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3-古方汇精-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虎双降散(四十)
属性:(治时行瘟疫。失心颠狂。一切火热蕴结重症。) 
大黄 天花粉(各六两) 元参(十两) 麦冬(去心) 滑石(各五两) 银柴胡 荆 
芥丹 
参( 
各取净末。和匀。每服八钱。地浆煎服。 

卷一内症门
辟瘟神方(四十一)
属性:乳香 苍术 细辛 川芎 甘草 降香 檀香(各一两) 
共研细末。枣肉为丸。芡实大。晒干佩之辟瘟。烧之辟疫辟秽。 

卷一内症门
太乙紫金丹(四十二)
属性:(是药解诸毒。疗诸疮。利关窍。治百病。起死回生。效难尽述。制之济人。功 
山慈菇(洗去毛皮净焙二两) 川文蛤(一名五倍子洗净焙一两) 麝香(拣去毛皮干 
研净 
三钱) 
续随子 
仁白 
取 
上者 
上药各择精品。于净室中制毕。候端午七夕重阳或天月德。天医黄道。上吉之辰。修合。 
凡 
入大乳钵内。再研数百转。方入细石臼中。渐加糯米浓汤。调和。软硬得中。方用杵捣千余 
下。至光润为度。每锭一钱。每服一锭。病势重者。连服二锭。以取通利。后用温粥补之。 
修合时。除合药洁净之人。余俱忌见。此药总在精诚洁净为效。 
一治一切饮食药毒。蛊毒。瘴气。恶菌。河豚。中毒自死牛马猪羊六畜等肉。人误食之。 
必 
一治山岚瘴气。烟雾疠疫。最能伤人。感之才觉不快。恶寒发热。欲呕不呕。即磨一锭 
服之 
一治痈疽发背。对口疔疮天蛇无名肿毒。蛀节红丝等疔。及杨梅疮。诸风瘾疹。新久痔 
疮。 
一治阴阳二毒。伤寒心闷。狂言乱语。胸膈塞滞。邪毒未出。瘟疫烦乱发狂。喉闭喉风。 
俱 
一治赤白痢疾。肚腹泄泻急痛。霍乱绞肠痧。及诸痰喘。用姜汤磨服。 
一治男妇急中颠邪。渴叫奔走。鬼交鬼胎鬼气鬼压。失心狂乱。猪羊颠风。俱用石菖蒲 
五分 
一治中风中气。口眼歪斜。牙关紧闭。言语謇涩。筋脉挛缩。骨节肿。遍身疼痛。行步 
艰难 
一治自缢。溺死。惊死。压死。鬼魅迷死。但心头微热。未冷者。俱用生姜一钱。续断 
一钱 
一治一切恶蛇。风犬。毒蝎。溪涧猪恶等虫。伤人。随即发肿。攻注遍身。甚者毒瓦斯入 
里 
一治新久疟疾。临发先时。取桃柳枝头。各七个。用东流水。煎汤磨服即愈。 
一治小儿急慢惊风。五疳五痢。脾病黄肿。瘾疹疮瘤。牙关紧闭。用薄荷五分。煎水磨 
浓。 
一治牙痛。酒磨涂痛上仍含少许。良久咽下。 
一治小儿父母遗毒。生下百日内。皮塌烂斑。谷道眼眶损烂者。用清水磨涂。 
一治跌扑损伤。松节五钱。无灰好酒。研和冲服。 
一治年深月久。头胀头疼。太阳痛。偏头风痛。及时疮愈后。毒瓦斯攻注。脑门作胀者。 
俱用 
一治妇女经水不通。红花四分。煎汤和服。加酒一杯下。 
一治凡遇天行疫症。延街巷传染者。用桃根汤磨浓。擦入鼻孔。次服少许。任入病家。 
再不 
一治传尸劳瘵。诸药不能禁忌。每早磨服一锭。至三次后。逐下恶物尸虫。异形怪类而 
愈。 

