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届亚运会还须举行艺术展览(含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
亚运会主办国家和地区可在以上项目中选择比赛项目,但必须设田径和游泳。每届亚运会比赛项目不得少于8项,除田径和游泳以外的项目由亚运会东道主选择。但所设各项目至少须有4个以上国家及地区参赛。
Number : 8370
Title :历届亚洲夏季运动会一览表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09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届次 时间 地点 参赛国家或地区数 参赛运动员数 比赛项目 金牌数 金牌总数前三名
1 1951。3。4…3。11 新德里 11 489 6 57 1。日本2。印度3。伊朗
2 1954。5。1…5。9 马尼拉 18 967 8 77 1。日本2。菲律宾3。南朝鲜
3 1958。5。24…6。1 东京 20 1;422 13 112 1。日本2。菲律宾3。南朝鲜
4 1962。8。24…9。4 雅加达 17 1545 13 120 1。日本2。印度尼西亚3。印度
5 1966。12。9…12。20 曼谷 18 1945 14 140 1。日本2。南朝鲜3。泰国
6 1970。12。9…12。20 曼谷 18 1752 13 135 1。日本2。南朝鲜3。泰国
7 1974。9。1…9。16 德黑兰 25 2357 16 200 1。日本2。伊朗3。中国
8 1978。12。9…12。20 曼谷 25 2879 19 199 1。日本2。中国3。南朝鲜
9 1982。11。19…12。4 新德里 33 3411 21 196 1。中国2。日本3。南朝鲜
10 1986。9。20…10。5 汉城 27 3345 25 269 1。中国2。南朝鲜3。日本
Number : 8371
Title :异国风情
作者 :吉尔克
出处《读者》 : 总第 109期
Provenance :青年一代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马德里人的闲适生活
当你初到西班牙的马德里,一定会疑惑:“当地人到底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工作?”然而你如果在马德里逗留一段时间,并作粗浅的观察,就不难发现西班牙人似乎很怕寂寞,他们不愿待在家里或办公室,非常喜欢拥向人多的餐馆或露天咖啡座。
马德里的白天很长,从下午一点到四、五点是人们午睡时间,直到五、六点才又一次拥向街道市区。除了大百货公司外,绝大多数商店在午后一点半就休息了,到傍晚才重新开门营业。因此马德里街道一天之内会出现四次交通拥挤的情景。
七点,马德里人结束工作,投入五光十色的夜生活。九、十点钟晚餐是很平常的事,到凌晨二、三点人们还在酒馆或咖啡座游荡。
在夜总会或小酒馆可欣赏西班牙著名的费朗敏哥。这是一种民俗舞蹈,充分表现着吉卜赛的诗歌、语言与文化。参舞者有男有女,跳双人对舞或群舞,通常都有着故事性,而且都是哀怨的恋爱故事,边舞边唱,歌声激昂,令人感到荡气回肠。
巴黎市场
法国人天性浪漫,买菜时白纸一包,往你手里一塞,没有塑胶袋可提。你去买牛油,他也是用白纸一包,没有油纸袋装,天热时,拿回家早已融化了。
在巴黎,用电话、电脑订菜订货虽然节省时间,但是你体验不到在菜市场与菜贩寒暄道好和选菜挑肉的逍遥情趣。巴黎的小摊贩深具人情味。虽然超级市场的价格低于菜市场,但是有许多人仍不愿去超级市场,他们喜欢看到新鲜的蔬菜,放在木框里的鲜鱼鲜虾,以及柜台后的老板含笑向你问好,和你闲聊。当选举期间,大家更是你一句我一句地批评总统、市长,几个毫不相识的人可以谈得口沫横飞。
星期日早晨的市场上热闹非凡。有卖菜、卖肉、卖家庭式蛋糕的;也有阿拉伯人卖他们独特的五香豆、橄榄和小米;中国人卖春卷、豆芽菜、花生糖,另外还有卖波斯地毯的、卖古董的、卖小玩具的;也有乞丐在讨钱、学生卖手工艺品等,犹如中国人赶集那样熙熙攘攘。
法国人好像对计算器、电子衡量器没有信心,除了一些年轻人开的小店用那东西外,大部分商店还是用心算或手算,而且算法很奇怪。比如买1块钱的面包,给他5块钱,应该找回4块钱,可法国人却不这样计算,他们先要给你5块钱,然后拿走1块钱,剩下4块钱才是找你的钱,实在不可思议!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法文的70要说60加10,90要说80加10,可见他们对数字含糊不清是有历史性的。
