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炼老公-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张文天盯着我,上上下下地把我打量了一番。    

  “我叫江雨姗。现在是无业游民,平常爱写一些散文什么的。”    

  “知道知道。我以前曾经看过一些你写的散文,很有灵气。”    

  “你也是来参加这次笔会的吗?”其实,我心里特希望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是的。”    

  “那就太好了,我们同路!”    

  “是啊!”    

  就这样,我们算是认识了。    

  一路上我们聊得很投机。他只比我大五岁,可是,看他发表过的文章,我还以为他是我的父辈呢。    

  我对张文天说:“真没想到你这么年轻!”    

  “是吗?你觉得我老吗?”张文天反问道。    

  “以前觉得你老,现在不觉得了。相反,觉得你比我还小。”我如实说出自己的感受。    

  我们越聊越觉得相见恨晚。那次笔会以后不到一年我们就结婚了。    

  江雨姗说到这,不好意思地看了我一眼。    

  我说:“你结婚时,我正在北京出差。没想到刚回来,就听说你做了人家的太太。现在不后悔吧?”    

  “后悔?我感激还来不及呢!”江雨姗说,“我现在基本上是一个家庭主妇,整天待在家里。在空闲的时间,就写写东西。各式各样的稿子都写一点,包括新闻稿。一个月差不多也有千把块钱的稿费吧,反正老公的收入也够我们用了。我感觉既充实,又快乐。况且,什么事也不用我考虑,只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行。我觉得日本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他们在家相夫教子,真是太对了。”


曾经沧海第二节 激情之舞(4)

  “那你老公感受如何?”    

  “他当然同我一样地快乐呀。他说,为心爱的女人做任何事,都是充满着快乐的。而且有了家,他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了。最近,他又当上了科长,算是他们同学中的一个骄傲吧。总之,他娶了我,我跟了他,是双赢。真的!一来可以减少两人独立生活开支的浪费,多存积蓄,更重要的是好心情还可以保持美丽。”    

    

    

  “那你们业余时间怎样娱乐呢?”想起刘云那口子,我不无好奇地问江雨姗。    

  “我们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就去散步。一周至少三个晚上到歌舞厅玩——当然是我们携手同去。我们在歌舞厅可是很惹眼的一对哟,每次跳拉丁和恰恰,其他人都停在边上,看我们俩表演。那时候可是我们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候。我们还专门买来录像带看,早晨就看中央五套“闻鸡起舞”节目。我们还有个计划,就是要在市里拿双人舞冠军,最后再到全国性的比赛中拿名次。怎么样,今天晚上一起去歌舞厅练练去?”    

  经江雨姗这么一引诱,我这个学校时期的舞蹈皇后,也被她勾上瘾来了。我说好呀,我倒要好好欣赏你们俩的舞技!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当拉丁曲子响起时,全场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自动围成了一个圈静静等待着什么。他俩上场了,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自信,互相的配合更是无懈可击。真没想到,江雨姗这个在学校时并不爱动的小女生会变化这么大。看来婚姻也是一所大学校。    

  一曲终了,我拍手赞叹:“你们跳得真是太棒了,向你们学习!”    

  “那好呀,不过前提是赶快结婚!”江雨珊笑着对我说道,“到时别忘了把你的那位也培养成舞蹈高手啊!”


曾经沧海第三节 泪谱心曲(1)

  窗外飘起了细雨,点点滴滴,敲打着窗棂,也敲打着她敏感的心。潮湿的空气,落寂的心。他变了,变得不那么温顺了,变得庸俗、粗鲁了,变得让人认不出了,变得……她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流着泪,她默默地问自己,为什么会成了这样?    

