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注会-梦想成真-答疑解惑-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为使1995年资产周转率达到4次,则年度总资产应控制在什么水平?(根据1994年考题改编)    

答案:    

(1)单位变动成本=(76000-70000)/(130-100)=200(元)    

  总固定成本=76000-200×130=50000(元)    

  或=70000-200×100=50000(元)    

  1995年应达到产销量={[46900/(1-33%)]+50000}/(1000-200)    

           =(70000+50000)/800    

           =150(公斤)     

 (2)销售利润率=70000/(1000×150)=46。67%    

    成本利润率=70000/80000=87。5%     

 (3)当150×1000/总资产=4时,总资产=37500(元),    

因为总资产增加会导致资产周转率下降,所以,应该把总资产控制在37500元之内。    

3。【问题】 76000与70000都是总成本,为什么二者的差额除以产销量的差额得出的结果不是“单位成本”而是“单位变动成本”?     

【解答】根据:总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可知:总成本的增量=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的增量    

所以,单位变动成本=总成本的增量/产销量的增量     

     

4。【问题】该题提到了一个名词“高低点法”,我不太清楚,请具体解释一下。    

【解答】“高低点法”是用来确定直线方程y=a+bx中的a和b的数值的,具体如下:    

(1)b=(与X最大值对应的Y值-与X最小值对应的Y值)/(X最大值-X最小值)    

需要强调的是:应该注意分子分母的数值的对应性,也就是说不能按照:    

b=(Y的最大值-Y的最小值)/(X的最大值-X的最小值)计算b的数值,    

例如本题中,不能按照(77000-68000)/(130-100)计算“单位变动成本”。    

(2)把b的数值代入与x的最大值或者x的最小值对应的方程中,计算得出a的数值,    

从而建立直线方程:y=a+bx     

    例如本题中,把单位变动成本=200代入与产销量最低值(100)对应的方程中得出的等式为:    

    70000=总固定成本+200×100    

    即:总固定成本=70000-200×100=50000(元)    

    把单位变动成本=200代入与产销量最大值(130)对应的方程中得出的等式为:    

    76000=总固定成本+200×130    

    即:总固定成本=76000-200×130=50000(元)    

说明:用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a的数值一定完全一致,考试时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即可。    

     

5。【问题】请老师介绍一下成本利润率的概念。    

【解答】计算成本利润率时,分母应该是总成本,分子是相应的利润。例如本题中,产销量为150公斤时的总成本为:50000+150×200=80000(元),所以,成本利润率=70000/80000=87。5%    

     

……


财务成本管理答疑解惑 成本控制

2。【问题】如何理解教材中的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的计算公式中的“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解答】(1)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预计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预计产量×每件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预计产量×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实际产量×每件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实际产量×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3。【问题】教材中写到:“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账户借方、贷方、余额均为标准成本”,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中又写到:“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即期末存货成本应包含有分配来的成本差异,和前面讲的“余额为标准成本”不是矛盾吗?      

【解答】 您的理解不正确,注意:    

“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的具体含义是:只把应该由销售成本负担的成本差异结转出去,应该由存货承担的成本差异并不结转至存货的成本中,而是保留在成本差异账户中,类似于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      

4。【问题】教材中说,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的三因素分析法和二因素分析法的差别在于:在三因素分析法中,将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工时没有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另一部分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请老师具体解释一下。    

【解答】其实,从他们的计算公式中很容易理解,具体说明如下:    

(1)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3)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


财务成本管理答疑解惑 业绩评价

1。【问题】如何理解“通过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的原则来选择产量水平,可使其利润达到最优。”      

【解答】    

(1)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边际利润为0;    

(2)所谓的边际利润指的是增加单位产量而增加的利润;    

显然,当边际利润等于0时,意味着增加产量时利润不再增加,因此,利润达到最大化。    

     

2。【问题】如何理解“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而只对既定产量的投入量承担责任。”    

【解答】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主要指的是设备和技术的利用程度,设备的利用程度又取决于产量,因为标准成本中心无权做出设备和技术决策,也无权做出产量决策,所以,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既定产量的投入量”指的是生产成本,由于标准成本中心可以控制生产成本,所以,对既定产量的投入量承担责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