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上三尸中经》曰:“人之生也,皆寄形于父母胞胎,饱味于五谷精气。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三尸九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日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分毫奏录,欲绝人生籍,减人录命,令人速死。死后魂升于天,魄入于地,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四时八节企其祭祀。祭祀不精,即为祸患,万病竞作,伐人性命。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伐人上分,令人眼暗发落,口臭面皱齿落。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伐人五脏,少气多忘,令人好作恶事,噉食物命,或作梦寐倒乱。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令人下关骚扰,五情勇动,淫邪不能自禁。此尸形状似小儿,或似马形,皆有毛,长二寸,在人身中。人既死矣,遂出作鬼,如人生时形象,衣服长短无异。此三尸。九虫种类群多,蛔虫长四寸五寸,或八寸,此虫贯心人死。白虫长一寸,相生甚多,长者五寸,躁人五脏,多即杀人,兼令人贪食烦满。肺虫令人多咳嗽,胃虫令人吐呕不喜,膈虫令人多涕唾,赤虫令人肠鸣虚胀,蜣虫令人动止劳剧则生恶疮颠痴、痈疖疽痿、癣疥痫癞,种种动作,人身中不尽有之。亦有少者,其中有十等,就中妇人最多也。其虫凶恶,好污人新衣,极患,学道欲调去之即可矣。凡至庚申日兼夜,不卧守之若晓,体倦少伏床。数觉莫令睡熟,此尸即不得上告天帝。”又《太上律科》云:“庚申日,北帝开诸罪门,通诸鬼神诉讼,群魔并集,以司天下兆人及诸异类善恶之业,随其功过多少,赏劳谪过,毫分不遗。”经曰:三守庚申,即三尸震恐。七守庚申,三尸长绝。乃精神安定,体室长存,五神恬静,不复骚扰,不迷不惑,不乱不淫,瞋怒平息,真灵卫佐,与天地相毕。每夜卧之时,叩齿三七,以左手抚心上,呼三尸名,使不敢为害耳。
符绝三尸秘法 【 符并朱书】
《太上》曰:“三尸九虫能为万病,病人夜梦战斗,皆此虫也。可用桃板为符,书三道埋于门闑下即止矣。每以庚申日书带之,庚子日吞之,三尸自去矣。常以六庚日书姓名安元命箓中,三尸不敢为患也。”
符式如后
(见图)
书符之法,须闭目存想金光自空中圆焰如火,取来吹入笔中,书符无不应验。
此符消九虫,当以六庚日服符、以白纸竹纸朱书服。每庚皆如之,惟庚申书之不限多少。从庚申日早朝服止,次庚午日又服一道,值六庚勿失,虫皆不贯五脏,人身无病也。敕符咒曰:“日出东方,赫赫堂堂,某服神符,符卫四方。神符入腹,换胃荡肠,百病除愈,骨体康强。千鬼万邪,无有敢当,知符为神,知道为真。吾服此符,九虫离身,摄录万毒,上升真人。”
三宝归身要诀
《蕊珠洞微》曰:“息之出也,天地盗我元阳之气。息之入也,我盗天地之气。若能真人潜渊,心息相依以归根,则息息盗天地之气矣。”
魏伯阳曰:“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这三件如何唤作三宝?如此郑重?盖耳乃精窍,目乃神窍,口乃气窍。若耳逐于声,精从声耗而不固;目荡于色,神从色散而不凝;口发言语,气从言走而不聚,安得打成一片,以为丹基?如此紧要,岂得不谓之三宝?修生之人,不于此三宝关键,收舍向里,无有是处。
今人精从下流,气从上散,水火各背,不得凝结,皆是此心使然。心苟爱念不生,此精必不下流;忿念不生,此气必不上炎。一念不生,万虑澄寂,即水火自然交媾矣。本来面目,虽无念虑,常常灵湛者也。若一向虚静去了,则此灵涣散,所谓顽空,亦谓之痴痴者,不灵之谓也。所以佛有贪、嗔、痴三戒也。贪即欲也,嗔即忿也。欲与忿,水火不媾之源也。无贪嗔,斯定;不痴,斯慧矣。慧以培定,定以资慧,定慧相忘,道斯成矣。
