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遵生八笺-明-高濂-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塑,丝毫不断。又如菖蒲盆底,大小水底,尽有可观。更有坐墩式雅花囊,圆腹口坦如橐盘,中孔径二寸许,用插多花。酒囊圆腹敞口如一小碟,光浅,中穿一孔,用以劝酒。式类数多,莫可名状,诸窑无与比胜。虽然,但制出一时工巧,殊无古人遗意。以巧惑今则可,以制胜古则未也。如宣和政和年者,时为官造,色白质薄,土色如玉,物价甚高。其紫黑者亦少,余见仅一二种。色黄质厚者,下品也。又若骨色青溷如油灰者,彼地俗名后土窑,又其下也。他如高丽窑,亦能绣花,盏瓯式有可观。但质薄而脆,色如月白,甚不佳也。近如新烧文王鼎炉,兽面戟耳彝炉,不减定人制法,可用乱真。若周丹泉,初烧为佳,亦须磨去满面火色,可玩。若玉兰花杯虽巧,似入恶道,且轮回甚速。又若继周而烧者,合炉,桶炉,以锁子甲球、门锦龟纹穿挽为花地者,制作极工,不入清赏,且质较丹泉之造远甚。元时,彭君宝烧于霍州者,名曰霍窑,又曰彭窑。效古定折腰制者,甚工。土骨细白,凡口皆滑,惟欠润泽,且质极脆,不堪真赏,往往为牙行指作定器,得索高资,可发一哂。

 论诸品窑器〔龙泉窑 章窑 古磁 吉州窑 建窑 均州窑 大食窑 玻璃窑〕
定窑之下,而龙泉次之。古宋龙泉窑器,土细质薄,色甚葱翠,妙者与官窑争艳,但少纹片紫骨铁足耳。其制若瓶、若觚、若蓍草方瓶、若鬲炉、桶炉、有耳束腰小炉。菖蒲盆底有圆者、八角者、葵花菱花者。各样酒敝?瓦骰盆,其冰盘之式,有百棱者,有大圆径二尺者,外此与菖蒲盆式相同。有深腹单边盥盆,有大乳钵,有葫芦瓶,有酒海,有大小药瓶,上有凸起花纹,甚精。有坐鼓高墩,有大兽盖香炉,烛台花瓶,并立地插梅大瓶,诸窑所无,但制不甚雅,仅可适用。种种器具,制不法古,而工匠亦拙。然而器质厚实,极耐磨弄,不易茅蔑。 【 行语,以开路曰蔑,损失些少曰茅。】 但在昔,色已不同,有粉青,有深青,有淡青之别。今则上品仅有葱色,余尽油青色矣。制亦愈下。有等用白土造器,外涂洠淝常奥栋缀郏私狭贫龋跸盖删拢街乱ぁR蛐盏妹咭病S屑菀ぃ嫌攵ㄏ嗨疲蚀植患选=ㄒて鞫啵ㄉ媳窒峦撸┛谕胝担诙倘螅谢仆煤涟叩沃榇笳呶妫寮瘢≌呱偌S写笫骋ぃ恚靡┝仙粘晌迳邢懵⒒ㄆ俊⒑凶又啵ぶ料抡咭病S秩舨Aбぃ鲎缘阂模┰林杏兄F渲撇灰唬挝扪牌罚┢恐≌哂屑讶ぁK缇浦选⒏吖蕖⑴逃邸⒏呓湃氨任铮抟豢扇 I邪撞俊⒀悸烫烨唷⒒扑冢志憧晒郏荒陀枚羌图哑鳌H艟菀ぃ兄焐昂臁⒋写淝啵孜捷焊缏獭⑶哑ぷ稀:烊綦僦嗳舸写洌先裟凇H呱浚奚俦渎墩撸掀贰5子幸欢孔趾盼恰V砀紊鹄锖欤嗦檀碓樱舸瓜焉陨先詹蛔阏撸潜鹩写松K准慈∽鞅翘橄选⒅砀蔚让强尚Χ4艘の┲制雅璧准焉酢F渌缱章校狡抗拮樱阋曰粕衬辔鳎势髦蚀趾癫患眩游锶硕嗖簧小=晷律沾艘ぃ砸砸诵松惩廖牵瑳|水微似,制有佳者,但不耐用,俱无足取。

