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允、源贺等几个大臣听冯清如和小新成这么一说,都宽慰地点了头,脸上舒展开轻松的笑容。
只要冯清如回来,有人敢和拓跋弘抗衡,那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既而,冯清如稍立了一会儿,又对身边的两个的源贺与尉迟元诚恳地感谢了起来。
“源将军!尉迟将军!讨伐柔然一战,真是苦了你们了!哀家在此,替先帝,也替大魏的黎民百姓,谢谢你们!”
“太后折煞微臣了!”
“太后言重了!为太后、为先帝以尽犬马之劳,这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太后实在不必谢我们什么!”
尉迟元与源贺见冯清如这般礼遇客气,急忙作揖俯首回话。
“源将军!尉迟将军!还是那么一如既往地谦虚,真是让人佩服啊!”
冯清如看见两人如此谦逊,心里欣慰。
“太后!这是您交给微臣的虎符!现在~物归原主!”
过了一会儿,源贺忽然从怀里掏出虎符,毕恭毕敬地交给了冯清如。
冯清如见源贺很识时务,自然而然地接下了虎符。
“好!那哀家在这儿,就先收下了!”她笑笑地回道。
其实,即使源贺不主动交还虎符,冯清如迟早也会张口要的,而源贺也拥有自知之明,知道提前先交还给了冯清如。
“太后请便!”
又过了一会儿,高允见冯清如收好虎符,又有些疑惑地问起了冯清如。
“太后!过几日就是小皇子的百日宴,到时候,各部落使者都会前来朝贺,不知道~太后是不是也要参加?”
关于皇长子的百日宴,冯清如是否会参加,还影响着他们的下一步计划,所以,他得提前问好,以早作准备。
“参加!”冯清如一听高允这话,急忙精神地睁了睁眼。
她似笑非笑地看了看高允,耐人寻味地说道:“哀家身为皇长子的嫡祖母,岂有不参加的道理?哀家不仅要参加,还要送陛下一份大礼呢!”
“大礼?”
此时,高允、源贺等人听见冯清如的话,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大礼?什么大礼?
几人内心揣测不透,只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待冯清如给个回答。
然而,冯清如邪魅地笑了笑,却没有再继续解释。
她转而对源贺吩咐道:“源将军!这几日,你先去挑些精练的武士,等到哀家回了宫,哀家要撤换城防!这皇宫~绝对不能落入外人的手中!”
“微臣遵命!”
源贺********。
待冯清如做好了安排,她又将近日在路上遇见饥民的情况向众人说了起来。
既而,一干人等针对土地、鲜卑与汉人的关系,讨论到深夜。
……
三日之后,柔然、高丽、罗刹包括南宋等国使者前来祝贺。
拓拔弘为了表示自己的待客之礼,邀请各国、各部落使者与朝上位高权重的几个大臣齐聚在西宫宴席之上。
席间,各国来使依次坐于左侧,朝廷大臣坐于右侧。
席下,莺歌燕舞,欢庆一堂。
等到一段歌舞结束,几个使者首先向拓跋弘恭维了几句,献上了贺礼,而后又接着高傲地坐回了原位。
众人昂着头,不屑地看了一眼右边的朝廷大臣,任谁也不想输了自己的气势。
“陛下年纪轻轻,就执掌了大魏的政权,还凡事处理的这么妥当!真是让我等草芥之辈,佩服万分啊!”
此时,南宋使者刘桐见席下无人发话,有些尴尬,便自贬身份,又怪里怪气地奉承了起来。
“南宋使者高赞了!朕也是从小受到了长辈的影响,才会有如此的今天的!”
堂上的拓拔弘听见南宋使者夸赞,既不过分骄傲又不过分谦虚地笑了回了一句。
他心平气和的看着各位使者,努力表现出一副非常亲切而又和蔼的仁君模样,目的就是不想让这些使者小瞧了自己。
“陛下指的长辈,可是当今的太后啊?”
然而,罗刹国使者听到拓拔弘的话,却有些好奇地追问了一句。
对于冯清如的威名,他们早就久仰已久。
只是他从未见识过冯清如的风范,所以有些好奇。
“呃!……是!正是太后!”
