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贰味服之,两服立愈。 
〔《灵》〕中风,有所堕坠,恶血留内,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又中风及 
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又,头痛不可取于 者,有所击堕,恶血在内。若 
肉伤痛未已,可侧刺,不可远取之也。(邪气脏腑及厥病篇) 
夫从高坠下,恶血流于内,不分十贰经络,医人俱作中风肝经,留于胁下,以中风疗之。血 
者,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之伤,必留于胁下,盖肝主血故也。痛甚则必有自汗, 
但人人有汗出,皆属风证,诸风皆属于肝木,况败血凝泣,逆其所属,入于肝也。从高坠下, 
逆其上行之血气,非肝而何?非伤寒无汗,既曰汗,必自风化之也,故以破血行经药治之。 
x复元羌活汤x治从高堕下,恶血流于胁下,及疼痛不可忍者。经云∶有所堕坠,恶血留内;有 
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则伤肝。肝胆之经,俱行于胁下,经属厥阴、少阳。宜以柴胡为引 
用为君。以当归活血脉;又急者痛也,以甘草缓其急,亦能生新血,阳生阴长故也,为臣。穿山 
甲、栝蒌根、桃仁、红花,破血润血为之佐。大黄酒制,以荡涤败血为之使。气味相合,各有 
所归,痛自去矣。 
柴胡(五钱) 当归(三钱) 甘草(贰钱) 穿山甲(炮,三钱) 大黄(酒浸,一两) 桃仁(去皮 
尖,五十个) 红花(贰钱) 栝蒌根(三钱) 
上件,桃仁研烂;余药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贰钟,酒半盏,煎至七分,去渣。大温 
服食前,以利为度。得利后,痛或不尽,服乳香神应散。(乳香神应散见前无里证条。) 
〔洁〕x巴戟汤x治从高坠下,及打扑内损,昏冒嗜卧,不能饮食,此谓血闭脏腑不通。 
巴戟(去心,半两) 当归 地黄 芍药 川芎(各一两) 大黄(半两) 
上为末,水煎,以利为度。 
〔垣〕x当归导滞散x治打扑损伤、落马坠车瘀血,大便不通,红肿青黯,疼痛昏闷,蓄血内壅 
欲死。 
大黄(一两) 当归(一钱) 麝香(少许) 
上三味,除麝香别研外,为极细末,入麝香令匀。每服三钱,热酒一盏调下。如前内瘀血去, 
或骨节伤折,疼痛不可忍,以定痛接骨紫金丹治之。 
〔严〕x夺命散x治刀刃所伤,及从高坠下,木石压损,瘀血凝积,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 
水蛭(用锻石拌,慢火炒令干黄色,半两) 黑牵牛(贰两) 
上为末,每服贰钱,用热酒调下。约行四五里,再用热酒调黑牵牛末贰钱催之,须下恶血成 
块,以尽为度。 
〔无〕x鸡鸣散x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血瘀凝积,气绝欲死,烦躁头痛,叫呼不 
得,并以此药利去瘀血,治折伤神妙。 
大黄(一两,酒蒸) 桃仁(贰七粒,去皮尖) 
上研细,酒一碗,煎至六分,去渣,鸡鸣时服。次日,取下瘀血即愈。若便觉气绝不能言, 
取药不及,急掰口开,用热小便灌之,即愈。 
〔罗〕x花蕊石散x治一切金刃箭镞伤,及打扑伤损、猫狗咬伤或至死。血瘀伤处,以药掺之, 
其血化为黄水。再掺药便活,更不疼痛。如内损血入脏腑,煎童子小便,入酒少许,调一大盏 
服之立效。若牛 肠出不损者,急纳肠入,用细系或桑白皮为线,缝合肚皮,缝上掺药,血止 
立活。如无桑白皮,用生麻缕亦得。并不得封裹疮口,恐作脓血。如疮干,以津液润之,然后掺 
药。妇人产后败血不尽,血迷血晕,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者,但心头觉暖,急 
以童子小便调一盏,取下恶物如肝片,终身不患血风血气证。若膈上有血, 
化为黄水,实时吐出,或随大便出。 
石硫黄(四两) 花蕊石(贰两) 
上贰味,相拌合匀。先用纸筋和盐泥固济瓦罐子一个,内可容药。候泥干入药在内,再 
用泥封口候干,安在四方砖上,上书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笼叠周匝,自巳午时从下着火, 
渐渐上彻,直至经宿。火冷炭尽。又放经宿,罐冷取出细研,以绢罗子罗极细,瓷盒盛之, 
根据法使用。 
〔《本》〕治打扑坠损,恶血攻心,闷乱疼痛,x水仙散x。 