  其实,他并没有变,变的只是环境和彼此交往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人逐渐从婚姻之初的朦胧中走出,开始面对它真实和平凡的一面。每天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原来是如此的平凡琐屑。事业的压力,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这些令人烦心的事情忽然间就出现在了女人的面前,等着她做出决定。而这些决定是如此急迫和重要,每一件都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    

  对于这一切,她们结婚以前从来都没有意识到,或者即使是意识到了也不愿意承认。所以到今天,不得不面对、应付这种局面时,她们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    

  更糟糕的是,老公仿佛也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变得陌生起来。曾经在女人眼里完美无瑕的他,现在竟然暴露出了那么多缺点和不足。以前的和谐与默契,似乎都消失无踪了。    

  以前对女人百依百顺的老公,现在却常常做出一些令女人十分不满的事情来,而这些事情又多是在他不听自己的意见甚至连征询都没有的情况之下做出的;曾经是那么的温柔体贴和善解人意,而今却是如此的粗鲁和蛮不讲理;那个志趣高雅的他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变得庸俗不堪;那个酷爱整洁、衣冠楚楚的男人又是什么时候不见的呢?整日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已经是一个邋里邋遢的男人。    

  他不再愿意倾听自己的心事和烦恼,也不再记得节日里那娇艳的玫瑰;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在离开家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温柔的拥抱,也不再记得夜深晚归时给自己打一个电话。他已经忘记了两人一起看过的那春天的花、夏季的海、秋天的红叶和冬日的雪……    

  是的,他已经变了,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地变了,仿佛成了另外一个人,让人如此陌生,如此难以忍受!    

  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她感到十分的困惑不解,不明白自己的老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家庭生活的温馨平静,开始被一次次的争吵所打破。婚姻突然间变得让人失望起来,她禁不住黯然伤怀。    

  其实,老公并没有变,变的只是彼此之间交往的环境和方式而已。昔日的神秘面纱一旦被撕破,男人的真实才凸现出来。女人现在觉得陌生和不可理解之处,并不是男人以前刻意隐藏着的东西,相反却是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他的真实。    

  事实上,爱情不是婚姻,婚姻更不是爱情,二者之间根本就是不同的。可惜的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这个事实。    

  一、潮湿的心    

  陈然(女,28岁,大学教师)    

  黄昏时分,窗外飘起了细雨。点点滴滴,敲打着窗棂,也敲打着她敏感的心。他变了,变得不再像以前那么温顺了,变得庸俗、粗鲁了,变得让人认不出了,变得……想到这里,她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流着泪,她默默地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呢?    

  她叫陈然。老公张超到外地参加逻辑学研讨会了,家中只剩下她一个人。系里安排了一场周末舞会,邀请她参加,她心绪不佳给推掉了。这几个月以来,她和张超之间发生了不少的摩擦和龃龉,这在婚前绝对是不可想像的。在这一段时间里,她的心情一直很不好,想起这些事情就会生气,这种情绪甚至已经开始影响到她的工作。她必须扭转这种状况。因此,她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独立空间,好让自己可以静下心来,梳理心情。    

  度完蜜月以后,她发觉张超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也不再对陈然的主张轻易地随声附和。如果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他就决不轻易改变,哪怕是因此而惹得陈然生气。这种转变如此明显,明显得简直令她觉得难以想像。结婚以前,张超对陈然可以说百依百顺,从来就不会违拗。陈然如果说往东,那么张超是绝对不会朝西的。    

