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丸佐之。
x干姜丸x
干姜 巴豆(去心,研,炒黄) 大黄 人参(各一两)
上除巴豆,余为末同研,炼蜜丸如桐子大。食前,用汤吞下一丸,陈米饮亦得。
有人因忧愁中伤食结,积在肠胃,欲发吐利。自冬后至暑月,积伤发暴下,数日不已。《玉函》云∶下痢
至隔年月日应期而发者,此为有积,宜下之。止用温脾汤尤佳。如难下,可佐以干姜丸,后服x白术散x。
白术 木香 附子 人参(各等分)
上细末。每服贰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一个,煎六分,温服。
〔丹〕东阳胡兄,年四十岁,患痢百余日,百法治不效。时正九月初旬,予诊其六脉促急沉弦细弱芤,左
手为甚,昼夜十行,视之秽物甚少,虽下清涕,中有紫黑血丝,食全不进。予曰∶此非痢也,当作瘀血治之。
其兄问瘀血何事而致?予曰∶饱食急走,极力叫骂,殴打颠扑,多受疼痛,盛怒不泄,补塞太过,大酒大肉,
皆能致之。彼云∶去岁枉受责杖,经涉两年,恐非此等瘀血?予曰∶服吾药得瘀血下则生矣。以桃仁、乳香、没
药、滑石,佐以槟榔、木香,用神曲糊为丸,以米饮下五十粒。至夜半,又不动,又根据前法下贰百粒,至天明
下秽如烂鱼肠者贰升半,困顿终日,渐与粥食而安。
久泄是风邪内缩,先煎小续命汤以发其汗,使邪气不能侵于外,然后治其痢。秋冬间下痢并治翻胃,加减
浓朴丸大妙。
此症系风邪缩于内,其症下痢不止,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或涕吐脓血,为
难治,宜麻黄升麻汤,或小续命汤以发之。法曰∶表邪缩于内,当散邪于四肢,布于络脉,外无其邪,脏
腑安矣。有食积者,加枳实五钱,如酒入而泄泻,此热也,加黄芩五钱。(麻黄升麻汤见伤寒,小续命汤见中风。)
〔子和〕李德卿妻,因产后病泄一年余,四肢瘦乏,诸医皆断为死症。求治戴人。戴人曰∶两手脉皆微小,
乃痢病之生脉。况洞泄属肝经,肝木克土而成此疾,亦是肠 。 者,肠中有积水也。先以舟车丸四五十粒,
又以无忧散三四钱,下四五行。人皆骇之,病羸如此,尚可通耶?众人虽疑,然未敢诮,且更看之。复以导饮
丸又通之,渴则调饮五苓散。向晚,使人伺之,已起而缉麻。前后约三四十行,以胃气汤调之,半月而能行,
一月而安健。
刘德源,病洞泄逾年,食不进,肌瘦力乏,行步欹倾,面色黧黑,举世治痢之药皆用之无效。戴人先以舟
车丸、无忧散下十余行,殊不困,已颇喜食。后以槟榔丸磨化其滞,待数日病已大减。戴人以为去之未尽,当
再服前药。德源亦欣然请下之,又下五行。次后数日,更以苦剂越之。往问其家,彼云∶已下村中收索去也。
〔丹〕一丈夫酒多病泄,久不愈,又自进附、椒等,食不进,泄愈多。
滑石 黄芩(半两) 干姜 黄连 樗皮 粥为丸。每服一百丸。
予治方宪可,贰三年久泄下积,但食肉则甚,脉右关滑,左沉细。先以浓朴丸三四十粒下之,次夺其食。
用补剂加贰陈及朴、连、楂、榔等消导药煎汤,下浓朴丸五粒、阿魏丸贰十五丸。服之五六日,渐得下气多
而泄不止。遂间服固肠丸,泄渐止即安。是知固肠丸之苦寒,治酒肉积之要药也。(浓朴丸方见翻胃。)
〔垣〕x圣饼子x 治泻痢赤白,脐腹撮痛,久不愈者。
黄丹 密陀僧(各贰钱) 轻粉(少许) 定粉 硫黄(各三钱)
上为细末,入白面四钱,和水丸,如桐子大,捻作饼子,阴干,食前温浆水磨服。以大便黑色为效。(《衍义》
云∶黄丹治久积。)
〔丹〕脾泄,当大补脾气而健运之。
〔洁〕x肉蔻丸x 治肾泄久不愈,脉沉细无力者效。
破故纸 肉豆蔻(面裹,煨。各等分)
上为末,枣肉丸,如桐子大,米饮空心下。
〔世〕x固中丸x 治脾久泄,去后与气不快者。
苍术 肉豆蔻(煨。各一两)
上粥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于固中丸内加破故纸一两,名固下丸,治肾久泄。
〔丹〕x泄泻丸x 治久病,大肠气泄。
熟地(五钱) 芍药(炒) 知母(各三钱) 升麻 干姜(各贰钱) 生甘草(一钱)
上为末,白汤调服。再灸百会三五壮。
又方 白术 神曲 芍药(俱炒) 或散或丸子服,愈。
〔垣〕治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常时脾泄。
