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氏家族私密生活相册-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倾诉了自己的相思。美人在怀,查理顿时面红耳赤,而卡尔小姐那份热烈的感情,又使他感动不已。然而,爱情并没有冲昏查理的头脑,他想到了可能发生的后果,想到了自己的责任,也想到了两人之间可能存在的障碍。查理轻轻挣脱姑娘的拥抱,冷静地对埃拉说:“你是一位非常漂亮而且心地善良的姑娘,我从内心深处喜欢你。但是,对于婚姻问题,我目前不能做出承诺。我作为一个男子,不仅负有社会的责任,也负有对家庭的责任。在我的事业没有成就,经济收入不足以供养家人之前,我是不能考虑婚姻问题的。”  激动的埃拉叫喊起来:“不!那是你们中国迂腐的观念!你应该知道在我们这里是爱情高于一切。为了爱,我们什么都不要考虑,什么都不要计较。我就爱你!爱你!爱你爱你!你必须答应我……”说着,埃拉伸出双臂又一次紧紧地拥抱了查理。  查理激动异常,但是他仍然保持着理智:“埃拉,让我们做朋友,等到有一天我具备了条件,我一定郑重的向你父母提出求婚。”  “太好了!”埃拉喜出望外,激动地拥抱着比自己矮半头的查理,狂吻起来。  然而,不巧的是正当埃拉和查理沉浸在对未来的幻想中时,埃拉的母亲突然出现在门外。这是一位对中国人有成见的美国人,她将女儿同查理的爱情看作是惊天丑闻,怒不可遏地赶走了查理。  埃拉固执的父母无法原谅查理的行为——他居然和自己的女儿恋爱!他们不许女儿再跟查理见面,并且将查理当成罪魁祸首。如此一来,查理没办法继续留在圣三一学院了,不久,在穆尔上校的帮助下,他转学到万德比尔特大学神学院继续学习。  离开钟情于他的姑娘,离开曾经十分热爱的学校,查理的心里充满了失落和感伤。不过,离开了这里却也相当于离开了非难和猜疑的包围,失意的查理同时又感到一种轻松——人生快乐为什么总是和痛苦相伴随而来呢?  在万德比尔特大学的日子是忙碌而又充实的,查理每天都有繁重的课业。他努力学习英文、拉丁文,学习成为一名好的传道士所必须拥有的知识,他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沉浸在学习中的查理偶尔想起埃拉时,心中满是苦涩。他曾经想在美国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以后一起到中国传播先进文化。然而事实证明,美国人也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自由和民主,自己和埃拉的悲剧就是这些自称民主的人们一手造成的。出于对埃拉的感情,也出于对美国更深一步的了解,查理没有再和任何一个美国姑娘有过深交,一直到他读完大学,他仍然是个单身汉。  1885年,查理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了。这时,他收到了母亲的家书。故乡文昌县如今瘟疫肆虐,死尸遍野。更令人心痛的是,由于害怕传染,许多染病而亡的乡民在临终前连亲人的最后一面都见不着,往往是刚咽气就被火葬,情景十分悲惨。后来,一位略通西医的华侨带回许多西药,挽救了很多乡亲的生命。悲天悯人的母亲在信中嘱咐查理最好能在美国学习医术,以便将来归国后能够救死扶伤,为乡亲做点实事。查理看完信后十分赞同母亲的看法,他立即找到监护人卡尔将军,提出了学医的请求。  通情达理的卡尔将军同意了查理的要求,他答应,在查理通过医学院的入学考试后将继续资助他。然而,查理想不到的是,虽然他顺利的通过了考试,教会却并不希望他继续留在美国读书。当时美国各地的教会向中国派出了大批的传教士,查理所属的卫理会就是这些教会团体之一。因为觊觎中国这片尚未开垦教会的处女地的组织太多了,彼此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卫理会急于尽快在中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此,大批熟悉中国又忠于卫理会的传教士成了急需的“货物”,而查理正是理想的人选。怎么能坐视他继续留在美国,不能够马上为卫理会的利益做贡献呢?于是,在查理毕业后不久,北卡罗来纳州监理会在马克谛耶主教的主持下,任命查理为监理会见习牧师,并立即派往中国传教,在上海的林乐知牧师手下工作。宋耀如别无选择。  其实,当时马克谛耶主教还给林乐知写了一封信,交待了对待查理的态度,并且指示说:“在他到中国去工作之前,不要把他身上那种‘中国佬’的味道都磨干净。”他还写道,让查理做一个辛苦工作的传教士,生活艰苦点也行,“没有轿子就走着去”。对于应支付给查理的工资,他坚持只能给一个当地雇佣工人的价钱,虽然查理是一个拥有美国大学正式颁发的学士证书的神职人员。马克谛耶认为,只有这样的待遇才能保证查理不会被惯坏,不会成为一个“失去民族性的中国佬”。从这封信里,显然可以看出,尽管是自称开明并且确实  让查理受到高等教育的美国神职人员,他们的内心中仍然认为中国人是比自己低等的群体,中国人根本不能和美国人相提并论。对查理来说,幸运的是他一生都没有看到这封信,在毕业的那天,他怀着兴奋的心情跑到校长办公室,向马克谛耶主教告别,感谢他多年的栽培,并表示一定会做出一番事业来报答亲爱的主教……  1866年,查理登上了回国的客轮,一路乘风破浪,飞快地向祖国驶来。大海瑰丽的风光已经不再吸引查理的注意,他的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祖国啊,你阔别了14年的儿子就要回来了!


