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动力指数曲线延伸到零线以下时,表示当前的收市价格低于10天以前的收市价格,近期的下降趋势开始生效(与此同时,10天移动平均线也开始下降)。动力指数进一步深入到零线下方,说明这个下降趋势的动力正逐渐增强。仅当动力指数重新上升之后,分析者才能判断下降趋势开始放缓了。
朋友们请牢记,动力指数显示的是一定时间间隔两端的收市价格之差。如果其曲线处于上升之中。那么就表明当前收市价格上涨的幅度肯定超过10天前的上涨幅度。如果当前价格的涨幅仅仅达到10天前的涨幅,那么动力指数曲线将持平。如果当前价格的涨幅小于10天前的涨幅,那么尽管价格依然上升。动力指数曲线却开始下降了。动力指数就是这样测定当前价格趋势的加速或减速状态的。
动力指数曲线超前于价格变化
因为动力指数的构造特点,它的曲线总要领先价格一步。它比价格的实际上升或下降要超前几夭。当既存价格趋势仍在继续发展的时候,它却可能已经开始持平地伸展了。而当价格开始持平伸展时,它已经朝相反的方向变化了。
对零线的穿越构成交易信号
在动力指数图中,有一条零线。很多技术分析者把动力指数对零线的穿越看成买卖信号。当动力指数向上穿越零线时,构成买入信号,而当它向下穿越零线时,构成卖出信号。然而,这里我们要再次强调,墓本的趋势分析依然占有压倒一切的地位。我们不应当孤立地采用摆动指数分析所提供的买卖信号,而逆着当前的显要趋势的方向交易。当摆动指数向上穿越零线时,只有在市场趋势也向上的条件下,我们才能真正地买进,建立多头头寸、而当摆动指数向下穿越零线时,只有在市场趋势也向下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开立空头头寸(见图10。2a和b)。
上下边界存在的必要性
讲到这黑,还有个间题。我们还没有交代摆动指数的上下边界的意义。先前我们曾经明确,摆动指数分析的主要价值之一,是能够显示什么时候市场正处于极端状态。那么,在动力指数图上,其数值多高才算是过高,多低才算是过低呢?最简单的办法是,凭我们的双眼去观察。先考察一下动力指数曲线在历史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然后分别从它们出发,引出两条水平直线,就形成了上下边界。显然,这两条直线我们必须时常地调整,尤其是出现了重要的趋势逆转之后。不过,这个办法是确定上下边界最简便,并且可能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还有一种技巧,称为“归一化”方法。我们把前面所说的动力指数的值均除以一个常量,使所得的商局限在从+1到一1的范围内。选择该常量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它选为在我们所研究的时间范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的价格变化幅度。举例来说,如果要构造10天动力指数,就先把当日的收市价格减去10日前的收市价格,得到动力指数值M。然后,把M除以某个价格幅度的10倍(表示该动力曲线的时间跨度)。
最后的结果就是市场在相应的时间范围内可能上升或下降的最大值的一定的百分比,其数值落在从+1到一1的范围内。上述步骤完成后,上、下边界也就确定了,从而我们就可以事先界定“危险区”的位置。另外,这样也易于进行同一市场乃至不同市场之间的历史资料的比较。
一旦确定了动力指数变化区域的极限点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好几个途径来界定“危险区”。一种办法是,测定零线两边动力指数变化的百分比数。另一种办法是,分别侧定动力指数在零线上、下方的两个标
偏差,使95纬以上的动力指数数值落在新的上、下界线之内(新界线与相应的极限线之间即危险区)。那么,任何超出这两个界线的动力指数,都可能构成普告信号,表明市场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我们的目的就在于找出两条能够容纳绝大部分价格摆动的上下界线,因此,一且这两条线被突破,就标志着市场处于极端状态,从而发出信号,警告我们市场的脆弱性。
