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此以后,我仿佛刚刚开始懂得了什么才叫做“帮助别人”。
在一次深夜长谈以后,朋友送我到车站。我乘上车后便急于寻找座位我归心似箭了。然而当汽车即将拐弯的时候,我偶然一回头,发现朋友还站在宁静的夜空下向我挥手道别。于是,我咀嚼到一股友谊的芬芳……
从此以后,我改掉了漫不经心的送客习惯。
是的,尽管生活的海洋多姿多态,但片刻的感受往往会促成一个永久的信念。
我刚刚搬进新居的时刻,曾经错拿邻居的一把伞用了足足一个星期,最后,邻居认出了伞上的标记把伞拿走了。我竭力解释说,这伞是一位朋友来访时错拿了进来,而我又以为是朋友遗忘的。于是才……然而,我看到的是更加疑惑的目光……
从此以后,我明白了,某些误会只能靠时间来解除。
每一个交往中的细节都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如果每个人都愿意随时思考一下刚刚发生的事情,也许会创造出无数个“从此以后”
Number:669
Title:走向生活
作者:戴维·科宁斯
出处《读者》:总第95期
Provenance:世界博览
Date:1989。3
Nation:美国
Translator:唐子君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把院报办公室里那块工作人员任务牌看了一遍:
科宁斯采访埃莉诺·罗斯福。
简直是非分之想:自己成为《西部报》报社成员刚几个月,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生手”呢。兴许是写错了吧,我拔腿便跑去找责任编辑。
那是1960年10月的一天,西伊利诺斯大学的校园格外充满生气:返校节就要来临了。我终于找着了他,他正忙碌着。
“我刚才在办公室里看了任务牌。我想一定是有人弄错了。”我顿了顿,感到碍口:“说是要我采访到我们学院访问的罗斯福夫人。”
责任编辑停住手中的活儿,冲我一笑:“错不了。我们很欣赏你采访那位哈伍德教授时的表现。现在,我们要你承担一次更重大的任务。后天只管把你的采访报道送到我办会室来就是了。祝你走运,小伙子!”
“祝你走运!”说得轻巧。如果一个人是在踢足球或是排剧什么的,这话都还中听。可我是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举世闻名的人物!埃莉诺·罗斯福不但曾和富兰克林·D·罗斯福共度春秋,而且也有过功成名就之举。而我就要去采访她!
我急匆匆直奔图书馆,一头扎进书堆,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寻觅我需要的东西。我把它们一字字一句句融汇贯通,如饥似渴地吮吸精神养料,连吃饭都给忘得一干二净。
书夹里夹满了卡片。我认真地将要提的问题依次排列,力图使它们中至少有一个不同于她以前回答过的任何问题。最后,我终于成竹在胸。是夜,当我兴冲冲回到家时,对即将开始的采访真有点迫不及待了。
我和罗斯福夫人的谈话是在学生活动中心一间布置得格外别致典雅的房间里进行的。当我进去时,这位75岁的老太太已经落座,但她一看见我,便马上起身和我握手。她那魁梧的身躯,敏锐的目光,慈祥的笑容立即给人以不可磨灭的印象。我在她旁边坐下后,便率先抛出了自己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
“请问夫人,在您会晤过的人中,您发觉哪一位最有趣?”
这问题真是提得好极了,而且,我早就预估了一下答案,名字列了一大串。无论她回答是她的丈夫罗斯福,还是丘吉尔、海伦·凯勒,或是艾森豪威尔,我都能就她选择的人物不假思索、接二连三地提出若干问题。不错,我不打无准备之仗。
埃莉诺莞尔一笑:“戴维·科宁斯,”她的回答我始料未及,“对,我一定会选中你:戴维·科宁斯。”
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选中我?开什么玩笑?
