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13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一番仔细的考察,佐藤发现,中东地区的酷热气温、含盐分极高的潮湿海风以及从沙漠吹来的尘土,很容易使空调器露在室外的部分生锈、堵塞,因此,一般可用十几年的空调器在这里不过几年就报废了。而美国广商对此熟视无睹。

  佐藤认为,这正是富士通空调器打入中东市场的契机。

  于是,他从日本请来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原有产品反复改进,使之适合中东的特殊气候环境,并让公司设计出富丽堂皇的商标和产品说明书,以招徕顾客。依靠优质的产品和售后服务,富士通空调器逐步在当地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中东产油国一夜之间成了腰缠万贯的巨富,对国外的高档消费品需求急剧膨胀,富士通的空调器便一举占领了中东市场。

Number:6915

Title:评头品足

作者:三水

出处《读者》:总第134期

Provenance:南风窗

Date:1992。2、3

Nation:

Translator:

  在广东东莞市一家规模宏大、“两头在外”的乡镇企业,我们看到车间里千百个全神贯注的女工无一例外地头上系着方角布巾,只是颜色各有不同,有大红,有粉红,有米黄。何故?陪同参观的厂长说:“大红是质检员,粉红是班组长,米黄是一般工人,头巾颜色在这里标志着岗位与职务,管理者一目了然,被管理者井井有条。”

  奇怪的是,黄头巾中又有极少数不同,同是米黄底色,有的却在额前缝上一条红道。这又是何故?厂长解释说:“这是新工人的标志,它暗示:我是一个新手,请多帮助指导。大家看见这种头巾,就会特别留心关注了。”

  如此“评头”,真是“头头是道”。

  走下生产大楼,大厅里悬挂着一幅大字标语:“请把胸脯挺高一些,脚步加快一些!”谁见了都会不由自主地精神抖擞起来,足下自然加快了节奏。

  如果说“评头”是为了加强管理,那么“品足”则是为了鼓舞士气。

Number:6916

Title:劝告

作者:清平

出处《读者》:总第134期

Provenance:随笔

Date:1991。1

Nation:

Translator:

  我国著名戏剧家黄佐临留学英国期间与大文豪萧伯纳有过难忘的交往。那是1926年,正读大学一年级的黄佐临在学校的一次晚会上演出了他初次创作的两个短剧。演出后,英国学生认为剧本很有萧伯纳的幽默味道,建议寄给萧伯纳一阅。黄佐临就大胆地寄去了。几天后,这位大戏剧家就把剧本寄了回来,并在上面批了六行字:

  “一个‘易卜生派’是个门徒,不是个大师;

  一个‘萧伯纳派’是个门徒,不是个大师;

  易卜生不是个‘易派’,他是易卜生;

  我不是‘萧派’,我是萧伯纳;

  如果小黄想有所成就,那么他切勿做个门徒,他必须本着他的自我生命,独创一格。”

Number:6917

Title:写在蓝天的“人”字

作者:徐建生

出处《读者》:总第134期

Provenance:中国减灾报

Date:1992。3。3

Nation:

Translator:

  1986年1月28日11时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仅74秒,随着砰然一团烈焰,顿时化作两道青烟,大西洋上湛蓝的睛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人”字。七名宇航员和携带着巨大助推器的航天飞机全部化为乌有。现场成千上万前来观看发射壮景的人们及全世界坐在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目睹了人类历史上最壮烈空难的全过程。我坐在北京家中,望着卡纳维拉尔角人们泪水纵横的画面,震惊之余,尚不及回味这一事件对我们究竟有何影响,它毕竟是发生在万里之外异国他乡的悲剧。

  然而仅仅七天之后,我就来到了这个异国他乡,来到了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部的全美第四大城市休斯敦。它堪称宇航之都,全世界最大的空间研究和发展中心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就设在这里。