 论饶器新窑古窑
古之饶器,进御用者,体薄而润,色白花青,较定少次。元烧小足印花,内有枢府字号者,价重且不易得。若我明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永乐年制”四字,细若粒米,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用可久,价亦甚高。若近时仿效,规制蠢厚,火底火足,略得形似,殊无可观。宣德年造红鱼把杯,以西红宝石为末,图画鱼形,自骨内烧出凸起,宝光鲜红夺目。若紫黑色者,火候失手,似稍次矣。青花如龙松梅茶把杯、人物海兽酒把杯、朱砂小壶、大碗,色红如日,用白锁口。又如竹节把罩盖澛壶小壶,此等发古未有。他如妙用种种,惟小巧之物最佳,描画不苟。而炉、瓶、盘、碟最多,制如常品。若罩盖扁罐、敞口花尊、蜜渍桶罐,甚美,多五彩烧色。他如心有坛字白瓯,所谓坛盏是也,质细料厚,式美足用,真文房佳器。又等细白茶盏,较坛盏少低,而瓮肚釜底线足,光莹如玉,内有绝细龙凤暗花,底有“大明宣德年制”暗款,隐隐橘皮纹起,虽定磁何能比方,真一代绝品,惜乎外不多见。又若坐墩之美,如漏空花纹,填以五色,华若云锦。有以五彩实填花纹,绚艳恍目。二种皆深青地子。有蓝地填画五彩,如石青剔花,有青花白地,有冰裂纹者,种种样式,似非前代曾有。成窑上品,无过五彩蒲萄(上敝下瓦)口扁肚把杯,式较宣杯妙甚。次若草虫可口子母鸡劝杯、人物莲子酒盏、五供养浅盏、草虫小盏、青花纸薄酒盏、五彩齐筋小碟、香盒、各制小罐,皆精妙可人。余意青花成窑不及宣窑,五彩宣庙不如宪庙。宣窑之青,乃苏浡泥青也,后俱用尽,至成窑时,皆平等青矣。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淡,颇有画意。此余评似确然允哉!
世宗青花五彩二窑,制器悉备。奈何饶土入地渐恶,较之二窑往时,代不相侔。有小白瓯,内烧茶字,酒字,枣汤姜汤字者,乃世宗经箓醮坛用器,亦曰坛盏,制度质料,迥不及茂陵矣。嘉窑如磬口馒心圆足外烧三色鱼扁盏,红铅小花盒子,其大如钱,二品亦为世珍。小盒子花青画美,向后恐官窑不能有此物矣,得者珍之。

