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香(三钱) 沉香(贰钱) 檀香(三钱) 香附(一两) 槟榔(半两) 白术(贰两) 肉蔻(半两) 
薄荷(贰两) 人参(半两) 甘草(贰两) 辰砂(三钱) 琥珀 真珠 青黛 犀角(各贰钱半) 黄 (一两) 
麝香(五分) 使君子(一两) 天竺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临卧服,薄荷汁或蜜水米饮化下。 
〔世〕x万安膏x 治小儿脾胃虚弱,腹生疳虫, 瘕,食积泄泻,常服消疳去积,助胃气,和中,疏气滞。 
人参(一两) 木香 沉香 藿香(各半两) 浓朴(姜制,一两) 甘草(半两) 陈皮 青皮 干姜 
肉桂(各一两,夏不用) 使君子(炮,十个) 泽泻(冬不用,春秋减半用) 
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食前米饮化下。如热,薄荷汤下。一方无木香、沉香、藿香、青皮、使 
君子,有白术、苍术、茯苓、猪苓。 
〔钱〕吐沫及痰,或白绿水,皆胃虚冷。吐稠涎及血,皆肺热,久则虚。吐痰涎冷者,温之。 
〔田〕x朱沉丹x 治小儿呕吐不止。 
朱砂(贰钱半) 沉香(贰钱) 藿香(三钱) 滑石(半两) 丁香(十四粒)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用新汲水一盏,芝麻油滴成花子,抄药在上,须臾坠,滤去水,却用别水 
空心送下。 
x定吐紫金核x 治小儿一切呕吐不止。 
半夏(汤洗七次,姜制) 人参 白术 木香 丁香 藿香(各贰钱半) 
上为细末,稀面糊为丸如李核大,后用沉香一钱为末,朱砂一钱水飞,贰味同研匀为衣,阴干, 
每服一丸,用小枣一枚,去核,纳药在内,湿纸裹,烧熟,嚼与小儿服,后以米饮压之。 
〔钱〕x香银丸x 治吐。 
丁香 干葛(各一钱) 半夏(汤浸,切,焙) 水银(各半两) 
上上三味同为细末,将水银与药研匀,生姜汁丸如麻子大,每服一贰丸至五七丸,煎金银花汤下,无时。 
〔《本》〕x白术散x 治小儿吐呕,脉迟细有寒。 
白术 人参 半夏曲(各贰钱) 茯苓 干姜 甘草(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贰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渣温服,日贰三。(一方无半夏曲,有木 
香、藿香。) 
〔汤〕小儿寒吐者,由乳母当风取凉解脱,致令风冷,入乳变败,儿若饮之,故呕吐也。乳母当食后 
捏去旧宿败乳,急服理中汤,次用酿乳法。其候是寒,清痰夹乳吐出是也。凡有此候,服药不效,胃气将 
绝,药不能下,当服灵砂丸,如大便通,宜来复丹。贰药常用,验。 
〔丹〕吐乳。寻田中蚯蚓屎研如泥,食前米饮下五分,不过三四次,妙。(《圣惠方》) 
〔钱〕x藿香散x 治脾胃虚,有热,面赤,呕吐涎嗽,及转过度者宜服。 
麦门冬(去心,焙) 半夏曲(炒) 甘草(炙。各半两) 藿香(一两,用叶) 石膏(半两) 
上为末,每服五分至一钱,水一盏半,煎七分,食前温服。 
〔《本》〕治小儿呕吐,脉数有热,x麦门冬散x。 
麦门冬 半夏 人参 茯苓(各贰钱) 甘草(一钱) 
上为末,每服贰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五分,去渣温服,日贰三服。 
钱氏玉露散(方见吐泻。) 