  有一次,因为家里打算添置一些家具,两人就商量到底要买什么风格的最合适。当时,陈然看上了一套欧式风格的家具,觉得特别有品位,就对他说不用再选择了,就买那套吧。没想到,他却不同意,说不合适。原来,他看上了另外一套家具,典型的中国风格,明清式的。他说欧式风格的家具放在家中,第一是和整个房间显得不太协调,给人一种特别突兀的感觉;第二则是占地面积太大,会使得房间看起来十分逼仄、压抑。而明清式的则不同,不仅中国传统气息浓厚,而且也节省房间空间,摆在房间里面,不仅实用,而且显得很有个性。陈然说什么有个性,简直是老土。现代的楼房,放着明清式的家具,不中不西,不土不洋,无论怎么看,都显得不伦不类,没有一点审美品位。他一听,显得很激动,说陈然完全是崇洋媚外,现代的楼房为什么就不能摆放明清式的家具呢?再说,什么叫不伦不类?不协调才叫不伦不类,欧式风格的大家具搁在中国特色的房间里面那才叫不伦不类!陈然也有点生气了,说现代楼房原本就是人家欧洲人创造出来的,怎么会和同样是欧洲人创造出来的欧式家具产生不协调的问题呢?只有明清式家具这种老古董,才可能和现代的楼房风格不协调。再说了,都什么时代了,还囿于以前的老套子,动辄就给人扣上一顶大帽子。不就是个家具嘛,扯得上崇洋媚外之类的东西吗?何况我们是家庭讨论,你犯得着给我安上这么一顶大帽子吗?他说阿然,你不要那么激动。我承认自己不应该说你崇洋媚外,可那是话赶话出来的,你的所谓品位问题不是也涉及人身攻击了吗?更何况你的论证逻辑也有点问题。什么‘现代楼房原本就是人家欧洲人创造出来的,怎么会和同样是欧洲人创造出来的欧式家具产生不协调的问题呢?’这句话本身就不符合基本的逻辑学常识…… 最终的结果虽然是按照陈然的意见买了那套欧式家具,可是在家中却造成了一段时间的冷战状态。


曾经沧海第三节 泪谱心曲(2)

  还有一次是因为春节到谁的父母家过年的问题。张超是一个从山里面走出来的孩子,在他们家乡,仍然保持着这样一种传统,即在每年除夕夜的时候,已经结婚的儿子必须带着自己的媳妇到父母家中“熬年”。大年初一,再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陈然一直在北京长大,很现代,因此对这种繁琐的风俗十分讨厌。结婚第一年,由于张超出国去了,所以陈然春节前一个人去了他的老家一趟后,就一直待在北京。等到张超回来,就问陈然是否在春节的时候回家看望了一下他的父母。陈然说我去过了,不过是在春节以前。张超说今年我不在国内    

    

,就算了,明年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一块儿回去,否则就成笑话了。陈然觉得过年还早,也就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心想到时候再说吧。    

  转眼之间,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快到春节的时候,张超说,阿然,今年一块儿回我们老家过年吧,去年原本就应当回去的。陈然说好吧,我们什么时候动身?张超说腊月二十九动身,正好可以赶上我们那儿的“熬年”,到时候也有将近一天的时间可以在家里休息。陈然说二十九就走,是不是有点太早了呢?我还有几个朋友打算在那几天聚一聚呢。不如这样吧,我们初二的时候动身,在我爸妈那里过完年再回你们老家,顺便也可以和那几个朋友聚一聚,也省得到时候再两头跑。你看这样成不成?张超说,我们刚刚结婚,按照我们老家的风俗,说什么也得在家里过,否则人家就会说你不孝顺什么的。再说这样做,我父母也会很不高兴的。陈然说孝顺不孝顺是自己的事儿,心知肚明,天地良心,只要自己尽到了自己的孝心就行了,管外人怎么说。都什么年代了,还抱着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放,有什么意义?去年你没有在国内,今年过年又不在我们家里过,不也是说不过去的?何况我自己还有事情要做。再说了,一年一节的,我爸妈他们也想和你多坐一会儿。张超说你的那几个朋友,你给她们说一下,改个时间再聚,反正都在北京,有的是机会,也不急在一时。你爸妈那儿,我回头给他们打一个电话,说明情况,我想他们会理解的。可是我不理解,陈然说,都是父母,在哪儿过年不是过。张超说,阿然,你讲点道理好不好?这可是我们第一次一起回老家过年。再说了,我们都在北京工作,什么时候不能到你爸妈他们那儿去?陈然说这是过年,和平常时候能一样吗?要是一样的话,那么我们每年都提前到你们老家,看望你父母,然后在北京过年,行不行?张超说,阿然,你不要蛮不讲理,成吗?说实话,我们一年才能回几次老家,不就是过年过节这么一两次?而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够到你父母家。说着说着,两人就吵了起来……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一想起来,陈然就觉得很伤感。结婚这才多长时间啊,怎么事情就会变成这样呢?以前的那个对自己什么时候都言听计从的张超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们不说事情则已,一说就吵呢?    

