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骑银瓶-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杪杵宋夷缸樱煜轮拢鑫薮死恚矣窠苛酱用皇芄庋钠燮⑵群Γ笔彼簧⒆佑衷谒幕持兄倍〗哦碧咚窠苛男睦锔匣穑洼肴挥苫持心贸鲂『⑼叵乱环牛且膊徊蔷筒呗碜呷ァ!�
  但是才走了几步,却又听得身后小孩的哭啼,她的心中又不由产生了一阵侧悯,不由得就收住了马,转回头去,只见那雪地上卧著那小小的红被卷儿,小女孩的一只小脚儿已露出来了,哭啼得跟个小羊儿似的,上面的大雪落得极紧,都落在小女孩的头发上和脸上。玉娇龙又心说:我也太狠了!不应当这样!于是她赶紧又跳下马来,跑回,把小女孩又抱起,抖抖雪,又掩在自己的怀里温暖著,小孩儿仍然哭啼,她自己的眼泪也不禁流下来了,只得擦净了泪,并拍了拍小孩,依然上马走去。 
  她往西走去,打算觅到一户人家,问一问那所谓黑山熊和甚么吴三太爷的来历,和他们窝藏之处,只要得到消息,自己还是得共寻。此时风雪交加,山高路矿,马疲人乏,儿啼已停,她的泪却还未止,胭脂马已经变成了白色,两只包裹上部落著很厚的雪,越显得大而且沉,她宝剑无声,皮鞭徐动,就茫然地走去了。 
  原来这地方已属于青海管辖,人家稀少,乌兰木伦河就在南边不远,此时也都结了冰,雪满大地,山压沉云,她玉娇龙纵有一身高强武艺,可也捉不著一个贼人。连问了几个人家,都是游牧的人,能听得懂她的话的人极少。黑山熊、吴三太爷之名竟无一人知道,那亲生的,她连模样也没看过一回的那小孩,竟似石沉大海,毫无踪迹,使她的心里真真的难受。 
  玉娇能在此处附近百里之内连寻了十天竟是毫无所得。她在一个蒙古人的牛棚中住了很多日子,之后她又沿著祁连山东去,进到甘肃省,越过雪山直奔凉州,及至到了凉州城内,找了店房歇下,住了两天,她就打听出来本地新任的知府,不错,是姓方,是由安西州调了来的,有一位二太太因有身孕是留在那里,如今大概已然生了,可是还没见那边的人来送信,也不知生的是儿是女,平安不平安。又听说这位方知府很不放心,正要派人往安西州去接,只因路上的冰雪还没消化,所以还没走。 
  玉娇龙还梦想著这里的知府,能够派人去把他的太太和孩子找回来,到那时自己还得想法把孩子换回,所以她就又换了一家比较不为人注意的店房居住。 
  她又在本地找了裁缝,给自己做了两身像普通女人穿的一样的衣袋,就在这儿住著,假说是在等人。她天天发愁,有时又急躁,但是,那小孩却一天天的跟她亲近了,她也就觉得像是自己的孩子,了。倒怕,万一方知府把他的太太和孩子找回来,那时,当然是得互相交换了,可是亲儿子还许没有这非亲生的女儿熟呢! 
  她在凉州城住了一个多月,天气已惭暖,是二月的天气了,听说方知府派去迎接二太太的人已然回来了,人没有接回来,却带来一个怪消息,听说那里的二太太、秦妈,连方福,是早于年前就离了安西往这儿来了,到现在全无下落,都不知去向和生死。 
  凉州城本来不大,这又是知府家裹的事情,所以一传十,十传百,尤其是店房裹的人都爱闲谈天,简百闹得无人不知。玉娇龙住的这间屋子的窗外常常有人谈著这件怪事。玉娇龙心中非常的悲痛,这件事的情由自己是知道的,然而不能对别人去说。 
  她这时,身体精神已然全都养好,小女孩已经三个月了,都会笑了,她更爱。又住了几天却又听店家传来了一件新闻,说是昨天由甘州来了一个穷秀才,姓韩,这人自称曾与府台的二太太住在同一店内,那时正是去年年底,方二太太带家人方福、秦妈,抱著小孩,路上大概是出了事,遇著了强盗,二太太他们的生死,他虽不知,可是他确知方知府的亲生女现尚安然无恙,是在一个旗装少妇的手里,只要是将那少妇捉著,必可以寻回来小姐,其中的缘由是:少妇投店产子,二太太暗中将女换男,次日清晨风雪之中逃遁,那少妇大闹店房,挥剑杀了拉骆驼的黑三,骑马带女孩逃去,甘州府张腋县正在严拿…… 
  玉娇龙一听就晓得必是那来安店中住的会开药方子的那个穷小子,来这儿我方知府报信邀功求赏钱来了,自己现在虽然不怕,但在此地已经住不下了!遂就收束行李,要即日离开此地,行李地想是越简单越好,便叫来店中的伙计拿出她的一部分现银,叫店伙拿到外面去换几张,由此地到伊犁通用的银票,又拿出几件穿不著的衣服,叫店家拿出去给当,她原是为使包裹减轻、缩小,可是店伙却面现惊疑之色,猜不出这位堂客哪儿来的这些银两,既然这么阔,可又当当?玉娇龙并叫店伙给她去买一只竹篮,并指著炕上的小孩说:“只要能容下我这小孩就行,不要太大的。”店伙计发著怔答应,心里疑惑可又不敢问,就只好走了。 
  玉娇龙在屋里又匆匆收拾了她的东西,窗外还听著客人跟店掌柜在闲谈,说是甚么:“人不能不信命。咱们这里府台的二太太,要不是在店裹看见人家养了个小子,她生心,不把男孩子换去,她在路上也许不会出错儿!这叫作命中无子莫强求,强求来反赔上自己两条命!真不值!”又听有人说:“多别说话!叫府台那边的人听见了,可是了不得!只盼你这店里别出那事就得啦!” 