 论藏书
高子曰:藏书以资博洽,为丈夫子生平第一要事。其中有二说焉:家素者,无资以蓄书;家丰者,性不喜见书。故古人因贫,日就书肆邻家读者有之,求其富而好学者,则未多见也。即有富而好书,不乐读诵,务得善本,绫绮装饰,置之华斋,以具观美,尘积盈寸,经年不识主人一面,书何逸哉?噫,能如是,犹胜不喜见者矣。藏书者,无问册帙美恶,惟欲搜奇索隐,得见古人一言一论之秘,以广心胸未识未闻,至于梦寐嗜好,远近访求,自经书子史,百家九流,诗文传记,稗野杂着,二氏经典,靡不兼收。故常景耽书,每见新异之典,不论价之贵贱,以必得为期,其好亦专矣。故积书充栋,类聚分门,时乎开函摊几,俾长日深更,沉潜玩索,恍对圣贤面谈,千古悦心快目,何乐可胜?古云开卷有益,岂欺我哉?不学无术,深可耻也。又如宋元刻书,雕镂不苟,较阅不讹,书写肥细有则,印刷清朗。况多奇书,未经后人重刻,惜不多见。佛氏医家,二类更富。然医方一字差误,其害匪轻,故以宋刻为善。海内名家,评书次第,为价之重轻。若坟典、六经、《骚》、《国》、《史记》、《汉书》、《文选》为最,以诗集百家次之,文集道释二书又其次也。宋人之书,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格用单边,间多讳字,用墨稀薄,虽着水湿,燥无湮迹,开卷一种书香,自生异味。元刻仿宋单边,字画不分粗细,较宋边条阔多一线,纸松刻硬,用墨秽浊,中无讳字,开卷了无嗅味。有种官券残纸背印更恶。宋板书刻,以活衬竹纸为佳,而蚕茧纸、鹄白纸、藤纸固美,而存遗不广。若糊褙宋书则不佳矣。余见宋刻大板《汉书》,不惟内纸坚白,每本用澄心堂纸数幅为副,今归吴中,真不可得。又若宋板遗在元印,或元补欠缺,时人执为宋刻元板。遗至国初,或国初补欠,人亦执为元刻。然而以元补宋,其去犹未易辨,以国初补元,内有单边双边之异,且字刻迥然别矣,何必辩论?若国初慎独斋刻书,似亦精美。近日作假宋板书者,神妙莫测。将新刻模宋板书,特抄微黄厚实竹纸,或用川中茧纸,或用糊扇方帘绵纸,或用孩儿白鹿纸,筒卷用棰细细敲过,名之曰刮,以墨浸去臭味印成。或将新刻板中残缺一二要处,或湿霉二五张,破碎重补。或改刻开卷一二序文年号。或贴过今人注刻名氏留空,另刻小印,将宋人姓氏扣填两头。角处或妆茅损,用砂石磨去一角。或作一二缺痕,以灯火燎去纸毛,仍用草烟熏黄,俨状古人伤残旧迹。或置蛀米柜中,令虫蚀作透漏蛀孔。或以铁线烧红,锤书本子,委曲成眼,一二转折,种种与新不同。用纸装衬绫锦套壳,入手重实,光腻可观,初非今书彷佛,以惑售者。或札伙囤,令人先声指为故家某姓所遗。百计瞽人,莫可窥测,多混名家,收藏者当具真眼辨证。

