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您认为自己是个性格外露的人吗?MBA
15.您十分敏感吗?BCM
16.您是个喜欢主观臆断的人吗?CBZ
17.您承认错误时态度诚恳吗?AMC
18.您喜欢冒险吗?CBA
19.您腼腆吗?ZAC
20.您勇敢吗?BZA
21.您粗暴吗?CVM
22.您爱虚荣吗?CBO
23.您爱妒嫉吗?CBA
24.您对任何事情总持怀疑态度吗?AVM
25.您工作能力强吗?MCV
26.您喜欢讨论问题吗?BCA
27.您好斗吗?BCA
28.您平易近人吗?MAB
29.您在有关天气、钱财、工作以及
人与人的关系等问题上有先见之明吗?CMV
30.您和蔼可亲,性格开朗吗?MVC
结果:
得九个以上A者:您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同各种人打交道。您回避各种冲突,讨厌各类争论。您有能力,但缺乏勇气。一般来说您的通情达理是因为您善良,但有时也是因为您软弱,不管怎么说您是一个十分稳重的人。
得八个以上B者:您喜欢朝令夕改,易动感情,警惕性很高并有些神经质。应该承认您与外界取得联系的能力较强并容易与他人和解。您还经常去干一些很难办的事情,但成功的少。
得八个以上C者:您有些傲漫无礼,总想得到最好的待遇并在一切方面超过他人。
得七个以上M者:您是自己感情的主人,您很有同情心,表达感情时稳重、理智。您和蔼可亲,有很多朋友。
得四个以上V者:您很能够理解他人,宽宏大量,平易近人,看问题很准确。但您的耐心十分有限,这也许是因为您需要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或变换一下所处的环境吧!
得三个以上Z者:凡事您总是三思而后行。您爱解释,爱观察,不依赖他人,有些保守,但可以说您是稳重的人。
O没有意义。
Number:3431
Title:密码电报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这是将军发来的一封电报。”一个士兵前来报告,“是发给您个人的,团长。”
“你念吧!”团长命令道。
通讯兵念道:“我们这次失利首先应归罪于你的愚蠢与无能!”
“这是一份密码电报,立即去把它译出来!”团长严肃地指示道。
Number:3432
Title:报复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一对夫妻经常吵架,结果总是妻子占上风。这时丈夫便愤愤地离开争吵的地方,来到地下室里。
在这儿他对着沙袋痛击15分钟,将怒气全发泄在沙袋上。这样,他才觉得好受点。
有一天,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丈夫在争吵中竟然占了上风。由于怕妻子气坏了,丈夫劝她也去试试拳击。妻子接受了建议。在10分钟平平啪啪的激烈击打声后,妻子眉开眼笑地回到了楼上。
“为啥如此高兴?”丈夫问。
“为什么不高兴呢?”妻子答道,“在第三回合中我把你击昏了。”
Number:3433
Title:背约顽童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你不是答应过我你要学好吗?”父亲问。
“答应过,爸爸。”
“我不说过,你不守规矩就要揍你吗?”
“是的,爸爸。可是我没有守约,你也不必守约啊。”
Number:3434
Title:卷首语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春天大地
春天是人们即使踏上了两脚稀泥,仍然想吹口哨的美妙季节。在这样的日子里,当你眺望窗前的鹅黄嫩绿遐想万千时,当你远足踏青意犹未尽时,读读台湾女作家苏雪林的《春》(外一章),也许会为你的遐想找到一个满意的归宿,也许会使你在放旖旎明媚的春色中受到新的启迪。
祖国的富强和统一,是炎黄子孙梦寐以求的愿望和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今天,离开祖国一百多年的香港,经过一个过渡时期之后,将要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每个中国人,将会感到何等的骄傲和自豪。在欣喜之余,你可能会问:这走向祖国统一道路上的一大步是怎样迈开的?那举世瞩目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怎样草签的?请看:《为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Number:3435
Title:语丝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快乐可依靠幻想,幸福却要依靠实际。
△我们常常原谅那些使我们讨厌的人,但不能原谅讨厌我们的人。
△你能赠送给别人的最有价值的礼物是:一个良好的榜样。
△我们不能改变昨天这一点显而易见。
在明天到来之前,也不能将它提前;
因此,无论是对我还是对你
只能使每个今天过得尽可能甜
Number:3436
Title:为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作者:于大公孔岩
出处《读者》:总第45期
Provenance:北京青年报
Date:1984。12。25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它太小了,在比例为1:33;000;000的世界地图上,它小得象两根细线系成的“结”。
