又瞎的海伦?凯勒的手指在爱因斯坦的头上和脸上移动的时候,海伦看到了爱因斯坦眼里的泪水。
在十年夫妻生活中忍受了无数痛苦的埃尔莎居然能够十分坦然地表达她对丈夫的看法:“你不能将他分割成一个个小块来加以分析,这样做你看到的只能是‘缺陷’,”她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每个天才都有不足之处,谁能真的相信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无懈可击?不可能,这不是大自然的造物法则。如果它在某个方面对你特别慷慨,它就会在其他方面拿掉一些东西,那就是缺陷。你必须把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而不是把他纳入这种或那种类型。这样做只会给你带来失望。上帝赐给他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他在我眼里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当然,和他一起生活很累,很不容易,不仅在这个方面,在其他方面也一样。”
1933年的春天,爱因斯坦夫妇和海伦?杜卡斯永远地离开德国,踏上了去美国普林斯顿的旅程。途中,当他们在比利时海滨小村勒科克停留的时候,玛格丽特?伦巴赫——那位曾把自家烘烤的甜饼干带给爱因斯坦的金发女郎——碰巧也在那儿。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她于1938年死于维也纳。
阿尔伯特和埃尔莎在普林斯顿安顿下来。1934年5月中旬,埃尔莎怀着一颗悲伤的心回欧洲看望患了癌症的女儿伊尔丝。伊尔丝已经病得很重,由她的妹妹玛戈特照顾。据埃尔莎的女婿马里安奥夫说,伊尔丝认为她的病是身心失调引起的,因此她宁愿接受心理分析而不是正规的治疗。尽管埃尔莎求他,爱因斯坦还是决定不和她一起去。伊尔丝在8月份病故,她的骨灰埋在荷兰她丈夫居住的地方。
埃尔莎自己也在两年后去世。她从欧洲回来后因过度悲伤而病倒,在家休养了好几个月才恢复社交生活。
那年冬天,当他们和美国朋友艾森哈特夫妇一起吃饭的时候,爱因斯坦多次提到埃尔莎如何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艾森哈特太太问道,“看来你太太确实是所有的事都为你做了。那么你为她做了些什么呢?”他眼光一闪,答道,“我献给她我对她的理解。”
然而在另一位朋友——生物化学家利昂?沃特斯——那儿,他的说法却大不一样。他像萧伯纳或诺埃尔?科沃德那样满腹牢骚。他说——当时他脑子里显然想着埃尔莎——女人就像精密的科学仪器那样难以把握。从爱因斯坦对沃特斯的评价来看,这位朋友并不需要任何和婚姻有关的建议:“你一定是个非常体贴非常爱妻子的丈夫。要是能把阿尔伯特送到这儿来拜你为师,那我该多高兴啊。”
1935年12月,埃尔莎在离了婚的玛戈特搬来美国之后因心脏和肾脏疾病住进了医院。后来虽然获准回家,但是她仍旧颤抖得很厉害,医生要求她完全卧床。不过她仍旧十分自豪地写信告诉她的朋友安东尼亚?瓦伦丁:爱因斯坦“相信他最近所做的工作是他有生以来最好的。”她说爱因斯坦改变了很多,他非常担心她的病,像个失落的灵魂那样坐立不安。“我从来没有想到他对我会有这么多的爱,”她写道。“这使我感到莫大的安慰。”
爱因斯坦的同事——物理学家利奥波德?因费尔德——证实,虽然爱因斯坦“看来很平静而且从未停止工作,他给了妻子最大的关爱和同情。”
埃尔莎于1936年12月20日去世,那是个风雪交加的日子。爱因斯坦的同事和传记作者巴内什?霍夫曼说,埃尔莎的死对爱因斯坦是个沉重的打击。当霍夫曼建议他暂停工作、休养一段时间的时候,他回答说,现在他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工作。
在一位每周来做四天的爱尔兰女工的帮助下,海伦?杜卡斯承担起额外的管家工作。虽然杜卡斯在爱因斯坦家被当作自家人,并且和他们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她对爱因斯坦的尊重“自始至终丝毫未减”,她也始终没有摆脱最初的腼腆。
埃尔莎的葬礼刚刚结束,爱因斯坦就收到了好几封求婚信。其中之一来自一位住在长岛的犹太寡妇,她在信中说,如果爱因斯坦同意和她结为夫妻,她的人生就会焕然一新。她保证尽一切努力让他过上快乐和富足的生活,让他远离烦恼和忧虑。
另一封信来自一位维也纳的寡妇。她说,希望她的表白没有任何不得体的地方,因为她听到一个神秘的声音呼唤她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他,而这个声音是从来不会欺骗她的。她可以肯定地告诉他,她之所以希望做他的妻子绝对不是出于虚荣心,而是出于想使他过上最美好的晚年生活的强烈愿望。虽然她不属于那种染着指甲的时髦女郎,许多人都说她美丽、动人、有魅力。最重要的是,她有纯洁的灵魂、开朗的性格和一颗善良的心。
