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丽莉说:“‘手拉手’活动,使我结识了许多朋友,让我从小窗口看到了大世界,学到了课堂上、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表现出对别人的一份关心、一份爱心,表现出现代人高尚的情操。
如果你能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我想你的朋友一定会很多很多。
试试看,好吗?
6.从小学会关心……写给爸爸妈妈
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大哲学家孟子就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孩子。
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悄悄地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人的生活困难越来越多。社会上更多的人在关注孩子,却忽视了对老年人的关注。让孩子学会关心,不仅要让他们学会关心同龄的有困难的小伙伴,更要让他们学会关心身边的老年人。
作为孙子孙女,应该如何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呢?
我听说,有个女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妈妈买了好吃的,总是第一个给她吃。一天,姥姥来看外孙女。妈妈又买来了好吃的,这次是先给了姥姥,这个孩子便大哭大闹起来,甚至骂姥姥“贪心”。姥姥很伤心:自己含辛茹苦养大了女儿,又带大了外孙女,如今却得到这样的结果。
过年过节的时候,是最能考验孩子们对老人们的爱是不是真诚、是不是深刻的时候。
一次,我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相约夕阳红”节目的录制,讨论的话题是“压岁钱”。
在场的大部分是老年人,还有少数的年轻父母和孩子。
谈起小时候得到压岁钱的情景,许多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位老奶奶说:“小时候盼过年。年三十晚上,当我们睡着了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把一枚铜板(几毛钱)用红纸包上,压在我的枕头下。大年初一的早上,我睁开眼睛就能摸得到。钱虽不多,却盛满了长辈的期望。”
但是,谈到今天孙子孙女要压岁钱的情景,许多老人充满了痛苦和焦虑。“唉,现在的压岁钱变味了!”一位老奶奶说,“我的小孙子才4岁,大年初一来拜年,匆匆鞠了个躬,就大声说:‘奶奶,拜年给钱!’瞧他妈妈怎么教的!”
还有几位老人说:“现在孩子用给压岁钱的多和少来衡量老人是好是坏,孙子把给钱多的叫‘好姥姥、好姥爷’,把给钱少的叫‘抠奶奶、抠爷爷’(抠:小气的意思)。”
“现在一过年,我们做老人的就十分紧张!”
一位老奶奶流着泪说:“过年前,我的孙子对我说,奶奶,过年您给的压岁钱一定要给‘四个脑袋’(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的,不是‘四个脑袋’的您就别往外掏了。我有5个孙子,只好拿出了500元钱,可第二个月我就没有生活费了,因为我的退休金只有500元!”
老年人,是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过贡献的人,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正是用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是用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的能力了,全社会就应该关心他们,有能力的人就应该照顾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每个家庭的功臣。没有他们的养育,就不会有我们及我们的子女。而他们养育我们的那个年代,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很大困难,职工的收入都很低,大多数家庭不富裕。就是在那样困难的日子里,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养大了。现在,我们长大成人,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而我们的父母却已经年老体弱,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了。
带着我们的孩子,去关心照顾我们的老人,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共同的话题一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对于一个人来说,改变一生的支点就是良好的心态。
一个人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首先就要改变你的心态。
用“太好了”的心态去对待事情,你会发现自己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因为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怎样,它就会对你怎样。
用“我能行”三个字来激励自己,你会找回人最宝贵的精神……自信。你不但学会了发现自己,更懂得肯定自己和鼓励自己。正像一位作家讲的那样:“一个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能走远,而一个拥有自信的人,却能走遍海角天涯。”
用“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去对待别人,你会得到更多的朋友。当你留心发现并了解了别人的困难,你便获得了一种生命的智慧;当你用你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了别人,你会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你会体验到人生的价值。你也许付出了时间、智慧,但却收获更可贵的友谊。
使用“快乐人生三句话”,你会发现:周围的老师同学没有变,学校的环境没有变,家里的成员没有变,但由于你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你看身边的一切时,心情都会变得快乐起来,开朗起来……用“快乐人生三句话”的爸爸妈妈们也会发现,孩子还是原来的孩子,家庭还是原来的家庭,可孩子却变得更懂事、更可爱了,家里的气氛也变得温馨、和谐了……
你愿意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吗?那就请你在生活中常常使用“快乐人生三句话”吧!最后,让我们一起大声说一遍:
“太好了!”