卷一内症门
妙灵丹(四十三)
属性:麝香 蟾酥 雄黄 母丁香 朱砂(各五钱) 真茅术(一两米泔浸透剖去皮净研末) 
上方宜于午月午日。或择天德。月德。天医。黄道吉日。修制。各药取净细末。用真麦 
烧酒 
一治各种急痧。用七丸。轻用五丸。姜汤下。 
一治胃疼。用四五丸。 
一治男妇阴症。用二十一丸。 
一治伤寒时气。用七丸。 
一治肚疼。用七丸。(以上俱姜汤下) 
一治喉痹。用五丸。未愈。再五丸。 
一治喉风。五丸。未愈。再五丸。(以上俱薄荷汤下) 
一治小儿急慢惊风。一岁一丸。淡姜汤和下。 

卷一内症门
六合定中丸(四十四)
属性:藿香叶 苏叶(各六两) 浓朴(姜汁炒) 枳壳(各三两) 木香(另研细末) 生 
甘草 檀 
香( 
各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重二钱。大人一粒。小儿半粒。 
一治中暑。大人用陈皮青蒿各八分。小儿各五分。煎汤化服。 
一治霍乱吐泻转筋。百沸汤。兑新汲水。和匀化服。 
一治感冒头疼发热。用连皮姜三片。煎汤化服。 
一治心口饱胀呕吐。用连皮姜三片。煎汤化服。 
一治痢疾腹泻。用开水化。温服。(水要微温。过热不效。) 
一治一切疟疾。不论远年近日。用向东桃枝一寸。带皮生姜三片。煎汤化服。 
一治胃口不开。饮食少进。开水化服。 
一治四时瘟疫。春冬用姜一片。夏秋用黑豆一钱。甘草五分。煎汤化服。 
一治时气发瘢。风热痧疹。俱用薄荷汤下。大人用八分。小儿用五分。 
一治小儿惊风。薄荷汤下。 
一治小儿吐乳发热。山楂二分。灯心一分。煎汤下。 
一治男妇心胃寒疼。吴茱萸四分。煎汤下。 
一治饮食伤者。莱菔子二分。煎汤下。 

卷一内症门
新太和丸(四十五)
属性:枳壳 焦楂肉 麦芽 赤茯苓 苏梗(各二两) 桔梗(三两) 甘草(八钱) 当归 赤 
芍 
(各 
各取净末。蜜水叠丸。如弹子大。每重一钱五分。 
一治偶感气滞。姜汤下。 
一治头痛身重。伤于风者。加葱白汤下。 
一治冒暑者。新荷叶煎汤下。 
一治头痛恶寒。肌热无汗。葱白汤下。 
一治风寒客感愈后。脾胃气滞等症。姜汤下。 
一方(治伤寒结胸) 
陈酒糟(六两) 生姜 水菖蒲根(各四两) 盐(二两) 
共捣炒热为饼。敷胸前痛处。以熨斗熨之。内响即去。如口渴。任吃茶水。待大便下恶 
物愈 

卷一内症门
通脉化痰饮(四十六)
属性:(治中风暑毒。并一切恶毒。干霍乱卒暴之症。) 
童便(为君) 生姜汁(为佐) 
二味和匀温服。立解。每童便一小盏。入姜汁一匙。盖童便降火。姜汁开痰下气也。 

卷一内症门
正柴胡饮(四十七)
属性:(凡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 疟初起等症。血气和平。宜从平散者。此 
之。) 
柴胡 陈皮(各一钱) 防风(八分) 甘草(四分) 赤芍(一钱五分) 生姜渣(七 
分) 
白水煎热服。头痛者。加川芎一钱。热而兼渴者。加葛根一钱。呕恶者。加制半夏一钱 
五分 
分。 

卷一内症门
柴陈煎(四十八)
属性:(治伤风兼寒。咳嗽发热。痞满多痰等症。) 
柴胡(八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陈皮 茯苓(各一钱) 甘草(四分) 生姜(一 
片) 
白水煎。食远温服。寒胜者。加细辛五分。风胜气滞者。加苏叶一钱。冬月寒胜者。加 
麻黄 