 论历代碑贴
高子曰:论古书法,有三十六种,又唐玄度论有十体,韦绩纂书列为五十六种,僧梦英又作十八体,书何纷纷多也?此好奇者引证传闻,搜剔怪诞,兼以臆说附会,立为名目,且内多重复。今人学书,于大小篆书,八分隶书,草楷行书,工此数者而精之足矣,何必多求?但诸体书法,传之世间亦少,虽欲求工,无式可拟,拟而无法,出自杜撰,反为大方耻也。凡帖莫不祖自《淳化阁帖》,而《阁帖》亦本秦汉晋唐碑刻,故有祖石,刻本用便观览。即如《阁帖》之外,有:
《绛帖》 【 宋潘思旦,以《淳化帖》增入别帖,摹于山西绛州,计二十卷,北纸北墨,极有精神,帖比《淳化》高二字。】 
《潭帖》 【 庆历间,僧希白重摩刻于潭州,风韵和雅,血肉停匀,形势俱圆,颇乏峭健之气。】 
《秘阁续帖》 【 元佑中,哲宗除《淳化帖》外,增刻他帖于秘阁,谓之《续帖》。】 
《淳化祖石刻》 【 后主命徐铉以所藏法帖勒石,名《升元帖》。在《淳化》前,故名祖刻。】 
《太清楼帖》 【 大观年中,徽宗以《淳化帖》考选数帖,重刻于太清楼下,模自蔡京,恣意草率,笔偏手纵,无复古意。赖刻手精工,犹胜他帖。】 
《淳熙秘阁续帖》 【 孝宗刻于石禁,两续帖相去不远,工夫精致,肥而多骨,乃失之粗,遂少风韵。】 
《戏鱼堂帖》 【 元佑间,刘次庄以《淳化帖》,除去篆题年月,增入释文,摹于临江官署。在翻刻中,颇有骨格,淡墨拓尤佳。】 
《星凤楼帖》 【 赵彦约刻于南康,曹士冕重摹于南宋。赵刻精善不苟,曹刻清而不秾,亚于太清楼帖。】 
《宝晋斋帖》 【 绍兴年间,曹之格刻于无为州学,在诸帖中为最下。米元章又云:“羲之七帖,有云烟卷舒翔动之气。】 
《百一帖》 【 宋王曼庆刻,笔意清遒,雅有胜趣,刻手不精。】 
《利州帖》 【 宋庆元中,刘次庄重刻于益昌,其释文字画稍大。】 
《黔江帖》 【 宋秦子明刻于长沙,载入黔江,即《僧宝月古帖》十卷。】 
《东库帖》 【 世传潘氏以石本帖二十卷分为二,绛州公库得其上十卷,绛守重刻下十卷以足之。靖康兵火俱失,金又重刻,天渊矣。】 
《武陵帖》 【 较诸帖中所增最多。中有《黄庭经》,他本所无,博而不精,殊无可取。】 
《赐书堂帖》 【 宋宣公绶刻于山阳,有古钟鼎识文绝妙,但二王帖俱不精,石已不存。】 
《一百十七种兰亭帖》 【 宋理宗内府所藏,装禠作十册,希世之宝也。】 
《甲秀堂帖》 【 宋庐江李氏刻,前有王颜书,多诸帖未见,后有宋人书亦多。今吴中有重模本,亦有可观。】 
《二王帖》 【 宋许提举刻于临江,模勒极精。】 
《群玉堂帖》 【 宋韩侂冑刻,所载前代遗迹最多,后有宋人书。】 
《蔡州帖》 【 蔡州重摹《绛帖》上十卷。出于临江《潭帖》之上。】 
《彭州帖》 【 重刻历代法帖,不甚精采,纸类北纸。】 
《鼎帖》 【 石硬,而刻手不精,虽博而无古意。】 
《钟鼎帖》 【 宋薛尚功编次钟鼎卣彝古铜器铭二十卷,刻于九江府库,临摹极工,甚有古意。今多聊便抄录作十卷,以市于入。】 
《四声隶韵》 【 书法极工,略似妩媚。传云石刻于琉球,其拓法纸色绝佳。】 
《玉麟堂帖》 【 宋吴琚模刻,秾而不精,多杂米家笔法。】 
以上诸帖,存者十无一二矣。《阁帖》翻本,以泉州为佳,宋拓《泉帖》亦不可得。泉州今刻,何啻天渊哉?又如周国所刻东书堂模刻《阁帖》,而增入《兰亭叙》文,并宋人书,尚有雅趣。近复翻刻,其去周国又远甚矣。他如《濯锦堂帖》十卷,拓法刻手不佳。《宝贤堂》十二卷,模刻亦工,不快众议。近如吴中潘氏顾氏所刻《阁帖》,较时本为佳。吴人又重模刻,乱真矣。又见南都新刻《阁帖》,书林称善。近复有翻本,纷杂迨甚。先年曾见书客舒伯明辈翻刻《阁帖》一种,极其精善,但少自然,欲求逼真故耳。惜乎止拓数册,而毁其刻板。将故纸蝉翅拓法,假宋《阁帖》,每册得售百金,虽大赏鉴家亦堕术内。毁板之意,欲人不得指以为新,而无迹可比方耳。又见一帖,不知何刻,其编次之法,似甚得理,以帝王之帖作一帙,以宣尼古篆作历代名臣法书之首,以五卷内王坦之、王凝之、智永、诸王列于献之帖后,乃诸帖所未见者。古今碑刻传布海内何啻千万,而《格古要论》中以两都十三省碑刻款列为博,似亦窄矣。余向游燕中,时与王麟洲、梁浮山诸老,伙拓西山并内近碑刻,计余所得,大小约有二三百种,尚云未尽。即《法华》七卷,俱有碑刻。以此计之,天下可胜数哉?吾人学书,当自上古诸体名家所存碑文,兼收并蓄,以备展阅。求其字体形势,转侧结构,若鸟兽飞走,风云转移,若四时代谢,二仪起伏,利若刀戈,强若弓矢,点摘如山颓雨骤,而纤轻如烟雾游丝,使胸中宏博,纵横有象,庶学不窘于小成,而书可名于当代矣。余以《书谱》所评历代神品、妙品、名家碑刻录以备考。
草书要领 【 五卷,集晋草书,为初学法。】 草韵 【 三种,各五卷,宋元刻,吴中重摹。】 

