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和他这个人联系在一起,他的行为已经将她所有重归于好的幻想都践踏得粉身碎骨。她曾经设法迎合他的一切要求,但是她的努力不仅没有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反而使她被他视为一个懦弱好欺的人。
第二部分:阮玲玉 默片的骄傲第21节:死的诱人(图)
阮玲玉终于领悟到,如果她要真正的生活,必须找回自我,找回那个有才华的阮玲玉。 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无法摆脱张达民的噩梦,盲目的服从他的种种无理要求,压抑了自己真实的情感,现在,她要平静的面对生活给予她的一切,她要继续完成自己少女时候的梦想。 阮玲玉与世家子弟出身张达民依然是格格不入,不同的是,阮玲玉不再努力适应或改变张达民,而是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了,这种转变,也昭示了阮玲玉从一个懦弱的女孩到一名成熟的、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女性的转变。 同年4月,阮玲玉接〃联华〃电报,返沪拍《续故都春梦》(1932年,编剧:朱石麟,导演:卜万苍)。在这段时间内,她象在精神上卸下了一个不小的包袱,也暂时〃解脱〃了张达民对自己索取无厌、把自己当摇钱树一样的无理纠缠。 她的心情轻快了,也更豁达了。闲暇无事,也能和二、三好友到戏院去听听戏。这时,她已是为大家所注目的电影明星了。在群众场所,她对自己的举止行动都分外注意:衣饰、面容既要给人以美感,又不使人觉得轻浮、浪漫。她深知,一个引人注目的女明星,在公共场所稍有闪失,就会遭来很多不好的舆论,不是在人群中传为笑话,就会弄到在报章杂志上公开宣扬。有一次,她去看被誉为〃粤剧梅兰芳〃的薛觉先的戏,服饰打扮就不象平日参加宴会那样浓妆艳服,而是仅仅穿一件合身的长旗袍,薄施脂粉。她童年生过天花,脸上留下了浅浅的麻点,但细白、柔嫩,不仅无损其美,反添俏媚。她与友人边看边谈时,声音极细,就是近在咫尺的人,也分辨不出她说的是什么,可她对周围观众的吸引力,仍然是很大的。大家常常情不自禁地舍弃了看舞台上演员的唱做,而将眼神向她转了过去。原来,阮玲玉不仅在银幕上表演艺术美妙动人,在生活中谈笑风生的神情,也是有无比的魅力。有人甚至感到,她在生活中的真人,比起银幕形象还要美三分。 除了看戏,阮玲玉也很喜欢音乐和跳舞。〃联华〃一厂就组织有音乐会,担任教授的是当年的少年音乐家关华石。加入者,除一厂主任黎明伟,导演卜万苍,演员金焰、林楚楚(黎明伟的妻子)、陈燕燕外,阮玲玉也欣然参加。她也是舞会的积极参加者。这既是爱好,也是对演员的身体灵敏、节奏感的极好训练。 这期间,好象暂时摆脱了笼子的鸟儿,自由,快活。她聪明美丽,豪放开朗,热爱生活里一切美好的东西,热爱多种艺术,更热爱电影事业。她完全把摄影场当作自己的家,对〃联华〃影业公司的新环境、新气氛更是充满了兴趣。有时在摄影场中,她卸了装,穿着平日喜穿的滚边旗袍,又回到拍摄现场聊一些工作上的事。自有电影明星以来,社会上就常有自命多情的〃明星迷〃给她们写信。30年代初,阮玲玉的声誉与日俱增。特别是青年学生们,更是对她崇拜得无以复加了。 人,常常是复杂的。阮玲玉在内心也充满着冲突和矛盾。一方面,她风趣、爽朗,对艺术事业勇往直前;另一方面,又常常感到身世的凄凉,婚姻的不幸,她的感情常常是脆弱而悲观的。曾与阮玲玉合作过三部影片的导演费穆先生说过:〃阮玲玉时常对人说:´;做女人太苦´;,又常说:´;一个女人活过30岁,就没有什么意思了´;。第一句话,差不多的女子都会这样说。至于第二句,却有着她特殊的感觉了〃。〃她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曾数次到普陀进香;在苏州拍《人生》的时候,一行人曾同去游玩虎丘;归途中,她又在西园进香,在五百罗汉画前,每一尊供上一支香。