  店掌柜哈哈大笑,玉娇龙在屋中听了,却一阵阵的觉得刺耳惊心。 
  待了半天,那店伙才回来,手里拿著许多银票,进门来可还娥眉鼠眼地,说:“太太!给你换来了!那几身衣裳当铺本来不肯要,说男不男,说女不女,长不长短也不短,卖到估衣铺人家也不要,总共才当了一两银子,我也给您换成了票子啦!” 
  玉娇龙就说:“把那一两银子就赏给你吧!” 
  店伙像是吃了一惊,赶紧说:“谢谢您啦!” 
  玉娇龙又问:“那只篮子你给我买来了没有?” 
  店伙说:“买竹篮得上柴耙市,离这太远,我没有工夫去,我把钱交给了马棚的傻张,叫他替我去买,待会儿就能够给送来。” 
  玉娇龙点了点头,就问说:“现在是甚么时候了?” 
  店伙说:“快到四点钟啦。” 
  玉娇龙说:“你快给我预备晚饭,吃完了饭我还要动身,请你到柜上把我的账算一算。” 
  店伙发著征,好像没听见,玉娇龙又重复著说了一遍,他才连声答应,又出了屋。 
  玉娇龙觉得这店伙的神态很可疑,自己在此住了这些日,也没有人来找,自己带著个孩子又不常出门,本来就已招店家疑心了,如今又来了个韩秀才,指明了方知府的女儿是落在一个骑马的旗装妇女之手,他们店家还能不疑到我吗?我若不走,当日就会有事。于是她将包裹紧紧系好,颠了一颠,果然不像刚才那样的沉重了。又给孩子换了一身新做的小衣棠,孩子也不哭,还直望看她笑,她拍了一拍,然后将地下放的马鞍搬出屋去,就叫店伙给她备马。 
  店伙说:“太太你不是要吃完饭才走吗?” 
  玉娇龙点头说:“是呀!可是你先给我备马去吧!将马备好了等著我,吃完了饭我就起身,因为我听说我家里的人现在到了兰州啦!” 
  这时门外进来那马棚中专门刷马打扫马粪的傻张,只见他提著买来的篮子,还直眉瞪眼地问说:“买这干其用呀!装果子吗?” 
  玉娇龙说:“你别管!” 
  店伙也说:“你快给太太备马去吧!” 
  傻张点头,哼哼的答应著。 
  玉娇龙拿著竹篮进屋将篮子里垫上了小被褥,把孩子平平稳稳地放在旁边,她倒不禁失笑,因为早先,她在作新娘的那天逃去,乃装改扮,偕同侍女绣香出走,那时她就用一只竹篮装过她的爱猫,可是后来她的那只猫又丢失了。如今……她望著篮子里跟猫一样的小女孩,又不禁心里发生一阵难过,就想!这孩子能够永远跟我在一块儿吗?她长大了,叫我甚么才对呢?我现在尚无家可归,孤身飘零,真如同鬼魂一般啦,我还有能力将这孩子抚养长大吗?……如此一想,不由得又落下泪来。 
  此时忽然听见窗外又有人说话,她赶紧侧耳去听,只听是男子声,北京的口音,说:“甘州府来的那位太太是住在哪间屋里?我们是府衙派来的。掌柜的!快领我们去见见那位太太!……那位带著个小孩来的。” 
  末两句话很模糊,好像是外边来的人走进柜房见店掌柜去了。玉娇龙大惊,暗想:万一这衙门的人闯进屋来,必然先盘问我,我可对他们说甚么?孩子就凭著他们抱去吗?不行!于是她急匆匆挟起装孩子的篮子,拿起了包裹、马鞭,另一胳臂却挟著宝剑,先将屋门踢开了一道缝儿往外看去,见院中并没有官人,她就一溜烟儿似的跑到了马棚。 
  只见那傻张正在备马,可是他备得太慢,这半天还没有备好,玉娇龙已抢过来,自己勒鞍、套辔头、上包裹、系篮子、挂宝剑,双手极忙,同时悄悄地问傻张说:“刚才来了衙门的人,到柜房里去了,你看见了没有?” 
