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宜清之。又云∶四之气,风湿交争,民病大热少气。又云∶少阳司天之政,贰之气,火反郁,白埃四起,民病 
头痛身热。是寒湿郁火而热,治视寒热少多其制是也。 
〔《灵》〕黄帝曰∶刺节言彻衣,夫子乃言尽刺诸阳之奇输,未有常处也,愿卒闻之?歧伯曰∶是阳气有 
余,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内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 
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嗌燥,饮食不让美恶。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其 
天府大杼三 ,又刺中膂以去其热,补手足太阴以去其汗,热去汗稀,疾于彻衣。(刺节真邪篇 腊,思亦切。)火 
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下上者,引而去之。 
〔《甲》〕身热,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嗜卧,身体热,不能动摇,大湿,三阳络主之。 
〔海〕两手太热为骨厥,如在火中,可灸涌泉穴三壮立安。 
〔《撮要》〕手心发热∶鱼际(卧针向后三分)、少府(三分)。脚心发热,湿痒∶束骨(先泻后补 
灸。)足底发热,脚核疼∶公孙(半寸泻。) 
〔《素》〕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通评虚实论)热而脉静者难治。(玉机真藏论)脉盛,汗出 
不解者死。脉虚,热不止者死。(详见伤寒发热。) 

卷之五·阴阳脏腑部
劳瘵骨蒸热
属性:〔《玄》〕虚者,皮毛肌肉筋脉骨髓气血津液不足也。若男女终日劳役,神耗力倦,饥饱越常,喜怒忧思, 
形寒饮冷,纵欲恣情。《素问》曰∶今人未及半百而衰者,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 
散其真,根源从此而虚竭矣。五脏六腑如何不弱,五劳六极七伤从此而始。何谓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 
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六极谓筋、脉、肉、皮、毛、骨瘁损,是谓六极。七伤《难经》言之甚详, 
伤形与气,谓之七伤。总而言之,为虚是也。大抵五行六气,水特五之一耳。夫一水既亏,岂能胜五火哉,虚劳 
等症蜂起矣。其体虚者,最易感于邪气。当先和解,微利微下之,从其缓而治之,次则调之。医者不知邪气加之 
于身而未除,便行补剂,邪气得补,遂入经络,致死不治。如此误者,何啻千万。良可悲哉!《内经》中本无劳 
症之说,其曰劳者温之,温者温存之义。不足者,补之以味,谷肉菜果,百味珍羞,无非补也。今之医者,不通其 
法,唯知大补之道,轻则当归、鹿茸、雄、附,重则乳石、丹砂,加之以灼艾补燥其水,水得热愈涸,生火转 
甚。少而成嗽痰血,潮热烦渴喜冷,此则热症明矣。重则失音,断不可救。犹且峻补不已,如此死者,医杀之 
耳。及遇良工,治验而以清剂解之,不合病患之意,反行怪责,及闻发表攻里之说,畏而不从,甘死于庸工热 
补之手,虽死不悔,深可悯也。夫凉剂能养水清火,热剂能燥水补火,天下之事,无出乎理。理既明,何患疾之 
不安。劳为热症明矣,还可补乎。惟无邪无热无积之人,脉举按无力而弱者,方可补之。又必察其胃中及右肾 
贰火亏而用之。心虚则动悸恍惚,忧烦少色,舌强,宜养荣汤、琥珀定神丸之类,以益其心血。脾虚面黄肌瘦, 
吐利清冷,腹胀肠鸣,四肢无力,饮食不进,宜快胃汤、进食丸之类,以调其饮食。肝虚目昏筋脉拘挛,面青 
恐惧,如人将捕之状,宜牛膝益中汤、虎骨丹之类,以养助其筋脉。肺虚呼吸少气,喘乏咳嗽,嗌干,宜枳实 
汤加人参、黄 、阿胶、苏子,以调其气。肾虚腰背脊膝厥逆而痛,神困耳鸣,小便频数,精漏,宜八味丸加五 
味子、鹿茸、去附子,用山药等丸,以生其精。 
〔丹〕劳瘵主阴虚、痰与血病。虚劳渐瘦属火,阴火消铄,即是积热,宜照后法治之。 
x草还丹x 治阴虚骨蒸。 
用青蒿一斗五升,童便三斗,文武火熬,约童便减至贰斗,去蒿,再熬至一升,入猪胆七个,再熬数沸。 
