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一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中共无衔军事家-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会被错定为AB团遭到逮捕,冲动地采取贸然行动,于12日带领部队包围富田省行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释放全部被捕人员,并将队伍拉到赣江以东地区。这就是震惊一时的富田事变。    
    最为不该的是,红二十军少数领导人错误地将仇恨的火焰对准了毛泽东。他们模仿毛泽东的笔迹,伪造了一封毛泽东给总前委秘书长古柏的信,说是要将朱德、彭德怀、黄公略打成AB团的主犯。为此,他们公开喊出了“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彭、黄”的口号,还将伪造的信件分别送给朱德、彭德怀、黄公略,企图在红军最高领导层造成分裂。    
    龙飞凤舞,金钩铁画,毛泽东的书法潇洒自如而又不拘一格。他的笔迹正如他的为人一样,瑰丽奇伟但很难模仿。可是,伪造信不仅把字体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行文的口气也力求神似。这封以假乱真的信件送到朱、彭、黄手上,三人不约而同地作出了一致的反应。    
    朱德与黄公略立即将信送给毛泽东看。    
    “你们怎么还送给我呀?”毛泽东笑着问。    
    朱德、黄公略回答:“我们不相信这封信是你写的。”    
    黄公略对毛泽东深信不疑,对彭德怀却放心不下。他担心性格刚猛、火爆的彭德怀会看不出破绽,轻信上当。他悄悄地来到红三军团指挥部,准备提醒老战友。    
    彭德怀虽然以猛张飞、莽李逵自许,平时爱冲动、发火,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沉住气。当他最初看到伪造信时,确实感到吃惊、震怒,内心翻江倒海,掀起巨大的波涛。笔迹、口气是典型的毛氏风格,转信人是三军团前委秘书长,内容与自己有关,一切似乎都是真的。惟一不能说服自己接受伪造信的是毛泽东的为人。彭德怀后来如实地追忆起当时的心理:    
    当时我的脑中回想着毛泽东同志建设工农革命军、建设井冈山根据地、传达六大决议、争取袁(文才)王(佐)联盟、严肃批评乱杀两个群众的事;关于当时不应该留五军守井冈山的自我批评;特别是古田会议决议,这一切都是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政治家风度。毛泽东同志决不是一个阴谋家,而是一个无产阶级政治家。    
    冷静下来的彭德怀反复阅读这封信,很快找出了马脚。他召集红三军团师以上干部开会,说:“这信虽然字迹逼真,但忽略了毛泽东的一个特点,他写信年、月、日都是用中文数字,从来不用罗马字和阿拉伯数字。因此,我可以断言,这封信是假的。写这封信的人是想陷害同志、分裂一、三军团,这不是什么党内路线争论,而是可耻的阴谋,是有利于敌人的犯罪行为!”    
    听到彭德怀掷地有声的结论,黄公略长舒一口气,欣慰地对邓萍说:“老彭粗中有细,他还是站在毛泽东这边的。”     
    为了维护红军的团结和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黄公略与朱德、彭德怀联名于12月17日和18日接连发表《为富田事变宣言》和《给曾炳春等的一封公开信》。宣言和公开信指出:“富田此次行动,惟一的借口是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右倾’。泽东同志平时主张彻底平田,坚决在政治上反对富农领导,经济上反对富农剥削,相当的武装地方群众,巩固苏维埃政权,这些主张……是布尔什维克的正确路线。”“目前决战在即,凡是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同志,应站在共产党总前委领导之下,一致团结,坚决消灭敌人,谁不执行这一任务,谁破坏这一任务,谁就是革命的罪人。朱德、彭德怀、黄公略对于同志之去就,只有革命与反革命之分,没有私人拥护与否之别!”宣言明确表示:“朱、毛、彭、黄团结到底!”     