  驱车进城途中,透过摆动的雨刷向外望去,每家公司或工厂门前都下了半旗。

  4月5日是休斯敦节。当天晚上,市中心人山人海,这在地广人稀的得州简直是罕见的。天空先是喷气机编队呼啸而过,后是焰火五彩缤纷,把幢幢摩天大楼映得通红。闪闪的超大功率激光器在大楼墙上打出一幅幅巨大的太空图画,电子乐队和穿白衣服的合唱队发出美妙的和弦,通过三层楼高的音箱拨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它在颂扬人类探索宇宙的壮举,同时也再现了无穷宇宙神秘、宏伟的气氛。作为一个外来者,在地球的这一端参加如此的庆典,我不能不为之叹服。这一场演出据称耗资500万美元。天上直升飞机巡逻,地上警车红光闪烁,一惯不拘约束的美国人懒懒散散地散布在草坪上,与其说是参加什么集会,倒不如说像我们中国人在乘凉。

  突然,人群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我抬眼望去,原来大楼上打出了七名失事宇航员的身影。此时,全场起立,不分男女老少齐声呐喊。我完全被这种声浪吞没了,感到一种从里到外的战栗;一种无法抗拒的感召和震动。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欢呼,一种对胜利信念的衷心庆贺。如果闭上眼睛去听,那喊声绝对像是我们北京人说的“起哄”,但此时此刻,我分明感觉到这是一种对死者的深切缅怀,所体现的是一种感人至深的伟大勇气和凝聚力。猛然间,我想到了两种文化的差别,如果是在东方,这样的场合人们的反应可能更多的是哀悼和悲戚,甚至不会把如此的“憾事”安排在如此的庆典场合。

  欢呼声还在继续,我们这些在场的中国人也身不由己地加入进去,我们谁也没有像平时那样感到自己是异国文化中的一个外国人。这是对人类的颂扬,对人类精神的颂扬。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我们今日的文明;正是今日的文明使我们有勇气面对茫茫的未知世界。麦考利夫老师留给家人和学生的不仅仅是眼泪和悲伤,我敢说他们就在这欢呼的人群中。

  这次经历虽然已经过去六年了,但每想起它,那喊声仍震撼着我的心灵。静下来想到人,想到人类,想到无穷的时间和空间,以致想到死亡的时候,那呐喊声就又会在耳边回荡。我仿佛又看到那大写在蓝天的“人”字。

Number:6918

Title:有同感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3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在午餐时间来了一群朋友,母亲招待我们一起分享中饭每人一份等量的饭菜。客人们离去后,父亲仍然觉得饿,建议我们到附近的饭馆用快餐。走进饭馆,我们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那儿,一群人傻乎乎地对着我们笑就是我们刚才的客人。

Number:6919

Title:德国用邮琐记

作者:王素平

出处《读者》:总第134期

Provenance:人民日报

Date:1992。3。18

Nation:

Translator:

  哦,电话

  抵达德国三天了,一切依然陌生。

  出门刚回来,黑人邻居跟进来说:“请给我2。2马克,我帮你签收了包裹。”

  包裹?莫非搞错了?初来乍到,我还没来得及把住址通知我那有限的几个朋友呢!可这大大小小12个灰色提箱,的确都是我最急需的,上面注明着我的姓名和地址。

  按邮程计算,差不多是在我一住进这幢学生宿舍楼,另一个城市的朋友便寄出了皮箱。但他怎么知道我的住址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住久了才知道,朋友得力于德国的电话服务。

  电话局的微机系统,储存着每个住户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即使刚迁入,只要一上临时户口,通信地址便会立刻被储入电脑。各个城市的电话局又相互联网,这样,无论是在本市还是在其他城市,甚至在国外,若是需要某个朋友的地址,只要打电话将朋友的姓名及所在城市告诉电话局,电话局便能很快查出通信处。

  追邮车

  德国所有的邮件都投递到户,无须人们上邮局去凭单索取。所有的投递员都有一辆黄色的小面包车,每日在城市的建筑群中穿梭。正如绿色是中国邮政的标志,德国邮政的标志则是黄色。我们这些海外游子,对那黄色的邮车怀有特殊的感情。