用甘草末收和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治劳病,四物汤加竹沥,入小便。阴虚发热,四物汤加黄柏,降火补阴,甚者加龟板。 
〔张文仲〕治骨蒸方。 
生地黄一升,捣取汁尽分再服。利则减之,以身凉为度。 
上丹溪论劳瘵主乎阴虚者。盖自子至巳属阳,自午至亥属阴,阴虚则热在午后子前。寤属阳,寐属阴, 
阴虚则汗从寐时盗出也。升属阳,降属阴,阴虚则气不降,气不降则痰涎上逆,而连绵吐出不绝也。脉浮 
属阳,沉属阴,阴虚则浮之洪大,沉之空虚也。此皆阴虚之症,用四物、竹沥,又加炒柏、龟板,皆补阴 
降火之剂。又须远嗜欲,薄滋味,静心调养,以助之也。 
〔丹〕阴虚发热,四物汤加黄柏。兼气虚者,加参、 、白术。 
x御院琼玉膏x 滋血补气,延年益寿。 
人参(三十六两,去芦须,研为净末) 白茯苓(贰十四两,去皮,研为细末) 生地黄(十六斤,捣 
取汁,以尽为度,去渣) 蜜(六斤) 
上和匀,入银石器瓶中。内用油纸,外用竹箬,包以软篾,缚紧瓶口,入重汤内悬胎煮之。用桑柴文武火 
不住手三昼夜,入井中浸一日夜出火毒。又煮一日,出阴毒,取出。每早空心用酒或白汤调下。 
〔罗〕x清神甘露丸x 治男子妇人虚劳不足,大骨枯,大肉陷皆治之。 
生地汁 白莲藕汁 生乳汁(生用) 
上三味等分,用砂石器内,以文武火熬成膏子,用后药。 
人参 白术 黄连 黄 五味子 胡黄连 
上各等分为细末,以前膏子和剂,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参汤下。 
〔海〕x黄 膏子煎丸x 
人参 白术(各一两半) 柴胡 黄芩(各一两) 白芷 知母(各半两) 甘草(半两,炒) 
鳖甲(一两,手大者,酥炙) 黄 (半斤,为粗末,用水贰斗,熬一斗,去渣再熬,令不住手搅成膏,至半斤,入 
白蜜一匙, 一两,再熬令熟,放冷丸药) 
上为末,用黄 膏和匀丸,每早白汤服下。呼吸少气,懒言语,无力动作,目无睛光,面色 白,皆兼气虚也。 
〔丹〕x补天丸x 治阴虚骨蒸发热,形羸瘦者。 
紫河车洗净,用布绞干,用补肾丸药末捣细焙干,再碾为末,酒煮米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热 
汤下。夏月加五味子。紫河车,即初生男子胞衣也。 
x补肾丸x 治阴虚有痰,膈不清者。 
龟板(一两半,酥炙) 黄柏(一两半,炒) 牛膝(贰两) 干姜(贰钱) 陈皮(半两) 
上为末,姜汁打糊丸,每服七八十丸。 
治酒色过伤少阴。 
黄柏(一两半,炒) 黄芩(半两,炒) 地黄(一两) 龟板(五两,酒炒) 
夏加砂仁三钱,五味五钱。冬加干姜炒黑三钱。用炊饼为丸,食前白汤服三五十丸。(《丹溪心法》 
以地黄作黄柏) 
〔洁〕x地黄丸x 治久新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瘦弱虚烦,肠 下血,骨蒸,痿弱无力,不能运动。东垣云∶治脉沉而虚者。 
熟地(八两) 山茱萸(净肉) 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茯苓 泽泻(各三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空心温酒服五十丸。 
〔垣〕或问钱氏地黄丸补肾,又曰补肝,何也?曰∶然,手厥阴心主包络,足厥阴肝经,俱治在下焦。经 
云∶不足者滋其化源。故肝肾之病同一治法,此地黄丸补贰经之意也。(海藏云∶若加五味为肾气丸,此滋肺之源 
以生肾水。) 
〔《保》〕黑地黄丸加五味子,为肾气丸治阳盛阴衰,脾胃不足,房室虚损,形瘦无力,面多青黄,而无常色, 
此补气益胃。 
苍术(一斤,油浸) 熟地(一斤) 五味子(半斤) 干姜(秋冬一两,夏半两,春七钱) 
上为细末,枣肉丸梧子大。食前米饮,或酒服百丸。治血虚久痔甚妙。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 
药开腠理,生津液通气。又五味子酸以收之,此虽阳盛而不燥热,乃是五脏虚损于内,故可益血收气,此药 
类象神品方也。 
治阳盛心肺不足,宜八味丸。四肢弱无力多困,未知阴阳先损,夏可用地黄丸,春秋宜肾气丸,冬宜八味丸。 
〔云岐〕鸡苏丸 治嗽血。(方见咳唾血。) 
上治肺肾虚。盖肝心属阳,肺肾属阴,阴虚则肺肾虚矣。肾虚者从房室中来,其症或腰酸腰痛,或足酸 
足痿足热,或遗精白浊是也。肺虚者,或咳嗽或吐血是也。治肾虚四方,前贰方龟扳、黄柏为君,有痰无 
