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论
C科学社会主义D唯物史观
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应该是()。
A揭露它的实质B剖析它的根源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以它为借鉴发展自己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
A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B关于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运动和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D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5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是()。
A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D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的三大发现是()。
A星云假说B细胞学说
C生物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7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到能否坚持()。
A世界可知性的问题B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D正确处理主客观的关系问题
8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两个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是因为它()。
A是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B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C是科学之科学D与时俱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未提出过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
A随着时间的转移已不具有真理性
B有了新的突破
C它的生命力,在于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D必须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11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意义是()。
A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提供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C提供了正确理解哲学史的基本线索
D提供了解决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1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在于()。
A它主张全部抛弃历史上的一切
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终极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
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13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正确的说法是()。
A它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部哲学最高最重要的问题
B它贯穿于社会历史观在内的全部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历史起点
C它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
D它规定着各派哲学的发展方向,最终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的哲学派别
14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
A不懂得实践的伟大作用
B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C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D不能坚持物质第一性
E不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5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涵义包括()。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D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直接来源是()。
A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B康德的认识论的合理思想
C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D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合理思想
17一切哲学都是()。
A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D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18有关哲学和世界观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观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是朴素的、自发的、未经论证的,因而还不是哲学
B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则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C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形成某种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因而也就具备了哲学思维的实际基础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19有关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门具体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为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证材料
B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科学,它所建立的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及其结论,为具体科学的进一步研究、发展和运用,提供了方法和指南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D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一般方法
20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包含思维和存在关系性质的有()。
A自由和必然B真理和客观实在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D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21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有()。
A数学来源于人的头脑自由的创造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D世界是由理念派生的
22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A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有助于我们端正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有助于我们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增强拒腐蚀、反腐败的能力
D有助于我们掌握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本职工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的哲学体系,我们应该坚决捍卫,不许任何人反对。()
2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相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革命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5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全部哲学最高最重要的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7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两个并列的对子。()
9感觉是存在的反映()
10对哲学的研究,可以代替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
11马克思是19世纪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完成者。这三种主要思潮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
1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13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5哲学就是世界观。()
1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1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18在历史观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19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20形而上学把世界看做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或者把变化看做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
第一部分形势与政策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一、单项选择题
1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2一些地方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
A化学运动B物理运动C生物运动D社会运动
4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一切唯物论在认识论上都坚持()。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
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A时间的连续性B时间的一维性
C时间的顺序性D时间的重复性
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
A主张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8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C客体、主体、客体
D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9关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河流”的说法()。
A都是辩证法观点
B都是形而上学观点
C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
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11在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
A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
1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3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14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过:“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15“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16能够证明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自然科学理论是()。
A电磁场理论B原子结构学说
C牛顿力学理论D相对论
17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A是客观的B是有限的C是可知的D是相对的
18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
A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B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
C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D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19《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0物质是标志()的哲学范畴。
A物体的总和B原子
C客观实在D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的概括
21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
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22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的哲学是()。
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23“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24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25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质和派生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26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2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28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29“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30《孙子兵法》有云:“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破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这两个事实说明了()。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
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1近20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诸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等。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32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的观点。
A诡辩论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唯物主义
3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