白术(炒,贰两) 白芍药(酒炒,一两) 神曲(炒,一两半) 山楂(贰两) 半夏(制,一两) 黄芩(炒,
半两)
上为末,青荷叶烧饭丸。
〔《本》〕治肾泄,宜五味子散。(方见早泻条。)
x诃黎勒丸x 治休息痢,昼夜无度,脐腹撮痛,诸药不效。
椿根白皮(贰两) 诃子(半两,去枝) 母丁香(三十粒)
上为细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陈米饮汤入醋少许,一日三服,效。(椿根乃樗根,俗所谓虎眼
树是也。)
〔《本》〕x木香散x 治隔年痢不止,并治血痢尤捷。
木香(锉,用黄连半两同炒) 罂栗壳(锉,用生姜半两同炒) 甘草(炙,一两)
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一钱,陈米饮下。
〔世〕治久泻不止。用百草霜研细,以粥糊为丸,白汤下。
〔张文仲〕治痢久下,经时不愈者,此名休息痢。取大虫骨炙焦,捣末,调服日三匕,效。
〔《千》〕治赤白痢,积年不瘥。饮汤调云母末方寸匕,两服效。
又治血痢。用千年锻石五升,熬黄,以水一斗,搅令澄清,一服日三升。
卷之贰十三·脾胃部滞下
胎前下痢
属性:〔《本》〕治妇人胎前、产后赤白痢。
生姜(年少者百钱,老者贰百钱重,取自然汁)鸭子(一个,打碎,入姜汁内搅匀)
上贰味,煎至八分,入蒲黄三钱,煎五七沸,空心温服,立效。
〔无〕妊娠下痢赤白,绞刺疼痛。
鸡子(一枚乌鸡者佳。倾出清,留黄用) 黄丹(一钱,入鸡子壳内打,令匀,以浓纸糊牢,
盐泥固济,火上煨,焙干,研为细末。)
上每服贰钱,米饮调下。一服愈者是男,贰服愈者是女。
〔《大》〕治妊娠素弱,频并下痢,腹痛羸瘦,面色痿黄,不进饮食。
浓朴(一两半) 白术 川芎 白芍药 熟地 当归 干姜 人参(各一两) 诃子(三钱)
甘草(一钱)
上 咀。每服四钱,姜三片,同煎。
又方 治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涩。
当归 黄 (各一两) 糯米(一合)
上细切,和匀水煎,分四服。
〔罗〕x大宁散x 治妊娠下痢,赤白灰色,泄泻疼痛垂死者。
黑豆(三十五粒) 粟壳(贰两,半生半炒) 甘草(贰两,半生半炒)
上为粗末,都作一服,生姜三片,同煎,食前服,神效。
〔《大》〕治妊娠挟热下痢,亦治男子常痢。
黄连 黄柏(各一升) 山栀仁(贰十枚)
上 咀。每服五钱,水贰盏,浸贰时久,煮十沸,顿服。若呕,加陈皮一两半、姜三两。
x黄连汤x 治妊娠下痢,赤白脓血不止。
黄连(八分) 浓朴(制) 阿胶(炙) 当归 干姜(各六分) 艾叶 黄柏(各四分)
上为细末。空心米饮调下方寸匕,日三服。
x浓朴散x 治妊娠下痢,黄水不绝。
浓朴(姜炙,三两) 黄连(三两) 肉豆蔻(一枚,连皮用)
上为粗末,水煮顿服。
x草果饮x 治妊娠脏气本虚,脾胃少弱,脏腑虚滑,腹脐疼痛,日夜无度。
浓朴(姜制,贰两) 肉豆蔻(一个,面裹煨)
上 咀。每服三钱,姜三片,同煎。
卷之贰十三·脾胃部滞下
产后痢
属性:〔云〕x救急散x 治产后赤白痢,腹中绞痛。
芍药 阿胶 艾叶 熟地(各一两) 甘草 当归(各三两)
上 咀,水煎,分贰服,空心饮。
〔《大》〕当归芍药散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痛,及疗产后血晕,崩中久痢。(方见妇人血崩门。)
〔杨〕疗妊娠血痢。用阿胶贰两,以酒一升半,煮取一升,顿服。
〔《大》〕产后诸痢,煮薤白食之。又方,羊肾脂炒薤白,空心食之,甚佳。
〔《经》〕治产后、胎前痢疾。败龟甲一枚,米醋炙研为末,醋汤调下。(丹溪云∶龟甲大补阴,
治劳倦。)
〔丹〕妇人患堕胎后,膈满食少,痢不止,脉虚,左手尤甚。
滑石 白芍药(炒) 苍术(各五钱) 白术(贰钱五分) 干姜(四钱) 茯苓(一钱) 诃子(贰
钱,煨)
上为细末,调下保和丸四五十粒。
〔云〕产后血痢,脐腹疼痛,四物汤加槐花、黄连、御米壳等药。
x黄连丸x 治产后赤白痢,腹中搅痛不忍。
黄连(四两) 阿胶 蒲黄 栀子仁(各一两) 当归(贰两半) 黄芩 黄柏(各贰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米饮调下,日三、夜一。
〔仲〕产后下痢虚极,x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x主之。(《脉经》作“热痢重下,新产虚极者”。)