巴黎的主要街道到处可见小公厕,形似桥头堡,仅供一人使用,按照法国人习惯,二人同处一个厕所内不文明。平时厕所门紧闭,不投入法郎绝不自动开启。人进入后门又紧闭,亮起红灯,以示里边有人。投入10法朗(合人民币5。70元)使用5分钟,投入20法朗使用15分钟,投入25法郎还供应热水供梳洗打扮。厕所内电视机自动显现彩色画面,蹲厕时可以消遣时光,人走后自动关闭。你想少投多蹲不行,到时厕所门会自动打开,让你当众出丑。
慕尼黑人自爱自重
德国人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不论在机场、餐厅、商店,或是博物馆,迎面而来的德国人,不管男女老少,绝不会像美国人那般主动地与你微笑搭讪,也不像意大利人那般热情地向你挤眉弄眼。不过,一旦你有问题请教他们的时候,必能得到简单扼要又有礼貌的回答,这种不愠不火的务实性格,在西德的慕尼黑到处可见。
德国人对于新旧事物的“共存”一向处理得很好,凡是他们认为好的、有意义的事物,尽管陈旧,仍然细心保存,加以运用,从不一味追求时髦新鲜。
一位母亲带着12岁的儿子去慕尼黑旅行,为了训练儿子的独闯精神,曾让他自己买了车票四处参观。晚上,儿子回到旅馆,对母亲说:“妈妈,您知道吗?慕尼黑这里买一张车票,公共汽车、电车、地铁随你坐,而且从你买票那一刻算起,24小时之内随便你搭几趟车,一票到底,好方便啊!”儿子又说:“还有,上车、下车都没有人查票、收票,所以上车时动作要很快才行。听一位阿姨说,他们采取抽查制,一旦查到逃票人,可罚得很凶呢!但我没有看到一个逃票的。”德国人的“自爱自重”精神实在可嘉。
金字塔下的穷朋友
到了埃及,游客走到哪里都觉得有人用眼睛盯着你,小孩时时缠着你伸手讨钱或要东西特别是在旅游风景区。遇到这种情形,必须坚决果断地拒绝,因为只要你给了一个人,其他的人便蜂拥而上,纠缠不清。卖纪念品的小贩更是随口开价,一个10块钱的东西,可以喊价到100块钱。因此在埃及旅游时,最先买纪念品的人一定吃亏,最后买的人最合算。
也许是宿命的人生哲学自古便支配着埃及人,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埃及人凡事不主动,优哉游哉。埃及农民通常身穿长袖长袍,下摆长而宽松,质料多属棉布,以白色居多。他们做事的时候多将下摆卷到膝盖以下,以便行动。
平常一般人习惯打赤脚,也有人穿着皮制拖鞋似的鞋,不做事的人喜欢蹲在树荫下抽烟闲聊。
埃及农民头上大部分戴的是毛质帽子,而富人则缠头巾。
别小看了那些头巾,卷缠方法因社会地位及职业而有所不同,居然有20余种之多。
伦敦街市
英国货物税高达15%,但对外国人有一个便宜行事的方法,即在同一家商店购买50英镑以上的东西(有些店是40英镑),可以向店员索取一纸凭证。日后出境时,由海关人员核对货物及价格,在凭证上盖出境章。旅客回到本国后,将那张凭证寄回这家英国商店,不久便会收到商店退来的税金。
在英格兰买风衣、毛料、瓷器,在苏格兰买威士忌、格子裙,既实用又有纪念价值。除此以外,鲜有纪念品不与其历史古迹或皇室人物联系起来,许多明信片用戴安娜王妃做主角,换一顶帽子或换一套时装,就成了一张新明信片,好像买电影明星照片似的。伦敦地铁站的墙壁是最理想的招贴板,整天人来人往,广告效果极大。初抵伦敦的人只要浏览这些色泽鲜明的海报,便可知道现在哪里有好戏上演,哪里有音乐会可听,哪里有佳肴美酒可以品尝。
和蔼可亲的雅典人
飞机抵达雅典机场,海关人员的优良态度,让人感觉到希腊果真是一个观光国度,似乎一切都是游客至上。
雅典拥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到处可见历史的遗迹,和悠然自得的市民相融一体,十分和谐。
希腊皇宫前可以看到御林军。希腊御林军的制服上身有块披肩,腰间是一条打褶蓬开的“迷你型”小裙子,再配上一条白色紧身裤,不男不女,据说是沿袭希腊“山地”服饰。最引人注目的是脚下那双大鞋,松松的布面,鞋尖挂着一朵大绒花。换防时,卫士的动作滑稽透顶,身子向后仰,把脚高高抬起,好像快要跌倒的模样。
雅典有不少小市场,风味特别,在那里可以买到许多稀奇古怪的工艺品、织品和首饰,希腊人很和气,虽然也喜欢讨价还价,但总让人觉得没吃亏。
市场里,还有许多卖小吃、零食的摊贩,希腊人的有些饮食和中国人很相近。
纽约居 乐何如
“大苹果”,是纽约市民对纽约市的昵称。
在纽约逛街是人在视觉上的莫大享受。装潢高雅、布置精致的商店橱窗,固然教人目不暇接;来来往往装扮入时、衣着华丽的红男绿女,更是百看不厌的活动景观。纽约摩天大楼也多,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气势雄伟。夜晚,幢幢楼影之中透出密密匝匝的点点灯火,与河面上的粼粼碧波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举世无双、旖旎迷人的大都会夜景。