  周秦汉碑帖
秦泰山碑 【 李斯篆】 周石鼓文 【 史籀篆】   
峄山碑        朐山碑 
章帝草书帖      秦誓诅楚文 
蔡邕夏承碑      郭有道碑 
九疑山碑       石经隶书 
边韶墓碑       师宜官八分书 
仙人唐君碑      张公庙碑 
韩明府修孔子庙器碑  刘耀井阴碑 
尧母祠碑       北岳碑 
郭香察隶华山碑    张平子墓铭 【 崔子玉书】  

  魏碑帖
锺元常贺捷表     太飨碑 
文皇哀册文      受禅碑 
刘玄州华岳碑     上尊号碑 

  吴碑帖
王增恕延陵季子二碑  吴国山碑 

  晋碑帖
王右军兰亭记     笔阵图 
黄庭经        金刚经 【 僧怀仁集右军行书】  
乐毅论        草书心经 
集王圣教序      周府君碑 
北岳醮告文      东方朔颂 
集右军书牡丹诗    洛神赋 【 较大令书稍大】  
告墓文        大草书兰亭 【 恐非真迹】  
集右军书绛州重修夫子庙堂碑   
裴(方隹)碑     集右军书摄山寺碑 【 智永集】  
兴福寺碑集书     临钟繇宣示帖 
平西将军墓铭     集右军书梁思楚碑 
改高楼碑       杨承源碑 【 集羲之、欧阳询、褚遂良等书】
王涣之陀罗尼经幢   羊祜岘山碑 
包府君碑       集右军书建福寺三门碑   

  宋齐梁陈碑帖
宋文帝神道碑     齐倪桂金庭观碑 
齐南阳寺隶书碑    梁茅君碑 【 张泽书】  
梁陶弘景瘗鹤铭    刘灵正堕泪碑 

  魏齐周碑帖
魏裴思顺教戒经    北齐王思诚八分蒙山碑 
后周大宗伯唐景碑 【 欧阳询书】
肖子云章草出师颂   天柱山铭 

  隋碑帖
隋薛道衡书朱厂碑   张公谨书龙藏寺碑 
魏瑗书上方寺舍利塔铭   
史陵书禹庙碑     虞世南书阴圣道场碑 
开皇三年刻兰亭记 【 绝妙诸本】    

  唐碑帖
唐太宗书魏征碑    李邕书李思训碑 
云麾将军碑      卢府君碑 
僧智永真草千文    陀罗尼经 
玄度十八体书     僧亚栖千文 
李阳冰篆先侍郎碑   张旭草书千文 
郎官帖        僧怀素三种草书千文 
入市诗        自叙帖 
圣母帖        心经 
藏真律公二帖     褚河南忠臣像赞 
虞世南宝昙塔铭    夫子庙堂碑 
破邪论        龙藏寺碑 
褚遂良文皇哀册    临摹兰亭、枯树帖 
临圣教序       蔡孝子墓表 
小楷阴符经      草书阴符经 
小楷度人经      紫阳观碑 
真草千文       虞世南龙马图赞 
李怀琳绝交书     史惟则隶书千文 
于志宁十八学士像赞隶书   
薛稷升仙太子碑    颜真卿元次山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