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位水手失踪了,后来在鲸腹中发现。这件事发生在1891年春季的某一天。
搏斗
那天清晨,一艘名叫“东星”号的捕鲸船,离开了大西洋上的弗尔克林岛。船上有二十多名捕鲸队员,其中最年轻的叫德热莫斯·巴尔特里,他当时才二十岁出头,是一个全身充满着活力的捕鲸能手。
突然,桅杆上传来了望员赫尔曼粗大嗓门的喊声:“鲸鱼,左前方!”
沙塔船长站在指挥台上,摇动着手中的一面小蓝旗,大声命令道:“第一小队出发,由左舷下船!”
巴尔特里等六人,各自操起鱼叉、纤绳等捕鲸工具,象飞鱼出海似的,纵身跃进了系挂在左舷外的一艘小木船中,小木船飞快地向海面落下,快速向鲸鱼划去。
一场激烈的海上搏斗开始了:巴尔特里象一位古代的勇士,他拉开双脚立在船头上,手中锋利的鱼叉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寒光。小木船离鲸鱼越来越近了,只见巴尔特里一扬身子,把早已举起的右手猛地往前一掷,“嗖!”的一声,那拖着长绳的鱼叉,象一只离弦的箭似的向鲸鱼飞了过去,“扑哧!”一响,正叉在鲸鱼的头上。接着,另几位捕鲸手掷去的鱼叉,分别又进了鲸鱼的脊背、腹部和尾巴,鲜血立即染红了四周的海水。鲸鱼痛得在海面上一边翻滚,一边向前窜去。船上的人赶紧放绳,小木船被鲸鱼拖着,穿浪飞驰。
泊在附近的“乐星”号上的人们,见巴尔特里他们干得如此利落、漂亮,都使劲给他们鼓掌、叫好。可是,那条鲸鱼竟突然停了下来,而小木船仍然在飞快向前冲去。可怕的时刻来到了,那条拚命挣扎的鲸鱼又来了一个大转身,它一回过头便侧着身子猛地向小木船冲来!巴尔特里等人见势不好,刚要动手把船划开,但已来不及了。一条巨大的黑褐色鱼鳍,把船上的一名队员扫落在海里。其余的人还没来得及躲开,那巨大的鲸鱼躯体已出现在眼前,只见它猛一摆身,小木船就被掀上了天,接着在空中一翻,几名队员便从十几英尺的高处被倒进了大海!
失踪
“快!”沙塔船长命令“东星”号上的全体水手,以最快的速度把船驶到了出事的海面。
人们七手八脚地把落水的队员从海中打捞起来,那条拖着空小船的鲸鱼,没逃多远也被捕获。
半小时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海上静悄悄的。
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喂,伙计们,跳吧,快跳起来吧!”这喊声刚落,甲板上顿时响起了“踢踏,踢踢踏,踢踏踢,踢踏”欢快的脚步声和有节奏的拍手声,那是全体船员开始跳舞了,他们按照古老的惯例,用拍手来祝贺那几位落水队员的幸运归来,用踏脚去驱走海上的妖魔。
“巴尔特里!”老船长沙塔捧着一罐香甜的葡萄酒,随着众人欢快的舞步节奏声,晃动着他那半百的身躯,来到了人群之中。他一边寻找,一边还亲昵地喊着:“我的小海马,别跳了,别跳了,快过来和我干一杯!”
这喊声,把跳舞的人都逗笑了,人们左瞧右看,都以为这小伙子就在自己身边,是有意不吭声,在和老船长捉迷藏。当谁也没看见巴尔特里的时候,大家感到很奇怪,便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
“巴尔特里!”
没有回答。
“巴尔特里!!”
仍然没有回答,人们开始在船上到处寻找。
“巴尔特里!!!”
人们慌了,他们奔向船舷,齐声向大海喊去。
剖鲸
当出找巴尔特里的小船全部回来时,已是中午,人们为失去他而感到非常悲痛。
“唏哗!”还是牵拖在船舷外那条鲸鱼的搅水声,使老船长沙塔从痛苦中惊悟过来,他看了看桅杆的影子,已是该割剖鲸鱼的时候了。
鲸鱼被拖上了泊在附近的另一艘大木船上,这是“东星号”捕鲸以来叉到的最大一条须鲸,长16米,重30多吨。割剖工作开始了,水手和捕鲸队员们一起动手,他们先用带着长柄的剖刀,吃力地把鲸鱼的肚皮破来,一股浓腥味立刻冒了出来,几个人钻进肚子里,把内脏一件一件地割了下来,然后系上绳子,由甲板上的人往外拉。
最后拉出来的是鲸鱼的胃,它足有三、四米长,重好几吨。一个水手突然大声惊叫起来:
“快看,那是什么?!”