利用某个常量作分母把动力指数归一化的方法,也有缺陷。技术分析者往往利用较为复杂的统计学技术来尝试归一化的工作。唐纳德·R·兰伯特在构造他的商品通道指数(CCI)时,采用的是平均偏差作分母(见“商品通道指数”,唐纳德·R·兰伯特,商品杂志,1980年10月号,第40一41页)。
兰伯特的商品通道指数CCI,主要并不是摆动指数,他在这个指数中采用平均偏差作分母,而不是选一个常量作分母。这种方法在摆动指数分析中也是适用的,有些技术分析者也把CI用作摆动指数,尽管其设计初衷显然不在这个方面(见图10。3a和b)。以下,我们很快就要介绍其它儿种摆动指数——韦尔斯·王尔德的相对力度指数(RSI)和乔治。莱恩的随机指数。在这两种摆动指数的计算公式中,对于定义上下边界的间题,都具备更有效的措施。
上面我们在讨论动力指数的时候,对“摆动指数”这个概念的用法并不严格。虽然本来的动力指数曲线有时也被称为摆动指数,但这个说法并不全对。把简单的动力指数曲线称作“动力线”其实更恰当。只有当我们对它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之后,它才能算得上一种摆动指数。毋庸讳言,“摆动指数”这一术语涵盖了本章所讨论的所有的技术。为了不至于引起混淆,在讨论各种构造公式的时候,我们将采用更具体、准确的概念。
变化速度指数(ROC)
在前面,我们利用一定时间区间两端的价格差(差价)来确定市场的动力。现在,我们利用当前的收市价和一定天数以前的收市价的商(比价)来表示市场的变化速度。为了构造所谓10天变化速度摆动指数,我们把当前的收市价格除以10天以前的收市价格。公式如下:
ROC=100(V/Vx)
其中V是当日的收市价,Vx是X天以前的收市价。
在这里,读数为100的刻度线变成了中间线,或零线(见图10。 4a和b)。如果当前价格高于10天以前的价格(价格涨了),则其变化速度指数就大于100;如果当前收市价低于10天以前的价格,则上述比数小于100。
利用两条移动平均线来构造摆动指数
在第九章,我们曾讲过,利用两条移动平均线可以产生买卖信号。当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向上或向下穿过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时,分别构成买、卖信号。我们曾指出,这种双移动平均线的组合也可以用来构造摆动指数图线。有两种做法。·最常见的一种是,利用“刷形图”的方式,逐日作出两条移动平均线的差,所得刷形图的每根线段都从中央的零线出发,垂直地向正方向或负方向伸展。这一类摆动指数具有三种用途:
1。有助于识别相互背离现象。
2。有助于标识长期趋势中出现的短哲偏移,即短期平均线与长期平均线相距过远的情形。
3。能够显示两条移动平均线的交叉,此时,该摆动指数穿越零线。
另一种办法是,画出两条移动平均线的百分比例,而不是两者的差值(见图10。5a和b)。为了得出这项百分比值,我们把短期移动平均线的值除以长期移动平均线的值。在上面两种方法中,显示的都是短期移动平均线围绕长期移动平均线(实际上,也就是零线)上下摆动的情形。如果短期平均线高于长期平均线,则摆动指数为正,如果短期平均线低于长期平均线,则摆动指数为负。
如果两条移动平均线相距过远,就意味着市场呈现出极端状态,称为“趋势停顿”(见图10。6a和b)。经常,一直要等到短期平均线返回长期平均线后,原趋势才能从停滞中解放出来。。当短期平均线逐步接近长期平均线时,市场就到了关健时刻。例如,在上升趋势中,当较短期的平均线跌近长期平均线时,在正常情况下,它应当从后者身上弹开。这种位置通常代表着一处理想的买进点。这一情形与市场试探主要向上趋势线的局面非常相似。然而,一旦短期平均线向下穿越了长期平均线,那就是趋势反转的信号了。
在下降趋势中,当短期平均线上升到长期平均线下边时,也代表着绝妙的卖出机会。然而,假若前者向上穿越了长期平均线,那么就是趋势反转的信号了。如此一来,两条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关系,就不仅可以用来构造漂亮的趋势顺应系统,而且有助于识别短期内出现的超买和超卖状态。最后说明一下,在这种摆动指数的构造及其分析中,优化的移动平均线同祥很有价值(见图10。7a和b)。