  一次投信,远远看见邮递员已在开箱了,我便紧着跑。因想到当地的邮车非常准时,又有在国内追公共汽车被抛下的教训,脚步就又慢下来。没想到,邮车却开到我身边停下,邮递员在车里冲我招手。

  一会儿,邮车开走了,然而,我心里有一种暖烘烘的感觉。

  邮局来信

  德国的邮资经常调整,我这样的“老外”不免嫌其麻烦。于是,有一次,我明知故犯地依旧按调价前的1。2马克寄信,算是有意和邮局开个玩笑。

  殊不知,德国人的严谨认真是举世闻名的。信是寄走了,我却收到一封邮局来信,客客气气地告诉我:“邮资已调,您的信欠资3分尼,请您下次贴足邮票。”然而,邮局为寄这封信却花了80分尼的邮资。

  “受审查”

  在德国寄印刷品是“免检”的。每个邮局一律备有寄书用的纸袋子,大小规格不一,里面都有一个塑料泡沫夹层,可避免书籍受潮或折损。

  这里邮局也有包裹内不准夹带信件的规定,但封好的包裹再勒令打开、验视、翻个底朝天的事是不会发生的。

  不过,也有反复“审查”以“验明正身”的时候。

  一次,我投完信才发现两封信装错了,便提前5分钟去邮筒边等。邮递员准时来了,听完我的陈述;他取出信一丝不苟地同护照上的地址、姓名一一对过,这才把原信交给我,盯着我拆信、换装、封口,然后才把信取走。邮递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国的邮电人员给用户以信任,也以其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Number:6920

Title:大上海,你还背得起中国吗

作者:陈锐军温眉眉

出处《读者》:总第134期

Provenance:黄金时代

Date:1992。2

Nation:

Translator:

  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如果把全国的土地分成1万块,它只占了其中的6块,然而它的工业产值却占了全国的1/13,财政收入占了全国的1/10。奔驰在全国城乡的自行车每5辆就有1辆是这里生产的,每5只国产手表有1只产自这里。区区弹丸之地,竟创造和积聚着如此巨大的财富。

  这地方就是上海。

  从广州到上海,其意义当然不仅是地理上跨了8个纬度,空间上位移了1200多公里,更重要的,是从珠江水系来到了长江水系。当我们还沾着南国泥花的鞋踏上上海的土地时,两大流域在经济上、文化上、观念上巨大的不同,使我们惊讶、感叹、沉思。

  可是,该从哪里谈起呢?

  第一部分阿拉上海人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诗人尤利匹斯说:“人生幸福的先决条件,是出生在有名的城市里。”这句话对上海人而言,是很能引起共鸣的。

  如果说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之都,那么上海就是中国的经济之都。10年前,上海以其规模大、种类全的工业独占鳌头,成为整个中国经济无可争辩的火车头。那时的上海产品无疑是人们的第一选择,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对手。30岁以上的人讲起来个个都能如数家珍: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蜂花牌香皂,红灯牌收音机,中华牌香烟,英雄牌钢笔……那时提着印有“上海”二字的旅行袋,就跟今天提着印有“香港”字样的旅行袋一样时髦。上海牌小轿车,如今人们已经看不上眼,可10多年前,只有厅局级干部才能使用它,无疑也是权力的象征。

  那时候在上海人的眼里,其他地方的人几乎都可以算是乡下人。“阿拉上海人”一句响亮的自我介绍,道出了多少自豪!走在上海街头,你会发现连路名也很有气派:全中国的省市、全中国的名山大川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的路名:北京路、南京路、西藏路、广东路、四川路、福州路、华山路、衡山路、泰山路……

  为什么上海有这等气魄呢?