卷一内症门
归葛饮(四十九)
属性:(治阳明温暑时症。大热大渴。津液枯涸。阴虚不能作汗等症。) 
当归(五钱) 干葛(一钱五分) 
白水煎。用冷水浸凉。徐服之。得汗即解。 

卷一内症门
归柴饮(五十)
属性:(治营虚不能作汗。及真阴不足。外感寒邪等症。) 
当归(五钱) 柴胡 西党参(各一钱五分) 炙甘草(五分) 陈皮(一钱) 
引加生姜一钱。大便多溏者。去当归。以炒白术三钱代之。 

卷一内症门
清脾饮(五十一)
属性:(治瘅疟脉来弦数。单热不寒。或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 
制浓朴 青皮(各八分) 制半夏(一钱) 炒白术(各一钱五分) 草果仁(四分) 柴 
胡 
(六分) 
上药疟未发。先时煎服。忌生冷油腻。并通治疟症。寒多者。加肉桂五分。热多者。加 
川连 

卷一内症门
驱疟饮(五十二)
属性:(治疟疾初起。寒热骨痛。肢冷气逆。) 
柴胡 秦艽(各六分) 炒苍术 川贝 藿香叶(各一钱) 羌活 桂枝(各五分) 夏 
曲 
茯苓 
引葱一根。姜一片。照服二剂。得有透汗。去羌活桂枝。引去葱。方内苍术加五分。外 
加生 
后方 

卷一内症门
何人饮(五十三)
属性:(截疟如神。凡气血俱虚。久疟不止。立效。) 
何首乌 党参(各四钱) 当归(一钱五分) 陈皮(一钱) 煨姜(八分) 
白水煎。先时温服之。善饮者以酒一杯。浸一宿。次早加水一钟煎服。尤妙。再煎不必 
用酒 

卷一内症门
休疟饮(五十四)
属性:(此止疟最妙之剂。若汗散既多。元气不复。或以衰老。或以弱质。疟不能止。俱宜 
此。化暴善后之第一方也。其他症加减。俱宜如法。) 
党参(四钱) 炒白术(三钱) 当归(二钱) 炙甘草(八分) 制首乌(五钱) 
白水煎。食远服。留渣再煎。露一宿。次早温服一茶盏。饭后食远。再服一盏。如阳虚 
多寒 
宜 
肾 
山 
者 

卷一内症门
消疟饮(五十五)
属性:(治三日久疟。) 
鲜首乌(五钱打碎) 白甘葛(二钱) 甘草 细茶(各一钱) 
阴阳水。慢火煎一复时。露一宿。清晨服。 

卷一内症门
固元利关煎(五十六)
属性:(治阴阳久疟。) 
香附(三钱) 红花(四分) 制首乌(五钱) 炙黄 (一钱五分) 
白水煎。露一宿。清晨热服。 

卷一内症门
调气平胃散(五十七)
属性:(治胃气不和。胀满腹痛。) 
陈皮(七分) 煨木香(二分) 乌药 甘草(各三分) 砂仁(四分) 白豆蔻 白 
檀香 制 
浓朴 
引姜渣六分。水一钟半。煎成。食远服。 

卷一内症门
香砂枳术丸(五十八)
属性:(治一切食积。胸闷气逆。) 
香附子 苡仁(各四两) 茅山苍术 赤茯苓 蛀神曲(各二两) 麦芽(一两五钱) 砂 
仁 
广 
上药各取净末。水泛丸。每服二钱。淡姜汤下。 

卷一内症门
香连丸(五十九)
属性:(治痢疾。不拘红白腹痛。俱可服。) 
川连(四两) 吴萸(三两) 广木香(二两) 
各取净末。神曲打糊为丸。每服一钱二分。姜皮汤下。 
一方用木香四两。苦参酒炒六两。共为末。甘草一斤熬膏。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 
白 
水泻。猪苓泽泻各三分。煎汤下。 