  傻张的厚嘴唇掀动著,说:“我看见啦!……是衙门的老爷,是刚才李伙计到衙门给请来的!” 
  玉娇龙又不由得愤恨,因为知道李伙计就是刚才出去给她换钱当当的那个店伙,那东西!可恶!怪不得刚才他神色很可疑,原来他上街时就乘空到衙门报信去了! 
  又听傻张说:“他们说有个娘们拐了知府的女儿……” 
  玉娇龙踢了他一脚,瞪眼说:“不要说啦!”她将收束好的东西和马匹都交给这傻张,她想叫傻张先牵马出门,她随后再溜出去,不料篮子里的孩子偏偏在这时又哭了起来,她发恨,催著傻张牵著马快出去,傻张直眉瞪眼的还是莫明其妙,一点儿也不忙。 
  这时由柜房就出来了几个人,掌柜的在前,其次是两个穿官衣的人,还有就是耶韩秀才,拱肩缩背的二月天气他已然穿上一件很旧的纺绸大褂,还有两个伙计,他们都往自己住的那间屋子去了,他们的脚步都轻而且缓,很严肃地,好像是去捉人的样子。因为马棚是在墙角,他们并未往这里注意,玉娇龙乘势推开了傻张,夺过来缰绳,牵马向外就跑,马一颠,篮子里的小孩更哇哇的哭,那边的几个人一回头,就看见了她这种情形,先由韩秀才发出了一声惊叫,说:“啊!就是她!快捉拿呀!” 
  玉娇龙急急牵马出了店门,骑上了就走,用鞭子抽打著马,驱逐街上的人,并尖锐地喝著:快躲开!快躲开!小心马撞著!路人全都纷纷逃奔,她就催马疾行连头也不回,可是篮子颤得很厉害,几乎把孩子给颠出来,她又不得不将马勒住一些,还没有出西门,就听身后远远地有几声大喊:“站住吧!……我们不拿你!只问你几句话……!别害怕!别跑!” 
  可是玉娇龙最怕的是别人问她话,所以她更催马紧跑,并腾出一只手按著篮子,篮内的小孩却拼命的大哭,杂以马蹄紧响,行人乱避,身后追的人又大喊,乱烘烘地这条大街立时沸腾起来了。 
  但一霎时玉娇龙就闯出了西门,出得城来她的马更快,可是身后也有一匹快马追赶来了,玉娇龙跑出了一里多地,身后的马头已追上了她的马尾,她就大怒起来,锵的一声抽出了宝剑,马仍向前走著,她却回首瞪眼厉声说:“你追我来干么?若再敢追,我可就要杀你了!” 
  她看出来骑马追她的这人是穿著官衣,年有四十多岁,好像有点面熟似的。这官人也看清了玉娇龙的模样,他立时就跳下马来,屈著一条腿请安,玉娇龙倒很具诧异,赶紧也将马勒住了扭转著头,就见这个官人站在地下恭恭谨谨地说:“三小姐:我没想到是您,您是从京里来么?老大人,少大人,二少大人,近日可都好?” 
  玉娇龙愈是愕然,就问说:“你是谁?” 
  这官人说:“三小姐您不记得我啦?我是跟舅老爷的,我叫保善,前几年您跟姑太太在伊犁住著的时候,我也伺候过您。” 
  玉娇龙一见,竟遇见了自己舅父手下的官人,不由得更羞愧、焦急,想走既不能,想不承认也办不到,就急声地问说:“你到这儿干甚么来啦?” 