出于尊重,拓拔弘不得不礼貌地回答罗刹国使者的话。
这时,听到有人提起太后,高丽的使者也开始跟着好奇地问了一句。
“说到太后,怎么不见太后参加小皇子的百日宴啊?!”
身为小皇子的嫡祖母,太后哪有不参加百日宴的道理?
“哦!太后身子有些不适,所以,便没有亲自到场!”
然而,拓拔弘假意地笑了笑,谎称是冯清如身体不适无法出席。
高丽使者想都没想,不由得信了!
他发自内腑,一本诚恳地赞叹道:“太后~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啊!不仅辅佐先帝,之后还教导出来这么一个有勇有谋的陛下!真是让我等敬佩啊!”
拓拔濬在世的时候,他就曾经出使来过大魏,如今拓拔濬去世,拓拔弘登基,他竟然又有机会来出使大魏。
他觉得自己是大魏成长发展的一个见证!
然而,刚刚降服大魏的柔然使者摸了摸自己的八角胡须,却有些不同意拓拔弘的说法。
“可臣来了这几日,怎么听宫里的人说,太后是与陛下闹不和,才故意不到场的?”
他满眼尽是挑衅与鄙夷。
(未完待续。)
第543章 莫名出现(一更)
虽然柔然已经归降大魏,可柔然人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野劲还是蠢蠢欲动。
他们打心底,还是不服这个年纪轻轻的拓拔弘。
这回,坐在堂上一直高兴喝酒的拓拔弘,听见柔然使者的话,忍不住冷漠地投了一个白眼过去。
他心里又气又恼,想要好好收拾一下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目中无人的蠕蠕使者,可转念一想,又怕其他的使者嫌弃自己斤斤计较,有失了自己的身份,便憋红着脸,强忍了下来,没有直接回应。
这一切都被柔然使者洞察了去!
柔然使者见拓拔弘两眼瞪着自己,一不心慌,二不意乱,反而高傲地昂首头,挑着眉,得意洋洋地笑了出来。
不就是个黄毛小子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时,几个使者见有人敢直接对拓拔弘不敬,也都咕噜地转了转眼珠,而后跟着装腔作势地附和起来。
“不和?”南宋使者两眼睁得鸡蛋大小,而后假装非常惊奇地说道,“难道真有此事?”
他哪里是关心冯清如与拓拔弘的事情?他只是想看拓拔弘当众出丑罢了!
“哎呀!难怪太后没有出现啊!不会是真的吧!”
完全不知道什么情况的罗刹使者,完全被两人带进了套路,也跟着怀疑起来。
现在,只有高丽使者还在低沉着头,认真揣测柔然使者的话是否可信。
就在这时……
“谁说哀家和陛下不和?”
西宫门外,忽然传来一声愤愤不乐的女子声。
几个使者、大臣与拓拔弘听见声音,急忙都把目光投了过去,却发现一个头戴凤冠,身穿着一袭拖地曳尾孔雀黄袍的女子,笔直地站在了西宫门外。
没错!女子正是冯清如!
拓拔弘、李惠连着柔然使者等人看见冯清如,都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现场惊呆了!
“太后!”
“太后!”
“太后!”
整个西宫里参加百日宴的朝廷官员和使者,乃至拓拔弘,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出声来。
太后什么时候回来的?
他们怔怔地看着冯清如,心里都好奇地想着这个问题。
其实,他们不知道,冯清如也是刚刚回宫罢了!
冯清如寄居在高允家中多日,一直等待着拓拔弘邀请众位大臣和使者用餐的机会。她利用这个机会,悄悄回到长乐宫,换好了一身衣服,而后又紧赶慢赶地赶到了西宫。
只是她没想到,等到她赶到西宫的时候,却不巧听见柔然使者在明里暗里地嘲讽拓拔弘。
她当时就停下脚,厉声狠狠地呵斥了一句。
这柔然使者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敢这般目中无人?她就是见到柔然可汗,也未曾输过这一分气势过!