白头翁 阿胶(各贰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甘草(贰两)
上以水七升,煮取贰升半,纳胶令消尽,分三服,温服。
妇人临产痢疾,山栀不拘多少,烧灰为细末。空心熟水调下一钱,甚者不过五服。
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疼痛。用生马齿苋捣汁贰大合,煎一沸,下蜜一合,调顿服。
〔梅〕治产后血泄不禁,余血作痛兼块。桂心、干姜等分为末,空心酒调服方寸匕。
〔《大》〕疗产后痢,日五十行者。取木里蠹虫粪炒黄,急以水沃之,令稀稠得所,服之即瘥。
〔《圣》〕产后诸痢方。取苍耳叶捣汁半盏,日三四,温服。
卷之贰十三·脾胃部
大便不通
属性:〔垣〕津液耗而燥者,以辛润之。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劳役,损伤胃气,及食辛热浓味
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结燥。又有年老气虚,津液不足而结者,肾恶燥急,
食卒以润之是也。
x润肠丸x(并加减法) 治胃中伏火,大便闭涩,或干燥不通,全不思食,乃风结血秘,皆令闭塞,须润
燥和血疏风,则自然通矣。
羌活 归梢 大黄(煨。各半两) 麻仁 桃仁(泡,去皮尖。各一两)
上为末,除麻仁、桃仁另研如泥外,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汤下。如病患
不小便,因大便不通而涩,其邪盛者,急加酒洗大黄以利之。如血燥者,加桃仁、酒洗大黄。如风结燥者,
加麻仁、大黄。如风涩者,加煨皂角仁、大黄、秦艽以利之。如脉涩觉身痒气涩者,加郁李仁、大黄以除
气躁。如寒阴之病,为寒结闭者,以《局方》中半硫丸,或加煎附子生姜汤,冰冷与之。其病虽阴寒之症,
当服阳药补之,若大便恒不甚通者,亦当十服中与一服利药,微通其大便,不令闭结,乃治之大法也。若病患
虽是阴症,或者阴寒之症,其病显躁,脉坚实,亦宜阳药中少加苦寒之剂以去热躁,躁止勿加。如阴躁欲坐
井中者,其贰肾脉按之必虚,或沉细而迟,此为易辨。如有客邪之病,亦从权加药以去之。
上一方加减法,随寒热、虚实,及血秘、气秘、风秘,用药至为详尽,余方皆不出此也。
〔垣〕x活血润肠丸x 治大便风秘、血秘,时常结燥。
当归梢(一钱) 防风梢(贰钱) 羌活(一两) 大黄(煨,一两) 麻子仁(贰两半) 桃仁(贰两,研如泥)
皂角仁(炮,存性,去皮、秤贰两,其性得湿则滑,滑则燥结自除。)
上除麻仁、桃仁另研如泥外,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三贰服后,须以苏子、
麻子粥每日早晚食之,大便日久再不结燥。以瓷器盛之,纸封勿令见风。
x当归润肠汤x
升麻(贰钱) 当归梢(一钱) 熟地(一钱) 生地(贰钱) 红花(五分) 大黄(煨) 甘草梢(生)
桃仁 麻仁(各一钱。研如泥)
上锉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三盏,入桃、麻仁煎一盏,空心稍热服。
x导滞通幽汤x 治大便难,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不便,燥闭,气不得下,治在幽门,以辛润之。
当归身 升麻梢 桃仁泥 甘草(炙。各一钱) 红花(少许) 熟地 生地(各五分)
上 咀,作一服,水贰大盏,煎至一盏,调槟榔细末五分,稍热服之。
〔海〕许学士治年老虚秘,麻仁、苏子各半合,研取汁,分贰服,煮粥服之,不药而愈。
〔罗〕x润肠橘杏丸x 降气润肠。服之,大肠自无涩滞。
橘皮 杏仁(去皮尖并双仁者,面炒黄。各等分。本草云∶杏仁能润气燥。)
上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水下。亦不损胃气。
上乃润燥法。盖桃仁、麻仁治血燥;杏仁、郁李仁治气燥;皂角仁治风燥也。
〔丹〕杨淳三哥,大便秘涩,小便如常,咽塞不通,食下便有痰出,脉涩左右手同,此血虚肠燥为脾约。
病甚者,x人参散x主之。