吃在纽约,是味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无论你住在纽约的哪一区,你都不难在街头巷尾发现色、香、味俱全、令人齿颌留香、一吃难忘的人间珍馐。由于纽约外来人口众多,中国、泰国、日本、印度、意大利、西班牙、波兰、苏联、德国……形形色色的各国餐馆,应有尽有。
住在纽约,治安不良是一大隐忧。每天打开电视机,听到的是’在纽约,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的警告。翻开报纸,民宅或商店遭劫,爷孙妇孺被偷、被骗、被抢的消息几乎无日不有。
在纽约,吸毒的、犯罪的、酗酒的、发疯的、无家可归的游民衣衫褴褛地徘徊街头。
纽约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有些居住在纽约上州、长岛、康乃狄克州或是纽泽西州的人,每天上班往往需要转三四次车,单程即需耗两小时以上,一次上下班需耗四五小时。
Number : 8372
Title :如何克服坏心情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09期
Provenance :世界科技译报
Date :1989。9。20
Nation :
Translator :穆英捷 翁永泰
对付坏心情的最好方法也许就是把心里话说出来,尽管有时候周围并没有人在听你说话。近代药理学提供了很多镇静剂、抗忧郁剂和抗忧虑剂。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科学有已经发现了几种非药物方法,可以有效地把人们从坏心情中解脱出来,今后若您再有心情不好时,请您先试一试下述任何一种矫正方法:
运动 在各种改变心情的自助技术中,以耗氧运动最能消除坏心情。研究人员强调指出,由于化学的和其他的各种变化,使运动可与提高情绪的药物相媲美。家务劳动等体力活动的效果很差,关键在于做耗氧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快走、游泳和其他重复性特续运动,可以增加心率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身体对氧的利用。这种运动每次至少进行2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利用颜色 纽约颜色心理学家帕特里夏·捷尔巴说:“就像维生素是身体的营养品一样,颜色也可以成为精神的营养品。”
为消除烦躁与愤怒,避免接触红色是有好处的,为了抗忧郁不要穿黑色、深蓝色等使心情沉闷颜色的衣服,也不要置身于这种颜色的环境之中。应该寻找温暖明亮积极的颜色,以使心情轻松。为减轻忧虑与紧张,应选择中性的颜色,以取得镇定、平静的效果。例如,医院常用柔和的主色,以使病人安静。
听音乐 音乐对不好的心情有治疗作用,应当根据等同心情原则选择音乐。如果心情忧郁,就应选择忧郁的音乐。虽然,这似乎增加您的忧郁感,但这是改变心情的第一步,可以选用3~4小段音乐,逐步把原有的心情导向所要求的心情。
正确择食 食物与心情有着重要的联系。糖类食品是有安慰作用的食品。单吃糖类食品有镇静作用,这是因为糖类食物刺激脑组织产生的5…羟色胺,可使我们感到平静和松弛。一英两半糖类食物已足以引起安静效应,爆米花、咸脆饼干等低热量糖果食品,与油炸圈饼、油炸土豆片等致肥食品有同等的镇静作用,蛋白类食品使人维持警戒状态和精力充沛。在这方面,最好的蛋白质食品是甲壳类、鱼类、鸡、小牛肉和瘦牛肉,吃3~4英两就可有效。
高咖啡因摄取也参与心情的变化。对比试验发现,对某些人来说,高咖啡因摄取与抑郁、烦躁和忧虑的加深有密切关系。
照明 美国心理卫生研究所发现,有些人易发生冬季忧郁症,这是一种季节影响病(SAP),是因缺少光照引起的。只要每天增加2…3小时荧光灯人工照明,心情就会好起来。
做梦 睡眠可以解除精疲力竭的状态,睡眠也可以挥做梦的心理治疗作用。很多研究人员认为,不论是否记得,梦可以帮助我们同化紧张的事情,从而发挥其调节心情的功能。
想法要积极 当人们的想法消极或歪曲时,他们常常忧郁,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学会改变使意志消沉的想法,若能想到积极方面,就会使心情舒畅。
Number : 8373
Title :我国成功发射的卫星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09期