〔汤〕治小儿伏暑呕吐,x清膈饮子x。 
香薷 淡竹叶(各一两) 白茯苓 人参 半夏 檀香 甘草(炙。各半两) 白粳米(一合) 
上 咀,姜煎温服,大小加减。 
小儿秋夏伏暑,多有热吐。其吐黄涎,头额温,五心热,小便或赤而少,乃热吐也,或干呕而无 
物,宜香薷饮。(方见中暑。) 
〔《本》〕治小儿疳积,黄瘦吐食。 
川乌(一钱) 定粉(三钱) 艾灰(贰钱) 龙骨(贰钱) 
上为末,滴水丸如龙眼核大。捏作饼子,每服一饼,米饮磨下。 
〔钱〕x铁粉丸x 治涎盛潮搐吐逆。 
水银(砂子,贰钱) 朱砂(一分) 铁粉 天南星(各一分,炮去皮脐,取末) 轻粉(贰分) 
上同研,水银星散尽为度,姜汁糊丸如粟米大。煎生姜汤下十五丸至贰三十丸,无时。 
田氏朱沉煎 紫金核(方见上寒条。) 
〔《经》〕治小儿吐不定。用五倍子贰个,一生一熟,甘草一握,湿纸裹,炮过,同捣为末,每 
服米泔调下半钱匕,瘥。 
〔钱〕x贰气散x 治虚实冷热,霍乱吐逆。 
硫黄(不夹石者,细研,半两) 水银(一分,与硫黄同研) 
上同研如墨煤色,不见星为度,每服一字至五分,干姜水调下,不拘时,量儿大小加减。此散浮泛难调, 
先洒少水,以指缓缓研之,稍稍增汤调之。治大人小儿一切吐逆,诸药不效者,服此顷刻如神。 
〔汤〕凡小儿乳哺,不宜饱满,饱满而必溢,故呕吐。生下吐(见胎病。) 
〔《明》〕吐乳∶灸中庭一壮。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
吐水吐虫
属性:〔钱〕面 白,无精光,口中气冷,不思食,吐水,当补脾,益黄散主之。 
〔丹〕冬月吐蛔,多是胃虚寒而虫作吐,用钱氏白术散加丁香三粒。 
〔钱〕吐水不止者,属心痛胃冷。吐水心痛者,虫痛。口中吐沫水者,后必虫痛。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
泄泻
属性:〔丹〕万安膏治吐泻腹痛吐乳。(方见吐门。) 
〔海〕吐泻。四君子加陈皮、浓朴等分,同煎。(一法加陈皮、姜、枣。) 
脏腑滑泄。四君子加诃子五分,米饮调下。 
〔钱〕黄承务子贰岁,病伤食而泻,众医与止之,十余日,便青白,乳食不消,身凉,加哽气昏睡。咸谓 
困笃,召钱。钱先与益黄散、补肺散各三服,三日身温而不哽气,后以白饼子微下之,又与益脾散三服, 
利止。何以然?利本脾虚伤食,初不与下之,留连十日,上实下虚,脾气弱则引肺亦虚,脾肺子母故也。今 
先补脾,则肺病自退,即身温不哽气也,然后下其所伤。或曰∶何不先下后补?曰∶便青为下脏冷。若 
先下,必大虚。今先实脾而后下,则不虚矣。后更与补之乃安。(益黄散方见小儿大法。) 
温中丸治胃寒泻白,腹痛肠鸣。(方见吐泻。) 
〔丹〕泻青亦是寒,宜用苏合香丸、平胃散各等分,蜜汤调服。 
〔田〕便青者,因惊风五内脾气不和,治宜白术汤。 
〔洁〕凡大泻引饮者,其病不以新久,皆宜服白术散,痢病亦同治。 
〔丹〕小儿夏月泄泻,用益黄散。泻黄、赤、黑,皆热,用益元散、黄柏丸之类。 
〔钱〕使君子丸治疳瘦泄痢,腹胁胀满。(方见疳门。) 
〔《脉》〕小儿大便青瓣飧泄,脉小,手足寒,难已;脉小,手足温,易已。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
乳食不化
属性:〔钱〕食不消,脾胃冷,故不能消化,当补脾,益黄散主之。 
〔洁〕乳食不消,初病忽然气出冷,四肢亦冷,面白无光泽,精神不定,此乃胃气不和,可以大温药 
治之,使君子丸、益黄散主之。若病泄泻日久不瘥,乳食不化,是脾胃有风冷。先服益黄散贰服, 