我很记得,她曾这样对我说:〃不要笑我,我晓得你是不相信的。〃其实我何尝笑她,这不过她自己解嘲的话根本她已自觉在佛前烧香是一种迷信的行为,而暂时还不能克服这种矛盾罢了。她对于这种内心的冲突,正如对于生活上的矛盾一样,无时不在挣扎,无时不在斗争。〃也许,正因为阮玲玉的内心充满着矛盾,又加上她性格中悲观、脆弱的因素,这是酿成她后来自杀离世的内因。〃 流沙一般的岁月,给阮玲玉留下了一条曲折的路。这条路高高低低,弯弯曲曲,阮玲玉走的跌跌撞撞。一个跌跌撞撞的女子,情感与生活的路同时面对冻结的凉,原本就哀怨的她,眼神中的点点春天又被哪个冬天淹没? 1928年,明星公司开拍古装片《蔡状元建造洛阳桥》。导演张石川没有采用一般小公司拍类似影片时惯用的在摄影棚内搭景拍摄的办法,而是不惜耗费大量钱财,率剧组前往佛教名山普陀山,实地拍摄外景。 在拍片之余,阮玲玉饱览了普陀胜景,也寻找到了自己精神上暂时的寄托。在以后的岁月里,她又曾数次赴普陀进香朝佛。 阮玲玉自小到大,从未离开过上海,这次到普陀山是她平生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自然备感新鲜。当船行至吴淞口时,只见水天一色,茫茫无崖,而本是庞然大物的轮船,此时在海天一色的大海中,不过是片树叶,在海涛的指引下,忽升忽降。久居闹市的阮玲玉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到达香火缭绕的普陀,望着这里庙宇毗连,阮玲玉心中虔诚,面容庄严。这里连成一片的纯净的蓝色,慢慢熔化了阮玲玉心中许久的压抑。 梵音洞,相传这里是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的地方,许多人在对生活绝望之时,便会来此寻找自己最后的归宿,将自己的生命连同满腔烦恼,托付给滔滔海水,一霎那的恐惧便换得了永恒的解脱。所以梵音洞又名〃舍生洞〃。在这洞口,写着:禁止舍生!
第二部分:阮玲玉 默片的骄傲第22节:自杀是夺目吸引人(图)
阮玲玉站在洞的边缘,想起了她的偶像邓肯的一句话:〃自杀是夺目吸引人!我这一生时常想到自杀,但总是有个什么东西把我往回拉!〃站在这里,阮玲玉终于明白了死的诱惑是多么的吸引她。 但是正如邓肯所说的,她此时的生活还只是刚刚开始,漫漫人生路也刚刚迈出几步而已。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母亲,还有小玉还在等着自己。 《蔡状元建造洛阳桥》公映后没有获得什么反响,大家都有些失望。出于多种原因,从1928年夏季开始,张石川不再让阮玲玉在公司的任何一部影片中担任角色,阮玲玉在〃明星〃的处境变得甚为艰难。 就在她为事业感到十分苦恼的时候,情感生活也出现了危机。1929年,张达民在体育馆路二号租了住房,又另租了一块场院地,买了十二匹马,聘请了养马师和骑师。为了赌博方便,他还添置了一辆汽车。这在当时上海跑马厅的赌客里是屈指可数的。 每天早晨,张达民出来遛马,总要阮玲玉执辔相伴。晨雾缭绕,绿草如茵,张达民一身骑装,良马奋蹄,美人为伴,如此风雅,曾为多少路人艳羡。 可是不出三个月,张达民就输了个精光,还欠下一屁股债务。自从阮玲玉开始工作后,张达民不再给她一分钱。阮玲玉从明星公司转入大中华百合公司以后,她和张达民的关系也进一步恶化。张达民已赌尽了他所得到的数十万巨额遗产,仍然不思悔改,不去找一份正当的职业自食其力,反而开始不停地向阮玲玉要钱继续赌博。阮玲玉的收入并不是很多,用于养家糊口还可以,但用于张达民无度挥霍就远远不够了。于是,互相之间的争吵日益激烈。 有一次,阮玲玉一气之下,与母亲一起离开了张达民,搬到窦乐路同庆里。临走时,阮玲玉给张达民留了一张字条:达民:我们一起生活了两年,我一直劝你找个工作做,你一直不肯,一意孤行,如今落得这个下场。我看你不仅不把得来的遗产当一回事,更不把我和我们的将来当一回事。我是穷家女子,只想好好做人。