Provenance :军工报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1970年至1990年4月7日,我国已成功发射的卫星是
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一颗东方红1号卫星。
1971年3月3日,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卫星。
1975年7月26日,发射了一颗技术试验卫星。
1975年11月26日,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1975年12月16日,发射了一颗技术试验卫星。
1976年8月30日,发射了一颗技术试验卫星。
1976年12月7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卫星。
1978年1月26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1年9月20日,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将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982年9月9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3年8月19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4年1月29日,发射了一颗试验卫星。
1984年4月8日,发射了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
1984年9月12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5年10月21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6年2月1日,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1986年10月6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7年8月5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7年9月9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8年3月7日,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1988年8月5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卫星。
1988年9月7日,发射了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
1988年12月22日,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1990年2月4日,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1990年4月7日,发射了“亚洲1号”通讯卫星。
Number : 8374
Title :倒数记时发射火箭的由来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09期
Provenance :青年知识报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现今发射火箭,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3、2、1、发射”这种倒数计时的程序。有趣的是,这种程序还是科学家跟导演学来的呢。
1926年3月16日,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在美国的麻萨诸塞州发射成功,激起人们对航天技术的兴趣。翌年,航天科技的爱好者们会聚德国,成立了“太空航行协会”。还出版了《宇宙飞船》杂志,在杂志的创刊号上,画有一环绕地球运行的宇宙飞船,并题名“一小时半绕地球一周”。34年后,世界上第一艘宇宙飞船“东方1号”由苏联发射成功。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