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和〕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贰年不得寐,无药可疗,其夫求戴人治之。戴人曰∶两 
手脉俱缓,此脾受邪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议以怒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 
其妇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食进,其脉得平。(此因胆虚不能制脾之思 
虑而不寐,今激之怒,胆复制脾故得寐也。) 
〔《素》〕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逆调论) 
喘不得卧,以喘法治之。 
厥不得卧,以香港脚法求之。 
〔《素》〕帝曰∶人之不能偃卧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藏之盖也,肺气盛则肺大,肺大则 
不得偃卧。 
〔《撮》〕胆寒不得卧∶窍阴(一分,补之灸。) 
〔《甲》〕惊不得眠,善 ,水气上下,五脏游气也,阴交主之。不得卧,浮 主之。 

卷之十五·肝胆部多卧、不得卧
多卧
属性:〔子和〕陈州长史一小儿病,寐而不寤三日。诸医作睡惊治之,或欲以艾火灸之,或以大惊丸及水 
银饼子治之。其父曰∶此子平日无疾,何骤有惊乎?以子之病问戴人,戴人诊其两手脉,皆平和。 
戴人曰∶若惊风之脉,当洪大而强,今则平和,非惊风也。戴人窃问其乳母,尔三日前曾饮酒醉否? 
蘧然笑曰∶夫人以煮酒见饷,酒味甚美,三饮一罂而睡。夫陈酒味甘而恋膈,酒气满乳,儿亦醉也。 
乃锉甘草、干葛、葛花、缩砂仁、贯众煎汁,啜之立醒。 
运气 多睡皆属内热。经云∶阳明司天之政,初之气,阴始凝,气始肃,病中热,善眠是也。 
〔《怪穴》〕困睡多∶无名指第贰节尖。(灸一壮,屈手指取之。) 

卷之十五·肝胆部
咽喉
属性:经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又云∶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故以喉咽入肝 
胆部。 
〔《素》〕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太阳阳明论)地气通于嗌。(全文见五脏。咽喉下接连胸中肺 
叶之间。嗌即咽之低处也,咽即嗌之高处也。) 
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悬壅者,音声之关也。(全文见喑。) 
〔子和〕咽与喉,会厌与舌,此四者同在一门,而其用各异。喉以纳气,故喉气通于天。咽以纳 
食,故咽气通于地。会厌管乎其上,以司开辟,掩其喉,则其食下。不掩之,其喉错。必舌抵上 ,则 
会厌能闭其喉矣。四者交相为用,阙一则饮食废而死矣。 

卷之十五·肝胆部咽喉
喉痹
属性:凡经云喉痹者,谓喉中呼吸不通,言语不出,而天气闭塞也。云咽痛云嗌痛者,谓咽喉不能 
纳唾与食,而地气闭塞也。云喉痹咽嗌痛者,谓咽喉俱病,天地之气并闭塞也。盖病喉痹者,必 
兼咽嗌痛,病咽嗌痛者,不能兼喉痹也。今以喉咽俱病诸方,并入喉痹门中。 
喉痹恶寒,及寸脉小弱于关尺者,皆为表证。宜甘桔汤、半夏桂枝甘草汤,详寒热发散之。 