既然如此,那也好,从此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你实在使我太失望了,我们就此分手吧。你过去对我和我妈的好处,我一直是感激的。 张达民回到家里,看到阮玲玉的字条后,划根火柴烧了。他现在无暇顾及阮玲玉,他要忙着处理债务。过了几天,他来找阮玲玉。 〃我现在赌场失意,你真忍心抛下我不管?〃 阮玲玉听到这话,没有吭声,眼泪夺眶而出。 张达民一把搂住她,信誓旦旦地说:〃我不再赌了!〃善良的阮玲玉相信了他,第一次分居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没过多久,张达民又旧病复发。他虽不再去赌马场,但又迷上了麻将桌,一夜就输掉了七百多元钱。 阮玲玉得知此事后,又和他大吵了一次,第二次提出分居。张达民恶狠狠地威胁阮玲玉如果和他分居,他就到她的公司去闹,让她拍不成电影,还要登报,让阮玲玉出丑。 阮玲玉估计自己在公司的形象,不想因此影响自己的事业,第二次分居又流产了。张达民丝毫不改恶习,阮玲玉第三次提出分居。 张达民先是死乞白赖地哀求,但阮玲玉这次态度非常坚决,因为她不再信任他了。 张达民恶狠狠地再次宣布阮玲玉如果和他分居,就要让她出丑。阮玲玉气得浑身发颤。母亲死命地将她拉到房中,她倒在床上嚎啕大哭。 阮玲玉这时无路可走,无人可诉她心中的哀愁。自她与张达民同居以来,放弃了学业,虽不无惋惜,但原以为世家子弟的张达民能够对自己不错,也就终身有托了。却不想不仅遭受张家的冷落,还受到张达民的轻贱。在萌发自立之志后,进入电影界,想靠自己的努力摆脱当花瓶的地位,只是这两年事业上的种种不如意,自己所拍摄的那些无聊的电影,连自己都觉得看不起自己,虽然付出的努力不比别人少,而前途却不知不觉暗淡下来。 阮玲玉原以为可以寄托的感情,因为张达民的原形毕露而宣告破裂。她虽然几次要和张达民分手,却屡屡以妥协而告终,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心软,另一方面也是她的无奈。阮玲玉很清楚,如果张达民要抛弃她是轻而易举,但要她抛弃他,一但张达民闹起来,人们一定会把她当作引诱世家子弟在先,忘恩负义在后的女人。在当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名声胜过生命,尤其像阮玲玉这样无权又无钱的女人。失去名声后的她更将无法在电影界里立足。 可是谁又能知道她的悲哀呢?谁会同情她的遭遇呢?又有谁能够理解她善良又纯洁的心呢?当时的电影界,大家虽互为同事,朋友,却几乎不分担别人的痛苦,更别说去理解安慰了。 阮玲玉心中此刻一片惨然,她终于体会到在舍生洞前那〃死的诱人〃,与其大闹一场,身败名裂,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如清清白白的离开,不再理会那些个恼人的事。 哀莫大于心死。阮玲玉躺在母亲的床上,回想着张达民声嘶力竭的威胁之语,心中充满了悲哀。她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死。从床上爬起来,她回到自己的房中找出一瓶安眠药,就着茶水全部吞了下去。 幸亏被她的母亲及时发现,送至日本人开办的福民医院抢救,她才脱离了危险。 然而阮玲玉以死抗争仍未挣脱与张达民的关系。张达民痛哭流涕、赌咒发誓,赢得了众人的原谅。在朋友们的劝说下,阮玲玉又回到了他身边。不久,张达民为了表示心迹,要求阮玲玉搬回他们曾经住过而今归于他名下的鸿庆坊的旧居中。似乎这是一片好意,已无力挣扎的阮玲玉接受了。 本想以死来解脱的阮玲玉,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只是她在事业上的迷茫仍未改善。 然而,不久一个意外的机遇,给阮玲玉的艺术生涯送来了希望,这使阮玲玉尝尽辛酸的心得到了一些安慰。
第二部分:阮玲玉 默片的骄傲第23节:阮玲玉 默片的骄傲(图)
