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匹克威克外传(四)-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没有因为待金格尔先生宽大而感到后悔:因为那人和乔伯。特拉偷后来都成了社会上的杰出的人物;虽然他们老坚决反对回到他们从前时常出没和诱惑他们的地方。匹克威克先生现在不很健壮了;但是他还保留着以前全部的少壮的精神;并且还常常可以看见他到德里治画廊去看画;或者晴天的时候在附近风景怡人的地方散步。附近的穷人个个都认识他;每逢他走过;他们决不会不怀着很大的敬意向他脱帽致敬;孩子们把他当偶像一样崇拜;而且周围一带的人们全是这样对他。他每年到华德尔先生家去参加一次大规模的家庭欢聚;在这场合;正像在其他一切场合;他总是由忠实的山姆侍候着:在山姆和他的主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坚强的互相的依恋;除了死亡;任何东西都不能使它终结的。
    〃附录:狄更斯简介〃附录:狄更斯简介
    查尔斯。狄更斯于一八一二年二月七日生于英国朴资茅斯的波特西地区。他父亲约翰。狄更斯是海军会计处的一个小职员。狄更斯幼时就常常溜到家里的阁楼上;津津有味地阅读一本又一本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斐尔丁的作品。《天方夜谈》。《唐吉诃德》;都是他喜爱的作品。他的幼小的心灵早就同文艺结上了不解之缘。以后他的家境日渐穷困;债台高筑;一家人不得不离乡背井;迁居到伦敦。但移居未久;家里旧债未清;新债又来;他父亲终于被投入债务监狱。这时狄更斯才十岁。但是作为一群弟妹的大哥;而父亲又是一个毫无办法的人;狄更斯就不得不担起家长的责任来。十一岁;他就到一家皮鞋油厂当学徒。为了节省开支;他母亲带着弟妹们到监狱里和父亲住在一起;狄更斯单独留在外面;每星期领到薪水之后;就带着钱或食物去探监;和父母弟妹团聚。这些艰苦的日子在幼小的狄更斯的心灵中遗留下永不消失的印象;使他对贫苦无告的儿童。对穷人。对被迫害者充满同情;对英国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莫大的仇恨。以后他父亲获得一笔小小的遗产;出了监狱;把查尔斯。狄更斯送到威林顿高等学校(相当于高小)去读书。校长琼斯先生是一个又愚昧又野蛮的人;对学生任意鞭打。辱骂。这个人物在狄更斯的作品中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家中仅有的一点钱财不久又用尽了;查尔斯。狄更斯不得不停学就业;为糊口而奔忙。他时而作律师的书记;时而为事务所送信;时而到法院当速记员;时而为报纸作采访。艰难的生活使狄更斯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生活知识;为他以后的写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二十二岁时;狄更斯试写了一篇短篇小说;畏怯地投入一家杂志社的信箱中。一个星期以后这篇小说刊出了;狄更斯就这样开始了业余写作活动。他最初为《记事晨报》写一些特写;署名〃鲍斯〃。一八三七年他写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这部作品发表以后;风行一时;畅销全国;顿时成为街谈巷议的资料;并使他得以靠写作维持生活;开始了著作生涯。以后他又写了许多作品;主要是长篇小说;获得极大的成功(狄更斯著作年表附后);终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
    狄更斯曾长期居住在法国。意大利;并曾到美国游历。他对美国的观察极其深刻;美国的虚伪的民主政治。残酷的监狱。特别是暗无天日的蓄奴制;引起狄更斯极大的愤慨。他说:〃我已经失望了;这不是我要来看的共和国;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共和国。〃他的游记体小说《美国札记》和长篇小说《马丁。朱什尔维特》都对美国社会的黑暗和丑恶作了有力的揭发。
    狄更斯是欧洲十九世纪少数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之一。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深刻地暴露了英国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实况;而且也在于他掀起了真正的文学革命。在他以前的英国文学中;普通人民是没有地位的;狄更斯虽不是第一个改变这种现象;却是最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现象的人。他用生动而热情的笔触描绘了下层阶级的人们和他们的悲惨生活。他把贫民窟。小客栈。贫民收容所。债务监狱等等悲惨的生活景象写入了文学作品;而且对那些穷人;那些正直的劳动者;给予最大的同情。另外一方面;他以讽刺的笔法;对新兴的工厂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社会;资产阶级虚伪的〃民主政治〃和〃党派活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不平等和不合理现象;资产阶级法律的非人道本质;都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他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反映了英国十九世纪初叶的社会真实面貌。他的作品是充满了光辉四射。妙趣横生的幽默和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他的人物形象有许多能使人一读之后就长久地活在读者的心目中。