  走在外滩马路上,广州人会很惊讶,怎么,万吨巨轮可以与人比肩同行,驶进闹市中来?足以见得上海港口的海水有多深!在广州,搭乘小驳船1个多小时到达珠江口才可见到万吨巨轮呢。

  上海港,这中国第一大深水良港,早在150年前,帝国主义列强就用炮口将它强行开埠,把一个小县城变成了一座现代大都会。到本世纪30年代,上海已成为当时远东的第一大城市。

  1936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51%,单是一家上海电力公司,1936年全年的发电总量就占全国的47%。

  外滩一条街,人称“万国建筑博览会”,这里云集了古希腊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哥特式等风格各异的西式建筑。现在的市政府,原是英资“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办公大楼,据说1921年动工兴建时,银行方面在地基上置放了大量中外银币。大楼虽然只有7层,但气势巍峨,状如宫殿,英国人夸耀它是“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的一座最讲究的建筑”。这些讲究的建筑大都是金融机构,汇丰、德华、花旗、东方汇理等40多家外资银行,加上国民党政府的中央、中国农民、交通、中国等官僚资本4大银行都集中在这里,使上海成为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国民党政府的国库就设在上海。解放前夕,蒋介石匆匆将50万盎斯黄金从上海转运台湾,足足装了一条船。

  上海,现代中国的开端,西洋文明和中华文明在这里碰撞,它孕育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孕育了中国第一代民族资产阶级,孕育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张元济、邹韬奋、鲁迅、巴金、冰心、茅盾、叶圣陶、茅以升、华罗庚、钱学森……一颗颗科学文化的巨星从这里层出不穷。

  上海,被誉为“东方明珠”,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新中国建立以后,上海继续发挥着全国最大经济中心的作用,而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作用还大大加强了。如今一天的钢产量相当于解放前3年的总和,一年的造船量超过解放前80年的总和。上海的日用工业品调拨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了全国埠际调拨量的1/3以上。

  牵上海一发,动中国全身。

  第二部分老大当家难

  上海在经济上是全国的“老大”。中国自古有“长兄代父”之说,既是兄长,在大家庭中除了应有的地位外,还多了一份责任。的确,解放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上海咬紧牙关,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从1953年到1988年,上海累计为国家完成财政收入4725个亿,提供全国使用的国民收入达2963个亿,为国家出口创汇658亿美元,商业部门调往外地工业品价值2881个亿。

  奶牛效应

  一些上海人来到北京,看到那一幢幢新起的高楼,总会在心里嘀咕一句:“这里头10幢有5幢是上海的钱!”这些上海人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改革开放后的10年,即1979年1988年,上海提供给全国的国民收入总额可以再建两个上海这样规模的工业基地,贡献确实惊人。

  上海并非富家公子,它能向大家庭提供这么多财富,一方面是拼命干活,另一方面是省吃俭用。贡献最大的“老大”如今日子过得并不阔气。我们在上海街头走一走,发现最有气派的建筑依然是外滩那些殖民地时期留下来的大厦,能够镇得住人们视线的新建筑寥若晨星。据说台湾老兵回上海省亲,可以不用别人带路,连小巷拐角处的杂货铺都还和40多年前的一样。上海的大多数企业疲于应付生产任务,根本无法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上海四大工业支柱之一的纺织工业,许多工厂至今仍在使用40年代的日本富士机。

  现在上海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60个亿,上缴中央至少100个亿,自然就如牛负重,只有喘气的份了。据说在1988年的全国骨干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会议上,上海的100多位代表联名上书,要求中央对上海宽限一下,允许地方财政多一点留成,以利于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换代,为今后的发展蓄点后劲。有人测算,如果从建国开始,国家对上海的税收与其他城市一视同仁,那么今天的上海,至少可以达到现在新加坡的经济水平。

  跛脚的城市

  近几年,广州人喜欢“行夜街”。夜晚9时,各处餐厅酒楼灯光夜市才进入高峰期,满街霓虹闪烁,满街人头涌涌,一直喧闹到夜间11点。

  然而,晚上8点,我们走在上海最繁华的“十里洋场”南京路,商店纷纷拉闸关门熄灯,只留下惨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