    由于黄公略等人的坚决态度和说服教育,终于克服了富田事变造成的严重危机,红二十军也从赣江东岸拉过江来,重新回到革命队伍中。


第一部分 飞天骄将黄公略第6节 义无反顾

    大节上的坚定果决、同志之间的真诚信任、危难时候的相互扶携,使朱、毛、彭、黄的感情更增进了一层。    
    富田事变给参加“围剿”的国民党军队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红军部队和最高领导层出了问题,于是一改初战时谨慎的态度。12月28日,国民党第一纵队司令兼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决定趁“共匪”内讧之机大举进攻,亲率师部和第五十二旅、五十三旅向龙冈推进。这一情报被红军侦知,朱德专门赶到红三军,对黄公略说:“谭道源跑了,张辉瓒来了。总前委决定,由你们红三军担任正面攻击。”当时,黄公略手上只有红七师一个团的兵力,要死死地顶住敌人6个团的进攻,任务非常艰巨。    
    12月30日晨,一场大雾将龙冈笼罩。浓雾弥漫着整个山间,将太阳裹得透不出光亮,虽然是白昼却如同夜晚一样晦暗。黄公略带领第七师潜伏在龙冈以东小别村山坡上,静静地等候着敌军。上午九时许,张辉瓒的先头部队一个旅抵达小别村,红七师突然发起攻击,将大股敌军挤压在山坳里。敌人清醒之后,发起反扑,七师兵力上的劣势很快暴露出来,防线多处出现危机。黄公略派人向总指挥所请求增援。总指挥所只有一个连的兵力,担负着警卫任务。    
    “顾不上这多了!”朱德吩咐作战参谋处长:“前线紧急,必须派兵去,多少总要派,没有兵就派将。”    
    经过拉锯,小别村一线阵地趋于稳定。不久,红三军第八、九两师赶到,向先头旅两翼发起猛烈攻击,干净利索地解决战斗,将连同赶来增援的一个团全包了“饺子”。下午三时,左路红十二军和右路红四军、红三军团一部按照原定计划迂回到龙冈侧后,从背后包抄过来,将张师4个主力团全部消灭,张辉瓒也成了俘虏。    
    龙冈战斗结束后,围剿军总指挥鲁條平心灰意冷,顿生挂冠之意。他在给蒋介石的报告中说:“龙冈一役,十八师片甲不还。”蒋介石斥责道:“十八师失败,是事之当然,不足为怪。我兄每闻共党,便张皇失措,何胆小乃尔!使为共党闻之,岂不为之所窃笑乎?吉安为赣中重镇,望严督固守,只许前进,不许后退。”    
    鲁條平下令各部继续进攻,其嫡系谭道源师向东韶转进,未至东韶县城即遭到红军主力围攻,三千余人被歼。    
    红军在五天之内,连续取得龙冈、东韶战斗的胜利,共歼敌一万五千余人,这是中央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大的一次战役。黄公略带领红三军参加全部的战斗,特别是在具有决定意义的龙冈战斗中,他以寡敌众,为友邻部队迂回包抄争取了时间,所率的红三军歼敌占总数的一半,居功至伟。    
    战后,毛泽东兴奋地写下《渔家傲》:“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里描写的就是黄公略指挥阻击战的一些情景。    
    反间计被破,银弹战术不灵,蒋介石惊讶共产党人不食人间烟火。“一刀两断,义无反顾。”黄公略授权刀斩其兄,留柬斥蒋,写下大义灭亲的佳话。第二次反“围剿”中,全军将士惊观黄公略“飞将军自云霄入”的英姿。    
    熟悉蒋介石的人说,他算不上一个高明的战略家,却是一个精明的阴谋家。在他的武库中,最犀利的法宝是使用离间计和银弹战术进行分化瓦解。在军阀混战中,这套战术曾经无往不利,取得过奇效,因此,在剿共战场碰壁后,他故伎重施,并把策反对象定为龙冈之役中立下头功的黄公略。    
    蒋介石经过精心策划,采取双管齐下的战术。首先,他令何键将黄公略的母亲和妻子押解到长沙,故意在公开场合露面,然后透过报纸披露“黄公略既将母与妻子送来长沙,足见悔过情殷,投诚心切”。 这一招的用意是混淆视听,造成黄公略与蒋介石已有接洽的假象,将他逼入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死胡同,从而进行要挟。在进行一番铺垫之后,蒋介石委任黄公略的堂叔黄汉湘为国民党宣抚使进驻南昌,派黄公略的大哥黄梅庄为少将参议,携带委任状、银元等物进入苏区“劝降”。    
    黄梅庄一进苏区即被红三军团扣留。彭德怀与黄公略交厚,知道黄梅庄与黄公略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人格卑劣,小时经常虐待公略和他母亲,不给他钱上大学,平江起义后还将公略的母亲赶出家门。    
    彭德怀与滕代远、邓萍、袁国平等人商量,认为这个时候黄梅庄前来探视兄弟,一定另有蹊跷,于是设下计谋,准备将他灌醉,套出真话。    
    宴席从品酒开始。彭德怀专门备了两瓶“竹叶青”待客:“我与公略亲如兄弟,和你也是旧识,都不是外人,今天不醉勿归。你是海量,我不善饮,你喝一盅,我喝半盅。”    
    一盅半盏地斟酒,黄梅庄嫌慢,说:“干脆爽快些,我喝两盅你喝一盅。”他也想早点把彭德怀弄迷糊,套点情报。    
    两人杯来盏去,一瓶酒下肚。黄梅庄试探着进入正题:“你们连续取得胜利,势力发展真快!”    