人们立即围了过去,只见那鲸鱼的胃在不断颤动,好像里面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一个捕鲸队员操起一把剖刀正要向它砍去。
“住手!”沙塔船长大喊了一声,他一步上前从那个捕鲸队员手中夺过剖刀。老船长先是围着鲸鱼胃转了好几圈,然后又蹲下来仔细观看,这才用手中的剖刀慢慢地把胃割开。
“啊!”在场的人几乎同时喊了起来,原来,巴尔特里正躺在里面!
历险
人们将巴尔特里小心地抬了出来,赶紧用小木船把他送上了岸。热心的码头工人飞快地赶着马车,一小时后,巴尔特里已被送进了一家市立医院。
经过几星期的治疗,巴尔特里恢复了知觉和记忆,不消说,在当时已成了一个非常轰动的人物,许多有名的报刊记者采访了他,并大量地报道了有关“鲸腹历险”的消息。这里写下的,只是当时加拿大和美国一些记者在转述巴尔特里自述时的几段话:
“那条被叉中的鲸鱼冲了过来,把我们和小木船一起抛向空中,当时我没感到害怕,而觉得顶好玩,哪知船一翻个,我感到情况不妙,便动手去抓船舷,但来不及了,我便开始往下掉。
“我老等着那掉进海中时发出的扑通一声,但始终没有等着,我听见的倒是叭叽一响,象是掉在一摊软泥上。更奇怪的是,刚才还是蓝天白云,眼前一片亮堂,而现在的眼前却是黑沉沉的。这时,我才感到害怕,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我开始用手摸起四周来,一切都是软的、潮湿的、滑腻的,这绝不是掉在了陆地上。那我掉在了什么地方?是人们常说的海底无底洞吗?可又没有岩石没有水。我是在做梦吗?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我用力掐了一下大腿,还知道痛。糟了,莫不是掉进鲸鱼的嘴里了!我大声地喊着沙塔船长。
“没喊几声,周围越来越黑了,眨眼的功夫,完全漆黑了。接着,我感到四周在蠕动,身子慢慢地倾斜了,随即被送进了一根柔软、又不太凉的管子,它一动一动地把我往下挤,顺着这根管子,我又往下滑了一段才停了下来。
“这时,我觉得四周都在动,并闻到一股股又酸又臭的气味,我又用手摸了起来,到处是稀粥一样的东西,有小鱼,还有小虾。
“我开始感到呼吸困难起来,头痛、恶心、脸、手、脚、和全身的皮肤象针扎一样的刺痛。
“我完全明白了,这是掉进了刚才被叉住的那条鲸鱼的肚子里了,我完全绝望了,不一会儿,我什么也不知道了……”
奥秘
迄今为止,在地球上被鲸吞后又复生者,据说除了德热莫斯·巴尔特里以久,还没有发现另一个人,这就不能不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注意。那么,巴尔特里能鲸腹余生的奥秘究竟何在呢?据分析,有这样四点:
一是非常凑巧,巴尔特里正好是从鲸鱼张着大嘴时的中央部分掉入食道的,因此,逃脱了锋利鲸齿和鲸须的穿刺和划伤。
二是当他滑入鲸胃后,很快就失去了知觉,加之鲸鱼受伤后,不断地露出海面张闭大嘴,直到拖到船上剖割时还是如此,这就必然会使一部分空气不断地进入胃中,维持着巴尔特里微弱的呼吸,使其心脏没有完全停止跳动。
三是鲸鱼的体温为35。5℃,仅比人的体温低1。5℃,这样,就不致使巴尔特里的体温骤然下降,立即停止肌体内的血液循环,使他的主要器官的组织坏死。
四是时间不长,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从掉进鲸口到由鲸胃中取出,前后只三、四个小时,如果再久一些,即使是具有上述的三个条件,那也是肯定不能复生的。
虽然,德热莫斯·巴尔特里“鲸腹余生”了。但是,由于鲸鱼强烈胃酸的浸蚀和长久缺氧的缘故,使他的手、脚、脸和脖子上的皮肤都被腐蚀,并蒙上了一层白斑,心、肺和眼、耳等器官也严重地受到了损伤,使得这位原来充满着青春活力的捕鲸能手,几乎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1895年的一个冬天的夜里,死神终于夺去了巴尔特里的生命。
(摘自《鲨安纪事》)
Number:2391
Title:布衣状元
作者:黄正潞
出处《读者》:总第25期
Provenance:旅游天地
