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小伙伴们看见你还像小孩子一样被父母照顾着。这样的事在星期五晚上变得更真实,因为那天是传统的〃约会日〃。
我怎么会知道这些尴尬的感觉呢?因为在上初中的时候,我不希望别人看见我和父母在一起。实际上,那个时期最令我不愉快的经历发生在我从八年级毕业的那一天,在毕业典礼上,爸爸做了件任何一个父亲都引以为荣的事情…不断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为我录像。我当时非常怨恨他,觉得他举着摄像机一直跟着我真是荒谬极了。我不想再做小孩子了,可是爸爸居然还用摄像机在为我录像。如果我只有3岁,正骑着他给我新买的三轮车转来转去,他给我拍照还差不多。当我今天看那盘录像带的时候,仍然能看出当时我脸上的尴尬和自以为是。
在以后的几年中你可能会有类似的感觉。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人就是这样奇妙…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也许你永远不会经历我所描绘的感受,但是,很可能你会因为家人出现在朋友面前而感到尴尬。这不是因为你不爱他们,你不要有负罪感,只是因为你想长大,你担心同辈会给你压力,这是青春期经历中的正常阶段。
班上的小调皮
结束这个话题之前,让我给你讲点儿有趣的事儿。我妈妈一直在教我如何做一个彬彬有礼的小孩子,她总是力求让我的言谈举止符合社会礼仪,尤其是当我在学校的时候。当九年级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混日子比努力学习或工作好得多,于是决定混日子。当时有几位老师不知道怎么管教学生为好,于是我和我的朋友们每天以在课堂上捣乱为乐。我总是开玩笑、捉弄别人,我的成绩开始开降。正如你预料的那样,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我仍陶醉于这样做。在成绩单发下来之前,母亲多少知道点儿我在玩儿的把戏。我不清楚她是怎么知道的,似乎她总是知道我在想什么。
有一天,我们坐下来聊天,她对我说,〃我知道你在学校的所作所为。你不但成绩下降,还在课堂上捣蛋,我在考虑我该怎么对付你。我可以惩罚你,或剥夺你的一些权力,也可以找你们校长,但我还是决定不这样做。实际上,我对你已经做过的事不想采取任何措施。然而,一旦你的老师或校长打电话抱怨你在学校的所作所为,那我就要和你一起去上学。你上课的时候我就坐在你旁边,我还会紧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穿过走廊。你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也紧跟着你。在学校的每一分钟,我都和你形影不离。〃
真的,妈妈的威胁简直把我吓死了!我宁愿妈妈揍我一顿,也不愿意她和我一起去学校。我担心这种可怕的事情真的发生,于是很快收敛自己的行为。我可不想冒险让全校的师生都看到妈妈与我形影不离,这简直等于杀了我!我会成为别人的笑柄!我敢肯定老师们一定搞不清楚为什么我突然在下半学期变乖了。想想看,这种悲剧也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困惑的年龄
现在,让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青春期情绪的另一个特征。相信不久之后,你就会像大多数青少年一样陷入这种困惑当中。小时候,别人告诉你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值得你珍惜、什么值得你尊重、什么不值得信赖,你会毫不怀疑地全盘接受。你的父母告诉你〃圣诞老人半夜从烟筒里进来〃,你会满心期待那满脸笑容的老人从天而降。
你一旦进入青春期,就会很自然地考察别人教导你的所有观点。也许,到了一定的时候,你会说:〃嘿,等一等,我是否真应该接受父母说的那一套?我能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理吗?在下结论之前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作为一个年轻人,这个爱思考、爱提问题的阶段非常重要。从这个时候开始,你不再全盘接受你父母所持有的宗教观点了。另外,由于你对周遭事物存在困惑,这也是个令你沮丧的时期。我来和你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你在经历这个所有的事物都没有定数的心存困惑的人生阶段的时候,不至于被太多烦恼所困扰。如果你坚持寻求答案,最后会找到满意的结果和解决方法。很有可能,你会发现你父母的观点在一开始就是对的。