  这保善也有些恐慌,说:“我们大小姐不是去年出的阁么,嫁的是迪化孙抚台的大少爷,就把我拨过去啦,保举了我一个千总的差使。姑老爷放了咸宁县,现在是去上任,我们抚台派我给保护上任。现在姑老爷跟我们大小姐都在凉州府衙住著,因为方府台的夫人是我们姑老爷的表嫂……” 
  玉娇龙也不耐烦听这些亲戚的关系,但是她已知道自己的表姊玉清现在就在凉州府衙门,未免更窘,心说:这可怎么办?人都知我在北京是投崖摔死了,如今怎么会又到这裹?而且,这个模样,又有这个孩子,此事一传到北京,京城中必又得轰动了,我的娘家婆家就许又派人来找我,那岂不是往日心机都枉费,而纠纷、烦恼又都一齐来了么?…… 
  又听保善急急地说,“昨天……有个姓韩的人说的,方知府的女儿落在别人的手里,他说的那人模样,我就想著许是您,因为京里的事我也都听说了,我知道您有一身大本领,您一定是藉著那个事情出来啦!” 
  玉娇龙真恨不得挥剑杀死这个人以灭口,但又手软,就将马一拨,往回走了几步,更急声地说:“你们姑奶奶也知道我出来么?” 
  保善点头说:“我们大小姐也知道!很多的人都知道您投下崖去一定不会伤著一点筋骨。” 
  玉娇龙不禁叹了口气。 
  又听保善说:“刚才又有店家报告了您住的地点,我们大小姐怕府衙门的人去了胡搅,就叫我跟了去,原是想请您!方府台也说:您要喜欢这小孩,就叫您带了走,只是要跟您打听打听方二太太的下落!” 
  玉娇龙怒喝一声:“我不知道!难道还是我害死她的么?” 
  保善连连往后退著说:“方府台大人也没那么想,只是,请您,请您,……” 
  玉娇龙说:“我不能去!” 
  说出了这话,却见远处又有几名官人跑来,玉娇龙又上马去,将剑一抡,说:“你说的这些话我都听不明白:我姓春,我也不认得你是谁!你们姑奶奶是谁,甚么投崖的事你更是混说!胡说八道! 
  你认错人了!从此以后无论是当著人或在背地里,若再敢说出一个字,我随时可以取你的首级!” 
  保善吓得身子发颤,连连请安,说:“不敢说!” 
  玉娇龙又厉声嘱咐说:“也不许别人说!否则……”飕的一支弩箭射出,正射在保善的官帽上,保善吓得又几乎跪下。 
  玉娇龙却催马就走,一直向西,当日投宿于永昌县境,竟不见有人追赶来。玉娇龙经过这一次事情,心中越发烦恼,虽然自己满口不认以前的事情,但毕竟难以掩得住众口,自己想:此次西去投荒,连个熟人也不必见了,在新疆无人的深山之中,广阔的草原上,随便找一个地方栖身,有了这个孩子也不至寂寞,永远也不与熟识的人见面。虽然咬著牙,心中暗暗决定了主意,但那股辛酸的眼泪却仍然不时地由眼角涌起,使她惆怅欲绝。 
  次日继续西行,因为在张腋县惹下周纠纷,出过一场人命,她不得不避著路走,就离开了驿路,专沿著祁连山脉去走,心中环希望能遇著一两个强盗,如甚么黑山熊之流,但她所走的这条路极偏僻,人家很少,飞鸟亦稀,竟没有一个人招呼她、追她,或是拦她的路,使她很是失望。小孩在竹篮裹睡得平平稳稳的,玉娇龙又在篮子上面捆了几条细绳,无论马怎样快跑,小孩也不至于倾覆出来。 
  暖暖的春阳抚慰著大地,麦苗已青,祁连山顶的积雪也融化了,如匹练似的自崖上流来,潺潺地响,化成了无数的河流,从马蹄下流去。小孩儿像春花一般的小脸儿时时仰望著阳光发著天真的笑,并且会转著眼珠儿看人了。玉娇龙也不禁展开了愁颜,她一笑,玉娇龙就也不由得笑。 
  每晚投人家,投旅店,玉娇龙总像亲妈妈一般地看顾小孩,按时的给她乳吃。她想以后连自己带她都姓春,但是得给她起一个名字,叫她甚么呢?她看山,山太雄壮,看云,云太飘浮,看水,水太无情,看花,花又易落,看飞鸟盘雕,都觉得与她这孩子不相像,都不能藉之以名。 
  一夜,她投宿于敦煌县旅店内,预计明日就要出玉门关,客舍夜深,独对孤灯,她翻阅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本书,这是以九华剑法为根底,加上自己三年来研习、历练拳、剑、飞行、长挝、短打,将种种武艺的心得著成的一本书,题名曰“春龙新著”,又写上“留授瓶女”四个字,她又抚摸著那只银瓶,并一手掣出了宝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