此时,堂下众人看见冯清如忽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都战战兢兢地缩着个头,低头不敢说话了。
既而,冯清如、小新成、王遇以及戴着面具的李奕,都不紧不慢地走到了柔然使者面前。
她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眼柔然使者。
只见柔然使者微微低着头,两只小眼睛紧紧眯缝着,两个特别的八角胡子还一撇一撇的往上飞扬,一张脸就让人看出来,他并不是什么善茬。
于是,冯清如冷若冰霜地问了一句。
“就是你~说哀家与陛下不和吗?”
她冷冷地看着柔然使者,让刚刚还有些得意忘形的柔然使者,瞬间就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
这种盛气凌人的冷漠,逼得人喘不过来气!这种盛气凌人的气势,是天生的王者才能有的!
这气势,已经渐渐地侵入到了柔然使者的骨髓之内,让他半点也不敢再妄言一句。
因为他知道,他面前站着的这个女子,才是大魏真正的当家人,那个真正掌握他们生杀大权的人!
他只得服服帖帖地回答道:“哦!臣也只是道听途说,道听途说!请太后不要放在心上!”
之前的他与现在的他,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既然那是道听途说来的,那就不要随便拿到众人面前来说!在这里可不像你们柔然,凡是说些什么,都是要讲究真凭实据的!要不然,你就得小心祸从口出啦!
冯清如咄咄逼人的一番话,让柔然使者瞬间就打了一个哆嗦。
他急忙战战兢兢地回复道:“微臣谨遵太后吩咐!一定会管好自己的嘴,再也不胡说八道!”
“那就好!那使者就请坐吧!”
片刻以后,冯清如最后冷冷地白了柔然使者一眼,接着才恢复往日的和蔼面貌,又笑笑地走上堂去。
她坐到拓跋弘身边,接着佯作出一副与拓跋弘非常亲密的样子,继而温柔地说道:“陛下!这几日哀家身子不适,没能处理朝政!真是让陛下操劳费心了啊!”
此时,拓跋弘看见冯清如一如往常地对待自己,心里有些摸不着头脑。
太后应该知道自己刺杀她的事情了啊?为何还会如此对待朕?莫非是故意做给这群使者们看?
想到这,拓跋弘急忙也笑笑地回道:“太后哪里话!这都是朕应该做的!应该做的!”
两人上演了一出戏,故意混淆视听。
果然,堂下的大臣和几个使者,都被他们迷惑了。
他们那些藏在心里的念头,瞬间都被打消掉!
既而,冯清如举起手中的一杯酒,看了看堂下的众人,最后兴高采烈地说了一句。
“既然众位爱卿和各位使者都来了,那今日~大家就好好吃上一顿,衷心祝小皇子平安百岁吧!”
虽然孩子是“李鸢”生的,但他毕竟是拓拔弘的亲生骨肉,所以,冯清如心底,仍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
“祝小皇子平安百岁!”
“祝小皇子平安百岁!”
堂下举杯齐立,一同祝贺。
……
待冯清如在宴上喝了两杯酒,与使者最后说了两句话,她又在王遇的搀扶下,径自回了长乐宫。
李奕与小新成见状,觉得自己在西宫待着多有不便,便也跟着冯清如一起回了长乐宫。
此时,在楚仙宫里一直想象着西宫宴会画面的冯楚楚,从落叶口中得知了冯清如回宫的消息,转而又立马奔向了长乐宫。
(未完待续。)
第544章 缅怀旧人(二更)
“太后!太好了!您平安回来了!”
冯楚楚一见到久违不见的冯清如,高兴地一把揽住了冯清如的脖子。
她憋了一肚子的话和委屈,正想向冯清如说!
“回来了!回来了!”
这时,见到活蹦乱跳的冯楚楚,冯清如也是心里也是高兴地无可救药。
她急忙拉冯楚楚坐到自己身边,而后又开始关切地问道:“你这些日子,在宫里过得怎么样?我听你成叔叔说,你一直在帮他监视那边的人?”
冯清如在回来之前就已经知道冯楚楚替他们监视李惠和不言师太的消息了!
“嗯!我是帮成叔叔监视那边的人!要不是我得盯着李鸾,我早就和爹爹一起走了!”