  窗外的雨依旧飘着,细细的,密密的,女人的心也不禁变得潮湿起来。    

  二、贬值的股票    

  何晓敏(女,29岁,自由撰稿人)    

  有人说,找老公就像买股票。想想其实蛮有道理的。如果你运气好,哪怕你买了一只垃圾股,也只是暂时的,将来升值的潜力和空间无疑是巨大的,回报你的将是你意想不到的惊喜。相反,如果你运气不济的话,哪怕你手里现在握的是一只绩优股,没准也会急剧地贬值,被套牢,也有割肉的时候。    

  不同的是,股票赔的只是金钱,而婚姻输掉的却是整个人生。    

  我与老公认识的时候,他在一家工厂里的工会工作。当时没有任何特长,只是字写得好,整天除了书法再没有其他嗜好。每逢上面人来厂里检查或者节假时写宣传标语,都是他的事,包括出黑板报。    

  那次,我到他们厂去采访,看到那漂亮的魏碑,我就感了兴趣。采访完那个劳模,我就向他顺便打听那标语的作者。    

  他对我说出了老公的名字。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他。    

  有一次他在厂里办了个人书法展。我抓住这个机会去采访了他,名义上还是为了宣传他们厂里抓职工文化的先进事迹。从那以后,才有接触。可是,我发现,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很笨拙的人,不会应酬,不会说话,所以渐渐地我对他也就没有一开始的兴趣了。    

  再后来,就是他给我写信。他追我时用的惟一的方法就是写信,几乎是每天一封。我觉得他怪执著的,也就慢慢地改变了看法。    

  他不是一个浪漫的人,可是,他的内心世界却是那样的丰富,文字成了他给我的毒品,让我渐不能自拔。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将来我要用自己的字来养活你。虽然我对他多少有些不太满意,却也挑不出他太多太大的毛病。再说,塌塌实实地生活也是我所崇尚的。于是就默认了。    

  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豪言壮语,一个男人的细心与柔情俘虏了我。就这样,我们结了婚。    

  结婚时,他的父母没有来,我的父母也没有到场。他找了辆车子,从一百多公里以外的一个城市来我家接我。我们几乎什么也没有,除了几只箱子,就是一张床了。但是,我们清贫着,快乐着。我坐在被箱子围起来的小床上,看着忙碌着的他,眼中满是幸福。我宁愿做一只箱子,就这样被他带走。每到晚上,从万家灯火中回到那间小屋,一种感动写在彼此的脸上。我的心中有了一种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感觉。我以为,这便是永远。


曾经沧海第三节 泪谱心曲(3)

  女儿出生后,我们那间原本就小的屋子,变得更小了。那时候还是公房。我让他找厂里要。可是,厂里每次分房就是没有他。我开始对他生气,怨妇似的唠叨:“你看看谁谁,人家比你后进厂的,人家都有房子了,可你呢?怎么到现在连排队都没排上?你不说要养活我吗?可是,我们住的地方都没有。整天搬家搬家,被人赶着到处跑。”    

  没想到我的那次骂,居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他每天晚上都阴郁着脸在那里写写练练。半年后,他找到当时厂里的工会主席,说是自己想在市文化馆办个人书法展。那个工会主席虽然退休了,但是与书法协会的现任主席是老同学,所以就帮了他这个忙。没想到,那次展览后,他的名字一下子在那个小城响了起来。后来他又参加了两次省里的和一次全国性的书法比赛,均获得了大奖。找他学书法的人多了起来,我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几年后,我们就在花园小区买了一百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