服五牙法
凡服气皆先行五牙以通五脏,然后依常法乃佳。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在形为脉。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舌,在形为血。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在形为肉。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在形为皮。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耳,在形为骨。
肺为五脏之华盖,第一,肺居心上,对胸,有六叶,色如缟映红。肺脉出于少商。 【 左手大指之端内侧,去爪甲二分许,陷者之中。】
心居肺下肝上,对鸠尾下一寸,色如缟映绛。心脉出于中冲。 【 左手中指之端,去爪甲之二分许,陷者之中。】
肝在心下,少近后,右四叶,左三叶,色如缟映绀。肝脉出于大敦。 【 左足大指端,乃三毛之中。】
脾正掩脐上,近前,横覆于胃,色如缟映黄。脾脉出于隐白。 【 左足大指端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左肾右肾,前对脐,搏着腰脊,色如缟映紫。左为正肾,以配五脏。右为命门,男以藏精,女以系胞。肾脉出于涌泉。 【 左足心陷之中。】
凡服五牙之气者,皆宜思入其脏,使其液宣通,各依所主。既可以周流形体,亦可以治疗疾病。服青牙者,思气入肝中,见青气氲氲,青液融融分明。良久,乃见足大敦之气,循股而至,会于脉中,流散诸脉,上通于自然。次服诸方,仍宜以丑后澡漱冠服,入别室焚香,坐向其方,静虑澄心,注想而为之。四方同此服法。
养五脏五行气法
春以六丙之日时加巳,食气百二十,助于心,令心胜肺,无令肺胜肝,此养肝之义也。
夏以六戊之日时加未,食气百二十,以助脾胜肾,不伤于心也。
季月以六庚之日时加申,食气百二十,以助肺,令肺胜肝,不伤于脾也。
秋以六壬之日时加亥,食气百二十,以助肾,令肾胜心,不伤于肺也。
冬以六甲之日时加寅,食气百二十,以助肝,令肝胜脾,不伤于肾也。
此法,是五行食气之要,明时各有九,凡一千八十。食气各以养脏,周而复始,不相克,精心为之。
服气有三膈说
凡人腹中有三膈处:一、心有膈。初学服气者,觉心下胃中气满,是一膈也。但少食,惟以咽气存想,充关而下,自能通也。二、生脏下有膈。亦须以上法减食,或口咬甘草并桂些少以通之。三、下丹田有膈。须固志,如上法以通之,或服蜀椒一二百粒,自然气周通身中矣。咽气须干咽,不得和唾,亦须用出息咽之。若用入息,恐生风入,当用心也。
凡咽气,喉中深咽,不得浅,浅即发嗽。
凡初服气,气未固,腹中作泄,勿令有此,以意运令散,或以药食治之。
凡服气,得脐、丹田常满。叫唤读书,终日对人语言,气力不少,出入行步无倦怠也。
凡服气人不可过劳,劳即损气。仍须时常行步,使气下行。
凡服气者,小便黄赤不碍,行之日久,自然如常。
凡人饮酒食肉,一时虽勇健,百病易生,瘴疠蛊毒,逢即被伤。若服元气,久而行之,诸毒不能伤,一切疫病不能染。如能坚持,自知其妙。
服日气法
平旦伺日初出,乃对日,坐立任意,叩齿九通,心呼日魂、珠景、照韬、绿映、回霞、赤童、玄炎、飙象。仍冥目握固,存日中五色流霞皆来接身,下至两足,上至头顶。又令光霞中有紫气,如目童,累数十重,与五色俱来,入口吞之,四十五咽气。又咽液九过,叩齿九通。微祝曰:“赤炉丹气,圆天育精,刚以受柔,炎水阴英。日辰元景,号曰大明,九阳齐化,二烟俱生。凝魂和魄,五气之精,中生五帝,乘光御形。探飞以虚,掇根得盈。首巾龙盖,披朱带青,辔乌流玄,霞映上清。赐书玉简,金阁刻名,服食朝华,与真合灵,飞仙太微,上升紫庭。”再拜而止。
服月精法