    查尔斯。狄更斯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日益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取得胜利的时代。但也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也就兴起了它的对立面即工人阶级;而且两个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也就日益尖锐起来。狄更斯开始写作的时期正是著名的〃宪章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列宁说过:〃当英国发生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即宪章运动的时候;欧洲大陆发生的革命大都是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而在法国却爆发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第一次伟大的国内战争。〃(《列宁选集》第三卷第81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这就是狄更斯生活时代的基本情况。虽然在客观上伟大的〃宪章运动〃给了他极深刻的影响;推动了他的作品的批判性质的发展;而且在当时也恰恰是〃宪章运动〃者对狄更斯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和高度的评价;认为他反映了人民的要求;但狄更斯主观上对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不仅不能理解;而且是反对的。他同情工人;却不同情工人的革命。他是一个阶级调和论者。他幻想可以用道德和教育把那些残酷的剥削者改造过来;幻想可以依靠好心肠的人的施舍;来消除世界上的贫富悬殊。他揭发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却不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他憎恨金钱对人类灵魂的统治;但是找不到为什么金钱会变成全能上帝的原因。虽然马克思就是狄更斯的同时代人;而且马克思在伦敦住过多年;还领导过英国的工人运动;虽然伟大的《共产党宣言》在一八四八年已经发表;而且在一八五○年已经出版了英文版;但是狄更斯对这些都一无所知。他始终只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者。也可以说;他不是一个革命者;只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所以他的作品;一方面具有深切而有力的批判。揭发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含有不少的消极因素。
    虽然如此;由于狄更斯真实地。生动地描绘了十九世妃初叶的英国社会生活;由于他对人民怀着无限的深厚同情;尽管他对资产阶级存在着幻想;致使他的思想和艺术都受了很大限制;但他还是属于进步传统的。贯穿在他的一切作品中的基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代表人物。即他心目中的〃恶人〃的憎恨;和那些处于资本主义压迫下的普通人和穷苦的劳动者。即他心目中的〃善良的人〃的同情。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发生了巨大的进步作用;直到现在还为人民所喜爱和珍视。
    狄更斯死于一八七○年六月九日;享年五十八岁。
    狄更斯著作年表
    1836 《鲍斯札记》
    1836—37 《匹克威克外传》。
    1837—38 《奥列佛尔。退斯特》
    1838—39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
    1840—41 《老古玩店》
    1841 《巴那比。鲁奇》
    1842 《游美札记》
    1843 《圣诞欢歌》(圣诞故事集)
    1843—45 《马丁。瞿什尔维特》
    1844 《钟乐》(圣诞故事集)
    1845 《炉畔蛩声》
    1846 《生命的战斗》(圣诞故事集)
    1846 《意大利风光》
    1846—48 《董贝父子》
    1848 《着魔的人》(圣诞故事集)
    1849—50 《大卫。考柏菲尔德》
    1852—53 《荒凉山庄》
    1854 《艰难时世》
    1855—57 《小杜丽》
    1859 《双城记》
    1860—61 《前程远大》
    1864—65 《我们共同的朋友》
    1870 《爱德文。德鲁德》(未完成)
    〃译后记〃译 后 记
    《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反映了极其广阔的生活面;真实地描写了十九世纪初的英国社会。故事的梗概是这样:一位独身的老绅士匹克威克先生;是一个〃名流〃;也是一个〃学者〃;又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一个社团(〃匹克威克社〃)的创办人。他带着几个〃匹克威克派〃出去游历;一路碰到了种种滑稽可笑的人和事;经过大约两年;他的追随者和他自己都觉得游历够了;〃匹克威克社〃也宣告解散了;匹克威克先生实行了〃退隐〃;故事也就此结束了。全部的情节是随着匹克威克等人的旅行见闻和遭遇而展开的;所以结构比较散漫;但因此也就能更多地给读者以新鲜和灵活的感觉。作者还特地为整个故事安排了一条以匹克威克先生与流氓金格尔先生的矛盾冲突为内容的主线;从头贯串到尾。在全书的最后;还按〃有头有尾〃的精神;把书中主要人物的下场;一一作了交代。但是这部作品终究不是以悲欢离合。曲折复杂的故事取胜的那一类。使人们激动。使人们历久不忘的;是那些多种多样的典型人物;那些鲜明生动的生活景象;它们给人以极丰富的启发。
    从表面上看;以金格尔的改邪归正为象征;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一个抽象的老公式:〃善良终于战胜邪恶〃;而这也是适用于狄更斯的许多作品的共同公式。但在实际上;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内容;却绝非如此干枯和庸俗;而是极其丰富和动人的。读《匹克威克外传》;人们随处都会被那些巧妙。生动而深刻的讽刺描写所吸引。这些奇妙的讽刺艺术;正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锋芒所向;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当权人物。作者怀着深恶痛绝的心情;从各个方面刻画了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种种人物;为贵族。地主。资本家。政客。军人。太太。小姐。主笔。牧师等等;真实地暴露了他们丑恶的灵魂和丑恶的生活。人们看到那一幅又一幅丑态百出的肖象画和风俗画;无论如何也止不住憎恨和厌恶。但是;在一切讽刺对象之中;作者特别着重地。反复地加以抨击的则是资本主义的法律。司法制度。监狱等上层建筑;以及资产阶级的法官。律师。官吏等等。关于这些方面的描写;在书中占了大量的篇幅和最重要的位置;这是本书的一个特色。而这也就是作品的真正的主题所在。《匹克威克外传》简直是对资本主义法制的一部最生动的。强有力的控诉书!
