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伦·劳利斯·特南是爱尔兰演员托马斯·特地三个女儿中最小的一个。爱伦这年18岁,长得非常漂亮,就像他在小说《双城记》中以她为原型来描写的那位梅尼特小姐:身材轻盈苗条,一头丰厚的金发,一双带着审察神气的蓝眼睛,娇嫩、光滑的前额上,有一种困惑、好奇、惊惧、专心,或者这些同时俱备……一个像爱伦这样的美貌女子,不能不引起狄更斯的迷恋。狄更斯亲自担任导演,让爱伦在他家排演,并十分耐心、亲切地对她进行指导和鼓励。
狄更斯对爱伦的感情在发展。只是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大名人了,为避免被当作桃色新闻广为传播,两人的关系一直保密,从不向别人公开。从1867年起,狄更斯用假名租了旅馆与爱伦同居,据说爱伦还为他生了一个男孩,只可惜夭折了。
狄更斯非常爱爱伦。当有人议论,说是爱伦·特南拆散了他和凯瑟琳的家庭时,狄更斯公开赞扬了爱伦·特南,说:“她是纯洁的,值得我亲爱的女儿们去爱的。”并声言,他可“以我的名义担保,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这位姑娘更正直、更纯洁”。他在1869年5月12日立的遗嘱中,第一句就写到,要给爱伦小姐1000英镑的馈赠。更重要的是,狄更斯还考虑到应该“释放”她,让她也获得每个妇女都有权利得到的幸福。不过爱伦·特南直到1876年才结婚,嫁给了一位狄更斯作品的爱好者。
至死亲情
在狄更斯与凯瑟琳的情变和婚变期间,还有一位被看成分裂因素的女人——凯瑟琳的妹妹乔治娜·霍格思。
乔治娜在与狄更斯近30年的相处中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狄更斯去世之时,她就在他的身旁,两人间的至死亲情,使狄更斯在遗嘱中评价她是一个“最好的、最忠实的朋友”,向她表示“衷心的祝福”;而且给她的馈赠也最丰厚——8000英镑和他个人的所有金银珠宝以及全部债券。
狄更斯与乔治娜·霍格思的感情持续了很长时间。玛丽·霍格思去世以后,乔治娜先是递补她留的空缺,陪伴她的姐夫;后来,她就成了狄更斯家的管家和支柱,把全部家务安排得井然有序;她经常与孩子们一起嬉戏、游玩,并负责对他们的启蒙教育。她还妥善地处理好名人之家繁忙生活中的每一件日常事务,获得了来访者们的好评。大家都认为她举止文雅、谦逊和蔼。
乔治娜对姐夫怀有敬意,并乐意为他贡献一切。狄更斯喜欢散步,步速极快,乔治娜竭尽全力紧跟着陪伴他;狄更斯夫妇经常外出,她则留在家里承担所有零星繁琐的事务;为了狄更斯,她自愿选定了做一个“老处女”的命运。她明知这样的生活不能令一个女子称心如意,但仍不改初衷,甘愿牺牲宝贵的青春和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狄更斯对乔治娜是怀有深切感情的。她的忠实和诚恳,她的殷勤和体贴,她的温柔和大方,特别是她的无私奉献精神,使他深受感动,并很快从对她的友爱、赞美、感激升华到了一定的高度。人们相信,狄更斯在塑造《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爱格尼斯的形象时,既想到了玛丽,也想到了乔治娜,两姐妹是爱格尼斯的共同原型;作家在刻画《荒凉山庄》中的埃丝特·萨默森时,也溶入了乔治娜身上的许多东西。只要看到这些,了解狄更斯对乔治娜的至死亲情就够了,其它都是次要的。
Number : 9248
Title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
作者 :朱学勤
出处《读者》 : 总第 177期
Provenance :作品
Date :1996。1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我时常想起鲁迅,想起胡适,想起钱穆,不太想得起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
对鲁迅,我的认识有过反复,感情上有过起伏。60年代至70年代是信奉,80年代则是怀疑、疏离,甚至有点厌烦。80年代最后一年起,才明白自己所处的年代还是鲁迅的年代。