我认识
在青春期这一困惑阶段发生的另外一件重要事件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指每个青少年想知道自己是谁的愿望。现在我来问你几个问题,看看你对自己了解多少。你知道自己是谁吗?你知道自己在生活中需要什么吗?你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吗?你知道多少有关上帝的事呢?还是一点都不知道?你知道在朋友的眼中,你是什么样的人吗?这些都是有关自我认识的问题。
也许我还是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故事中的主人公可是个对自我认识不足的人,马文…就让我们暂且这么称呼他,在他家的四个孩子中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他的父母太忙了以至于很少有时间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散步、同孩子做游戏或做手工,他们除了夜以继日地工作以外很少能顾及别的。马文虽然认为父母爱他,但他觉得并没有很好地得到父母(或其中任何一方)的尊重。
5岁的时候,马文蹒跚地走进幼儿园。在幼儿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骑小三轮车。一年以后,他在阅读方面出现了问题。他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其他人学算术也比他学得快。马文在学校的成绩很少有高分,老师从不在班上夸奖他,马文也知道他的父母也对他在学校的表现不是很满意。马文觉得自己很笨。
终于,马文毕业了,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既打不好篮球、网球和高尔夫球,也不会吹拉弹唱,更不具备绘画等方面的艺术才能。事实上,长这么大马文还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夸耀的事。他不知道自己长大以后做什么,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想长大。我想说的是像马文这样的男孩子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自我认识的概念。假如马文的英语老师让他写一篇题为〃我是谁〃的作文,他根本就无从下笔。
马文的问题很极端,也许你的情况不是这样。然而,多数青少年多多少少地缺乏〃自我认识〃的意识。如果你发现自己〃缺乏〃自我认识的意识,我奉劝你在今后的几年中认真反省自己,力求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你可以外出参加各项体育运动,或尝试着学习一种乐器,还可以向妈妈学学缝纫。另外,你也可以到学校的心理辅导站,请那里的医生对你进行一些有意思的测试或职业评价,以确定你的喜好和才能。参加童子军可以使你认识到以前自己没意识到的个性。总之,你要好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不要让这几年的时光白白溜走。
性别的肯定…成为男人或女人
关于〃自我认识〃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认清自己的性别角色…确认你自己是扮演男性的角色还是女性的角色。以前,你一直是个小男孩儿或小女孩儿,而今后你要成长为一个男人或女人。女人要恰当地扮演女人的角色,男人也要做男人所当作的一切。在这些转变发生之前,你必须了解男人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女人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在如今的社会里,男女的差别不像我们父母年轻时那么明显,许多年轻人搞不清自己应当扮演的角色。下面是我听到的一个故事。
刚刚互相认识的一个男孩儿和一个女孩儿在商量玩什么游戏。男孩儿说〃我有个好主意,让我们来打棒球吧!〃
女孩儿说:〃不,我不想玩棒球,因为棒球是男孩儿玩的。女孩子怎么能在尘土飞扬的球场上到处乱跑呢!我才不玩棒球呢!〃
于是男孩儿说:〃那就玩足球吧!〃
女孩儿回答说:〃噢,不,我不玩足球!玩足球更没有女人味。我会跌倒、弄脏衣服,这不是女孩子玩的游戏!〃
男孩儿只好说:〃我有主意了…让我们玩捉迷藏!〃
女孩儿又说:〃女孩儿应该玩儿安静的游戏,不能跑得满头大汗。再说,女孩儿不应该和男孩儿一块儿跑来跑去的!〃
男孩儿挠着头苦思冥想,到底玩什么好呢?最后他说:〃好了,让我们来玩过家家!〃
〃太好了!我来当爸爸!〃女孩儿说。