Date:1983。3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在浙江永嘉县花坦公社花坦大队村头,有一座题着“山第一”匾额的牌坊。是南宋朝廷赐给“布衣状元”朱梅渠的。村中朱氏后裔,都如此坊来历,以此引为光耀。
朱梅渠,字储谋,永嘉县花坦村人。少年天资聪慧,才识过人。虽出身寒微,但勤奋好学。樵农之余,常在溪滩以沙纸柳笔练字。户对南山,悠然吟哦,自号“霞山居士”。
宋高宗绍兴某年秋闱大比,梅渠刚二十八岁风尘仆仆,去京城临安赴考。他很自负,料想此去定能占魁。试毕,宗师王大人阅了他的文章,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动了爱才之念,准备点为新科状元。当天,宗师携了他的文卷回府,以便复阅批点。但宗师年迈健忘,夜晚阅后,把他的文卷遗忘在枕边的布帐兜里了。
放榜时,朱梅渠竟名落孙山。他心中甚是不快,又觉怀疑,便去找宗师,要查阅自己的试卷。王大人见其人气宇轩昂,谈吐不俗,才记起无意中忘了他的文卷。但已发榜,状元点为他人,不可能更名了。就带歉意地安慰朱梅渠说:“老夫偶然过失,忘点了你的文卷,等下届再来应试,一定让你独占鳌头。”朱梅梅渠觉得十年寒窗,废于一旦,便很生气地回答:“好马不吃回头草,我朱某只能赴考一次。”就愤然拂袖离京,回归永嘉。从此绝意功名,林下归隐,决心求才授业,教个学生四海扬名,他年蟾宫攀桂,以平天下寒士之心。
再说乐清县四都后地方,有一个青年书生王十朋,号梅溪,丰姿俊秀,聪慧过人。访知朱梅渠先生学问渊博,便远道赶来,拜他为师。朱梅渠见王生虚心好学,就收留下来。
时值盛夏,水动风凉,梅渠邀十朋赏荷,有心试对,随口说:“池中荷叶鱼儿伞。”十朋略加思索,对曰:“梁上蛛丝燕子帘。”梅渠含笑点头。后来又同十朋在松下弈棋,偶然一颗松子落在棋盘中,就说:“松下弈棋,松子每随棋子落,”十朋抬头,偶见溪畔柳树下,有一老渔翁正在钓鱼,见景生情,便道:“溪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梅渠深叹奇才。当晚,师徒足而眠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翌日,梅渠对十朋说:“以后,你就卧睡在东楼一个石桶里吧。”十朋惊愕,上楼一看,只见一个长石桶,里面贴满密密麻麻的纸条,尽是老师平日写的箴言佳句,诗词赋章。十朋大喜,燃烛观看,细读咀嚼,愈读愈爱,直至金鸡唱晓,还舍不得去睡觉。
十朋在先生家里进修三年,文才大振。当年进京会试,果然一举成名,得中状元。
恰在那年,边番鞑靼国向朝廷进贡一根木头,并声言中原有人识得此木何处是顶?何处是根?便岁岁来朝,年年进贡。若无人识得,便要兴兵犯境……。满朝文武,都分辨不出这根木头的顶与根。皇上忧虑。十朋奏说:“臣恩师朱梅渠,是个有识之士,满腹经纶,料能识辨。”皇上急降旨宣召朱渠梅进京。梅渠因有言在先,推病不来。皇上即命王十朋回永嘉请教。梅渠听十朋一说,笑道:“亏你读书之人,怎忘了《太极历判》书上已有载明:‘轻清为天,重浊为地’,你把木头放在水里,其根部必稍沉,顶部必稍浮;浮者为顶,沉者为根。”十朋急忙回京奏明。皇帝差内侍将此木放在御池。一试,果然如此,便刻好记号,立即写明文书送回番邦。。狼主知道中原人才济济,便不敢妄动干戈。
此时,十朋又将梅渠的学问与来历竭力保举,述明前届考试官无意将他落榜。高宗查明原委,便有求贤之意,除将原试官降职处分,以警挫才之戒,并召梅渠进京授职。梅渠恬淡处世,寄迹于渔樵山水,早已把功名利禄置之度外,便再三奏明自己闲散已惯,只求在乡安居。皇上喜他朴实可信,也就不强求他出山,笑着对众臣说:“梅渠是一个布衣状元。”就御笔赐书匾额,题为“天下第一”。十朋忙奏道:“天下第一恐言过其重了。”皇上便改题为“山第一”。从此,这个御赐匾额,朝朝代代依然挂着。
继十朋后,朱公又收纳了几个天资聪颖的学生,后来都相继成名。晚年,梅渠在花坦书院里,面对石砚,奋执狼毫,编著《养拙集》数册。书成不久,这一代名贤,就与世长辞了。至今,花坦村尚有梅渠的书院遗址,那个大石砚至今犹在。
Number:2392
Title:撑竿跳高拾趣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5期