“呃,夫人,”我终于挤出一句话来,“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一种关系,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兴趣的那部分,”她感喟颇深地说,“我小的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有时甚至到了凡事都缩脚缩手的程度。后来我强迫自己欢迎他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强迫自己走向生活,终于体会到广交新友是多么使人精神振奋。”
我对罗斯福夫人一个小时的采访转眼便结束了。她在一开始就使我感到轻松自如。整个采访过程中,我无拘无束,十分满意。
我对埃莉诺·罗斯福夫人的采访报道见报后获得了全国学生新闻报道奖。然而最重要的,是罗斯福夫人提出并被我引为座右铭的人生哲学走向生活。
走向生活、广交新友为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
Number:670
Title:那天我真想放下教鞭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9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今天件件事都晦气,课室里的30个一年级学生在椅子上坐不定,整天不肯安静。阅读课令我失望,没有一点儿进步,实际上,是退步了。上午时分,校长把我叫去:原来我忘记交上一份重要的报告。想起来,仿佛是把它丢了。两节游艺课,运动场上灼热了,刮着风吹起许多砂子尘埃。下课前,我仅有的一双尼龙袜被钩破了。我实在忍无可忍了。
然而,晦气接踵而来。最后一堂的下课铃响时,只见琼斯太太哭哭啼啼地闯进课室,她的玛丽因生病已缺了40天课,所以成绩不好。我尽量捺住性子,婉言安慰她。
下午4点,我巴不得回家泡在浴缸里舒坦一下。但今天是区里一年级教师今年最后的一次集会。主讲人是从外地请来的一位著名教育家。她说,教育的新时代即将来临,我们必须本着专业精神做准备。过了5点,她的话还未讲完。她越说下去,我的专业精神越消沉。她似乎说穿了我这位老师所有的缺点。
散会后,跑进杂货店。高价买了面包、牛乳和熟肉,奔回家。我有两个10岁的儿子,一个8岁的女儿,家里乱七八糟,把买来的东西放在桌上让孩子吃,自己拿了个苹果,钻进汽车,和丈夫急驶到50里外的安马里鲁去。
今晚我们又当学生了。我们每星期到安马里鲁听一堂课,教育局现在指定我们要进修硕士学位。
我疲惫不堪,不想说话,倒在汽车里闭上眼睛,想着今天的经过。越想越气,不禁心生一念:干脆不教书了!
世界上还有比教书更有意义的事:我可以写一本书……可以栽花灌园……可以做点别的事情。绝不教书了!
在安马里鲁的班上,懒洋洋地倒在座位上,讲师说什么都没有去听。何必听?我不教书了。
讲师滔滔不绝地讲下去。15分钟的小息时间终于到来。邻座一个熟识的妇人欠身对我说:“前几天我遇到一个钦佩你的人。”
我笔直的坐起来,不再困倦了。心中思忖:是不是什么早已淡忘了的男朋友还在想我?我客气地轻轻说了一声“哦”,希望没露出好奇神色。
我聚精会神地听她继续说下去:“上星期我在公共汽车站等我儿子,看见一个墨西哥女人和她的小女孩。做母亲的不会说英语,我和那女孩聊起来。她说她们要到柯罗拉多去。她父亲已经在那里。又说她在念二年级,还把她老师的名字告诉了我。
“接着,从袋里掏出一个旧皮夹子,抽出一张照片说‘我真爱这位老师。’我认出那是你的照片,十分诧异。照片已经褪色,破破烂烂的。”
“我说我认识你,她便转告她妈,母女两人都很兴奋,仿佛要吻我的样子。”
我听了,想起去年教过的拉丁美洲学生。我问:“她是不是名叫裘利亚?不是?可会是阿达林娜?”
妇人说:“对,她叫阿达林娜。”
是阿达林娜,我真高兴。她父母刚从墨西哥到美国来,两人都不会说英语,但笑口常开,把他们的独女视同掌上明珠。
去年11月下旬,他们带阿达林娜到我的教室来。阿达林娜垂下头,神色慌慌张张,穿着整洁而浆得挺直的衣裳,不合身,显然是一个较大孩子的旧衣服。小个子,干干净净,很逗人喜欢。她跟同学很合得来。不久,那慌张的神色消失了,总是笑咪咪的。喜悦的脸色,赢得班里每个人的友谊。
她天资聪颖,过了几个月,便离开了学校。如今我常常挂念着她。
我感谢那位相熟的妇人,很想告诉她,她的故事给我打了气。我当时说不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比讲出来容易。也许有一天她会看到这篇文字,便会知道当时我想对她说的话了。
回程中,我静静思量,有了另一个决定:“决不放弃教书生涯!”