未展荷叶阴干,一味为末,食前以童子热小便一小盏,调下三钱,以利下恶物为度。 
〔《圣》〕治扑打坠损,恶血攻心,闷乱疼痛。以大干荷叶五片,烧令烟尽,细研,食前, 
以童子热小便一小盏,调三钱匕,日三服。 
〔塞上方〕治坠伤损扑,瘀血在内烦闷者。用蒲黄末,空心热酒调下三钱,瘥。 
〔《本》〕宣和中,有一国医,忽承快行宣押就一佛刹医内人。医诊视之,已昏死矣。问其 
从人,皆不知病之由,惶恐无地。良久有贰三老内人至,下轿环而泣之,方得其实云∶因蹴 , 
自空而下坠死。医者云∶打扑伤损,自属外科,欲申明,又恐后时参差不测。再视之,微觉有气, 
忽忆药箧中有苏合香丸,急取半两,于火上焙去脑麝,用酒半升研化灌之。至三更方呻吟,五 
更下恶血数升,调理数日方瘥。 
〔仲〕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伤。 
大黄(一两,切,汤浸,或半两) 绯帛 乱发(如鸡子大,烧灰) 败蒲席(三寸) 
久用炊单布(一尺,烧灰) 桃仁(四十九个,去皮尖) 甘草(如中指节,炙,锉) 
上七味,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汤,或纳酒一大盏,次下大黄,去渣,分温三服。先锉败蒲 
席半领,煎汤浴,以衣被盖覆。斯须通利数行,通后立瘥。利后浴水赤,勿怪,即瘀血也。 
〔《圣》〕治 扑损,肌肤青肿。用茄子种通黄极大者,切作片如一指浓,新瓦上焙干为末。 
欲卧,酒调 
贰钱匕,一夜消尽无痕。 
〔《本》〕 疗因伤损血瘀不散者。取牡丹皮八分,合虻虫贰十一枚 过,同捣筛。每用温酒 
和散方寸匕服,血当化为水下。 
〔丹〕治被打,瘀血在骨节下出者。生铁一斤,酒五升,煎取一升,饮之。(《肘后》) 
〔《本》〕治从高堕下坠损,恶血在骨节间疼痛,x芸苔散x。 
荆芥 藕节(各贰两。阴干) 芸苔子 川芒硝 马齿苋(各一两。阴干) 
上为细末,用苏木半两,酒一大盏,煎至七分,调下贰钱服之,不拘时服。 
〔丹〕盛官人因上山,恶血瘀入内损伤,食少,脉弦,此须用活血和气。 
川芎(三钱) 青皮(贰钱) 芍药 滑石(各一钱) 牡丹皮(五分) 炙甘草(一钱) 桃仁(七枚,研) 
上作一帖服之。 
凡伤切不可饮冷水,血见寒则凝,但一系血入心,即死。 
〔《素》〕人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 
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脉动。不已,刺三毛上各一 ,见 
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惊不乐,刺如右方。(缪刺论) 
〔《灵》〕 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坠堕,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小腹 
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寒热病篇 三结交者,即关元穴是也。) 
〔《脉》〕从高扑损,内有血,腹胀满。其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 

卷之贰十·心小肠部扑伤损
金疮
属性:〔《本》〕 治金疮。止血除疼痛,辟风,续筋骨,生肌肉,x地黄散x。 
地黄(苗) 地菘 青蒿 苍耳(苗) 生艾汁(三合) 赤芍药(各五两,入水煎取汁) 
上五月五、七月七日午时修合。以前药汁拌锻石阴干,入黄丹三两,更杵为细末。凡有金 
疮伤折出血,用药包封,不可动,十日瘥,不肿不脓。 
〔世〕治金疮。风化锻石、韭叶嫩者同捣,入鹅血调和成饼,乘风阴干为末,敷上。(无鹅血 
鸭血亦得。) 
治金疮血不止,用半夏、锻石、郁金三物为末,掺上伤处,即住。 
〔崔〕疗金枪刀斧伤破血。以锻石一升,石榴花半斤,捣取末,少许捺少时,血断便瘥。 
〔洁〕x末药散x刀箭药,止血住痛。 
定粉 风化灰(各一两) 枯矾(三钱,另研) 乳香(五分,另研) 没药(一字,另研) 
上件,各研为细末,同和匀,再研掺之。 
〔丹〕刀斧伤。锻石包之,痛止血住。 
〔《精》〕胜金方治刀斧伤,止血生肌,x蚕蛾散x 
晚蚕蛾为末,掺匀绢帛裹,随手疮合血止。一切金疮亦治。 
一法用生晚蚕蛾、锻石贰味,同捣成饼,阴干为末敷之。 
〔《本》〕 治金疮止疼痛,x刘寄奴散x 