    另一方面;作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压迫和被损害的弱小者和普通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在作品中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作者用插曲形式给读者讲的那些独立的小故事;例如〃走江湖的戏子的故事〃。〃归囚的故事〃。〃教堂杂役的故事〃等等;都十分生动感人地描绘了许多受尽苦难的下层善良人物的形象;几乎是满含着同情之泪在叙述着资本主义社会所加于他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上的磨难;这与对那些资产阶级宠儿的冷嘲热讽;适成尖锐的对照。
    当然;我们也不难看到;虽然狄更斯的爱憎是强烈的;虽然他在这部书里对丑恶的和不合理的资本主义法律。司法制度以至整个政治生活的抨击是勇敢而有力的;但由于他的世界观中包含着很大的矛盾;因此对于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幻想;对资本主义制度抱着改良主义的思想。他否定当时的资产阶级法律;却寄希望于一种不切实际的道德教育。在他看来;那个法律(及其一切附属物)的确是不足取的;非但不足以惩诫和改造〃坏人〃;反而会危害〃好人〃(如匹克威克先生所遭到的诉讼即其一例);实际上只是另外一些更坏的〃坏人〃(例如道孙和福格之流)用以作恶的工具。但是;他认为根本问题还是因为社会上有〃坏人〃存在;所以连法律也被他们利用来做坏事了。那末;怎么办呢?出路何在呢?他的答案是:道德教育。因此;他在结束全书时让匹克威克先生用善行感化了金格尔;并且把他救出监狱(在他看来监狱本身就是罪恶);还为他安排了工作和出路。而金格尔也就痛改前非;诚心学好;实现了作者的理想。这就是狄更斯的小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和阶级调和主义思想的表现;也就是他的根本弱点之所在。
    与此同时;狄更斯思想上的弱点在艺术上的表现也是十分显而易见的。他总爱创造一些他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来体现他的博爱。平等。善良。正直等抽象观念;以便达到他所信奉的〃道德教育〃的目的。但是几乎毫无例外;这样的努力只有失败。本书的匹克威克先生;原是一个描写得很成功的反面人物;但是由于作者世界观的矛盾;他逐渐把他写成一个正面人物;来担当〃理想化身〃的脚色;因而这个形象也就越来越枯燥无味;甚至令人生厌了。
    虽然如此;作者对那些资产阶级的大人先生们的刻画和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是这样深刻;是这样具有高度的典型性;直到现在读来仍然是饶有意义的。例如第十三章关于竞选的描写;真是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不仅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政党的丑恶面目的真实写照;而且是今天的英美等资本之义国家政治生活的某一侧面的缩影;例如美国今天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简直就跟狄更斯笔下的〃蓝党〃和〃浅黄党〃一模一样。象这样极其生动地和高度概括地把资产阶级的所谓〃议会制的民主〃。〃平等〃。〃自由〃等幌子的丑恶本质一针见血地揭露出来的描写;真是文学创作中不可多得的珍宝;是会永远被人民所喜爱的。
    狄更斯是一位十分关心政治和重大社会问题的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为了某些严肃的目标而写作的。《匹克威克外传》决不是什么滑稽故事集;更不是供人消遣的闲书。用作者自己常用的字眼来说;它里面充满了关于〃可怜的法律〃。〃选举〃。〃监狱〃。〃行政官〃。〃财产〃。〃教会〃。〃学校〃。〃穷〃。〃富〃等〃大成问题的〃问题;十分严肃的问题。但是;任何严肃的主题;一到他手里;总是能够通过艺术的描绘;特别是他所擅长的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和引人入胜的雄辩的文才;生动地表达出来。因此;尽管他的作品里总是不免有些冗长而并不高明的说教;总是少不了有几个苍白的。矫揉造作的人物;结构和剪裁也总是难免有些漏洞;但却总是能够抓住读者的心灵。你几乎无论从哪一页翻阅起;总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住;不自觉地看了下去;而时间就悄悄地溜过去了。
    狄更斯的文章的风格是比较拖沓的;甚至有点噜苏;但又极其矫健;好似一条长龙;旋起伏;气势浩大;遣词造句极其生动活泼;灵活多变;引人入胜;细腻的地方娓娓动人;朴素的地方简明扼要;丰富的地方使人目不暇接。这部作品的文章;我觉得尤其写得妙趣横生;才华灿烂。惭愧的是译者限于学力;虽煞费苦心;仍未能译好。翻译中所碰到的疑难之处很多;以前曾承钱钟书同志屡加指教;深为感激。这次重新排印前;又承谢素台同志加以校改;得益颇多;诚堪铭感。
    无论译文方面;或者是关于作者和作品的评述方面;错误和缺点必定还是很多的;敬希读者多多赐教。
    译者;于〃七一〃四十周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