“我能行!”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写给孩子
从你背起书包上学那天起,你就从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名小学生了,于是你就有了一个当学生的责任。老师会告诉你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做得怎么样?先别急着说“好”或“不好”,请先听我讲两个小学生的真实故事。
一群美国中小学生利用假期到中国生活了几天,他们吃住在中国人家里。戴瑞是最小的一个,刚刚11岁,她给中国学生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与她年龄不大相称的大背包。一天,游天坛公园时,同行的一名中国学生想助人为乐,便走过去对戴瑞说:“我帮你背包吧!”不料戴瑞睁大双眼,疑惑不解但又彬彬有礼地说:“谢谢你!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拿呀!”其实戴瑞的父母和兄长就在她身边,而且他们各自背的包要轻巧得多。一位中国记者问戴瑞:“外出都是自己拿东西吗?”她微微一笑点点头。这天,她背着足足有三五公斤重的包,但仍玩得很开心。
听到这个美国小姑娘的故事,不由得让我想起亲眼见到的一位中国女孩,她大约也是11岁。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雪下得很大。我在马路边见到一位小学高年级的女生,她坐在路边草坪的护栏上,伸着腿,叉着腰,指着马路上正在为她叫的士的父亲喊着:“快一点!你要是叫不着车,我迟到了怎么办?!”只见她那可怜的爸爸,一手抱着女儿的书包,一手不停地挥动,满头大汗,不停地跑前跑后……
我真想上去问问这个女孩子:上学究竟是谁的事?迟到了应该由谁负责?
中美两个同龄女孩子强烈的对比,使我感慨万千。自己的事情能不能自己做,也许是下一代竞争的起跑线!
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你会明白,上学是自己的事,爸爸妈妈没有义务替你包办一切。每天早晨闹钟一响,你就应该马上起床,再困也要起来,准时去上学。遇到刮风或雨雪天气,你就应该提早起床,早一点出家门,坐不上车,走也要走到学校,绝不能迟到!这一切,你不能依赖爸爸妈妈,把责任推给爸爸妈妈,因为你应该知道“我是学生,上学是我的责任”!
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自己的事一定会自己做,不让大人代劳。你自己的书包、书籍、玩具等物品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自己的被褥自己收拾。你应该常常对要帮忙的妈妈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来!”
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定会在家设立自己的劳动岗位,如洗碗、扫地、拖地板、取牛奶……即使父母为了让你多一点时间学习,对你说:“你去念书吧,家里的活儿不用你干!”你也应该坚持说:“我是家里的一员,干家务也有我的一份责任!”
2.让孩子自己决定……写给爸爸妈妈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们会遇到许多十字路口,随时都要面临选择。选择得正确,就会抓住机会,走向成功;稍一犹豫,机会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选择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从小培养的,因为选择是建立在对自己负责的基础上的。
我想起一位大画家教育女儿的故事。
有一次,女儿上学迟到,怕老师批评,坐在车里哭,央求父亲陪着进教室。女儿想的是:爸爸是小有名气的画家,看在爸爸的面子上,老师也许就不会责骂自己了。这位画家父亲给了女儿两个选择,一是自己进教室,另一个就是立刻回家。“要知道,你今天不想面对的,明天还是一样必须去面对。”于是,女儿自己走进了教室。
自己的行为,就要自己负责。家长这个观念的树立,对成长中的孩子有重要的影响。
我们做父母的,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常常是“帮你没商量”,主观地为孩子作决定,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如果我们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孩子就会对自己负责,就会做出让你也觉得吃惊的成绩来。
3.生日,父忧母难日……写给孩子
在报社开展一次“知心姐姐”咨询活动时,我曾问同学们:
“谁知道妈妈爸爸的生日?”场上举手的人寥寥无几。
后来,我和徐惟诚同志谈起这些事,他对我讲了去日本访问时的见闻。他们在访问日本时,在日本大学生中作过一次调查,被调查的日本大学生人人都记得父母亲的生日,而在那里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却记不清。
在日本,儿子把自己的生日称为“母难日”,自己过生日那天要请母亲吃饭,向母亲鞠躬。
其实,中国古代史书上早就把生日称为“父忧母难日也”。在大家熟悉的《西游记》里,黑熊怪过生日请客,发出的请柬上面就写着:“大王华诞,明日母难。”
为什么要把生日称为“父忧母难日”呢?因为妈妈在孕育你生命的近一年的日子里,是那么地小心翼翼、那么地辛苦;你出生那一天正是你妈妈最痛苦、最艰难的日子,也是爸爸最着急的日子;你出生后,爸爸妈妈一口水一口饭将你养大,花费了许多心血,这叫养育之恩,所以我们应当承担起对父母的责任,你不对父母负责,养你干什么!
有个男孩子,懂得了“一个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后,过生日时,不再吵着向父母要好吃的好玩的,而是去问妈妈:“我是怎样长大的?”