然而,又有谁敢轻视它呢?这不仅是因为这“结”本身凝聚着实力,更因为这“结”联接着两个世纪,接连着两种文明。
历史的今天,终于有人要解开这个“结”了。
撒为香港而来
1982年8月24日。伦敦唐宁街10号传出信息:撒切尔夫人将以英国首脑身份开始远东之行。第一站日本,第二站中国,第三站香港。然后于归国途中,在新德里同英·甘地夫人共进早餐。
这一突如其来又莫名其妙的安排,勾起人们无数种猜想。但是,不论这些猜想多么离奇。却都在一个点上溶合撒为香港而来。
9月22日,撒切尔夫人果然来了。适值主张和为贵的中国伟大思想家孔子诞辰2;463年之时,她在丈夫丹尼斯及一大批政府官员和16名记者陪同下,抵达具有四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
下午四时,北京在世界最大的广场上为这位访问中国的第一个英国首相举行了正式欢迎仪式。当两国的两位首相级官员玛格丽特·撒切尔和赵紫阳并排从仪仗队前走过时,上亿人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风格不同的两种表情:撒神采奕奕;赵虚怀若谷。
紧接着,在人民大会堂一间大厅里,撒在一张铺着绿色桌布的长桌边与赵面对面坐下。他们身边坐着外长黄华、副外长章文晋和中国驻英国大使柯华,以及香港总督尤德爵士、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
赵紫阳这位以务实著称的中国第三位国务院总理,向英方明确提出:中国打算收回香港主权。而强硬的撒夫人则坚持十九世纪中叶留下的三个条约仍然有效。
香港问题是当今世界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通过谈判解决谈何容易。
一时间,这种判断显得准确无误。有些人得意了。
事实似乎不是这样。
9月24日。中国最高级顾问邓小平在北京同撒切尔夫人会晤。人们注意到,当撒切尔夫人走出人大会堂时,时钟的指针比原定时间多转了50分钟;而且,一向注重仪表、举手投足极有分寸的撒切尔夫人在台阶上一脚踩空,跪倒在地,幸亏尤德和柯利达急忙前去将她扶起。
舆论界有敏感反映。立刻,一系列有关报道跃然纸上:
撒切尔夫人同邓小平的交谈针锋相对。
撒对邓讲:必须遵守有关香港问题的三条约。条约虽然写在纸上,但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消除它存在的事实!
邓对撒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看一、两年能解决。
……
前者锋芒毕露,而后者棉中寓针。
随后,善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界窃窃细语:尽管受邱吉尔影响极深的撒切尔,有“铁女人”之称,尽管她坚持“鲜明的传统保守主义哲学和强硬的经济政策”,但在邓的面前,她毕竟还年轻,
然而,玛格丽特又毕竟是撒切尔夫人地球上最著名的女政治家。她有根源于政治的强硬,有根源于知识的明智,更有根源于女性的灵活。
第二天,她告诉英国广播公司电台记者戈登·马丁:“我同赵、邓的会谈是友好的,我们承认有分歧,但是我们共同的目的大于分歧。”
柳暗花明又一村
1983年7月,一群肩负着历史使命的人们,从英国、香港向中国的中心聚来。他们是:英国前驻华大使柯利达;英国驻香港总督尤德;香港政府政治顾问麦若彬;英国驻华大使馆一秘欧威廉;二秘毕瑞博,史棠穆。中国方面以同等级别的同等人数迎接了这些客人。他们是外交部副部长姚广;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第二社长李菊生;外交部法律顾问邵天任;外交部西欧司顾问鲁平;外交部西欧司参赞柯在铄,罗家欢。这真是一支出色的谈判班子,6位中国官员都会讲英语,5位英国官员能操中国标准的普通话,12人中有两人熟谙香港流行的广东方言。12日,由这两部分人员分别组成的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团,在北京市中心一座不大引人注意的宾馆台基厂一号,开始了双方商定必须保密的工作。
自此,实质性的会谈以每月一轮,每轮两天的频率进行,并且不断变换着内容和形式。
第八轮会谈开始时,双方团长同时易人,中国外交部长助理周南接替姚广,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被新任大使伊文思取而代之。据悉:会谈开始涉及细节。
第十轮会谈之后,全班人马突然从台基厂一号宾馆直迁钓鱼台国宾馆二号楼。传说:此行动意味着会谈格调升高,其实只为工作便利。显而易见的是,谈判已处在关键而敏感的时刻。
第十六轮会谈正在进行,以中方柯在铄和英方魏德巍挂帅的工作小组应运而生。从6月21日起,由12人组成的工作小组一头扎进北京国际俱乐部,在正式会谈之间,每周以五或六个整天讨论双方提出的所有文件。
第二十轮谈判刚刚结束,工作小组一分为二,以中方鲁平、英方麦若彬牵头又立新班,专门研究如土地、民航着陆权等尚待解决的专门问题。
在此期间:
1982年9月,由于第四轮会议的新闻公报没有使用“有益的和建设性的”词句,一时谣言四起,香港出现社会混乱。数日内,多间超级市场货架被抢购一空。港币身价大跌,对美元的兑率一度降到9。5比1。
邓小平通过英前首相希思告诉撒切尔夫人。英国必须改变态度,否则将单方采取行动。
不久,撒切尔夫人派特使将密信递入邓小平手中。据说信的内容是英政府原则同意把香港的主、治两权归还中国。
1984年3月,香港怡和洋行将总公司迁至百慕大。
4月,英国外交大臣杰·豪访华。为排忧解难,邓小平、赵紫阳、吴学谦分别同他进行了超长时间的谈话。