摆动指数的意义
前面讨论的三种例子——动力指数、变化速度指数、以及移动平均线之差——是几种简单的摆动指数。在它们的基础上,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另外几种较为复杂的摆动指数——韦尔斯·王尔德的相对力度指数和乔治·莱恩的随机指数。不过在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较深入地讨论一下摆动指数的意义,并引入一个重要概念——相互背离。
1。对线的穿越
摆动指数最简易的用法是,利用中间值(或称零线)来确定买卖信号。当摆动指数向上穿越零线时,我们买进,而当它向下穿越零线时,我们卖出。在动力指数图上,这种用法最常见。正如我们前面曾交代的,当这类信号与市场趋势方向一致时,这种方法最为有效。
商品研究局CRS摆动指数零线穿越分析最精采的实例。当数“即时相对力度(CRS)摆动指数”。这种指数出现在商品研究局的CRB期货图表服务系统中。在上升趋势中,CRB零线的作用与主要上升趋势线极为类似,起到支撑线的作用。在牛市中,当市场调整时,CRS指数的曲线通常下降到零线,然后,从它上面反弹。在熊市中,当市场上冲时,CRS零线也象主要下降趋势线那样,起到阻挡作用。因此,当CRS指数从上方或下方接近零线时,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见图10。8)。
在上升趋势中,零线代表低风险的买进区域;在下降趋势中,它代表着低风险的卖出区域。当零线被穿越时,构成重要的趋势信号,该信号常常在此后数周乃至数月中持续有效。因为CRB摆动指数比其它大多数摆动指数的时间跨度都长些,所以,我们既可以把它用作摆动指数,也可以把它用作重要的追随趋势指标。
2。临界分析,或曰“摆动指数极限值”的研究
摆动指数的第二种用途在于临界分析,或者说是极端状态识别。换言之,摆动指数区域的外层,可用来标志市场的极端状态。大部分复杂的摆动指数具备上限区和下限区,分别标志着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例如,在相对力度指数(RSI)中,其垂直刻度的范围从。到0到100。在70和30两个位置上,我们标出了两条水平直线。当RSI超过70时,就是市场处于超买状态的警告信号。而当它低于30时,可能构成超卖状态的信号(见图10。9a和b)。
因此,从交易商的角度来看,当RSI超过70线时,可以针对已有的多头头寸执行卖出获利的对策;而当RSI低于30线时,就针对已有的空头头寸采取买进获利的对策。当RSI从70线上方向下穿越回来,或者从30线下方向上穿越回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相应地开立新的头寸。关于这一点,我们留到具体讨论这种摆动指数时再详谈。
3。“相互背离”的或要性
摆动指数的利用还有第三条途径—揭示相互背离现象。这可能是它最有价值的应用。所谓相互背离,是指摆动指数曲线与价格图线相互背离,各自朝相反的方向伸展。在上升趋势中,最通常的摆动指数背离,是指价格保持上涨,但摆动指数却无力上升到新的高点,不能验证价格趋势。我们将集中讨论这一现象。这种情形经常成为绝好的警示,表示新一轮价格上冲可能会失败,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看跌背离,或负向背离。
在下降趋势中,如果摆动指数不能验证价格趋势的新低点,就构成了所谓看涨背离,或曰正向背离,它是市场即将反弹(有时是短暂反弹)的先兆,在上面两种情形下,摆动指数的形态常常与双重顶或双重底形态相似。在我们判别相互背离现象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即背离现象应当发生在摆动指数的极限区域及其附近。举例来说,如果RSI处于70线之上,或30线之下,那么,此时RSI指数本身就已经处于较危险的境地,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背离现象,其意义当然非一同寻常。在RSI超过70时发生的看跌背离,或者当它低于30时出现的看涨背离,均可能构成重要的警示信号,我们必须谨慎从事(见图10。10a)。
