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真实的阮玲玉-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彩色声片的摄制,故在他载誉返国后,罗明佑、阮玲玉偕同〃联华〃同人请梅先生在南京大戏院观看了《故都春梦》的试演,并宴请了梅先生与其赴美剧团一行叙欢于一堂,席间梅先生对〃联华〃的组织极表赞助,以为这是〃应时代需求的一种组合是复兴国产影片的一个运动〃,还同意了〃联华〃的邀请,加入做一名创办人。这也是如阮玲玉文章中所说的:〃畹华先生于7月18日乘秩父丸归国抵护,我在联华同人宴请他于大华的席上得与晤谭,知道他很注意回内的电影事业,尤其是将来的有声片。〃同时,她还纪述了这次与梅先生会见的感受,以及梅先生对她艺术上赞扬性的譬喻:〃他对我很客气,称我为中国的玛丽辟福(即玛丽·壁克机),真令我惭愧无地。〃     梅先生为什么把阮玲玉称作是中国的玛丽·。壁克福?因为那次赴美,他在见到的许多艺术家之中,玛丽·壁克福给梅先生以深刻难忘的印象。她不仅请梅先生到摄影棚观看她正在拍摄的两场戏,又陪他参观了卓别林和范氏夫妇(即玛丽·壁克福与她丈夫范朋克。他俩与卓别林三人在当时被尊称为美国影坛三杰)合办的联艺公司,并且还为梅先生举行多次宴会,邀请许多电影界同行与之会面,畅谈艺事,摄影留念。还请梅先生住进了有名的〃范福别墅〃。这一别墅是从她1920年结婚后设立的,是由丈夫的名字上半,夫人的名字下半相缀而成的。    别墅的内外环境优美,当时有人曾说过廿年代初期美国两个最有名望之家就是白宫和〃范福别墅〃。玛丽·壁克为了使梅先生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竟将全座别墅拨交梅先生和他的顾问齐如山先生居住,自己则迁到另一住宅去住了。当梅先生到别墅的那一天,范朋克因公去英国,所以她一人热情地在门前接待了他。玛丽·壁克福那天上穿深色长袖短衫,下着花纹鲜明的齐地长裙,一见梅先生到来,就有礼貌地用双手牵着长裙微微向梅先生欢笑行礼,自然,梅先生此时也随及恭身还礼。     梅先生将阮玲玉比作是中国的玛丽·壁克福,这首先因为她俩的艺术都受到人民的爱戴。活跃于20一一30年代的玛丽·壁克福,被美因人民尊称为默片时的电影皇后;她所主演的《灰姑娘》、《小姑娘》中那些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形象,给人不可磨灭的印象。阮玲玉到了三十年代初,她所塑造的众多的银幕形象,也为人们所赞誉。1930年由联业编译广告公司同人会,同影戏杂志、影报及电影画刊三大刊物组成了〃中外电影明星浑合大选举〃时,阮玲玉便以六千多选票获观众第一位最喜爱的演员。


第五部分:永不消逝的美丽第72节:胡蝶与阮玲玉(图)

  同时,玛丽·壁克福与阮玲玉还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都出身贫寒,早年丧父,也都是16岁那年步入影坛的。她们在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绩,也完全在于她们都具有对表演艺术的一颗赤诚的心。玛丽·壁克福说过:    