在片面信奉的年代所形成的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无异于一场包办婚姻。除了意识形态读物,你能够读到的另一种读物就是鲁迅,你对20世纪上半叶的了解如果不满于教科书的灌输,那就去读鲁迅全集后面的注解。由此产生的热爱,是盲目的热爱,没有经过选择的热爱,与包办婚姻有什么两样?包办婚姻是不牢靠的,很容易被第三者插足。80年代一来,有多少精神世界的新鲜第三者打将进来?由此产生包办婚姻破裂,出现另一种选择,完全正常。经受了80年代的冲击,还固守在原来的状态,并不令人尊敬,而是一种很可怕的状态。
80年代结束,所有搅动起来的东西开始沉淀下来。这时逐渐对鲁迅发生回归,发生亲近。此时回归,可以说是痛彻心肺之后的理解。他那样肃杀的文风,我一度以为是他个性所然,后来方明白是那样的现实环境逼出了那样的文风,甚至可以说,是那样的时代需要那样的文风。他正是以那样的文风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反过来,现在读林语堂,读梁实秋,你还想象就在如此隽永轻淡的文字边上,发生过“三·一八”血案,有过“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当然,在那样的心境中,鲁迅也消耗了自己。他是做不出也留不下钱钟书那样的学问了。
我怀念鲁迅,有我对自己的厌恶,常有一种苟活幸存的耻辱。日常生活的尘埃,每天都在有效地覆盖着耻辱,越积越厚,足以使你遗忘它们的存在。只有读到鲁迅,才会想到文字的基本功能是挽救一个民族的记忆,才能多少医治一点自己的耻辱遗忘症,才迫使自己贴着地面步行,不敢在云端舞蹈。
此外,还有一个私心所为,那就是对文人趣味的厌恶。这可能是我的偏见。在鲁迅的同时代人中,多多少少都会读到那股熟悉的气味,惟独鲁迅没有。而鲁迅,本来是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更有资格过上那种精巧雅致的文人生活。在鲁迅的精神世界里,通常是文人用以吟花品月的地方,他填上的是几乎老农一般的固执。他是被这块土地咬住不放,还是他咬住这土地不放,已经无关紧要。要紧的是,他出自中国文人,却可能是唯一一个没有被中国的文人传统所腐蚀的人。这是一件很平淡的事,却应该值得惊奇。
我曾经以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高度苛求过鲁迅。后来才明白,在一个没有宗教资源的世俗国度,鲁迅坚持在那个世俗精神能够支撑的高度上,已经耗尽了他的生命。想想看,中国人成天念叨鲁迅,有无一人敢于继承他的精神、他的风格?仅此一点,就说明了全部。人人都能谈鲁迅,却是把鲁迅高高挂起,把人晾在高处,任其风干。鲁迅的生前并不快乐,鲁迅的死后更为凄惨。
鲁迅是留下了缺憾的。
现在知识界用以平衡鲁迅的是梁实秋,是林语堂,是周作人。而我以为,真正能够平衡鲁迅,在鲁迅之外树立另一价值坐标,同时也不辱没鲁迅的是胡适。
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难能可贵的是,他是以与这一信仰相匹配的温和态度坚持了60年,同时不失坚定。他既未被那个时代所激怒,在激怒中一起毒化;又未被逃避那一时代的文人情趣所吸引。他完全有理由走向这两极的某一极,但是这个温和的人竟然做到了某种倔强性格做不到的事情——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仔细想想,这样一个平和的态度,竟能在那样污浊的世界里坚持了60年,不是圣人,也是奇迹。胡适的性格,与这一性格生存的60年环境放在一起,才会使人发现,这也是一件值得惊讶的事。
胡适学术建树一般,但大节不坠,人格上更有魅力。鲁迅生前对他有过苛评,但在鲁迅死后,当后人问及胡适对鲁迅的评价时,胡适却告诉来者,不能抹煞周氏兄弟在近代文化史上的独特贡献。雷震一案发生,胡适原来对雷震那样的活动方式有保留,用今日某些人合情又合理的标准,胡适完全可以袖手旁观,指责雷震犯了“激进主义”病症。谁也没有想到,当被问及对此事的反应时,胡适竟然那样动了感情。他当场以宋人杨万里诗《桂源铺》作答:
万山不许一溪奔,
拦得溪声日夜喧。
等到前头山脚尽,
堂堂小溪出前村。
我曾经与一位学界老人谈论此事。老人当时正病卧沉榻,突然从床上坐起,口诵此诗,热泪盈眶!