我又有信心,又起劲了。我要替我的阅读课另外想个办法,我要改变对琼斯太太的态度,上床之前定要找到校长要的那份鬼报告。我教书,也许谈不上什么专业精神,但每天尽心工作,就是赏心乐事。
不,我不放弃教书。我想写的书,想栽的花,没有一件事能在一个忧郁的日子给我带来友爱和灵感。
将来年老不再教孩子念书时,想到阿达林娜的小脸,她那么天真地把我的照片拿给公共汽车站的一个陌生人看,我的心头会永远感到温暖。
不教书吗?不教书要干什么?
Number:671
Title:你的直觉如何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95期
Provenance:上海译报
Date:1988。9。12
Nation:
Translator:葛志宏
我们大家都体验过洞察力的闪现,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觉察到准确的直觉与过分活跃的想像两者之间的区别的。要想知道你的直觉如何,请进行下列测验。
1、无论何时你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你认为最最好是
a:立刻按照这个想法行动,否则,它逐渐消失。
b:思考几日来检验其可靠性。
2、对人做出公正的评价可能
a:通过第一次会面。
b:只是在进一步了解之后。
3、无论何时,你同某人产生意见分歧,应该
a:立即同他对抗。
b:寻找可商议的问题。
4、做决定时,最好
a:从别人那儿得到忠告和指点。
b:自己得出结论。
5、带着过去经验色彩的个人印象
a:是对直感的良好指南。
b:会妨碍直感。
答案:
以下每项选择得一分。
1、b,冲动就像黑暗中的闪电,
从不持久。另一方面,直觉,随着时间消逝变得愈加强烈。
2、a,具有直觉的人,一般说来,几乎能立刻根据一个人的手势与言语判明其性格。
3、b,直觉敏锐的人通常善于避免对抗,善于通过商谈来解决问题。
4、b,直觉敏锐的人很少征求意见,宁愿按其预感行动,甚至冒风险。
5、a,偏见或以往的经验对于直觉来说,是致命的。
如何评定?
4分以上:你是个具有高度直觉的人。你不能解释你怎样知道,知道什么,但是你常常击中目标。
3分以下:你需要更多地发觉自身感觉来拼合环境的线索与暗示。
Number:672
Title:别哭,妈妈
作者:阿琳宁娜
出处《读者》:总第95期
Provenance:南昌晚报
Date:1988。3。24
Nation:俄国
Translator:谢迎芳
夕阳的余辉下,房间里朦朦胧胧的,我们俩寂然无声地想对而坐。室内静悄悄的,只有墙上的挂钟嘀嗒、嘀嗒响,仿佛在数着这难挨的时光。昨天、前天、一年前……这只挂钟同样是这么嘀嗒、嘀嗒的,但是,以往我从来没有觉察,也没有听见过它敲打得这么响亮,眼下,我的心儿也是这样病态般的“咚咚”作响。我在跟儿子进行一场艰难的谈话,谈我跟他今后怎样生活没有父亲、孤儿寡母的生活。儿子5岁,我30岁。
“我跟你爸爸在办离婚,”我说,“这就是说,我跟你爸爸现在就要分开过日子了,我跟你留在这屋里,他将要搬到另外一栋房子去住。你也晓得,以往我跟你爸爸过得不好,老是吵架,因为我跟他不再是朋友了。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不再是你爸爸,不!他还是同样爱你,关心你,也会上门来看你,你也可以去看他。不过,咱们将要跟他分开过日子,分别就在这儿。现在,你是屋里顶梁的男子汉了,是我的朋友和帮手。当然,我们肯定会过得很艰难,特别是开初,要晓得,从前我们家的日子过得不算朴素,你看,以至于还不习惯艰难困苦,而我们在一起就能克服一切……”
表面上,我说得很平静,其实内心里,我却被多年的痛苦所煎熬,往事一幕幕浮上脑海。不,我不能让这一切重演!我不能让儿子又玩起“醉爸爸”的游戏,不能让儿子耳目闻睹他爸爸挖苦自己的亲人……看起来,儿子也在想这些事儿。只见他十指交叉地两手相握,皱眉蹙额地坐在那儿,严肃而深沉地思索着什么。
时间过得真慢,时钟敲打得太响。钟摆敲打得越响亮,它在我胸膛里回荡得就越沉重。蓦然间,儿子开腔了:
“别哭,妈妈!”儿子没有觉察到我的脸上已是泪水婆娑了,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我跟你不会完蛋的。我会帮助你,永远也不会让任何人欺侮你。爸爸嘛……就让他上门来吧,我们不赶他走,对吧?要晓得,他会比我们更艰难,因为他是一个人,而我们是两个……”
Number:673
Title:父亲的节日
作者:罗敦·文莱特
出处《读者》:总第9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翟正彦
每年6月,那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投入多得惊人,像出售贺卡、鲜花和领带啦,还有长途问候电话什么的(这种电话在父亲节有4千1百万,比母亲节的多)。我并不在乎那些表面的东西,可每到这一天,我发现自己非常期待孩子们的衷心问候,如果哪个不打电话,写信或来看我,我一定会生气的,他们不断唤起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从未认真考虑过父亲的含义。直到我21岁结婚后,第一个儿子就要降临了,我便梦想着他的一切:由一个幼稚的男儿变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精力旺盛,宽以待人,博学多才并且受人瞩目;梦想他会成为一个完美无缺前途无量的人。
在我做父亲的历程中,闹的第一个笑话是在孩子刚出生后的几分钟。我站在婴儿室的玻璃隔墙外面,看着护士托起新生的儿子。因为难产,他的头像肿了个大包,样子有点怪,脸上也青一道红一道,乱七八糟的。我又急又怕,还深深地感到内疚,好像是我把他弄成那个怪样子的。这个新生的、那么纯洁的小东西,他还什么也不知道,我已遗传给他那么难看的样子!这时,护士已把他又放回了小床,也许是察觉了我的担心,她走过来向我保证:“不要紧的,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到晚上,一切都会正常的。”她说的完全正确,到晚上再见到他时,已是一个粉红的、可爱的小人儿了,我当时的担心真是多余。
41年的考验和挫折,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我体会到做个父亲是多么的不易。即使在以后生活比较好过的时期也是如此。儿子出生一年多后,第一个女儿到来了。那时,我已经学会了给孩子换尿布和煮奶,但仍常感到不像那么回事儿。那会儿,医院已允许父亲进入产房接触新生儿,是我和护士一起把她从产房推到病房的。那时,她母亲还没从产房出来,只有我和她呆在一起。我弯下腰,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她,她睡得那么香,这个不可思议的小东西。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忽然感到一阵强烈的恐慌;这是一个女孩呵!女孩!如果她突然需要什么我该怎么办?女孩是不是需要父亲的特殊照料?在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我怎样才能保护她不受伤害,特别是男孩子的欺负?直到她筋疲力尽的母亲来到时,我才从惊慌中醒来。
回首往事,我认为值得骄傲的应该是“父亲”这个角色的神圣感,而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但我也认为一个父亲应该能解答一切问题,有战胜一切的自信。我想当年我父亲就是这样想的。尽管他还相当年轻时就去世了,但他那种天塌下来都不会眨下眼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不过,我敢打赌,就是在他看上去最坚定不移的时候,他心里也不是没有疑惑,只不过不容易看出来罢了。他控制局面的办法就是不让人们发现那些他无能为力的危险。
其实那种自以为是的想法是最靠不住的。20多年前,一个严冬的夜晚,我们的房子忽然起火了,火是从里面烧起的。当时在家的有我和我妻子,两个女儿,一个18岁,一个8岁,她们住在楼上的两个房间里。当火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