  〃我没有在表演一一我就是银幕上的那个人物。在拍摄一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没有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抛弃在摄影棚里,而是把她带回家去。我就活在她的生活气氛中。〃(转引自《我的父亲梅兰芳》98页)同样,阮玲玉对角色的创造,也不是起始于摄影棚里,而是在到摄影棚以前早就有了的。这里仅引用一段她1928年时生活中的一个侧影:    〃……阮玲玉沉默寡言,比较冷静;但在谈论舞台和银幕上的表演艺术时,她说话就多了。林雪怀笑她是傻丫头,不懂得放松休息。现在来回顾,这正是她热爱艺术,努力向上的表现。写到这里,我的头脑里又浮现出一个形象,那就是阮玲玉蹲着身子,用随便抓在手里的某一样东西,独自埋下头,在地饭或泥土上乱写乱划,有好一会根本不理睬自己周围的一切。这是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可是大家(包括我)都以为她是为了生泊中的某些事在发愁(根据她的处境来说,也可能如此),或者在耍小孩脾气。几年以后,我联系别人对她勤学苦练的赞赏来推测,才感到她那些动作很可能就是对已完成的影片或将拍摄的新片中的一些镜头的回顾或设计,略似今天的演员们所做的案头工作。    因为人们对某种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很少是属于偶发性的,往往打年轻时起就有苗头透踪。〃(秦瘦鸥《忆少年游侣阮玲玉》载《艺术世界》1985年2期)从玛丽·壁克福的自迹和阮玲玉在生活中的一个侧影里使我们看到:一、电影演员,即或她是有很大的天才,也要在去摄影棚以前对她的角色进行一番创造性的劳动。因为电影表演的实质,是必须严密地从角色的内心生活出发,而不是从作为演员的特殊才能出发的。只有这样,她才可能完全进入角色。电影演员必须深深地进入角色的原因,正是由于她的表演是不按顺序、而要分成互不连贯的片段进行的。也只有和角色合为一体的演员,才能完全符合电影表演的要求。玛丽·壁克福与阮玲玉的成功,也完全可以说是首先取决于此。    阮玲玉和玛丽·壁克福毕竟是有不同的地方。玛丽·壁克福一生主演了194部影片,在影片里,她一直塑造活泼调皮,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形象,正如她自己所说:〃小姑娘的形象使我成功,我不想等待那个小姑娘也把我扼杀……我本来可以比我在《卖俏的姑娘》和《秘密》中所扮演的角色做出更富戏剧性的表演,但是我已经被人们定了型。〃;而阮玲玉所扮演的角色从女儿演到母亲,从农民演到工人,从女学生演到尼姑、妓女……。她的戏路要宽广得多。此外,作为电影明星,一定要在她的步态、脸型、神情、肢体等等,确实含有某些深受广大电影观众喜爱的东西,这才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吸引人们再三再四地想去看她的表演。    玛丽·壁克福在一百多部影片中,扮演的是美国人民理想的少女化身,这正是当年好莱坞典型的〃明星〃:她永远扮演的是一个固定的性格,并且这个性格跟她自己的性格完全同;阮玲玉在影片中,同样也有某些深受广大电影观众喜爱的东西,可她并没有将自己固定在一个时期中观众深爱的一种性格创造中去,而是有勇气将这些使自己成功的东西丢掉,又重新去寻求角色的血和肉,以及表现角色真实的新的手法,这是演员最难最难的啊!因为她既要扮演不同性格的人物,又要将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与自己完全统一起来。    阮玲玉的魅力,就在于她那独特的情感世界,就在于她把当代各种不同妇女的特点和自己的个性,有机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她塑造的人物的感情生活,仿佛从日常的杂质中得到了净化既自然、清纯,又见棱见角。     比起阮玲玉,玛丽·壁克福要长寿得多,1976年,白发苍苍的玛丽·壁克福,接受了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会为褒奖她在电影开创时期所做出的贡献而颁发的〃奥斯卡〃荣誉金像奖。而年轻的阮玲玉在银幕上所塑造的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是我们及后代的表演艺术方面的珍贵财富!    阮玲玉从事电影演员工作的时期,中国电影摄制故事片也仅仅只有十余年的历史。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以及妇女在社会上的低下地位,电影女演员的来源不多。所以,电影也承袭了文明新剧的习惯:影片中的女角色,也常由另演员扮演。后来担任联华一厂影片公司的主任的黎民伟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1913年,由他编导拍摄的《庄子试妻》,就是由他自己反串扮演影片中的女主角庄子之妻的。黎民伟不仅自己扮演女角,还动员其妻严姗姗扮演片中使女主角。严姗姗虽不是片中的女主角,但却是中国电影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电影女演员。在那时,做第一个电影女演员是很需要有点勇气的,严姗姗就曾在辛亥革命中,参加过广东北伐军女子炸弹队,所以,在当时,她在女性中是很有点革命思想的。     有人曾对早期的电影女明星的来源有这样几种分析:     第一:是好出风头的阀小姐们。     第二:借着上银幕,能多结交官僚大贾。但她们对于电影表演确有嗜好,所以早期电影女明星中有名气的颇不乏人。


第五部分:永不消逝的美丽第73节:出身于青楼女子(图)