痰皆可用。后贰方地黄为君,无痰可用,痰多而膈不清者宜审之。治肺虚咳嗽唾血者,方法浩大,另立咳 
嗽唾门也。 
〔丹〕虚劳皆积热做成。始健时,可用子和法。后日羸惫,四物汤加减,送消积丸,使热不作也。蒸蒸发 
热,积病最多。小陷胸汤,治湿痰发热极妙。(方见伤寒部结胸门。) 
退实热劳积痰。 
鳖甲 龟板 侧柏 栝蒌仁 半夏 黄连 黄柏 
上为末,炊饼丸。 
又湿痰发热。 
黄芩(炒) 黄连(炒) 香附(生) 苍术。 
上为末,栝蒌穣为丸。 
青檬石丸(方见咳嗽。) 河间人参半夏丸(方见咳嗽。) 
〔丹〕治施官人,年三十余,不可劳动,劳动则发热,脉洪而大在右手,短而涩在左手。予谓此必酒痰成 
湿伤血。又问之,遇少劳则喘乏力,小便或赤或白。 
当归 黄 人参(各五分) 芍药(一分) 白术(贰分半) 川芎(五分) 木通(三分) 黄芩 
(三分) 陈皮(五分) 浓朴(五分) 炙甘草(贰分) 
煎汤下青礞石丸。 
〔罗〕x柴胡饮子x 解一切肌骨蒸热,寒热往来,及伤寒发汗不解,或汗后余热劳复,或妇人经病不快。产后但有 
如此之症,并宜服之。 
黄芩 甘草(炙) 大黄 芍药 柴胡 人参 当归(各半两) 
上 咀,姜三片,煎热服。 
〔《保》〕x防风当归饮子x 治烦热皮肤索泽。食后煎服,空心,宜以此饮下地黄丸。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防风 大黄 当归 芍药(各半两) 滑石(贰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七分,温服。如痰嗽加半夏。如大便黄米谷完出,惊悸,溺血。 
淋闭,咳血衄血。自汗头痛,积热肺痿,后与大金花丸。 
x大金花丸x 
黄柏 黄芩 黄连 山栀(各八两) 
上为细末,水丸小豆大,每服一百丸,温水下,日贰三服。或大便实加大黄。自利,如中外热者,此药 
作散煎服,名解毒汤。或腹痛呕吐欲作痢者,每服解毒汤半两,加半夏、茯苓、浓朴各三钱,姜三片。如白 
脓后重,下痢后重者,加大黄三钱。 
x麦煎散x 治少男室女骨蒸,妇人风血攻疰四肢。 
赤茯苓 当归 干漆 鳖甲(醋炙) 常山 大黄(煨) 柴胡 白术 生地 石膏(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小麦五十粒,水煎,食后临卧服。若有虚汗,加麻黄根一两。东坡云∶此黄州吴判官 
疗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极效。吴君宝之,不肯妄传。 
当归龙荟丸 治肝有积痰污血,结热而劳瘵者。其太冲脉必与冲阳脉不相应,宜以补阴药吞此丸神效。(方见前。) 
上劳瘵兼痰积,其症腹胁常热,手足头面则于寅卯时分乍有凉时者是也。若顽痰胶固难治者,必以吐法 
吐之,或沉香滚痰丸、透膈丹之类下之。又甚者,或用倒仓法。若痰积闭塞经脉,则太冲脉与冲阳寸口脉 
数而不相应者,极难治。自阴虚条至此,凡六法,但患劳者,罕能脱此六法。自此以后数法,宜审而行之, 
无其病,莫妄施也。 
〔世〕治骨蒸热,神效。 
前胡(一钱) 柴胡(贰钱) 胡黄连(一钱) 猪脊髓(一条) 猪胆(一个) 
上水煎,入猪胆汁服之。 
〔石〕x地骨皮枳壳散x 治骨蒸壮热,肌肉消瘦,少力多困,夜多盗汗。 
地骨皮 秦艽 柴胡 枳壳 知母 当归 鳖甲(醋炙黄) 
上等分为末,水一盏,桃柳枝头各七个,姜三片,乌梅一个,去渣临卧服。 
〔罗〕x秦艽鳖甲散x 治骨蒸壮热,肌肉消瘦,舌红颊赤,目倦盗汗。 
柴胡 地骨皮(各一两) 秦艽 知母 当归(各半两) 鳖甲(一两,去裙 ,醋炙)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入乌梅一个,青蒿五叶,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临卧空心各一服。 
x人参地骨皮散x 治脏中积冷,营中热,按之不足,举之有余,阴不足而阳有余也。 
茯苓(半两) 知母 石膏(各一两) 地骨皮 人参 柴胡 生地(各一两五钱) 
上 咀,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水煎细细服。 
x人参柴胡散x 治邪热客于经络,肌热痰嗽,五心烦躁,头目昏痛,夜有盗汗。及妇人虚劳骨蒸尤宜。 
白茯苓 人参 白术 柴胡 当归 半夏曲 干葛 甘草(炙) 赤芍药(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姜四片,枣三枚,水煎带热服。(许学士云∶但有劳热症皆可服,热退即止。大 