1929年,在北平创办了华北影业公司的罗明佑,特邀请阮玲玉担任由孙喻执导的电影《故都春梦》中一个重要的角色。正是这部影片,不仅引领阮玲玉走出事业的低估,并且奠定了她在电影界的地位。 这位罗明佑先生就是后来在中国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联华公司的主持人。罗明佑起初在父亲的支持下,邀请一些亲朋好友在北京开办了几家电影院,后来看到电影的发展,故在1927年广为游说,动员一些财阀巨商构成影电界最有实力的财团,成立了华北电影公司。主要从事电影放映业务。后来罗明佑在萌发了自己制片之后,与当时有人有设备、但缺资金的民新公司黎民伟搞起了合作拍片。他们各自保留本公司的名义,打出〃复兴国片、改造国片〃的口号。 而民新、华北两家公司合作之初的头炮戏就是邀请阮玲玉参加演出的《故都春梦》。该片由朱石麟、罗明佑编剧,孙瑜执导。戏中的一个妓女角色,虽是反派,却很重要,受过西式高等教育的两位有识之士罗明佑和孙瑜一同看中了表演真实、细腻富有魅力的阮玲玉来出演。并由当时很有名气的罗明佑向在大中华百和影片公司的阮玲玉出面约聘。正处于事业和生活双重压抑下的阮玲玉开心的接受了。 《故都春梦》的故事取材较为真实。描写了军阀统治下的北方地区的一个私塾先生朱家杰,不安于现状,一心向往官宦生活。当他带着妻儿离乡来到北平后,借助于妓女燕燕的帮助,得到一官职。之后,沉淀于酒色中的他娶燕燕为妾得妻忍让。由于朱家杰的过度奢侈,贪污公款以补经济上的亏空。大女儿受到燕燕的引诱堕落。妻子怀着满腔怨恨带着小女儿复回故里。不久,朱家杰锒铛入狱,燕燕席卷家财与人私奔。大女儿也遭人遗弃。获释回家后的朱家杰悔恨不已,请求发妻原谅,得妻娴淑,再次容纳他。从此共享天伦之乐。 阮玲玉扮演妓女燕燕,女主角(妻子)由林楚楚扮演。阮玲玉刚开始并不觉得扮演这个角色有何难处,后来发现导演孙瑜与她以前的导演要求截然不同,这是阮玲玉从影以来,第一次碰到了在严肃的艺术创造面前必然要碰到的问题:表演中是走老路去做戏,还是创造人物。阮玲玉碰到这样的导演感觉十分新鲜。孙瑜导演引领着阮玲玉使她的演技在潜移默化中向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靠近。阮玲玉是一个聪明的人,在这里她显示出具有一个优秀演员的可贵素质,她的很强的悟性和敏锐的感受力,使她一旦真正领悟角色,就找到准确的感觉,唤起了自己心中的激情,演起来真挚感人。 在《故都春梦》中,有一个戏不多但不可缺少的角色,这就是妓女红玉。 在影片中,红玉是燕燕(阮玲玉饰演)的要好姐妹,后来深得大官的宠爱,男主角朱家杰的命运转变靠她一手促成。这个角色演得是否成功,关系到全片的可信程度。 因此,导演孙瑜希望找到一个既漂亮又具有风尘味的女子来演,但一连试了几个都不满意。眼看再定不下来就要耽误全片的进度了,导演很是着急,但又不愿降格以求。 阮玲玉看着孙瑜着急的样子,猛然想起自己的一位同乡好友歌女骆慧珠来。骆慧珠年龄与阮玲玉相仿,既有表演经验,而且歌唱得也好。阮玲玉想,也许骆慧珠能合乎孙瑜的要求。 于是,阮玲玉在拍完一天的戏后,来到骆慧珠唱歌的夜总会的后台,找到了刚唱完歌回到后台休息的骆慧珠,邀请她《故都春梦》来饰演影片中的这个角色。 第二天,阮玲玉把骆慧珠带到〃民新〃的摄影棚,把她介绍给孙瑜,孙瑜看了看骆慧珠,觉得她的外形和气质,的确是饰演红玉的理想人选。骆慧珠根据导演的要求,化了妆,表演了几个片断。 孙瑜在一旁看了,觉得舞台味浓了一些,但这倒也正好和红玉这个角色所应有的做作相吻合。孙瑜就此拍板,红玉一角由骆慧珠来饰演。 于是,由阮玲玉出面,和骆慧珠的老板谈了。老板听完点头同意了,但随即提了两个条件: 第一,不能因拍片耽误了每晚的演出; 第二,别指望就此跳槽,要跳槽也可以,但得拿钱来赎身。 骆慧珠忍气接受了老板的条件,以客串的形式加盟《故都春梦》剧组。好在她在片中的戏不多,也不必天天到〃民新〃来,有她的戏时,提前一天通知她,她总是准时到场。 骆慧珠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