还有一位寡妇希望和他结为伉俪,因为他的鼻子和耳朵使她想起已故的丈夫。另一位住在缅因州的寡妇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和地址,她写到:“我爱你,虽然我知道我配不上你。”
杜卡斯把这些信整理到一个文件夹里。爱因斯坦把它称做die komische Mappe,意思是奇特,滑稽,怪诞或感伤。
“我不相信他还会结婚,”艾丽斯?卡勒(爱因斯坦的朋友,已故历史学家埃立克?卡勒的妻子)说。“他仍旧对女士们有极大的兴趣,但他把工作看得比女人更重要。有一次我为他买了一件带蓝色领子的瑞士全棉针织套衫(他看来对羊毛有些过敏),他给我打电话时像孩子一样兴高采烈。‘我这辈子还从来没穿过这样漂亮的衣服呢。就连我那老眼昏花的清洁女工也夸我。’”
卡勒送给爱因斯坦那件套衫后不久,编辑萨克斯?康明斯的太太多萝西?康明斯应邀去爱因斯坦家和他一起喝茶。她在楼上爱因斯坦的书房里转了一圈。她看到堆得满满的书架和许多封面已经磨得很旧的书、一幅甘地的照片、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肖像,以及一架小小的收音–留声机。她还瞅了一眼他的卧室,那里只有很少的家具。杜卡斯为他们端来茶点后就离开了。他们谈到行星的运动、德彪西的音乐(它使爱因斯坦感到神秘莫测)、花园里即将从积雪下萌发出来的花苞,还有爱因斯坦的新套衫。“也许你能告诉我,”他问康明斯,因为他知道她会做衣服,“这件衣服是怎么做起来的?”他卷起一只袖子,“我连一个针脚都找不到。这件衣服没有任何机器或手工缝的针脚。”他说,“我想这一定是件神奇的衣服。”他大笑起来。
《爱因斯坦-偶像背后的真人》 第二部分爱因斯坦是仇视妇女和玩弄女性的人?(6)
“他第一次来我们家是为了听诗歌朗诵,”艾丽斯?卡勒说。“查尔斯?贝尔说,爱因斯坦是‘我在迷恋科学的青年时代所崇拜的偶像:他那羊皮纸般的脸,他那光环般的满头银发,他那与世无争的斯芬克斯般的神秘智慧;他既像圣徒伯纳德,又像是一个天使;他似乎经历了人类进化的全过程,而他本人就是那试验和成功的全记录。’这显然有些夸张。当他心情好的时候,他会成为你想象中最讨人喜欢的朋友。他喜欢说笑话,而且是最好的听众,他的纵声大笑是那样令人难忘。在他去世前的那一年,1954年,为了祝贺他的生日,数学家库尔特的太太阿黛尔?戈德尔让人送给他一个花环,上面有两条很宽的缎带。爱因斯坦一看到这个礼物就大笑起来,‘这东西看起来好像是为我的葬礼制做的!’
“他喜欢抽烟,他的秘书海伦?杜卡斯和继女玛戈特毫不妥协地要他听从医生的命令。他有了烟就寄给我丈夫,还附上一张纸条。他来我家时就会求埃里克,‘给我一点儿烟吧,至少我可以闻闻它的气味。’他是那么渴望抽烟,有时甚至会捡起路边的香烟头——够可怜的。
“爱因斯坦喜欢解谜,”卡勒回忆道,“他收到人们从世界各地寄给他的最奇特的智力玩具。我去萨拉那克湖拜访他的时候'当时爱因斯坦正在那里度假'给他带去了有名的Chinese Cross,那是最复杂的智力玩具之一,但他只花了三分钟就把它给解决了。要是换了我,就是给我一千天也做不出来。我把这话对他说了,他就动手做给我看。他把那些木块全部拆散,然后不一会儿就把它们一个不漏地装配完毕。当他的儿子汉斯?阿尔伯特来看他时,爱因斯坦非常得意地看到,他的儿子也继承了他解谜的本事。‘他干得真棒,和我一模一样,’他说。
“虽然他提出了E=MC2这条公式,他从未想过这条理论的实际运用。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爱因斯坦对我丈夫说,‘我真后悔给罗斯福写了那封信。’
“有一次,一位男子在街上拦住爱因斯坦,问他,‘这个世界会不会在下一次大战时被原子弹毁掉?’爱因斯坦答道,‘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的话,那就太糟糕了,因为我们再也听不到莫扎特了。’”
谈到爱因斯坦是否真的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个仇视女性的人,卡勒大笑着回答,“听着,亲爱的,他非常喜欢女人。他让女士们着迷,女士们也让他着迷。不过他有次对我说,‘这种情况只持续十分钟就结束了。’'大笑' 不错,爱因斯坦非常喜欢女人。我最珍贵的照片就是那张和他一起拍的,他在那张照片背后写着:很遗憾,我不愿和他一起睡觉。我把它放在我的卧室里。如果我没有丈夫的话,我肯定会爱上他。
“当初'和米列娃'结婚的时候,他是那样年轻无知。你想象不出他是多么天真。”
在1937年的夏天,当爱因斯坦在位于长岛皮科尼克的避暑别墅休假的时候,一艘游艇带来了满船的客人,他们中间有剧作家克利福德?奥德茨和他的妻子,奥斯卡奖影星露易丝?雷纳。爱因斯坦帮助他们从游艇下到一条小船上。“当轮到露易丝和奥德茨时,”奥德茨的传记作者玛格丽特?布伦南–吉布森写道,“奥德茨看到爱因斯坦开玩笑地扯了一下露易丝的头发。在他看来,爱因斯坦显然对露易丝很感兴趣。她一紧张,把小船弄翻了,差点儿把我们的科学伟人给淹死。”那天,客人们拍了不少照片,那些照片印出来后,奥德茨顿时嫉妒得发狂,他拿起剪刀剪掉了其中一张照片上爱因斯坦的脸。幸好他没来得及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