后用宣风散导之,胃宜再补。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
赤白痢
属性:〔丹〕治小儿痢疾。 
黄连 黄芩 大黄 甘草 
上煎服。赤痢加红花、桃仁。白痢加滑石末。 
〔汤〕治痢之法,若欲取积,只用官局进食丸甚稳,虽取积又能治痢,万无一失。积已下,急以四君子汤 
加豆蔻、诃子补之,次服浓肠香连丸得效。 
〔丹〕治小儿赤白痢多,体弱不堪下,大困重者。麻子一合,炒令香熟,为末,每服一钱匕,蜜浆水和 
服,效。 
疳泻痢日久不瘥。(见疳门独泻不胀条。) 
〔钱〕泻黄、红、赤、黑者,皆热毒。泻青、白,谷不化者,胃冷。 
x白附香连丸x 治肠胃气暴伤,乳哺冷热相杂,渴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扭撮,昼夜频并,乳食 
减少。 
黄连 木香(各一钱) 白附尖(贰个) 
上末,饭丸如粟米大。每服十丸至贰三十丸,米饮下,食前日夜各四五服。 
x豆蔻香连丸x 治泄泻不拘寒热赤白,阴阳不调,腹痛,肠鸣切痛,立效如神。 
黄连(炒,三分) 肉豆蔻 木香(各一钱) 
上为细末,粟米饭丸如米粒大。每服十丸至贰三十丸,日夜各四服,食前米饮下。 
〔田〕x木香丸x 治小儿泄泻青白脓血相杂。 
黄连(吴茱萸同炒,去茱萸,一两) 肉蔻(煨,贰个) 木香(一钱)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黍米大。赤痢粟米饮下,白痢浓朴汤下,空心。 
〔钱〕x小香连丸x 治冷热腹痛,水谷利,肠滑。 
木香 诃子肉(各一分) 黄连(半两) 
上为细末,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三五十丸,食前频服之。 
〔海〕赤痢,四君子加赤芍药、当归,入粟米少许,同煎。 
〔汤〕治热痢备急方。用井花水调腊茶,蜜磨生姜,渴则饮之。 
〔钱〕x黄柏丸x 治小儿热痢下血。 
黄柏(去皮,半两) 赤芍药(四钱) 
上为末,饭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一贰十丸,食前米饮下,量儿加减。 
〔《本》〕治小儿赤痢。捣青蓝汁贰升,分四服。(《圣惠方》治小儿中蛊下血。) 
〔姚〕治小儿尿血。甘草五分,以水六合,煎取贰合,去渣,一岁儿一日服令尽。 
〔海〕白痢。四君子等分,加干姜减半,入粟米少许,同煎。 
〔《广》〕治小儿久痢淋沥,水谷不消。枳实六分,捣末,以米饮调贰钱匕。贰岁儿服一钱。 
〔丹〕小儿噤口痢,酿乳法。 
浓朴 枳壳(各五分) 白术 芍药(各半两) 滑石(一两) 木通 陈皮 甘草(各五分) 
上分四帖,细研桃仁七枚,水贰盏半,煎取一盏,与母服。服时去宿乳令尽,为妙。 
黄连例(钱氏法∶) 
加黄柏为贰圣丸。(治疳。)加橘皮为橘连丸。(治疳。)加榆仁为榆连丸。(治疳。)加黄芩、大黄 
为三黄丸。(治积热。)加阿胶、茯苓为阿胶丸。(治痢。)加诃子、木香为小香连丸。(治痢。) 
加豆蔻、木香为豆蔻香连丸。(治泻。)加木香、白附子为白附子香连丸。(治痢。)加阿胶、当归、干姜为 
驻车丸。(治痢。) 
〔田〕小儿胁下满,泻痢体重,四肢不收, 癖积聚,腹痛不嗜食,痰疟寒热∶脾 贰穴。(在背十一 
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 