伺月初出,对月,坐立任意,叩齿十通,心呼月魄暖萧、芬艳、翳寥、婉虚、灵兰、郁华、结翘、淳金、清莹、炅容、台标。仍冥目握固,存月中五色流精皆来接身,下至两足,上至头顶。又令光精中有黄气,如目童,累数十重,与五色俱来,入口吞之,五十咽气。又咽液十过,叩齿十通。微祝曰:“黄青玄晖,元阴上气,散蔚寒飙,条灵敛胃。灵波兰颖,挺濯渟器,月精夜景,玄官上贵。五君夫人,各保母位,赤子飞入,婴儿续至。回阴三合,光玄万方,和魂制魄,五胎流通。乘霞飞精,逸虚于东,首结灵云,景华招风。左带龙符,右腰虎章,凤羽朱帔,玉佩金珰,骞树结阿,号曰木王。神蟆控根,有亏有充,明精内映,玄水吐梁。赐书玉札,刻名灵房,服食月华,与真合同,飞仙紫薇,上朝太皇。”再拜。 【 若天阴,可于寝室存之。山林中旦夕恒行。】
拘三魂法
其日夕卧,去枕,向上伸足,交手心上,瞑目,闭气三息,叩齿三通。存心有赤气如鸡子,从内仰上,从目中出,外转大覆,身实成火,烧身周币,内外洞彻如一。觉体中小热,叩齿三通。呼爽灵、胎光、幽精三神急住。因微祝曰:“太微玄宫,中黄始青,内炼三魂,胎光安宁。神宝玉室,与我俱生,不得妄动,监者太灵。若欲飞行,唯得诣太极上清;若欲饥渴,唯得饮徊水玉精。”
制七魄法
其日夕卧,向上伸足,两手掌掩两耳, 【 当使指端接交颈中。】 瞑目,闭气七过,叩齿七通。 【 上下叩数遍为一通。】 存鼻中,端有白气如小豆,须臾渐大,冠身九重,忽又各变成天兽。 【 两青龙在两目中,两白虎在两鼻孔中,头皆向外。朱雀在心上,向人口。苍龟在左足下,灵蛇在右足下,头亦向上。玉女着玄锦衣,两手各把火光当耳门。】 如此良久,咽液七遍,叩齿七通。呼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又微祝曰: 【 尸狗以下七神名也。】 “素气九回,制魄却奸。天兽守门,娇女执关。炼魄和柔,与我相安,不得妄动,看察形源。若汝饥渴,听饮月黄日丹。”
斋见不祥之物
凡进斋入室见不祥之物者,常念北帝咒,南向叩齿三下。咒曰:“二象回倾,玄一之精,七灵护命,上诣三清。双皇驱除,赫奕罗兵,三十万人,侍卫神营,巨兽百万,威摄千精,挥剑逐邪,馘落魔灵。神伯所咒,千妖灭形。”毕,又叩齿三十六通。
治急病法
凡受三五法,在存识三天贞名、三司贞名,有急灾困病,大唤三天名,密呼三师名,即灾病皆消。
上清微天贞名 【 防中】
中禹余天贞名 【 元】
下大赤天贞名 【 德丘】
(上三天贞名也。)
左天上贞名 【■('天天天'。这是三个天字的组合,如“品”字结构,这不是一个字,应作一个表意符号处理。),即天字也。】
右玄老贞名 【 众(“众”字,不能当繁写作“众”。文中的意义也说得很清楚,它是一个表意符,不是“众”字的简体写法,古字还没有“众”这个字,即使有也,也不可能是今天的简体众音义。),即人字也。】
中央太上贞名 【■('地地地',结构同上。),即地字也。】
(上三师名。)
反舌塞喉法
凡守一者,身神常安。若体中不宁,当反舌塞喉,漱汩醴泉满口,咽之,讫。又如前咽液无数,觉宁乃止。止而未宁,重复为之。须臾之间,不宁之痾,即应廓散,自然除也。当时有效。
制三尸日
凡甲寅、庚申之日,是三尸鬼竞精神之日也,不可与夫妻同室寝食,可慎之。甲寅日可割指甲,甲午日可割脚甲,此是三尸游处,故以割除,以制尸魄也。
寝室卧时祝法
凡人卧,床常令高,则地气不及,鬼吹不干。鬼气侵人,常因地气而逆上耳。人卧室宇,当令洁盛,盛则受灵气,不洁则受故气。故气之乱人室宇者,所为不成,所依不立。一身亦尔,当数沐浴洁凈。
《黄素四十四方经》云:“夜寝欲合眼时,以手抚心三过,闭目微咒曰:‘太灵九宫,太乙守房,百神参位,魂魄和同,长生不死,塞灭邪凶。’咒毕而寝。此名九宫隐祝寝魂之法。常能行之,使人魂魄安宁,永获贞吉。”
耳鸣咒
耳神娇女云耳鸣,外使入也,如钟声以闻九宫。鸣者常掩耳而咒曰:“赤子在宫,九真在房,清听神命,亦察不祥。太乙流火,以灭万凶。”
合气治病真符诀法
斗印:喔吸吽。斗讳:魑(鬼旨)(鬼火)?(鬼尊)(鬼胜)。吸南方气入笔,病在外,自中出;病在内,自外入。吸病人气搁笔放吹去。
(见图)
身中三宝精气神,子能炼之可长生。九窍固兮神归腹,元神一举升昆仑。要识归根复合处,下手之初须定意。以我之气合彼气,我病去兮彼病去。