这一系列变化无常、甚至令人百思不解的现象,使人看到:此次谈判其复杂、艰巨程度非同一般。然而,更让人感到,谈判趋势良好。
事实果真如此
7月31日上午,邓小平在会见半年内第二次访华的杰·豪时已话中有音。
当天中午,为英外交大臣送行的周南,在机场被记者围住,引出宋代诗人陆游《游山西村》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小时三十分之后,杰·豪在香港明确指出,中英关于香港前途的协议,将在九月底草签,进一步证实了记者们对周南吟诗弦外之音的猜测。
秋天收获的季节
众目盯着九月的会谈。
9月5日,第22轮会谈首天会议在钓鱼台宾馆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周南和伊文思又以家常话中包含的深意表明各自的态度。
周:“……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我记得大使先生是春天前来的。那么就经历了三个季节了,春天,夏天、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此话不难理解
不同于往常的是:工作小组的成员在这一天从国际俱乐部搬进了钓鱼台宾馆,开始与谈判团同时同地工作。工作小组的成员每天连续工作长达10个小时。
就在这轮会谈中双方商定,将全部协议内容写成具有明确约束力的法律条文,排印成文本,经核实后提交给中国国务院和英国内阁审阅。
细心的人们注意到,此次会谈的公报中指出:23轮会谈具体时间待定。这说明下一轮谈判的必要性已有动摇。
果然如此,由于中英双方共同努力,毋需再举行23轮会谈。19日,中英双方分别宣布已将协议文本提交各自政府研究。
看来,草签指日可待。
1984年9月26日上行9时30分,被称为“中国议会大厦”的人大会堂西大厅里,铺上了红色的地毯。用红色绒套裹着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文本,引人注目地放在铺着绿色绒布的长桌上,桌中央竖立着中英两国国旗,文本旁边放着两个印签。桌子前方的五排托架上站满了约150名中外记者。他们对着手中的摄影机、录音机和照相机紧张地做最后检查。桌子后面的台阶上,分三排站立着41名参加中英谈判的工作人员。桌旁,中方官员张瑜和英文官员欧威廉,最后互相核实着签字的位置。
10时整,周南和伊文思在草签桌前坐下,拿起了两支平平常常却又非同小可的笔。就在他们手中的笔与桌上的文本终于接触在一起的一刹那,整个西大厅里被闪光灯和射灯照得如同白昼。当周南、伊文思签字完毕,起立交换文本时,大厅里响起一阵热烈掌声。在掌声中,周和伊拥抱在一起,他们互相望着,笑了……
此时此刻,41双手拍出的声音形成一组绝妙的和弦。它在赞扬邓小平以罕见的想象力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赞扬撒切尔夫人以政治家特有的机智避开了谈判航道上的暗礁。它告诉人类不管是现在的,还是将来的;是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人民中国和具有工业传统和现代技能的联合王国,拉开了这个难解的历史之“结”。
Number:3437
Title:香港小统计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5期
Provenance:河北经济报
Date:
Nation:
Translator:
面积:1;066平方公里。
人口:536。4万人。
气温:冬季平均15℃,夏季平均29℃。
生产总值:2;600多亿港元,人均38;939港元。
出口总值:1;400多亿港元。
年电力耗费:518亿兆焦耳。
银行:1;539家。
公路:1;239公里。
铁路:34。3公里。
电话:205万台。
大学:2所。
报纸:69种。
杂志:436种。
超级市场:约600间。
Number:3438
Title:香港的“世界前列”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一)亚洲首席金融中心;全球来说,则仅次于伦敦及纽约而位列第三。
(二)亚洲最大黄金贸易中心;仅次于伦敦及苏黎世而占世界第三位。
(三)世界最大高级成衣出口地区。
(四)世界最大量手表出口地区;世界市场上,三只石英电子表中,有两只是香港制造的。
(五)世界最大玩具出口地区。
(六)世界第三最繁忙集装箱码头。仅次于纽约和鹿特丹。
(七)空运载货量占世界第二位。
(八)生活水准占亚洲第二位。
(九)世界第三最大钻石贸易中心,排名仅次于美国及日本。
(十)世界第三大珠宝贸易市场。
Number:3439
Title:闲话太上皇
作者:冯尔康、冯佐哲
出处《读者》:总第45期
Provenance:故宫新语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太上皇制度,大约滥觞于赵武灵王自称“主父”,传位于王子何;而在历史上明确出现“太上皇”的名称,是汉高祖刘邦尊其父为太上皇。后世之为太上皇者情况各异。有的是老皇帝主动禅位于其嗣子,有的是儿子、兄弟已经南面称帝,逼得前皇帝不得不引退,还有受形势逼迫,老子勉强让位给儿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太上皇,因授受之际的情况不同,他们的境遇也各不一样。有的仍操秉朝政,有的悠游林泉,颐养天年,有的则如同阶下之囚。
一
汉高祖刘邦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