Provenance:科学与生活
Date:1982。8
Nation:苏联
Translator:袁永乐
撑竿跳高渊源悠久。从前,比利时的蓝德斯(Флан-дрия)地区和法国的诺曼底(Нормандия)地区的村民,在跋涉途中,常常借助随身携带的棒竿,一端支地,纵身跃过泥潭沼地。在英国,每逢民俗节庆,撑竿子跳越田间的小沟,是男女老少十分喜爱的一种节日助兴娱乐。保加利亚人把撑竿跳称为“阿夫契尔”。意思是牧童式的跳高。过去牧童们时常忙里偷闲,将牧羊竿撑在地上蹦上跳去寻欢作乐。古俄罗斯和普鲁士士兵,在行军中,也总是利用手执的长矛跨越道路上的各利障碍物。
最早的撑竿跳高比寒是在中世纪的节日庆典活动上和骑士比武的赛场上开始形成的。遗憾的是,至今我们尚未发现当时遗留下来的撑竿跳高比赛的纪录。从一些史料中我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撑竿跳高的成绩是1。83米。这个纪录由一个名叫蒲茨的德国人于一七八九年创造的。
十九世纪,撑竿跳高已被列为一项专门的体育运动。一八六六年,英国选手麦切尔跳过了3。21米高度。不过,那时候撑竿跳高用的撑竿。同我们现在田径比赛中所看到的撑竿截然不同。当时所谓的“撑竿”,其实只是一根又粗又重的松树树干。后来经过人们不断的改造,撑竿才逐渐变得细圆轻巧起来。一九二四年,挪威运动员托夫(Тоффу)用这种轻巧的木制撑竿,第一次跳过4。25米的高度夺得冠军。
撑竿跳高的比赛规则历来如此,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修改。说起撑竿跳高的比赛规则,曾有过这样一段趣闻。
一九0四年的奥运会在美国圣·路易斯城举行。奥林匹克运动大会的赛场上,运动员们你追我赶,热闹非凡。在撑竿跳高架前,各国好手龙腾虎跃,比赛异常激烈。轮到日本选手佐间代·富士试跳时,只见他从容不迫地走近沙坑,把手中的撑竿一端,深深地插入黄沙内。紧接着,富士用双手抓住竖立直的撑竿,一股劲儿地顺着竿子往上攀爬。一直爬到超过横竿的高度,他才越过横竿,从撑竿上跳下来,富士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场上的观众和裁判员个个莫明其妙。大家彼此瞠目相觑,不知所措。后来,会评判委员会经过商议,决定不承认富士的比赛成绩。同时规定,凡撑竿跳者,必须先有一段距离的助跑。评判委员的这一规定,当时并没有难住这个精灵的日本人。富士退回到原来的地方,开始朝沙坑的方向奔跑。到了竖立的撑竿前,他又重新没着竿子往上攀爬。最后,评判委员会不得不再次商量对策,作出补充规定:撑竿跳高时,运动员不得交替使用双手抓握撑竿。这条临时宣布的规则后来就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撑竿跳高的最高纪录是5。83米。世界各国优秀撑竿跳高选手,为了征服4米的高度一七八九年的1。83米到一九八三年的5。83米先后花去了二百年的时间。
Number:2393
Title:埃歇尔的世界
作者:布律诺·埃斯特
出处《读者》:总第25期
Provenance:世界美术
Date:1983。1
Nation:荷兰
Translator:周建国张骏
莫里斯·高乃利·埃歇尔(MauritsCornelisEschelr)1898年出生在荷兰洛瓦当的一个水利工程师的家庭里;后在阿纳姆度过了童年。
在中学里,埃歇尔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两次留级,只有绘画课的成绩还好一点。1919年,他进入哈勒姆的建筑与美术学校学习建筑,后又改学绘画。他受到严格训练,很快掌握了木刻技术。但是尽管他很努力,学校和他的老师德·迈斯基塔给他的评价却是:“他非常保守、理智,缺少青年人的心境和朝气,他不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家。”
两年以后,他离开了学校。但一直到1944年,他与自己的老师德·迈斯基塔始终保持着联系,经常寄自己的作品给他。终于有一次,当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