我还时时想起钱穆。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那样的书名,未及开卷,就让人体味到儒家的生命观照,是那样亲切自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精神生命则发育于师友。两种生命皆不偏废。
学者需钱穆的学术专著,一般读者仅钱穆回忆录即可获益匪浅。钱穆以研究中国文化史著称,他的回忆录本身就提供了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可信注解。
钱穆没有读过大学。但是他在苏、锡、常度过的小学、中学生涯,同学中有刘半农、陈天华、瞿秋白,教师中有吕思勉等,一时人文之盛,令今天的牛津、剑桥的博士都羡慕不止。1941年夏,他回乡省亲,当时声望已不在吕思勉之下,吕思勉邀其回母校常州第五中学讲演,钱穆恭敬从命。一代国学大师,与当年的师长比肩而立,竟句句以学生自居。他谆谆告戒那些年轻的校友:
此为学校四十年前一老师长,带领其四十年前一老学生,命其在此讲演。房屋建筑物质方面已大变,而人事方面,四十年前一对老师生,则情绪如昨,照样在诸君之目前。此诚在学校历史上一稀遘难遇之事。今日此一四十年前老学生之讲辞,乃求不啻如其四十年前老师长之口中吐出。今日余之讲辞,深望在场四十年后之新学生记取,亦渴望在旁四十年之老师长教正。学校百年树人,其精神即在此。
钱穆在学问上与新文化运动分道扬镳,但是他公正地感谢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坚人物提携了他。顾颉刚回苏州探亲,发现了钱穆的才华,推荐他进燕京大学任教。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是中学教师,一步登上了大学讲台。后来,他与胡适失和,但并不影响胡适聘他任北大教授。所有这些回忆,反过来该能纠正一些时令学人对新文化运动及其人物批评过盛?
鲁迅,胡适,钱穆,三人之间,一个与另一个相处不睦。然而他们却构成了30年代知识界的柱梁。我们是喋喋不休地重复梁实秋的雅舍、周作人的苦茶、林语堂的菜谱,还是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曾经有过鲁迅的社会批判、胡适的自由思想与钱穆的严谨学业?三者合一,应该成为我们向学生介绍30年代知识分子的三种主要形象。那是一个已经逝去的铁三角,他们凝视着这个轻佻的当下,沉默不语。
Number : 9249
Title :古人愚呆事
作者 :高雅人
出处《读者》 : 总第 177期
Provenance :今古之窗
Date :1995。4
Nation :
Translator :
痴笑泄气
北周军队攻下晋阳,齐后主高纬带兵逃到邺城。为了稳定军心,大臣斛律孝建议高纬亲自慰劳将士,并为他撰写了演讲稿,还出主意说:“陛下讲话时要慷慨激昂些,以激发将士抗敌的决心。”待将士集合完毕,讲话时,高纬已记不清发言稿的内容,讲着讲着自己竟先大笑起来,逗得在场士兵也跟着笑,士气顿时消减。
蠢才笨答
唐代武则天时期,曾严禁杀生。御史娄师德奉命到陕视察。某日吃饭时,厨师先端一盘肉来,娄问:“朝廷严禁杀生,这肉是从哪儿来的?”厨师回答说:“是狼咬死一只羊。”娄说:“这狼善解人意,见大官来就咬死一只羊。”不一会,又送上盘鱼,娄又问是哪里来的,厨师回答说:“狼咬死了鱼。”娄听后怒骂:“蠢才,你为何不说是水獭咬死的?”