若水浆不得入口者,用解毒雄黄丸四五粒,以极酸醋磨化灌入口内,吐出浓痰,却服之。间以生姜自 
然汁一蚬壳噙下之,神效。 
按喉痹恶寒者,皆是寒折热,寒闭于外,热郁于内,姜汁散其外寒,则内热得伸而愈矣。切忌 
胆矾酸寒等剂点喉,反使其阳郁结不伸;又忌硝黄等寒剂下之,反使其阳下陷入里,则祸不旋踵矣。 
韩和云∶寸脉弱小于关者,宜消阴助阳。垣云∶两寸脉不足,乃阳气不足,故用表药提其气,升 
以助阳也,或三部俱小弱,亦可用其法也。 
喉痹,乡村病皆相似者,属天行运气之邪,治必先表散之,亦大忌酸药点之,寒药下之。郁其邪于 
内,不 
得出也,其病有贰。 
其一属火。经云∶少阳所至为喉痹。又云∶少阳司天之政,三之气,炎暑至,民病喉痹。治宜 
仲景桔梗汤,或面赤斑者,属阳毒,宜阳毒诸方汗之。 
其贰属湿。经云∶太阴之胜,火气内郁喉痹。又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病嗌肿喉痹。 
治宜活人半夏桂枝甘草汤,或面青黑者,属阴毒,宜阴毒诸方汗之。 
〔仲〕桔梗汤 治伤寒客热咽痛。(方见伤寒咽痛。海藏治咽痛甘桔汤加鼠粘子、竹茹妙。) 
〔无〕x荆芥汤x治咽喉肿痛,语声不出,咽之痛甚。 
荆芥(半两) 桔梗(贰两) 甘草(一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温服。 
〔《活》〕半夏桂枝甘草汤 治暴寒中人咽痛。(方见伤寒咽痛。) 
〔无〕治卒喉痹不得语。小续命汤加杏仁七个煎,甚妙。(续命汤方见中风门。) 
〔和〕x五香散x治喉咽肿痛,毒瓦斯结塞不通。 
木香 沉香 鸡舌香 薰陆香(各一两) 麝香(另研,三钱) 
上为末,入麝香研匀,每贰钱,水一盏,煎服不拘时。 
〔《本》〕治中风急喉痹欲死者。白僵蚕捣筛为末,生姜自然汁调下,喉立愈。(丹溪云∶ 
僵蚕属火而有土与木,老得金气而僵,治喉痹者,取其火中清化之气,以从治相火,散浊逆结 
滞之疾。) 
〔陈〕附子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和〕x如圣胜金锭x治咽喉急闭,腮颔肿痛。并单蛾,结喉,重舌,木舌。 
硫黄(细研,一两半) 川芎(一两) 腊茶 薄荷(去根梗。各半两) 贯众(贰两) 硝石(研,四两) 
荆芥(贰两) 
上为末,生葱汁搜和为锭,每服先用新汲水灌漱,次嚼生薄荷五七叶,却用药一锭,同嚼 
极烂,井水咽下。 
甚者连进三服,并以一锭安患处,其病随药便消。 
〔罗〕征南帅不邻吉歹,病咽痛下利。(方见表热里寒门。) 
洪武戊辰春,乡村病喉痹者甚众,盖前年终之气,及当年初之气,贰火之邪也。予累用甘桔汤, 
加黄连、半夏、僵蚕、鼠粘子根等剂发之。挟虚者,加参、 、归辈。水浆不入者,先用解毒雄 
黄丸,醋磨化之灌喉,痰出,更用生姜汁灌之,却用上项药无不神验。若用胆矾等酸寒点过者,皆不 
治,盖邪郁不出故也。 
〔罗〕x解毒雄黄丸x治缠喉风,及急喉闭,卒然倒仆,牙关紧急。 
雄黄 郁金(各一分) 巴豆(去皮油,十四个)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绿豆大。茶清下七丸,吐出顽痰,立苏。未吐再服。如至死者,心头 
犹热,灌药不下,斡口开灌之下咽,无有不治。如小儿惊热,痰涎壅塞,或贰丸三丸,量小大加减。 
(一法用雄黄丸三粒,醋磨化灌之尤妙,其痰立出即瘥。) 
〔《大》〕治缠喉风。雄黄一块,新汲水磨,急灌吐,瘥。 