刘寄奴一味为末,散掺金疮口里。昔宋高祖刘裕,微时伐荻,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 
复至,闻有杵臼声,往觇之,见青衣童子数人,于臼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 
合药敷之。帝曰∶神何不杀之?答曰∶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杀。帝叱之皆散,收药而去,每遇金 
疮敷之效。寄奴,高祖小字也。此药非止治金疮,治汤火疮大妙。《经验方》云∶刘寄奴为末, 
先以糯米浆,鸡翎扫着伤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汤火伤,急用盐水洗之, 
护肉不坏。 
〔世〕治金疮,打扑损伤。用 草研细,入盐少许,罨之愈。金疮血出不止,挪小蓟叶封之。 
金疮止血。杵覆盆花苗敷疮,立止。(《梅师方》) 
〔《本》〕 治金疮血不止兼痛。用血竭末敷,立止。 
〔《精》〕 治恶疮、金疮、刀斧伤见血方。以好降真香为末贴之,入水并无伤痕,绝妙。 
(方见华佗《中藏》) 
治刀箭伤出血不止,并骨折。 
槟榔(一个) 木香 胡地黄(各三钱) 
上为末。敷疮口,血立止,又可接骨。 
〔仲〕金疮方,x王不留行散x主之。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 蒴 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 桑根(用白皮根行东南者, 
三月三日采) 甘草(各十分) 黄芩(贰分) 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者出汗) 干姜 芍药 
浓朴(各贰分) 
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过,各别研、杵、筛,合治为散,服方寸匕。小疮 
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南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用。 
〔《广》〕 金疮血不止痛。白芍药一两,熬令黄,杵细为散,酒后米饮下贰钱。并得初,三服 
渐知。 
〔《鬼》〕 治金疮出血肉 。蝙蝠贰枚,烧烟尽,以水调服方寸匕。令一日服尽,当下如水 
血消。金疮肠出欲入之。磁石、滑石各三两,为细末,白米饮送下方寸匕。日再用。(《鬼遗方》) 
仲景问曰∶寸口脉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疮,被刀斧 
所伤,亡血故也。 
〔《脉》〕金疮血出太多,其脉虚细者生;数实者死。金疮在阴处,出血不绝,阴脉不能至 
阳者死;接阳而复出者生。金疮出血,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斫疮出血一贰石,脉来大者,贰 
十日死。斫刺俱有病,多少血出不自止断者,其脉止。脉来大者,七日死;滑细者生。 

卷之贰十·心小肠部扑伤损
杖疮
属性:〔河〕x鬼代丹x治打着不痛。 
无名异(研) 没药(研) 乳香(研) 地龙(去土) 自然铜(醋淬,研) 木鳖子 
(去壳,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温酒下一丸,打不痛。 
〔《精》〕x乳香散x治杖疮神效。 
自然铜(半两,醋淬七次) 乳香(三钱) 没药(三钱) 茴香(四钱) 当归(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温酒调下。 
x鸡鸣散x下杖痛腹中恶血甚好。(方见 扑伤损。) 
x五黄散x治杖疼定痛。 
黄丹 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 乳香(以上各等分) 
上为细末,新水调成膏,用绯绢帛上摊贴。 
〔洁〕x没药散x治杖疮止痛,令疮不移。 
密陀僧 没药 乳香(各一两) 干胭脂(一两半) 腻粉(半两) 
上细末,次入龙脑少许,若多更妙。烧葱与羊骨髓生用,同研如泥,摊在绯帛上贴之。 
〔丹〕杖疮痛,用黄柏、生地黄、紫荆皮敷。此皆要药也。只是血热作痛,用凉药去瘀血为先, 
须下鸡鸣散之类。(鸡鸣散方,见 扑伤损条。本草紫荆,破宿血。) 
又方,用生地黄、黄柏、童便调敷,或加韭汁。不破者,以韭菜、葱头杵贴,冷即易之。膏 