我想,这个女孩儿还没有搞清楚她应该扮演的角色。在今后的几年中,她可能要面对很多重大的问题。
从现在开始到长大成人,可能你也不得不面对类似的问题,就是要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怎么确定自己作为男人或女人的角色呢?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你敬重的人作榜样,看他(她)是怎么做的,然后效仿他(她)。这个过程可以被称作认同他人的过程。这个人可以是你的妈妈、老师或其他任何一位与你具有相同性别的人。你要观察他(她)的行为举止,然后学着他的样子去做。比如,你可以默默地观察他(她)走路的姿势、讲话时的神态。然后,你会慢慢发现:虽然你与他(她)不是一个人,但你已经开始逐渐习惯像他(她)那么做了。这个学习、效仿的过程可以带领你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现在,应该结束有关自我认识这一话题了。正像你看到的一样,整本书就是要帮助你认清你自己,明确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并知道自己今后应当如何扮演。正如我在第一章所说的那样,我希望你能将这本书当作一个跳板,借助它获得更多的、关于一些重要问题的知识。当你认识了你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很不错的人。
第六章 敞开心扉与青少年坦诚交谈
你也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我在本书中没有列举一些青少年应当注意的问题,我也没有请其他名人来写后记,而是将我与四位即将与读者见面的年轻人的谈话记录放在最后一章。我邀请了两位男生、两位女生(年龄都在十五六岁左右)到我家做客,我和他们一起讨论了本书中所涉及的主题。他们就坐在我家的客厅里分享了彼此的经历,为了让广大的青少年读者了解同龄人成长的心路历程,我特地请了一组录音师把我们的交谈录下来,之后进行了剪辑并制作了许多盘磁带。这四个年轻人和你的年龄相仿,与你有着相似的经历。
在读他们的评论之前,你最好花上几分钟来熟悉一下他们的名字,这样你就知道谁是谁,不至于把人搞混。以下的交流或许看起来像一个舞台剧,尽管这些参与者无一人是在表演。他们是有血有肉的青少年,不是小说中的人物,他们离你并不远。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四位新朋友: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以下简称杜布森):嗨,大家好!非常欢迎你们到我家做客。我今天请来各位,是希望各位参加一次轻松的讨论,让大家坦诚地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经历。我一直在教导年轻人,试图告诉他们进入青春期是一种怎样的滋味,也描述了随之而来的恐惧感、眼泪和嘲笑,以及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的许许多多令人兴奋不已的事情。但是,我相信你们的话会比我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因为你们刚刚经历过这个阶段,有着新鲜的经验,所以,我希望各位能说出自己在这个阶段的感受。
先请我们的小客人做一个自我介绍,从我左手边的这一位年轻小姐开始。
嘉里妮:嗨,我的名字叫嘉里妮,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阿加迪尔。
杜布森:嘉里妮,请问你今年多大?
嘉里妮:15岁,不过今年6月我就年满16岁了。
杜布森:你已经告诉大家你的名字和年龄了,但是,你到底是谁呢?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你的爱好是什么?
嘉里妮:演戏是我最大的爱好。我参加了我所在高中学校的剧团,现在是一个初级小丑演员。
杜布森:你演过几部戏?
嘉里妮:今年我们已经推出了两部戏,现在我正在筹划参加第三部戏的排练和演出。
杜布森:假如我请你写一篇文章,题目叫〃我是谁?〃你会不会将演戏列为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并希望大家借此了解你?
嘉里妮:我想我会的。但这个爱好也只能反映一个表面的我,真正的我隐藏在这个爱好后面。
杜布森:你的话听起来很有趣。。。。。。我们待会儿会回过头来讨论这个话题。达瑞尔,现在请你介绍一下你自己!
达瑞尔:我叫达瑞尔,是潘瑟达那约翰·慕耳高中的一名学生。我今年上高一,刚被选为教会青年团主席,我想承担这份工作一定会给我带来许多快乐。
杜布森:假如我没记错的话,你也曾经是你们学校辩论小组的一员,对吗?