〔丹〕缠喉风属热痰,宜用鹅翎蘸桐油探吐之。又法,用射干逆流水吐之。 
〔世〕远志去心为末,每半钱,水小半盏调服,口含竹管,吐痰涎极捷,治喉痹如神。 
x乌犀角膏x治咽喉肿痛,及一切结喉、烂喉、遁尸、缠喉、痹喉、急喉、飞丝入喉、重舌、 
木舌等证。 
皂荚(两条,子捶碎,用水三升浸一时久,挪汁去渣,入瓦器内熬成膏) 好酒(一合) 
焰硝 百草霜(研,一钱,同皂角膏搅匀令稠) 人参(一钱,为末) 硼砂 白霜梅(各少许。并 
研入膏中) 
上拌和前药,用鹅毛点少许于喉中,以出尽顽涎为度。却嚼甘草贰寸,咽汁吞津。若木舌, 
先以粗布蘸水,揩舌冷,次用生姜片擦之,然后用药。 
〔《山》〕缠喉风。皂角揉水灌下,得吐愈。 
〔《斗》〕治缠喉风喉痹,饮食不通欲死者。用反魂草根一茎,净洗,纳入喉中,取寒痰出即瘥,神验。 
更以马牙硝津咽之,即绝根。反魂草,一名紫菀。 
〔世〕治咽痛。用土乌药,即矮樟根,以醋两盏煎一盏,先噙后咽,吐出痰涎为愈。 
〔杜〕治缠喉风,束气不通。用蛇蜕炙黄、当归等分为末,温酒调下一钱匕,得吐愈。 
〔罗〕x备急如圣散x治时气缠喉风,渐入咽塞,水谷不下,牙关紧急,不省人事。 
雄黄(细研) 藜芦(生用) 白矾(飞) 猪牙皂角(去皮,炙黄) 
上等分,为细末,每用一豆大,鼻内搐之,立效。 
〔世〕x一字散x治喉闭,气塞不通,饮食不下。 
雄黄(另研,一分) 蝎梢(七枚) 白矾(生研) 藜芦(各一钱) 猪牙皂角(七锭) 
上为末,每用一字,吹入鼻中,实时吐出顽涎为愈。 
治喉咽痛,牙关紧急,用巴豆去壳,以纸压出巴豆油在纸上,以此纸作捻子,点火吹灭, 
以烟熏入鼻中,实时口鼻涎流,牙关开矣。 
喉痹不恶寒者,及寸脉大滑实于关尺者,皆属下证,宜硝石、青黛等寒药降之,或白矾等酸剂 
收之也。韩祗和云∶寸脉大于关尺者,宜消阳助阴。东垣云∶两寸脉实,为阴盛阳虚,下之则愈。 
故予每用此法,治急喉痹,如鼓应桴,或三部俱实,亦可用其法也。 
〔无〕x玉钥匙x治风热喉痹,及缠喉风。 
焰硝(一两半) 硼砂(半两) 脑子(一字) 白僵蚕(一分) 
上为末,以竹管吹半钱入喉中,立愈。 
〔世〕治喉痹咽痛,用蒲黄、甘草、青黛、芒硝,等分为末,时时咽豆许,神效。 
〔《外》〕疗喉痹神验。朴硝一两,细细含咽汁,立愈。 
〔无〕x玉屑无忧散x治缠喉风,咽喉疼痛,语声不出,咽物有碍。或风涎壅滞,口舌生疮, 
大人酒 ,小儿奶癖, 
或误吞骨屑,哽塞不下。 
玄参 贯众 滑石 砂仁 黄连 甘草 茯苓 山豆根 荆芥(各半两) 寒水石( ) 
硼砂(各三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先抄入口,以清水咽下。此药除三尸去八邪,辟瘟疗渴。 
〔丹〕治喉痹,呼吸不通,须臾欲绝。络石草贰两,水升半,煎取贰盏去渣,细细呷之,立 
通。(《外台秘要》本草云∶络石味苦温微寒无毒,主风热。) 
治喉痹。白瑞香花根寸许,研细调灌之妙。(白瑞香药性未详。) 
〔葛〕卒喉痹。取黄柏片含之。又黄柏一斤, 咀,酒一斗,煮贰沸去渣,恣饮便愈。 
〔世〕喉痹,水谷不下。萝卜汁咽之甚佳。(萝卜下气甚速。) 
〔丹〕又方 李实根一片,噙口内佳。 
治风热痰喉痹,先以千缗汤,次以四物汤加黄柏、知母,养阴则火降矣。 
〔《灵苑》〕治急喉闭,逡巡不救者,蠡鱼胆,腊月收,阴干为末,每用少许点患处,药至即 
瘥。病深则水调灌之。 
〔丹〕用李实根研,水敷顶上一遭。 
治喉痹卒不语。羊蹄独根者,勿见风日及妇人鸡犬,以三年醋研和如泥,生布拭喉令赤,敷 
之。(《千金方》) 
又方 