  第三:出身于青楼女子。     第四:时髦的女学生。她们确实对表演有兴趣有研究,问亦有家庭关系投身影界,借以解决衣食者,但是始终未脱学生态度。她们可以说是影界的〃一线之光〃了。     由这四点来分析,可以看出阮玲玉是属于从影前有一定艺术素养和爱好的女学生,也是早期中国电影女演员中的〃一线之光〃;除了阮玲玉,在她同一时期的女演员中,还有胡蝶,应该说她也是这〃一线之光〃中的〃光〃了。     胡蝶是广东台山人,自幼随父住在北平,后来全家迁往上海。先后曾有:〃圣功女学〃、〃第一女子师范附中〃读书。十六岁到上海后,对电影渐渐发生了兴趣,只要看见报纸上有影片公映的广告,总是在第一场放映时就去观看,她最佩服的是张织云主演的《人心》(1924年9月公映),有时连着二、三次也不觉得厌倦,在如此迷恋中,决心做一个电影女演员。那时,适逢曾焕堂所创办的中华电影学校招生,她隐瞒父母,改胡瑞华为胡蝶,在二千多报名的投考者中被优先录取了。当时学校担任教授的全是文坛艺坛上的名人,如戏剧家洪深,陈寿荫,注煦昌,陆澹盒先生等,教授的课程有表情、化装等。学期为六个月,半年未到,学校就结束了,学生们正式进入了电影界。     胡蝶第一部参加摄制的影片,是在大中华影片公司拍摄的《战功》(张织云主演)一片中饰演一个不甚重要的角色。在拍摄前,胡蝶一个人关着房门对着衣橱上的镜子练习表情,她曾在进入拍摄现场时万分恐惧,竟想逃之夭夭,后来开拍了,终于忘了是在做戏。不久,应友联影片公司聘请,第一次主演陈铿然先生导演的《秋扇怨》,表演更趋向于松弛自如,这,预示着胡蝶在影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前途,时年她才17岁。第二年,天一影片公司的邵醉翁慕名再三聘请,胡蝶又进了天一,成为天一的台柱,她在四年中为天一拍了三十几部影片。特别是当胡蝶拍完《白蛇传》(1926年邵醉翁导演)后,更奠定了她在电影界红女星的地位了。     如前所述,当年明星影片公司为上海制片公司中之规模最大者,由张石川独资创办,地址在法租界霞飞路,任导演者除他本人外,还有郑正秋、洪深、任矜苹。张石川在制片的方针上是〃处处惟兴趣是尚〃,是初喜拍笑片、闹片,当这些影片不受观众欢迎,营业失败后,又重新决定试拍郑正秋主张的〃教化社会〃的〃正剧长片〃。张石川还以票房、营利为重,拍了些爱情、香艳的故事片。张石川知道,要拍摄这类〃不让太太小姐们流点眼泪,她们不会过瘾,说电影没味道;但剧情太惨了,结尾落个生离死别,家破人亡,又叫她们过于伤心,不爱看了〃(见何秀君《张石川和明星影片公司》载《文化史料》丛刊第一辑)的影片,必须注重有号召力的电影女红星。所以网罗人才,不遗余力。1928年,公司的女明星,除杨耐梅、丁子明、宣景琳、赵静霞等和阮玲玉外,又以重金添聘了胡蝶、胡珊等人。     胡蝶入明星后,和阮玲玉有较多的接触和来往,当年与林雪怀、胡蝶交往较亲密的秦瘦鸥先生,在事隔五、六十年后,对那时的少年朋友,以及阮玲玉有这样一些真切的回忆:     〃此刻追想起来,阮玲玉在台底下是一位质朴温柔,没有什么棱角的少女,说活不多,举止随和,从来不喜欢出头露面,因而也不特别惹人注目。〃     〃……平时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往往大说大笑,尽情玩乐,甚至在湖滨一带拢臂而行,招摇过市……。唯有阮玲玉沉默言,比较冷静;但在谈论舞台和银幕上的农演艺术时,她说话就多了。林雪怀笑她是俊丫头,不懂得放松休息。现在来回顾,这正是她热爱艺术,努力向上的表现。写到这里,我的头脑里又浮现出一个形象,那就是阮玲玉蹲着身子,用随便抓在手里的某一样东西,独自埋下头,在地板或泥土上乱写乱划,有好一会根本不理睬自己周围的一切。这是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可是大家(包括我)都以为她是为了生活中的某些事在发愁(根据她的处境来说,也可能如此),或者在耍小孩脾气。几年以后,我联系别人对她勤学苦练的赞赏未推测,才感到她那些动作很可能就是对已完成的影片或将拍摄的新片中的一些镜头的回顾或设计,略似今天的演员们所做的案头工作。因为人们对某种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很少是属于偶发性的,往往打年轻时起就有苗头透露。〃     〃当时西方的交谊舞正盛行于号称十里洋场的上海,我们这群青年朋友很自然地都成了舞迷。林雪怀、胡蝶(他们正相恋中)、阮玲玉和我相约找到了一家小舞场去,向一对日本夫妇学舞。阮玲玉的丈夫张达民似乎也同去过,但没有我们那么狂热。〃(秦瘦鸥《记少年游侣阮玲玉》载《艺术世界》1985年2期)     从秦瘦鸥先生的这儿段回忆中,可以看到,作为青年演员的阮玲玉,她助于想像和思考,并与胡蝶等艺友有一定的接触和情谊。     当年该公司摄制的《白云塔》即为阮玲玉与胡蝶主谈。明星公司编制《白云珞》的动机,是起于胡蝶加入为演员之后。《白云塔》一片,系根据陈冷血原著改编。导演为张石川、郑正秋。剧情大意是:描写秋、石、蒲三姓矿山资本家之间的恩怨与爱情的曲折故事。石斌(朱飞饰)与秋凤子〈胡蝶饰〉相恋,遭蒲绿姬(阮玲玉饰)之破坏,后凤子乔装为红叶公子,绿姬遂舍石斌追求红叶。真相大白后,绿姬自顾无颜,坠白云塔而死。