惊梦痴语
唐人张利涉白日睡觉,忽然惊醒,急备马去州府面见刺史邓恽,说:“听说您要惩罚我,死罪!死罪!”邓恽说:“没有此事。”张说:“是司功某甲所言。”邓恽以为某甲造谣,立即抓来欲施杖刑。某甲力辩没说此话,张利涉漫声对邓恽说:“请您不要惩罚他,我恐怕是在梦中听他说的。”
授人以匙
越中有位书生,在科举考试时被录取了。他得意之余,便在省城娶了个小妾。一位同科录取的朋友问他小妾住在什么地方?他回答说:“寄宿在湖边上的一座庙里。”朋友说:“一个女子与和尚住在一处,恐怕不太方便吧?”他回答:“没关系,我已经把她的房门锁上了。”朋友问:“锁上房门,她大小便怎么办?”他回答道:“我把房门钥匙交给和尚了。”
因叶受溺
有个叫顾恺之的,痴信幻术。有一天,他的熟人桓玄,手里拿着一片柳叶骗他说:“这是一片蝉用来隐蔽身体的柳叶,用它隐蔽身体别人看不见。”顾恺之信以为真,便拿过此叶隐蔽自己。桓玄佯装看不见顾恺之,向他身上撒了一泡尿。顾以为桓玄看不见自己,甘愿忍受尿浇,珍视该叶为宝。□
Number : 9250
Title :生命之轻
作者 :江霖
出处《读者》 : 总第 177期
Provenance :海外星云
Date :1995。34
Nation :
Translator :
4万个红色的气球在法国艾菲尔铁塔前火焰般跃上天空。这4万个气球代表法国现在感染艾滋病的总人数。每个气球都附上曾捐款予艾滋病研究基金会的慈善者的名字。远远望去,艾菲尔铁塔像一枚针头,向这一片不再澄澈的天空注射着什么。仰望红气球的人们,都曾经是一群爱眺望蓝天白云和黛色远山的少年。
有人把城市的名字称做冷漠。据东京警视厅统计,自1980年至今,东京都内发现的无名尸体达1788具,全日本则超过1。2万具,其中很多是凶杀案的被害者,却苦无线索可查。为了唤起民众对世事的关心,东京警视厅把1995年9月定为“搜索身份不明者强调月”。
今年1月的日本神户大地震后,东京的“北区自然灾难防范中心”增设了一个地震演习中心,使该中心成为游客云集的热闹场所。游客在地震模拟室里等待两分钟,强大的震撼力晃动着房间,令人惊叫连连。为避免被坠落的重物打伤,他们必须坐在地上,头夹在两膝中间。震动稍歇后,演习者还必须依序膝行穿过一个烟雾弥漫的房间,才算脱离险境。
1945年的夏天,正在自家果园里散步的男爵发现一个偷水果的男孩,立即追打,争执中男孩的头撞到石块,当场气绝而亡。更不幸的是,这男孩原来是当地黑手党头目的儿子。黑手党头目虽然同意男爵免于一死,但是要求他必须为自己选择一个终身监禁的地方。于是男爵为自己选择了意大利西西里岛上最豪华的棕榈大饭店,并将套房改装成世界上最舒适的监狱。他每个月在宽敞的客厅里开两次舞会,邀请作家、演员、政治家、艺术家、电影导演为座上客。他不能走出门去看整个世界,索性就把世界叫到面前来看。50年来,人类登上了月球,柏林墙倒塌了,世界变幻莫测,只有他的生活一成不变,在一方小小世界中再三重复他永不厌倦的觥筹交错、衣香鬓影的生活。每当太阳西沉的时候,他是否感觉到自己的皱纹里密密地束缚着一些飘忽的旧日时光呢?
Number : 9251
Title :货好耐得时间磨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78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刘嘉明译
我们不用到博物馆去寻找,也不必在老奶奶的箱子里翻来翻去。这些产品至今仍在生产和消费着。它们已成为世界五大洲亿万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经久不衰的产品”。我们在此选出的20种产品都是已经取得商业成功的产品。这些产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已经跨越经济和市场疆界,成了我们文化和生活方式中的成员之一。
阿司匹林 1897年产于德国。这是人民大众使用最多的一种药物,全球为治疗头痛、牙痛、发烧和预防心肌梗死等疾病,每年消费1000亿片阿司匹林。制造阿司匹林没有什么秘密:水杨酸。
阿司匹林的第一个专利是由德国医生弗利克斯·霍斯曼以公司名义注册登记的。该公司现在已成为拜耳多国公司。它不能再注册其产品和名称,因为英国和美国在所有地方都建立了生产阿司匹林的药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盟国开始生产这种药物,理由是拜耳公司注册的商标是公共所有的,而且阿司匹林已成为公共的产品。拜耳公司现在仍在销售着阿司匹林。
比克牌圆珠笔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