〔《明》〕秋深,冷痢不止∶脐下贰三寸间动脉中(贰壮。)痢下赤白,脱肛∶十贰椎下节间(三壮。) 
又法∶翠尾骨上三寸骨陷间(三壮,炷如小麦大。)又法∶龟尾(一壮,脊端穹骨也。) 

卷之三十八·小儿部脾主湿
腹胀
属性:(附丁奚) 
〔洁〕腹胀虚实 凡久病吐泻之后,虚则其脉微细。肺主目胞及腮,脾主四肢。若色淡黄,目胞腮虚肿, 
手足冷,先服塌气丸,后服异功散、和中丸、四君子汤、益黄散之类,用诸温药养真气。(异功散、和中 
丸方见吐泻,四君子汤方见治虚实法。) 
x塌气丸x 
胡椒(一两) 蝎尾(半两) 
上为末,糊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七丸至一贰十丸,陈米饮下,无时。(一方有木香一钱。) 
〔《本》〕x调中丸x 治小儿久伤脾胃,腹胀。 
干姜 橘红 白术 茯苓 木香 砂仁 官桂 良姜(各等分) 
上细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贰三十丸,食后熟水下。 
〔洁〕实则脉洪实,不因吐泻久病后,亦不因痢下,腹胀而喘急闷乱,更有痰有热,及有宿食不化 
而腹胀者,宜服白饼子、大黄丸、解毒丸下之。兼须详认大小便,如都不通,先利小便,后利大便。(白饼子 
方见癖。解毒丸方见喉痹。大黄丸方见伤寒。) 
〔云〕小儿热结于内,腹胀壮热,大便赤黄,躁闷烦乱者,宜泻青丸。 
〔钱〕腹胀由脾胃虚气攻作也,实者闷乱喘满可下之,用紫霜丸、白饼子。(此言未下而喘者为实,故可 
下,若误下而喘者为虚气附肺,不可下也。紫霜丸、白饼子方见癖。)不喘者虚也,不可下,若误下之, 
则脾虚气上附肺而行。肺与脾子母皆虚,肺主目胞腮之类,脾主四肢,母气虚甚,即目胞腮肿,四肢黄色, 
治之用塌气丸渐消之,未愈,渐加丸数,不可以丁香、木香、橘皮、豆蔻大温散药治之。何以然?脾虚气 
未出,故虽腹胀而不喘,可以温散药治之,使上下分消其气则愈矣。若气虚已出,附肺而行,即脾胃内弱, 
每生虚气,入于四肢面目矣。小儿易为虚实,脾虚则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 
胃久虚热多生疸病,或引饮不止。脾虚不能胜肾,随肺气上行于四肢,而目肿若水状。肾气漫浮于肺, 
即大喘也。此当用塌气丸,病愈后面未红者,虚衰未复故也。(此下后喘,故宜塌气丸。若未下而喘,宜下 
之。)治腹胀者,譬如行兵,战寇于林,寇未出林,以兵攻之,必可获;寇若出林,不可急攻,攻则必有失, 
当以意渐收之,即顺也。(寇未出林谓虚气未出而不喘,不目胞腮肿,故可用丁香、木香大温散药上下分 
消其气而愈也。寇已出林,谓虚气已出为喘,为目腮肿,须用塌气丸渐消之。) 
治小儿虚腹胀,先服塌气丸。不愈,腹中有食积结粪,小便黄,时微喘,脉伏而实,时饮水能食者,可下之。 
盖脾初虚而后有积,所治宜先补脾,然后下之,后又补脾,即愈也。不可补肺,恐生虚喘。 
〔丹〕x阿魏丸x 治小儿食积,腹如蜘蛛状,肚痛,小便白浊。 
阿魏(醋浸一宿,研如泥,半两) 黄连(炒,半两) 花碱(研如粉,三钱) 山楂肉(一两) 
连翘(一两半) 半夏(皂角水浸一宿,一两) 
上为末,炒神曲糊丸如卜子大。每服贰十丸,空心米饮下。吃果子多者加胡黄连,米食多者加神 
曲、山楂,肉食多者加阿魏。 
又x阿魏丸x 
阿魏(一两) 黄连(酒煮,六两) 
上为末,醋浸阿魏一宿,研如泥,汤浸,蒸饼丸。如元气不足,加人参。 
x小阿魏丸x 
山楂肉(三两) 石碱(三钱) 半夏(一两) 