人参 黄 (各一钱) 浓朴(八分,炒) 地黄(七分) 桃仁 枳壳(炒。各一钱) 甘草(少许,炙)
煎入竹沥、姜汁饮之,又与锁阳、苁蓉贰钱,桃仁一钱,煮粥入竹沥,名x润肠散x。
妇人肠秘,补血和气以通之。
肉苁蓉(一两半) 麻仁 白芍药 陈皮 当归身(各一两)
上为末,晒干,炒神曲糊为丸,如桐子大。食前白汤下五十丸,贰次服。
〔世〕x苁蓉润肠丸x 治发汗过多,耗散津液,大腑秘结。
苁蓉(酒浸,焙贰两) 沉香(另研,一两)
上为末,用麻仁汁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饮下。
〔海〕x益血丹x 治大便燥,久虚亡血。
当归(酒浸,焙) 熟地(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细嚼,酒下。
〔丹〕大肠虚秘而热者。
白芍药(一两半) 陈皮 生地 当归身(各一两) 条芩 甘草
上粥为丸,白汤下。
上苁蓉、当归、地黄润燥法,盖积血枯竭而虚甚者宜之
〔垣〕有物有积而结者,当下之。食伤太阴,肠满食不化,腹响响然不能大便者,以苦泄之。(仲景麻仁、《局方》
七宣丸,皆以大黄为君之类是也。)
〔垣〕治注夏,大便涩滞者血少,血中伏火也。黄 人参汤加生地黄、当归身、桃仁泥、麻仁泥润之。
(黄 人参汤方见注夏。)如润之大便久不快利者,少加煨大黄微利之。如加大黄久不快利者,非血结血秘,是热则生
风,病必湿风症,止当服黄 人参汤,只用羌活半两、防风半两,水四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服之,其大便必
大走也。
〔丹〕脾约丸论 成无己曰∶约者,结约之约,又束约之约。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故
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脾约。与此丸以下脾之结燥,润肠结,化津液入胃,则大便利,小便少而愈矣。愚窃有
疑者,既曰脾约,脾弱不能运也,脾弱则土亏矣,必脾气之散,脾血之耗。原其所由,久病大下大汗之后,阴
血枯槁,内火燔灼,热伤元气,又伤于脾而成此症。伤元气者,肺金受火克,气无所摄;伤脾者,肺为脾之子,
肺耗则津竭,必窃母气以自救,金耗则木寡于畏,土欲不伤不可得也。脾失转输之令,肺失传送之官,宜大便
秘而难下,小便数而无藏蓄也。理宜滋养阴血,使孤阳之火不炽而金行清化,木邪有制,脾土清健而营运津液,
津液入胃,则肠润而通矣。今以大黄为君,枳实、浓朴为臣,虽有芍药之养血,麻仁、杏仁之温润为之佐使,
用之热甚而气实者,无有不安。愚恐西北贰方,地气高浓,人禀壮实者可用。若用之东南之人,内热自甚,而
血气不实者,虽得暂通,将见脾愈弱而燥矣。后之用此方者,须知在西北以开结为主,在东南以润燥为主,慎
勿胶柱而鼓瑟可也。
〔洁〕脏腑之秘,不可一概治疗,有虚秘,有实秘。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当以麻仁丸、七宣丸之
类主之。(仲景麻仁丸方见伤寒阳明病,每服贰十丸,未知加至五十丸,日三服,以利为度。)
〔《局》〕x七宣丸x
柴胡(五两) 桃仁(去皮尖,炒,六两) 枳实(麸炒,五两) 甘草(炙,四两) 诃子皮 木香(各五两)
大黄(面裹煨,十五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贰十丸,米饮送下,渐加四五十丸,以利为度。
〔《斗》〕治大便不通。用乌 木皮方一寸,劈破,以水煎取小半盏,服之立通,不用多服,其功神圣。兼能
取水,或以此汤调下五苓散贰钱,空心更妙。
〔洁〕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x浓朴汤x主之。
陈皮(一两) 甘草(炙,贰两) 浓朴(制,贰两) 白术(三两) 半夏曲(一两) 枳实(炒,一两)
上粗末。每用三五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温服。实秘者物也,虚秘者气也。
〔世〕x槟榔散x 治肠胃受湿,大便秘涩。用槟榔(不拘多少)为末。每服贰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