焰硝 枯矾(各五分) 硼砂(一钱) 杜牛膝调敷 
上降之之剂。 
〔罗〕x开关散x治喉风气息不通。 
白僵蚕(炒,一两) 枯白矾(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生姜蜜水调下,细细服之。 
〔《本》〕治缠喉风。用白矾末半钱,乌鸡子清一个,贰味调匀,灌入喉中,立效如神。此方 
活人不计数,幸毋忽。 
〔《山》〕喉闭。用枯矾末吹纳喉中,急用灯盏底油脚灌下。 
〔世〕治喉痹。马屁勃、白矾等分为细末,以鹅翎吹入喉中,吐痰贰升愈。(马屁勃味辛平。) 
治喉闭。一握金一握,烧灰,拌白矾末炒青色为度,用箸三四根,压下舌,看喉中端的,吹入患 
处妙。此药一名八角荷,一名山荷叶,如川芎样生深山。诗云∶一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硫黄怕 
我死,水银化成砂。 
〔无〕x神效散x荆芥、蓖麻肉等分为末,蜜丸皂子大,绵裹含化,治喉痹语声不出者佳。 
〔丹〕又方 猪牙皂角,和霜梅为末噙之。 
〔世〕治喉痹咽肿,手足不和恶寒者,用鸭嘴胆矾末,以箸蘸药点患处,药至即瘥,神效。 
上收之之剂。 
〔海〕治喉痹。取蛴螬虫汁,点在喉中,下咽即开。 
〔崔〕治喉痹壅塞不通。取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瘥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 
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极验。咽喉塞,服之皆瘥。 
〔丹〕又方 用茜草一两煎服,降血中之火。 
〔世〕治咽肿。杜牛膝捣自然汁,和醋服之。(本草云∶杜牛膝主血结及血块。) 
〔无〕x马鞭草散x治患喉痹咽肿连颊,吐气数者。 
马鞭草(本草云∶马鞭草味辛凉,破血主 癖血瘕,通月经。) 
上捣自然汁,每服咽一合许。又一法,用马衔铁,煮汁服,亦妙。 
〔丹〕治喉痹。射干切一片,含咽汁。(《外台秘要》)本草云∶射干破血消 。治疗老血在 
心脾间,味辛凉微温有毒。) 
〔孙〕押班都知潘元从喉闭。急召孙至,于夹袋中取药末半匕,吹入喉中,少顷潘吐出脓 
血立愈。翌日, 
潘诣孙谢曰∶火急之难,非明公不能救,救人之急,非药不能疗,赠金一百两,愿求方以济非常之急。 
孙以其方授之,用猪牙皂角、白矾、黄连等分细锉,新瓦上焙干为末,每用半钱吹入喉中。因曰∶ 
神方无价,安用以利易哉。遂不受所赠。 
急喉痹,其声如鼾,有如痰在喉间者,此为肺绝之候,速宜参膏救之。用姜汁、竹沥放开服, 
如未得参膏,或先煎独参汤救之。服早者,十全七八,次则十全四五,迟则十不全一也。 
〔《素》〕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阴阳别论) 
〔海〕治喉闭逡巡不救方。 
皂荚(去皮弦子,生,半两,为细末,以箸头点少许在肿痛处,更以醋糊调药末浓涂项上, 
须臾便破血出,立瘥。丹溪以鸡毛蘸敷肿处尤妙。) 
又 用远志去心,水调敷项上一遭。 
〔丹〕治喉痹。青艾和茎叶一握,用醋同杵敷痹处,冬月用干者。(李亚方) 
一法用青艾汁灌下。 
〔《山》〕喉闭。用蛇床子烧烟,熏入喉中愈。 
〔《本》〕喉中卒被毒瓦斯攻痛者,切商陆根炙热,隔布熨之,冷辄易,立愈。 
〔丹〕有人患缠喉风,食不能下,大麦面作稀糊咽之,滑腻容易下咽,以助胃气。(《衍义》云∶ 
以此代粥食也。若能食者,不必用此。) 