上为末,阿魏半两,醋浸糊丸,白汤下。 
小儿疳病,或腹大。 
胡黄连(贰钱,去果积) 阿魏(一两半,去肉积) 神曲(贰两,去食积) 黄连(贰钱,去热积) 
麝香(四粒,通窍) 
上为末,每服十贰粒,白术汤下。 
〔无〕x肥儿丸x 治小儿病多因缺乳吃食太早所致,或因久患脏腑胃虚虫动,日渐羸瘦,腹大不能行, 
发竖,发热,无精神。 
黄连 神曲(各一两) 麦芽(炒,半两) 木香(贰钱) 槟榔(三个,不见火) 使君子 肉豆蔻(面裹 
煨。各半两) 
上为末,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贰十丸,量儿加减,熟水吞下。 
x六神丸x 治如前证。 
丁香 木香 肉豆蔻(用面裹煨。各五钱) 诃子(煨,去核,半两) 使君子 芦荟(研。各一两) 
上为末,以枣肉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温米饮下,食前。 
丁奚者,腹大、颈小、黄瘦是也。无辜、哺露三候,大体相似,轻重立名,宜服十全丹。 
x十全丹x 治丁奚、哺露神效方。 
槟榔 枳壳(麸炒) 青皮 陈皮 三棱(炒) 蓬术(炒) 砂仁(各半两) 丁香 木香(各一分) 
香附(一两) 
上为末,神曲糊丸如黍米大。空心食前,米饮下百丸。一方,去香附、砂仁、丁香、三棱、枳壳, 
加五灵脂、白蔻、使君子、芦荟、虾蟆、川芎。 
〔世〕治小儿腹如蜘蛛,四肢瘦者。用黑骨鸡子破顶,入蜘蛛一枚于内,以湿纸糊窍,用文武火煨 
熟,去蜘蛛,食其鸡子,累效。必数枚方愈。 
〔垣〕x中满分消丸x 
黄连 枳实 浓朴(各五钱) 干姜 姜黄 猪苓 砂仁 泽泻 茯苓(各三分) 陈皮 白术(各一分) 
半夏(四分) 黄芩(一两贰钱) 甘草(一分)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 
x消痞丸x 快利之剂。 
黄连(半两) 枳实 黄芩 甘草 人参(各三钱) 浓朴(七分) 干姜(四分) 橘皮(一钱) 
姜黄(五分)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随乳下。 
〔丹〕腹胀。 
萝卜子 苏梗 干葛 陈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 
如食减,加白术煎服。 
〔垣〕x升阳滋血汤x 贰月间,一小儿未满百日,病腹胀,不大便,贰日便瘦弱,遍身黄色,宜升阳气, 
滋血和血补血,利大便。 
蝎梢(贰分) 神曲(三分) 浓朴 当归(各一钱) 桃仁(十个) 升麻(三分) 
上作一服,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渣,食前服。 
x麻黄升麻汤x 治小儿面色痿黄,腹胀食不下。正月四月,小儿服之神效。 
麻黄(贰分) 桂枝(一分) 杏仁 吴茱萸 草豆蔻 浓朴 曲末 羌活(各一分) 柴胡根(五分) 
白茯苓(一分) 白术 青皮(各五分) 升麻根 苍术 泽泻 猪苓 陈皮(各一分) 黄连(五分) 
黄柏(一分) 
上 咀,作一服,水一大盏,煎七分,去渣,食前热服。 
〔丹〕寄子年五岁,痘后肚急。 
白术(一钱) 陈皮 木通(各五分) 犀角屑 川芎 白芷 苏梗 甘草(炙。各三分) 
上 咀,水煎服。 
〔田〕治腹胀引背,食饮多,渐渐羸瘦黄。可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