    “不大。”彭德怀说话粗声大气:“公略军才三万人,我的也不过五万人。”    
    黄梅庄见彭德怀有点醉意、口无遮拦,又开一瓶“竹叶青”酙上,说:“难得高兴,再喝。”    
    “你也喝。”彭德怀顺着他的话往下套:“我和公略相知甚深,称得上是莫逆之交。梅兄冒暑前来,必有贵干,如有好处,千万不要瞒我。”    
    “不敢,不敢。我是一个闲人,主要是替汉湘叔跑跑腿。”黄梅庄开始露底。    
    彭德怀说:“我们共几万人,如果在汉湘叔那里,能编个什么?”    
    “你去,总司令。公略去,仍然当军长。”黄梅庄酒量虽大,也经不起两瓶烈酒。    
    “这是你的想象吧,说说而已,怎么能保证是真的?”彭德怀盯着他问。    
    黄梅庄完全醉了,把秘密全倒了出来:“哪能空口说白话!委员长、汉湘叔都有信给公略。”说完,他把随行的皮箱打开,剖开底层,取出密信。    
    蒋介石的信,大意是说:校长不才,使你走上歧途。    
    黄汉湘的信,劝黄公略立即投诚归正,并云“蒋公美德,叔亦愿为你说项”。    
    拿到物证后,彭德怀见黄梅庄摇摇欲倒,难以支持,便说:“梅庄先生睡睡吧,我也去睡睡,我们晚餐时再谈。”    
    随后,彭德怀将这些情况上报方面军总部。总部写信给黄公略,征求对他兄长的处理意见。黄公略不顾老母、妻子尚在敌人手中,在复信中写了八个大字:“一刀两断,义无返顾。”     
    按照黄公略的意见,红军将黄梅庄秘密处决,割下他的头颅密封,放进小皮箱里,交给随行的小特务,让他将这件“礼物”送与蒋介石,并附信一封。    
    复信署名黄公略,大意是:    
    蒋贼卖国,屠杀工农,罪当处剐;汉湘附逆,亦当引颈受诛;梅庄甘当走卒,还尔狗头,以儆效尤。    
    蒋介石收到“礼物”后,嘟啷着对侍卫说:“我真奇怪,共产党像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不久,他将宣抚署撤销,从此不再对红军将领抱有幻想。    
    黄公略大义灭亲,发生在第二次“围剿”之前,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粉碎敌人“围剿”的斗志和信心。


第一部分 飞天骄将黄公略第7节 飞将军

    1931年4月,蒋介石集结二十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起第二次“围剿”。当时,红一方面军只有三万人,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围绕采取何种战略方针,苏区中央局展开激烈争论。党内有三种意见:    
    大多数人鉴于敌我兵力悬殊,主张分兵退敌,认为分兵可以使敌人包围落空,可以转移目标;    
    苏区中央局书记项英提出“牵牛”战略,即以主力将敌军引出根据地,甚至提出可以转移到四川建立根据地,因为斯大林曾经说过四川是最好的根据地;    
    毛泽东主张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先往根据地腹部撤退,在退却中寻找敌人弱点,集中兵力给予毁灭性打击。    
    在中央局,毛泽东的主张居于少数地位,只有朱德表示赞同。于是,毛泽东建议扩大讨论范围,听取各军军长、政委的意见。在扩大的苏区中央局会议上,黄公略、罗炳辉、林彪、罗荣桓等大批军政首长支持朱毛的建议。中央局遂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    
    从4月下旬开始,红军秘密集结于东固地区待机。    
    东固位于中央苏区腹地,在五个县的接界处,而且距五个县城都只有五十多公里。这里地形险要、隐密,均为崇山峻岭,只有五条羊肠小道通向外界,是个藏兵运兵的绝佳地点。    
    一等二十多天,不见敌军动静。5月14日黄昏时分,红军总部突然截获敌军通话。由于在苏区长驱直入,没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国民党军队异常狂妄,竟然用明码通话。公秉藩第二十八师师部与留守处进行联络时,用明码通知:“我们现驻富田,明晨出发。”留守处问:“到哪里去?”师部说:“东固。”    
    从富田到东固相隔二十公里,只有两条大路相通,中间要经过一段险峻峭拔的隘路。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决定全军主力从敌郭华宗师和蔡廷锴师之间的空隙中秘密西进,钻过“牛角尖”,然后突然以两侧包抄的方式,攻击敌人的后背。毛泽东将指挥部设在白云山,当面对黄公略、林彪和彭德怀部署任务:“黄公略的红三军、林彪的红四军负责攻打正面,彭德怀的军团全部用来打包抄,腹背夹击,敌人一定会垮下来。”    
    5月15日午夜子时,各军按照指令快速挺进。预定打响总攻的第一枪仍然是担任中路阻击任务的红三军。凌晨,毛泽东亲自赶到红三军军部。    
    黄公略请示:“总政委还有什么交待?”    