第五部分:永不消逝的美丽第74节:只好另谋出路(图)

  该片男主角朱飞十分称职。他温文尔雅,态度凝重,既无夸气,亦无寒酸气。片中女角更为不凡:胡蝶貌美肤丽,举止安详,形象较适合扮演雍容华贵的大家闺秀。她在片中饰演了凤子,在影片后半部又扮男装,饰演红叶公子,很适合东方人的审美心理;阮玲玉在片中扮演的蒲绿姬,额前流海齐眉,着长衫,轻盈弱质,顾盼生姿。在影片中,绿姬不佳,凤子便难见长,阮玲玉与胡蝶都有很多过硬的重头戏,她俩都可算那时影坛上脱颖而出的新秀。    胡蝶虽在主演《白蛇传》后奠定了在电影界的地位,可阮玲玉主演《挂名的夫妻》等影片也有一定的影响,她们与男主角朱飞配戏,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可明星公司出于胡蝶在一般观众中美容的号召力,〃有意识地要把颊上有两个特别显霞的酒祸的胡蝶捧上去〃,因而阮玲玉反而被压到了下面。明星公司的巨头人物周剑云等偕同胡蝶、朱飞、郑小秋等男女主角,亲自带着拷贝,去各大码头着主行所谓首映仪式,以资号召。秋天,他们到了杭州,明星公司特地租下了城站大戏院,让阮玲玉登台演出,演毕谢幕时,胡蝶站在中央,兴高采烈地向台下观众鞠躬招手,而阮玲玉则总是退让到后面,显得有些害羞似的。同时,明星公司在《白云塔》一片的广告宣传中,胡蝶的名字明显地列于阮玲玉之上。    

  这决不是一部影片的名次问题。原来张石川在经营七虽十分注重票房价值,可对演员的艺术劳动态度要求是极严格的。他痛切地觉得:〃一个电影演员对于他〈她〉的事业没有坚决的信心,是决不会成功的,把当电影演员作为达到另一种目的的手段这种观念,尤其是电影界的进步的障碍!〃胡蝶自加入明星影片公司以后,最初演技还幼稚得很,恳然她在天一影片公司主演了三十部影片,但因拍摄期过短,导演的能力不强,在表演上进展不大,可张石川认为她有一个很大的恃长,就是〃诚恳耐劳,对事业有坚强的信心〃;    (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载《明星半月刊》1935年6期)这种对艺术事业的严肃态度,正好和张织云、杨耐梅诸人相反,他通过一、二章十年的艺术实践,深感电影女明星的星海沉浮,变化沧桑,在一个时期之中,张织云、宜景琳与人结婚;杨耐梅去而复回,常常热衷于她放荡不羁的交际生活。当时,洪深正拍摄根据英国王尔德原著改编的电影《少奶奶的扇子》(1928年导演:洪深张石川主要演员:杨耐梅宜景琳肖英龚稼农)时,杨耐梅与宜景琳相继请假,气得洪深先生发誓不再导演影片。张石川认为:在这种风气之下,阮玲玉也有些受影响,她〃工作兴趣完全被个人情感掩没了,比方她今天心境高兴,到了摄影场上她就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