抵透肌葛根第一,柴胡次之,其方多黄芩半两。) 
上四方,治虚损复受邪热,皆宜用柴胡。《衍义》云∶柴胡《本经》并无一字治劳,今人方中,治劳鲜有 
不用者,误人甚多。常原病劳有一种真脏虚损,复受邪热,因虚而致劳。故曰∶劳者牢也,当斟酌之。如 
经验方治劳热青蒿煎丸,用柴胡正宜,服之无不效,热去即须急已。若无邪热,得此愈甚,虽至死,人亦 
不怨。王海藏云∶苟无实热,医取用之,不死何待?后之用柴胡者,宜审诸。又大忌芩、连、柏,骤用纯 
苦寒药,反泻其阳。但当用琼玉膏之类,大助阳气,使其复还寅卯之位,微加泻阴火之药是也。 
火郁汤(方见前。) 柴胡升阳汤(方见前。) 
上贰方治重阴覆其阳,火不得伸,或洒洒恶寒,或志意不乐,或脉弦数,或四肢五心烦热是也。病去即 
已,不可过剂。服寒凉药,症虽大减,脉反加数者,阳郁也。大忌寒凉,宜升宜补,犯之死速。 
〔海〕问两手寸关弦,病脾弱,火胜木旺,土亏金铄,当作何治?答曰∶不治标本,从乎中治。木标也, 
土本也,火中也。烁金亏土旺木者,皆火也,钱仲阳安神丸主之,山蓣、麦冬益金之气,金益则气旺而木自平。 
寒水石、牙硝,火中添水,使化为湿热也。湿热为季夏之令,非土而何?故用朱砂以坠火下行,将退与子,权 
行湿令也,故脉弦得除而土自旺。秋喘,加人参、丹砂等,夏则不加。养气者,加沉香。欲发汗者,临卧先与 
白粥一盏,后药之则汗也。寒热神少振摇。小便淋或多,或大便走,完谷不化,口干舌缩,唇吻有疮,心下痞, 
大渴引饮,恶干喜湿,目花,四肢无力,怠惰嗜卧,食不入,皮肤燥涩,面色黧黑,肌肉消铄,胸腹中急,额 
上汗者,法宜泄火、益湿、补气。脉弦浮沉者同治,以安神丸主之。(方见治虚实。)气不化,小便不利,湿润肌滑, 
热蒸阴少,气不化。气走小便利,自汗肌燥涩,为迫津液不能停,离珠丹主之。(方见虚实。)弦数者,阳陷于 
内,从外而之内也。弦则带数,甲经于乙。紧则带洪,壬经于丙。若弦虚则无火,细则有水。此贰脉,从内之外, 
不宜离珠丹。 
r弦数脉图ps91a6。bmpr 
火令速行而土虚,土虚则长夏不至。《难经》曰∶虚则补其母。资其化源,当泻火于 
金中补土是也。 
上寸显弦数脉,是东方实,乃乘子势也。既泻其子火,木自虚矣。以寒药泻火, 
是补北方水。木既乘火势而来侮金,当金中泻火,火退则木无所恃而自退,是实则泻其子也。 
〔仲〕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 
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x大黄 虫丸x主之。(结在内者,手足脉必相失,宜此方。然必兼大补剂琼玉膏之类服之。) 
大黄(十两,蒸) 黄芩(贰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地 
黄(半两) 干漆(一两,炒)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虫(半斤) 
上十贰味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日三服,酒下五丸。 
陈大夫传张仲景x百劳丸x 治一切劳瘵积滞,疾不经药坏症者宜服。 
当归(炒) 乳香 没药(各一钱) 人参(一钱) 大黄(四钱) 虻虫(十四枚,去翅足) 水蛭( 
十四枚,制)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都作一服,可百丸,五更百劳水下。取恶物为度,服白粥十日。百劳水,用 
杓扬百遍,仲景甘澜水是也。 
〔《外台》〕治骨蒸。桃仁一百贰十枚,去皮并双仁,留尖,杵和为丸,平旦井花水服令尽。服讫,量性 
饮酒,仍须吃水,多效。隔日又服一剂,百日不得食肉。 
〔仲〕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 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急者十一日死。 
(方见伤寒。) 
〔海〕x四物加减汤x 治妇人骨蒸。 
当归 白芍药 川芎 地黄(以上补血) 地骨皮(泻肾火) 牡丹皮(泻包络火。各等分) 
上 咀水煎服。 
〔罗〕x逍遥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