卷一内症门
玉壶丸(六十)
属性:(治下痢危症。) 
白芍 当归(各五钱) 赤苓(三钱) 枳壳(五分) 槟榔 甘草 车前子(各二钱) 
萝卜 
子( 
各取末。蜜水叠丸。如桐子大。每服二钱。红痢。黄连二分。汤下。白痢。木香三分。 
汤下 

卷一内症门
豁脾煎(六十一)
属性:(治痢疾。) 
苍术(一钱二分) 藿梗 当归(各一钱) 浓朴(五分炒) 神曲 楂肉(各二钱) 广 
皮 
(七分) 
引加煨黑姜一片。粟壳四分。如腹痛。脐下急痛。按之愈痛。此实痢热痢也。方内加生 
大黄 
内加 
三五剂。加慎调理。 

卷一内症门
一味金花煎(六十二)
属性:(治热毒血痢。) 
金银花藤(四钱) 
白水浓煎。温服。 

卷一内症门
保和益元散(六十三)
属性:(治噤口痢。) 
糯稻一升。炒出白花去壳。再加姜汁拌湿。再炒为末。每服一钱五分。白汤调下。 

卷一内症门
取填饮(六十四)
属性:(治血痢如注。并初起作痢腹痛。下如土朱猪肝色者。) 
夏枯草(五钱) 红花(二分) 
白水煎浓汤。入真砂糖一钱。调和空心服。三服愈。 
一方治泄泻垂危。用豇豆叶阴干为末。令患者少停饮食。口觉发干。浓煎一大壶。如茶 
饮之 
一方治赤白久痢。用鸡子以醋煮一昼夜。空腹食之。兼治小儿疳症。 
一方治赤白痢。用干姜于火内烧焦黑。不可成炭。放瓷瓶内。闭冷为末。青蒿叶阴干为 
末。 
附方 治泻痢脱肛。用蜗牛烧灰。猪脂和敷。立缩。 
又方 蝉壳为末。菜油调敷。加内服补中汤。(方见前十) 

卷一内症门
九味羌活汤(六十五)
属性:(治四时不正之气。感冒风寒。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咽干等症。) 
羌活 防风(各六分) 苍术(一钱) 白芷(四分) 川芎(五分) 生地(一钱五 
分) 黄芩 
(七 
引加姜一片。枣一枚。煎成热服取汗。有汗者去苍术。加白术一钱五分。渴甚者。加葛 
根一 

卷一内症门
化毒丸(六十六)
属性:(治天行瘟疫。及喉痹颈面暴肿诸症。) 
直僵蚕(一两炒为末) 川大黄(二两酒拌晒为末) 
生姜汁。和蜜水为丸。弹子大。每服一粒。每粒重一钱五分。真菊花叶五钱。捣汁冲汤 
调服 

卷一内症门
回春散(六十七)
属性:(治阴症。取汗即愈。) 
白矾(一钱) 黄丹(八分) 胡椒(二分) 芒硝(一分) 
用陈酽醋和糊。摊在手心。男左女右。侧身蜷腿。手合阴处。出汗即解。勿吃冷水。如 
不愈 

卷一内症门
纯阳救苦汤(六十八)
属性:(治男妇阴症神效。) 
生姜(一两切片) 大黑豆(五钱炒熟) 
水煮数沸。滤去姜豆。取汁服之。汗出即愈。 

卷一内症门
理中汤(六十九)
属性:(治太阴病。自利不渴。阴寒腹痛。短气咳嗽。霍乱呕吐。饮食难化。胸膈噎塞。或 
疾瘴气瘟疫。中气虚损。久不能愈。或中虚生痰等症。) 
党参(五钱桂圆七枚煎汁煮干) 白术(三钱炒) 干姜(八分炒) 炙甘草(一钱) 
白水煎温服。如前症轻者。分两可酌减半。 