第二种形式的“相互背离”,是指当摆动指数穿越了重要的峰值或谷值的时候,价格图形却尚未发生相应的突破。摆动指数的读数及其标志水平,具有随着趋势方向向上或向下推移的倾向。摆动指数曲线上的峰和谷,通常与价格图表上的峰和谷同时出现。如果价格处在上升趋势中,而摆动指数的峰和谷也呈现出依次上升的形态,那么,一旦摆动指数突然向下穿破了前一个显著低谷的水平,就经常预示着趋势即将由上转下。在下降趋势中,如果摆动指数向上冲破了前一峰值,当然也就逾味着市场可能出现底部动作(见图10。10b)。
为了更好地演示相互背离原则的应用方法,我们不妨仔细谈谈韦尔斯·王尔德的相对力度指数RSI。在过去几年中,它在技术型期货商中间可谓炽手可热。
相对力度指数(RSI )
RSI是韦尔斯·王尔德首创的,发表在他的《技术交易系统的新思路》一书中(1年出版)。我们在这里只介绍这种方法的要点。如果朋友们想深入了解它,请阅读王尔德的原著。考虑到这种摆动指数在期货商中间特别流行,我们将利用它来讲解摆动指数分析的大部分原则。
正如王尔德所指出的,构造动力指数(采用价格之差)面临两大主要问题。其一就是,如果在过去的价格轨迹中存在急剧的升降,则经常导致动力指数的偏离。例如,在10天动力指数曲线上,如果10天以前,价格曾经急剧地上升或下降,那么,即使当前的价格变化甚少,在动力曲线上也会引发突然的转折。为了减小这种扭曲现象,我们就必须采取适当的平滑技术。第二个问题是,在动力指数图上,出于前后对照的需要,我们必须不断地调整上下界线。而在RSI的计算式中,不仅提出了必要的平滑措施,同时,通过设定从O到100的恒定的垂直刻度,也一并解决了第二个难题。
顺便说说,“相对力度”这个术语用得有点不当。对于熟悉股票分析“相对力度”概念的朋友来说,经常容易混淆。’所谓相对力度,一般是指两个不同对象的比值。某种股票,或者工业类股票对标准蒲耳氏500种股指(S&P500)的价格之比,就是该股票或工业类股票同标准蒲耳氏500种股票指数相比较而言的“相对力度”的标志。在商品市场上,我们也可以在同一商品的不同月份之间,或者在不同的市场之间,甚至在某市场与市场的广泛性指数,如CRB期货价格指数之间,采用某种比值来判断它们的相对力度。王尔德的相对力度指数其实并不是用来比较不同对象的相对力度的,就这一点而论,它的名称易引起误会。不过,RSI的确解决了摆动指数的数值偏离问题和不断调整上下边界的间题。其计算公式如下:
假定我们在计算中采用14天的时间跨度。为了得出收市价平均的上涨值,我们先把14天内上涨了的收市价的上涨幅度相加,然后将所得的和除以14而在计算平均下跌值的时候,则把所有下跌了的收市价的下跌幅度相加,然后把它们的和除以14。把平均上涨值除以平均下跌值,就得出相对力度(RS)。然后,我们把RS的值代入RSI的公式中。其中,只要简单地改变x的数值,就可以修改RSI的时间跨度——天数。
王尔德原本采用的时间跨度是14天。有些技术分析图表服务系统,例如《商品纵览》(商品新闻服务公司的一个分支机构出版),则采用了9天的时间区间。时间跨度越短,则摆动指数越灵敏,其变化幅度也越大。而当RSI达到了上限或下限时,其效果最佳。因此,如果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基础上进行交易,要求摆动更为明显,则不妨缩短其时间跨度。如果扩大时间跨度,则摆动指数就变得更平缓,幅度也更狭窄,故9天的摆动指数的幅度要大于原来14天的摆动指数幅度。不过,虽然9天和14天的时间跨度仍然是最常见的,但为了改进其效果,技术分析者也尝试了其它的时间长度,比如5天和7天(见图10。11a和b)。
逐日刷新RSI图表的过程并不复杂。用户只需要最新的平均上涨价和平均下跌价即可。在各类图表服务中都包括了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