药用紫荆皮、乳香、没药、生地黄、大黄、黄柏之类。 
又方,用木耳盛于木杓内,用沸汤浸烂,搅水令干,于砂盆内擂细敷疮上。 
又方,用大黄、黄柏为末,生地黄汁调敷,如干再敷。 
又方,用野苎根嫩者,不拘多少洗净,同盐并擂,敷在疮上神妙。伤重多用盐。 
〔世〕x杖疮丹x 
用刘寄奴末六钱,马鞭草末四钱,蜜调敷。如湿者干掺。(马鞭草即铁筅 。此方甚妙。) 

卷之贰十·心小肠部扑伤损
汤火疮
属性:〔世〕凡汤火伤,急向火炙。虽极痛,强忍一时即不痛。慎勿以冷物塌之及井底泥敷之,使 
热气不出,烂入肌肉。 
〔丹〕火烧,以好酒洗之,又以盐敷其上。如皮塌者,以酒熬牛皮胶敷之。如汤伤,以淋过第 
贰次灰渣敷,立安。热酒伤,糯米粉炒黑末,酒调敷之。治汤火灼未成疮者,用艾白根烧灰,鸡 
子黄和敷之。如成疮,用白蜜封之,以竹中膜粘贴,日三。 
〔世〕治汤火疮,麸皮炒黑灰为末,敷上神妙。此方有补性,始终皆可用。治汤火疮,取旧 
烹银炉中烧过焦黄土研细如粉,以生姜调于帛上,贴之痛止。一方,用溶银锅子细末,油调敷, 
佳。 
〔《千》〕 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烧灰,麻油和封之,浓乃佳。已成疮,烧白糖灰粉敷之, 
燥即瘥。(用白糖。《葛氏方》) 
〔垣〕x保生救苦散x治火烧热油所损,或至肌肉亦脱;一切犬啮损伤并刀斧所伤。 
用生寒水石,不计多少,为极细末调涂之,或干上,然不如油调,其痛立止。并不作脓, 
无分毫痛苦楚,日近完复,永无破伤风症。 
〔《精》〕x冰霜散x治火烧皮烂大痛。 
寒水石(生) 牡蛎(烧) 朴硝 青黛 轻粉(各等分) 
上为细末,新水或小油调涂,立止。 
治汤火所伤,赤烂热痛。 
赤石脂 寒水石 大黄(各等分) 
上为末,以新汲水调涂伤处。 
〔丹〕治火烧。 
桐油 水银(各等分) 
上贰件,以柳条不住手搅成膏,再入大黄末、石膏末,和以牛皮胶,入少水溶开,外用猫儿 
肚底毛细剪掺上,贴之。 
〔罗〕x绿白散x治汤熨、火烧疼痛。 
用苦参不拘多少为细末,每用以小油调搽。 
〔《精》〕凡被汤、热油,痛不可忍,取厕下黑淤泥,量伤大小斟酌多少,次以老姜汁、麻油 
十分之一,共研令匀,搽伤处立愈。 
〔世〕以青黛敷之妙。 
〔丹〕治汤火疮烂者。以黄蜀葵花落者,净器收之,入水些少,待烂成水,敷上神妙。 
热油浇外痛,以蜜敷之,立安。(《梅师方》) 
〔《本》〕 治火疮败坏。用云母粉同生羊髓和涂之。 
〔《经》〕治汤火疮,至妙。用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鸡翎扫伤处后,搽药末在上,并 
不痛,亦无痕。大凡汤伤,先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敷药。又方,以榆白皮末,猪脂油涂 
疮愈。 
〔世〕治火汤疮。先以酒洗,次以杨梅树皮为末,香油调敷。治汤火疮,用发一束香油煎, 
以发尽为度,放冷,搽患处验。 
〔《精》〕 治中热油及火烧,除外痛。以丹参八两细锉,以水微调,取羊脂贰斤煎。三上 
三下,以敷疮上 
愈。(《梅师方》同。) 
治汤火,x至圣膏x。 
用鸡子黄十个,入银石器内熬自然油,调好粉敷之,愈。 

卷之贰十·心小肠部扑伤损
竹木刺、针入肉
属性:〔《精》〕凡诸竹木刺入肉中不出,以蛴螬研敷,立出。又方,用白茅根捣敷之,立出。又方, 
嚼牛膝根罨之,即出。 
〔《简》〕治竹木刺扎入,深不得出。用乌羊粪捣烂,水和,罨于伤处,浓敷之。曾有庄仆, 
脚心中刺不得出,苦痛欲死,以此药黄昏敷之,至四更其刺出,遂安。 
〔《山》〕芦苇刺入肉者,细嚼栗子渣 伤处。木竹刺已出痛者,蝼蛄罨之妙。 
〔《简》〕治针入肉不出。用蝼蛄脑子同硫黄研细调敷,以纸花贴定。如觉痒时,其针自出。 
〔罗〕x神圣膏x取针误入皮肤。 
用车脂不拘多少,成膏摊纸上如钱许。贰日一换,三五次其针自出。 
又取针误入皮肤,用乌鸦翎三五枚,火炙焦黄色,碾为细末,好醋调成膏子,涂在疮上。 
纸盖一贰时针出,效。 
〔《简》〕治针入肉不出。用双仁杏仁捣烂,以车脂调匀,贴在疮上,其针自出。 
〔世〕治绣针刺足已出痛者。用黄泥罨之。 
〔《简》〕主小儿误为诸骨及鱼骨刺入肉不出者。水煮白梅肉研烂,调象牙末,浓敷骨刺处, 
自软。 
〔《图》〕生象牙,主诸物刺入肉,刮取屑细研,和水敷疮上,刺立出。如咽中刺,用水调 
饮之。旧象梳屑尤佳。 
〔孟〕鱼骨在肉中不出者,嚼吴茱萸封之,骨当烂出。 
〔丹〕破伤风、血凝心、针入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