冯楚楚说话带着一股子火药味,一听就过得不是很自在。
“李鸾?李鸾怎么了?”
冯清如听到冯楚楚的话,有些糊里糊涂了。
她还不知道李鸾干的那些事!
“太后不知道吗?前不久李鸾把鸢夫人的孩子害死了,还把自己的孩子和鸢夫人的孩子调包了!我写信告诉成叔叔了的!他没告诉你吗?”
冯楚楚看见冯清如一无所知的样子,纳闷地皱了皱眉头。
小新成见两人提到此事,急忙迅速地插言回复。
“哦!这事情我并没有告知你姑姑!我当时想着,你姑姑快要生了,便有意压下来了这事!”
冯楚楚现在才得知,原来小新成并没有把此事告诉冯清如。
“难怪太后不知道此事!”她又接着刚才的话茬说道,“所以说啊,这李鸾真是个心机很重的人!她竟然连自己的姐姐都算计!”
“他们李家人进宫,本身就是有所图谋!不过现在看来,他们一家也并不是很齐心!或许,这对我们正有好处!”
冯清如听明白其中的意思,敏锐地察觉到这里面对自身的好处。
她看到了不一样的层面,可冯楚楚并没有。
“太后什么意思?”冯楚楚一头雾水地问道。
既而,冯清如又跟她仔细解释了起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虽然我们不知道李鸾为什么会算计李鸢,但我们只要利用好她们的矛盾,说不准,这倒可以成为反击的一把利刃!”
“我父亲说,李鸾好像是因为什么‘子贵母死’的制度,才这么算计她姐姐的!”冯楚楚忽然插言道。
“子贵母死……”
冯清如听到这个熟悉的不能再熟的四个字,心里忽然又忍不住叹息起来。
接着,她无奈地说道:“不管怎样,这孩子以后必须放在我这里,才能叫人放心!”
“你是担心李惠会造反吗?”
小新成看着冯清如愁眉不展的样子,忽然上前紧张地问了一句。
冯清如重重地点了点头。
“没错!令公也是这么跟我说的!他也担心李惠会造反!”
冯楚楚也在担心冯清如在担心的问题。
“所以,我还是得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免得落入他人之手。”
想到这,冯清如急忙唤了王遇过来,继而接着吩咐道:“去准备准备!我们去把孩子接过来!”
“那我留在这,看着太后的小宝贝!”
冯楚楚忽然像个调皮捣蛋的大孩子,兴奋地拍手跳了起来。
冯清如笑笑地看了一眼冯楚楚,又看了一眼在旁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奕,自己径自走到了李奕的跟前。
“我去去就回!你在这里等我!”
自从李奕回到宫里,也不知道怎么了,他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
“好!”
李奕只低沉地应了一声,没有再说些什么。
于是,冯楚楚和李奕留在宫里看着孩子,冯清如与小新成等人却一起赶往了安昌殿。
他们来到安昌殿,李鸢与李鸾正高兴地逗弄着摇篮里的孩子。
百日大的小孩放在摇篮里,横着竖着地看来看去,其实也就和冯清如自己的孩子——李宸差不多大小。
冯清如看到孩子,浓浓的大眼,粉嫩嫩的小脸,心里说不上是有多么喜欢。
“太后!”
“太后万福!”
此时,原先逗弄着孩子玩耍的李鸢与李鸾,看到冯清如突然带着人来,都惊恐地跪下地去。
她们不知道冯清如已经回宫的事情,所以也有些慌了神。
“都起来吧!”冯清如面无表情、镇定自若地回道。
“谢太后!”
“谢太后!”
两姐妹暗地里互相看了一眼,而后又开始装作乖巧听话地站起了身。
两人站起身,冯清如已经走到了小皇子的面前。
冯清如用手轻轻地戳了戳小皇子的鼓鼓的腮帮,而后笑笑地对身后跟上来的人说道:“你瞧瞧这小家伙!可真是可爱!”
“是啊!长得很像陛下!”小新成接话说道。
“嗯!我看也像!”冯清如赞同地点了点头,而后一本正经地又转头问道,“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回太后,陛下还没给小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