    毛泽东说:“我一直在琢磨,从东固到中洞是否确实只有两条路?还会不会有其他路径?我们去请教一下‘三老’。”    
    毛泽东所说的“三老”是指老猎户、老药农、老驮商,他们经常上山打猎采药,穿山越岭,往往能够探知一些秘道。毛泽东与黄公略找熟悉情况的老农一打听,果然探出在东固到中洞的南侧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山间小路。两人经过商量,果断决定改变原定行军路线,寻小路直插中洞,提前到南侧山岭埋伏,准备伏击经过的敌军。这个战术变化,对于歼灭公秉藩师具有重要意义。    
    5月16日清晨,公秉藩师从固陂圩出发,朝中洞前进。这个师刚从北方调来,不习惯山地作战,而且他们得到的情报上说红军主力尚在宁都一带,因此行军十分放松,连警戒哨也没有放。在中洞稍作休息后,他们继续朝东固前进。    
    五月的山谷,春风拂煦,万籁俱寂,风中还夹带着山花的香味。山谷之中只听到一两声鸟鸣,不要说人影,就是走兽的踪迹也没有发现。谁知,全师殿后部队刚离开中洞,突然随着一声炮响,山谷震荡,数千颗手榴弹从天而降,轻重机枪和步枪构成交叉火力网,将全师官兵压制在谷底,上万名红军战士从山岗密林中、草丛中跳出,像猛虎一样扑下山来。    
    “这些人是从天上掉下来吗?”公秉藩吓呆了,不停地嘀咕道。他根本来不及部署抵抗,全师就分崩离析。他混在士兵中当了俘虏,后来又领了三块银元的遣散费,逃出苏区。战后,保住性命的公秉藩心有余悸地回忆道:    
    五月十六日早晨,我和平常一样,清晨运动完毕,率师直属部队从固陂圩出发。后方各地都平静得像水一样,沿途看不见任何袭击征候。上午十时到达山坑时,突然在一声炮声下,步枪、机关枪齐发,山鸣谷应,响彻云霄。正在行进中的队伍被打乱了,有的人马被打死,有的被打伤,横倒竖卧在山路和两旁的田地上。尚未死亡的官兵乱成一团,莫知所措。一个一万多人编成的师,一下子就被歼灭光了。    
    黄公略因势制变,根据山民提供的秘道,改变行军路线,巧妙地将阻击战演变为伏击战,并以突然、迅猛的动作打乱敌军指挥系统,为全歼公秉藩师立下头功。特别是他率军从天而降的英姿,给在白云山观察战斗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赠给黄公略一个外号“飞将军”,并把他写入《渔家傲•;反第二次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从重霄入。    
    到这首词为止,黄公略三次被毛泽东写入诗词中,成为他反复咏颂的风流人物。随着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流传,黄公略“飞将军”的美誉越传越远,名震遐迩。    
    名将之花凋谢在荒山野坳。没有来得及痛饮庆功酒,没有来得及戴上胜利花,为了救援部队,他挺身吸引敌人飞机,倒在了弹雨之中。朱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