〔《山》〕挫喉气不通者,以冷水徐灌之。 
《内经》刺灸喉痹法有四。今以经脉所过,咽喉取之验者,及他病相干,而致喉痹取之者, 
通六经也。 
其一,取手足阳明。经云∶喉痹不能言,取足阳明。能言,取手阳明。又云∶胃足阳明脉,从 
大迎前下人迎,附循喉咙。所生病者颈肿喉痹,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又云∶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 
去踝八寸,别走太阴。 
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取之所别也。又曰∶大肠手阳明脉,所生病者喉痹,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 
也。 
其贰∶取手少阳。经云∶三焦手少阳之脉,出缺盆,上项系耳后,是动则病嗌肿喉痹,视 
盛虚热寒陷下取之。又曰∶邪客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壮者立已,老者顷已,左取右,右取左是也。 
其三,以经络所过喉咽者有贰。经云∶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故喉之后疼者,取之累 
验也。又云∶肾足少阴之脉,上贯肝鬲,循喉咙,窦汉卿所谓必准者,照海治喉中之闭塞是也。 
其四,他病相干致喉痹者有一。经云∶心咳之状,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取心之 
俞,盖大陵穴是也。 
〔孙〕文潞公一日喉肿,翰林咽喉科治之,经三日愈甚,上召孙治之。孙曰∶病得相公书判 
笔一管,去笔头,水 笔管点药入喉便愈。孙随手便刺,相公昏仆,不省人事,左右皆惊愕流汗。 
孙乃笑曰∶非我不能救相公,须臾呕出脓血升余,旬日乃平复如故。见上,上喜曰∶孙召良医, 
甚有手段。予尝治一男子喉痹,于太溪穴刺出黑血半盏而愈。由是言之,喉痹以恶血不散故也。凡 
治此疾,暴者必先发散,发散不愈,次取痰,取痰不愈,次去污血也。 
〔《摘》〕治喉痹∶丰隆 涌泉 关冲(甚者,以小三棱针藏笔锋中,诈言点药于喉痹上, 
乃刺出紫血,顿下立愈。) 
〔《撮》〕喉痹乳蛾∶少商(针入一分,卧针向后三分。) 照海 太冲 
〔洁〕喉闭不通∶少商 隐白 少冲 涌泉 
〔《摘》〕喉痹颔肿如升,水粒不下∶少商(出血。)手大指背头节(三棱折刺三针,出血。) 
阳谷(三分。) 
〔《甲》〕喉痹,完骨及天容、气舍、天鼎、尺泽、合谷、商阳、阳溪、中渚、前谷、商丘、 
然谷、阳交悉主之。喉痹胸中暴逆,先取冲脉,后取三里、云门(皆泻之。) 
〔《脉》〕喉痹刺少阴,少阴在手腕,当小指掌后动脉是也,针入三分补之。 
〔《甲》〕喉痹咽如梗,三间主之。喉痹不能言,温溜、曲池主之。喉痹气逆,口 ,咽喉 
如扼状,行间主之。喉痹咽肿,水浆不下,璇玑主之。喉痹食不下,鸠尾主之。 
白色粗理者肺大,肺大则多饮,善病喉痹。(全文见诊。)心脉大甚为喉 。(全文见治虚实法。) 

卷之十五·肝胆部咽喉
咽嗌痛(咽嗌不能纳唾与食是也)
属性: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全文见治法。) 
〔丹〕咽痛必用荆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