妈妈告诉他:“你小时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养大的。”
男孩子很受感动。当他听说姥姥60岁的生日就要到了,便利用课余时间,悄悄地折了60只纸鹤。姥姥过生日那天,全家人都去祝贺,有送生日蛋糕的,有送钱送物的……男孩子一直没动声色。等大家都向姥姥表示了生日祝贺,男孩子跑到姥姥跟前,把纸鹤串起的花环戴在姥姥的脖颈上,并亲吻了姥姥。姥姥感动得哭了,她说,这是今天她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一定会牢牢记住父母和长辈的生日,长辈过生日那天,会送上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写上一句知心的话,因为他知道,没有父母就没有他。
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过生日时,一定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感谢父母,感谢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因为他知道,长辈把自己抚育大有多么不容易。
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一定会十分关心父母,主动帮父母做事,因为他明白父母的辛苦,明白父母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
我们的国家将进入老龄社会,孝敬老人是我们每一个做子女的应尽的义务。在这方面,福建省福州师范附属第一小学的同学们就做得很好。有一次我去这所小学采访,校长向我介绍了他们学校几年来坚持开展“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启蒙教育”的情况。队员们自觉按孝敬父母“五要五不要”去做,开展了“星星知母心”、“敬重父母,听从教导”等主题队会,人人成了好孩子。
这里,我把“五要五不要”的内容介绍给你,希望你也这样做。
五要
1.要了解父母亲。记住父母的姓名、年龄、生日与工作单位,知道父母工作的职务与内容,他们平时的兴趣与爱好。
2.要亲近父母。在外出或到家时跟父母打招呼。跟父母一起活动,讲述自己的见闻、欢乐与烦恼。
3.要关心父母。在父母疲劳或生病时主动问候,端水送药;在父母生日或取得成绩时热情祝贺。
4.要尊重父母。听从父母教导,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爱惜学习用品,在学习结束后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桌面。
5.要体贴父母。平时能自己动手穿衣、洗头、洗澡、洗小件衣服,帮助父母收拾房间、洗刷餐具、倒垃圾、上街买小件用品。
五不要
1.不要影响父母的工作与休息。在父母忙或休息时不去纠缠、打扰。
2.不要惹父母生气。跟父母说话不高声叫嚷,不故意哭闹。
3.不要顶撞父母。虚心听取父母的批评或教导,认真改正错误,不发脾气。
4.不要独占独享。不能只顾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不能忘记父母的需要。
5.不要攀比享受。不要常向父母索要零食、零用钱,不浪费一切有用的东西。
4.一切全靠你了!……写给爸爸妈妈
有一次,一位在中央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朋友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我的儿子是中学生,过去在家什么事都不关心,他的母亲很伤心。几年前,组织上派我去外地一个城市当市长。上任离家那一天,我十分郑重地对儿子说:“我的妻子身体不好,我走后就全靠你照顾了!每天晚上睡觉前请你关好门、关好窗、关好煤气……拜托了!”作为父亲,我的“拜托”让儿子十分诧异,但他还是认真地点了点头。一年后,我从外地回到家时,妻子激动地告诉我:“你走后儿子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对我十分关心,尽职尽责,每天晚上按时关门、关窗、关煤气……”
孩子为什么变了?因为他得到了信任。信任能使一个人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有些父母埋怨孩子自私冷漠、不会关心人,其主要原因是父母管得太多了,除了学习,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干,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作为一个男孩的母亲,我觉得要培养儿子的责任意识,当妈妈的不妨表现得弱一些,给孩子创造显示本事的机会。在生活中遇到我确实不善处理的事情或问题时,我便对儿子说:“一切全靠你了!”他在爽快地答应的同时,总会流露出一种作为男子汉帮助母亲、保护女性的自豪与得意。现在,家里修电器、搬东西等技术活和力气活基本上都由儿子包了。
“一切全靠你了!”这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家长对孩子的高度信任。想一想,我们成年人在赢得别人信任时,都会格外地发挥自己工作的潜力,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呢!
5.从小立志报效祖国……写给孩子
小孩子最崇拜英雄。
当我们清点英雄名册的时候,眼前忽然亮起一颗辉煌的星辰。他的身躯化作了荆州原野上高高的白杨,他的笑声融进了长江滚滚不息的涛声中……他就是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一名光荣的士兵,他的名字就是李向群。
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壮烈牺牲的英烈中,年龄最小的就是李向群。他牺牲时只有20岁,入党刚刚8天。为了表彰他的先进事迹,江泽民同志称他“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凯歌”、“英名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李向群曾在日记中写道:“有人认为我是富家子弟,不去当‘小老板’来当兵有点奇怪。我认为当兵是尽义务,报效自己的祖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正是这崇高的责任感,使李向群成为一个爱做好事的好战士。他在日记中写道:“为富有仁。这个仁,讲小点,就是多做好事,做善事;讲大点,就是为国分忧,为国效力。”
战友们说,在李向群身上,既有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那样轰轰烈烈的壮举,又有像雷锋一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把爱国心、报国志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李向群成长的历程告诉我们,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要从小树立。人有了远大的理想,生活就会有目标,就会知道,今天我们是为什么而学习,为什么而锻炼。
每天早上,当你背起沉重的书包走进学校时,你想过为什么来学习、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