服日月光芒法
凡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钱,在心中,赤色有光芒,从心中上出喉,至齿间即不出,却回还胃中。如此良久,临目存见心中胃中分明,乃吐气,讫,咽液三十九过,止。一日三为之,日出时,食时,日中时行之。一年除疾,五年身有光彩,十八年得道,日中行无影,辟百邪千灾之气。常存日在心,月在泥丸中,昼服日,夜服月。
服月法:存月光芒白色,从脑中下入喉,芒亦至齿而咽入胃。一云,常存月,一日至十五日以前服,十五日以后不服。月减光芒,损天气,故即止也。
恶梦吉梦祝
太素真人教始学者辟恶梦法,若数遇恶梦者,一曰魄妖,二曰心试,三曰尸贼,此乃厌消之方也。若梦觉以左手捻人中二七过,叩齿二七通,微祝曰:“大洞真玄,长炼三魂,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受心节度,速启太素三元君。向遇不祥之梦,是七魄游尸来协邪源。急召桃康护命,上告帝君,五老九真各守体门黄阙,神师紫户将军把钺握铃,消灭恶精。返凶成吉,生死无缘。”毕,若又卧,必获吉应,而造为恶梦之气,则受闭于三关之下也。
明耳目诀
《真诰》曰:“求道要先令目明耳聪,为事主也。且耳目是寻真之梯级,综灵之门户,得失系之,而立存亡之辨也。”今抄经相示,可施运用之道。日常以手按两眉后小穴中三九过,又以手心及指摩两目颧上,以手旋耳,行三十过,唯令数无时节也。毕,辄以手逆乘额三九过,从眉中始,以入发际中,仍须咽液,多少无数。如此常行,耳目清明,二年可夜书。眉后小穴为上元六合之腑,化生眼晖,和莹精光,长映彻瞳,保炼目神,是真人坐起之上道也。
存日月诀
青牛道士口诀:“暮卧存日在额上,月在脐下,上辟千鬼万邪,致玉童玉女来降,万祸伏走。”甚秘验也。
服食灵药忌
女仙程伟妻曰:“服食灵药,勿食血物,使三尸不得去。干肉可耳。”《凤纲诀》曰:“道士有疾内视心,使生火烧身及疾处,存之要精如彷佛,疾即愈。凡痛处加其火,必验也。” 【 以意火攻之。】
思三台厌恶法
上台 【 虚精】 中台 【 六淳。又作六停】 下台 【 曲生】
上三台内讳,知者众恶悉除,诸善备至。
凡于静房端坐,思三台覆头,次思两肾气从胸中出与三台相连。久久思毕,二七叩齿,二鼻微微内气,闭口,满便咽之。咽毕乃咒曰:“节荣节荣,愿乞长生,太玄三台,常覆我形。出入行来,万神携营,步之五年,仙骨自成;步之七年,令药皆精;步之十年,上升天庭。”
步台日
正月三日 二月二日 五月五日 九月九日 十月二十六日
厌恶梦咒
若人梦寤不真,魄协百气以校其心,欲伺我神之间伏也。每遇梦恶,但北向启太上大道君,具言其状,不过四五则自消绝也。
《青童君口诀》曰:“夜遇恶梦非好,觉当即返枕而咒曰:‘太灵玉女,侍真卫魂,六宫金童,来守玉门。化恶返善,上书三元,使我长生,乘景驾云。’毕,咽液七过,叩齿七通而更卧。如此四五,亦自都绝也。”此咒亦返恶梦而更吉祥也。
行路畏恐法
凡行来畏恐,常鸣天钟于左齿三十六通,先闭气左嘘之,叱叱五通。常行之,辟精邪恶物不祥之气。常夜寝临欲眠时,以手抚心,叩齿三通,闭目微咒曰:“太灵九宫,太一守房,百神参位,魂魄和同。长生不死,塞灭邪凶。”咒毕而寝。此名为九宫隐咒寝魂之法,常能行之,使人魂魄安宁,常保吉祥。
守庚申捷法
存头中有太上老君泥丸真人,着远游冠子,服玄袍,坐于冥光帐中,下视口目耳鼻,清涤气,渭之上一,拘上部之魂。心中有太上帝绛宫真人,着九阳冠,服丹南逸景之袍,坐于朱陵帐中,下视四体情状,肝脾胆肾皆令清洁如五色玉,谓之中一,拘四肢之邪精。存脐内有太黄老君黄真人,二人戴十灵之冠,服黄罗之袍,坐于黄绵帐中,下视脾肠之孔窍,皆令分明如素,谓之下一,拘肠胃,制骸魄。于是三尸无从得动也。
太上真人除三尸七魄要诀
以春乙卯日,夏丙午日,秋庚申日,冬壬子日,冥目卧时,先捣朱砂、雄黄、雌黄三分等,细罗之,绵裹如枣大,以塞鼻中。此谓消三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