卷一内症门
风火双解散(七十)
属性:(治头风两太阳疼。) 
川芎 白芷 熟石膏(各等分为末) 
每服三钱。热茶调下。食远服。 

卷一内症门
探吐饮(七十一)
属性:(治干霍乱。手足温者。入口即吐。气绝复通。) 
炒盐一撮。和童便温服。 

卷一内症门
开郁散(七十二)
属性:(治惊痰瘀血。流滞心窍。及忧郁气结。致成失心癫痫诸症。) 
真郁金(三钱) 生明矾(一钱五分) 
为末。青竹叶汤调服。盖郁金入心去血。明矾能化顽痰也。 

卷一内症门
开元固气丸(七十三)
属性:(治各种疝气。) 
西党参 上绵 (炙) 焦白术 川楝肉(盐酒炒) 蛀青皮 当归身(各四两酒炒) 小 
茴 
香( 
熟地 
(五 
各取末。炼蜜为丸。淡酒下。每服四钱。 
一方。疝初起。寒热疼痛如欲成囊痈者。用新鲜地骨皮(即枸杞子根)生姜各四两。共 
捣 
如泥 

卷一内症门
辟寒煎(七十四)
属性:(治寒疝。攻心急痛。) 
木香(一钱) 青皮 香附 苍术 黑丑(取头末) 元胡索(各二钱) 大茴香(七 
分) 良 
姜( 
陈酒二杯。煎至一杯。空心温服。立止。 
一方。用川楝子取肉。炒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陈酒调服。 

卷一内症门
游山散(七十五)
属性:(治心脾痛。) 
草果 元胡索 五灵脂 没药 
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一方治卒然心痛。牙关紧闭欲绝。用老葱白五根。捣汁。送入咽中。再灌麻油四两。但 
得下咽即苏。如系虫痛。上 白点为验。照用扫虫煎(方见后八十)化虫散(方见后八十一) 
等 
方自愈 

卷一内症门
和胃饮(七十六)
属性:(治胃气痛。) 
淡吴萸(四分) 川连 干姜(各二分) 橘皮 当归 白芍(各一钱) 桂枝(同白 
芍炒) 
炙草 
白水煎服。凡胃痛虚寒者多。实热者少。虚寒者。口多清涎。得热饮。痛可稍缓。实热 
者。 
实热者易解。栀子清肝散(方见后七十七)主之。或加味逍遥散。(方见前二十六)一帖可 
愈。 
虚寒者难治。暂愈复发。以是方与补中汤。(方见前十)间进之。加服六味桂附丸。(方见前 
八)斯可渐愈。其有寒而实者。肢冷面白气促。勺饮下咽即吐。方内去党参。加法制半夏三 
钱。温饮而 

卷一内症门
栀子清肝散(七十七)
属性:(治胃痛由于实热者。) 
柴胡(六分) 山栀子(炒黑) 黄芩(炒) 广皮(各七分) 甘草(三分) 白芍 
(一钱醋炒) 
引姜汁一大匙冲服。 

卷一内症门
清金下痰丸(七十八)
属性:(治风疾痫疾。) 
白矾(一两) 陈松萝茶(五钱) 
为末。蜜丸。如桐子大。一岁十丸。大人五十丸。茶汤下。久服痰自大便出。即愈。 

卷一内症门
桐丸(七十九)
属性:(治男女感受风湿。或嗜饮冒风。内湿外邪。传于四肢。脉胳壅塞不舒。以致 
疼痛。不能步履。或两手牵绊。不能仰举。凡辛劳之人。常患此症。状似风瘫。服 
全愈。或单用臭梧桐二钱煎汤饮。以酒过之。连服十剂。其痛即瘥。或煎汤洗手足 
草(八两炒磨末) 地梧桐(俗名臭梧桐不论花叶梗子俱可用取切碎晒干炒磨末一 
斤) 
上二味和匀。炼蜜丸。梧桐子大。开水下。四钱。忌食猪肝羊血番菇等物。 

卷一内症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