达瑞尔:是的,我很喜欢辩论。我从小到大,一直很喜爱文学和演讲,对它们的兴趣超过了对数学和工科的兴趣。我猜想是我天生就爱学文科吧!
杜布森:很好,现在有请下一位作自我介绍。
希丝莉:我是希丝莉,就读于潘瑟达那高中。我经常想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我认为结婚并成为一个好的家庭主妇是我最大的心愿。
杜布森:有人说,女孩子成家并成为一个家庭主妇是在浪费时间,你对这样的话有何反应?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
希丝莉: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但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因为我属于很喜欢烹饪和做家务的那种类型的人。
杜布森:你今年多大了?
希丝莉:16岁,我快17岁了。
杜布森:〃快17岁了!〃你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年龄往前推算了一下(笑声)。我想告诉你,我敢保证再过15年,你们会希望自己的年龄变小(笑声)。培基,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培基:我在潘瑟达那已经住了5年了,我在纽约长大的,5年前由于我父亲来潘瑟达那工作,我们全家才搬过来。我今年16岁。
杜布森:你的兴趣是什么?
培基:我喜欢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那是我最大的爱好。
杜布森:我可以证明,培基是一个打篮球的好手,其实,上星期二我们刚刚在一起打过篮球,他可以从七八米以外的地方进行远投,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好,刚才各位都已经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年龄,所在学校,大家也都了解了各自的爱好。看到各位对自己都有某个程度的了解,我真的是很高兴。我碰见过许多年轻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真实的爱好;他们不喜欢弹钢琴、打篮球、演话剧。。。。。。也不愿参加辩论比赛或者做家务。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意义,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种很悲惨的人生境界,不过,今天我首先希望大家就这个问题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这本书的开头,我试图描述了青少年时期一个人可能产生的种种自卑感。我指出一个年轻人可能会对以下想法深信不疑:世上没有一个人喜欢他。。。。。。他是个失败者。。。。。。人们都在背地里嘲笑他。。。。。。他或是不善言辞、或是丑陋、或是贫穷。。。。。。他做事情比不上别人。。。。。。他不知道该如何与人合作,总是一副笨手笨脚的样子。。。。。。总而言之,他的人生是一个悲剧。
当今社会的许多年轻人都染上了这类可怕的自卑感和不满足感,甚至连成年人也要受到自卑感的困扰。我曾经拜读过了喜剧演员伍迪·艾伦所写的一本书,他在书中提到他这一生中惟一的遗憾就是不能脱胎换骨,成为任何一个其他的人。我想伍迪·艾伦不必感到孤独,因为许多年轻人都恨不得从自己的皮肤下钻出来,变成别人。
今晚在座的四位似乎个个都对生活很满意。你们看起来泰然自若、轻松而且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但是我想问你们,是否也曾有过自卑感?是否曾经对自己现在的样子感到失望?你是否也曾感受过我刚才所提及的那些自卑情绪?
嘉里妮:我敢保证我有过。我在上初一的时候,曾经被自卑感所困扰。
杜布森:和我们分享一下你那段艰难岁月,好吗?
嘉里妮:我上小学五年级的那年夏天,我爸爸去世了,那时我正经历身体和感情的变化,而且,我的心里没有为自己的发育和成熟做好准备,这时,爸爸突然离开了我。在匆匆忙忙之中,我糊糊涂涂地上了初中一年级,并不知道我是谁,我是怎么回事。我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对未来也没任何盼望,那的确是我生命中的一段艰难时刻。
杜布森:你后来是怎么克服那些困难呢?
嘉里妮:我妈妈鼓励我多交朋友,尽可能多参加社交活动。那几年我开始对基督教产生兴趣。我的妈妈和哥哥不晓得该如何帮助我解决内心的问题,幸好我的爷爷奶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我们搬到爷爷奶奶家,于是我就有机会跟着他们去教会,我参加教会举办的主日学,这对我帮助很大。
杜布森:嘉里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