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52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在于()。
A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B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C人类社会在由低级向高级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D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的社会形态具有复杂性
53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C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D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54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
A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
B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后代人的需要
C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D根据人类的需要向大自然索取
55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在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上的看法的错误在于()。
A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看成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
B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看作是不变的,而不是变化的
C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看作是神赐的,而不是人自身形成的
D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看成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
56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进步内容的有()。
A物质文明的进步B精神文明的进步
C科学技术的进步D生产力的发展
5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
A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B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D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58判断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的性质,主要看该社会的()。
A生产力B思想体系
C国家政权的性质D经济基础的性质
59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在于()。
A它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B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C它常常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D它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60在同一社会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人意识;因为个人意识()。
A有绝对的独立性
B是个人独特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C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经济地位的反映
D不具有社会性
61“十五”计划的指导方针是: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一指导方针体现了()。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生产的观点
C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D社会主义本质
6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6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在于()。
A它主张全部抛弃历史上的一切
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终极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
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64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65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它是()。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现存的物质力量
B前人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客观结果
C当代人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D由各种客观的物质要素构成的
66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A真理的有限性
B真理的条件性
C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近似的正确反映
D真理中有错误
67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A独资合资企业
B社会主义国有化的铁路、工厂、农场
C社会主义的商品交换
D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
68阶级的产生是同()。
A生产发展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
B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的
C政治暴力密切相联系
D思想发展密切相联系的
69下列机构、设施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有()。
A大学B法院C图书馆D议会
70国家的实质是()。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B以军队为主要成分的暴力机关
C凌驾于社会各个阶级之上的机关
D阶级的统治机关
71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在于()。
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务于国体B国体必须采取相应的政体
C国体可以采取任何政体D政体影响国体的巩固与发展
7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A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C社会发展促进人向着全面性方向发展
D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73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错误在于把人类历史看成是()。
A人们的思想任意创造的过程B没有客观规律性
C纯粹偶然的D人们随心所欲的选择
7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口状况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的有()。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B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物质生产的发展
C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增长快有利于物质生产的发展
D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
75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政治结构的有()。
A军队、警察B政党、政权机构
C政治思想、法律思想D立法规程、司法规程
76“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有()。
A人类社会像自然界一样,也是物质的运动过程
B人类社会像自然界一样,也是由矛盾推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C人类社会像自然界一样,它的发展也是有客观规律的
D人类社会像自然界一样,其规律也是通过自发的盲目力量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
77下列各项属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中的社会形态的有()。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78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认为()。
A历史发展中并不存在纯粹的必然性
B社会发展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
C历史发展的模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
D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是与人的活动相统一的
79人生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B社会对个人贡献的尊重和满足
C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D个人向社会索取等量的贡献
80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有()。
A公有制的生产关系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81生产力是客观的,因为()。
A它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
B它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
C它决定生产关系
D它是被一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物质力量
82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正确认识是()。
A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
B阶级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C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各具特点,有的呈现跳跃式发展
D任何国家、地区和民族都必须经历五种社会形态
83宗教是()。
A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
B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一种社会心理
C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人们愚昧的产物
D一种历史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终将消灭
8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德是()。
A具有法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B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C个人道德修养的观点D协调阶级关系的基本原则
85无产阶级专政同一切剥削阶级专政不同的特点在于它是()。
A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B维护全体人民利益的工具
C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也是最后一种类型的国家
D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国家
8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
A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C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D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87马克思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上的新贡献是()。
A发现了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
B发现了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C发现了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程
D发现了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88上层建筑包括()。
A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和相应的设施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和自然科学
89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是指劳动群众()。
A直接创造精神财富B提供创造精神财富的原料、素材
C只是为专家提供物质生活资料D提供创造精神财富使用的工具
9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A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D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91人生价值表现在()。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B社会对个人贡献的尊重和满足
C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D个人向社会索取等量的贡献
92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两者的作用是等同的
B人民群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杰出人物则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决定性的力量,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能起加速的作用
D人民群众需要杰出人物,杰出人物来自群众
93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
A无产阶级
B体力劳动者
C广大劳动人民和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先进阶级、集团和个人
D所有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94公安机关开展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是()。
A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创造良好环境的行动
B国家运用暴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的行动
C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保卫人民民主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
D国家履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职能维护社会稳定的行动
95文化是指()。
A观念体系B自然的人化
C纯粹的精神现象D人和社会的存在形式
96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
C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
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
97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C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
D社会形态更替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
98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B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C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D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99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社会规律没有重复性
C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D自然规律是自然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结果
100“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
A人是社会的主体
B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三、判断题
1人的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人性之中,不能离开人的具体社会实践,去抽象地说明人性。()
2政治思想属于政治上层建筑。()
3科学管理是生产力系统的重要因素。()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对范畴既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
5精神文明专指精神生活的积极成果。()
6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体系。()
7某些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采取的某些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要求,对历史的发展起着某种推动作用。()
8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9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实现的,因此,社会变革的最终原因只能从人们的思想中寻找。()
10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品分配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