第一部分 宋氏家庭影像过去时小登科接大登科(图)(1)

倪桂珍,当年那个温婉美丽的女子,用她博爱的胸怀孕育了一群不平凡的女儿。    

  满怀壮志豪情的查理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这一次,他的落脚点是在上海。自从来到上海后,查理一直钟情于这个地方,在以后的32年中,除了“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疯狂捕杀革命党人的那段时期外,宋耀如一直居住在上海,在他去世后,坟墓也选择建在上海,而不是运回老家文昌。  不过,查理在上海最初的时光并不是那么惬意,他的上司,卫理会的林乐知博士并不欣  赏他。林乐知将这个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的年轻人安排在吴淞口布道,月薪还不到15美元。布道之外,查理必须担起照看教会学校里的孩子的责任,否则,连15美元他也领不到。当时的这批小孩都是从乡下过来的,没受过什么教育,调皮得出奇,为了罩住他们,查理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而这些小孩却并不被查理的努力感动,每当查理走上讲台,孩子们看到他宽阔的身体,剪得短短的头发和华南人的长相时都要在下面起哄,实在令人头疼。不过查理也有对付他们的一套,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时间长了,这些捣蛋鬼渐渐被查理讲述的内容吸引,再也不捣乱了,并且来听课的人数也从最初的12人上升到了24人,其中就有后来在民国时期出尽风头的胡适。  然而,学校内查理征服了学生,学校外面,市民们却并不那么接受他。当时的中国老百姓还都是穿着黑布长衫,或者鼓囊囊的上衣和臃肿的裤子,脑袋后拖着一条大辫子。查理虽然长着中国人的脸孔,头发却剪得短短的左右分开,梳的十分整齐,而且查理都是穿西式服装。每次当装束奇异的查理经过时,小孩子就在后面大叫“洋鬼子”,大人们则轻蔑地说他“小矮子”。  老百姓不认为查理是中国人,林乐知也不认为查理是像美国人一样的人,在他看来,查理顶多称得上是个有抱负的农民,他决心剥夺查理身上一切和美国人相仿的东西。于是,他命令查理学会上海话,少说英语。被派来教授语言的也是一个中国人,名叫查理·马歇尔,不过两个查理的相处并不愉快,他们常常争执该怎样用准确的英语表述中文。最后,马歇尔勃然大怒:“你这个自命不凡的家伙!你给我滚!免得我再看见你生气!”  查理被派到上海远郊,在昆山当了一名巡回传教士,在这僻陋的乡间,查理更加孤独了。而且由于他不同于普通百姓的装束,查理一直受到当地群众的排斥,最后,他终于放弃西式服装穿起了长袍,并且在头上戴一顶瓜皮小帽,不过,似乎这样做并没有改善现状,查理仍然是那么孤独,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他经常躲在屋里,回忆过去的快乐时光。  然而,查理的厄运并没有结束,不久,传来了埃拉·卡尔小姐病逝的消息,据说她是由于不能和查理常相厮守,郁悒而亡的。查理更加伤心了,为了表达对埃拉小姐的怀念,他决定终身不娶……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天,深感苦闷的查理在黄浦滩上散步,忽然听到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他:“查理,是你?”  查理回过头去,意外地发现了牛尚周。多年不见,他更加英俊了,挺拔的身材显得那么潇洒,端正的面庞上那双热情的眼睛,使查理顿时感觉到一股暖流激荡在全身。  刚刚留学归来的牛尚周是第一次在国内碰到查理,两人激动地拥抱了很久,查理却像个受委屈的孩子一样说:“尚周,你们终于回来了,这些天,我是多么孤独啊,只有影子跟我做伴。”  “怎么,你到现在还没有夫人?”牛尚周有些吃惊,怎么可能,以查理的一表人才和良好的教育背景,至今竟仍未觅得一知心佳人?  “夫人?我这一生恐怕只能单身了!”查理叹口气:“像我这样的人,人家当面叫我洋鬼子,姑娘见了我躲得远远的,谁家的岳丈肯招我这样的女婿。”  “哦,原来是为这个发愁,”牛尚周哈哈大笑:“别担心,查理,我来给你当媒人吧!”  牛尚周的话并非无心之言。当时他刚刚回国,并且和好朋友温秉忠一起娶了中国最古老的基督教家庭之一——倪家的两个女儿。新婚之喜尚未消散,牛尚周和温秉忠已经开始为好友查理的婚事奔波,他们看准了,有一个姑娘一定能成。  这个让牛尚周和温秉忠都觉得不错的姑娘就是两人的小姨子,倪家的三女儿倪桂珍。  倪桂珍出身名门,母亲是明朝著名宰相徐光启的后代,徐家自利马窦来华之后就皈依了基督教,家人都是虔诚的教徒。当时倪家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徐家产业的所在地、闻名上海的徐家汇。倪桂珍的父亲倪一山是一个法律学造诣很高的学者,活跃在社会上层,各界都有他的好友。他曾经是倪桂珍母亲的家庭教师,后来和自己的学生萌生了爱情,正式结婚,他也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倪桂珍姐妹三人,个个美丽端庄,像后来的宋家姐妹一样是难得的姊妹金花。不过,老幺倪桂珍的婚姻却一直是个老大难。原来,当时的观念中,女孩儿从小必须缠脚,倪桂珍却不是。当她年幼时,母亲按惯例给她裹脚,她却产生了严重不适,发起了高烧,父母心疼小女儿,从此不再给她缠脚,可是长着一双大脚的倪桂珍到了18岁后却无人问津,媒人们一听是个大脚,个个摇头不止,美丽的姑娘成了滞销货,父母焦虑不止。  不过,倪桂珍虽然是天足,却是家中最爱读书的孩子。她从5岁起就跟着一位家庭教师学习汉字、书法和经书,8岁上布里奇曼女子学校,14岁直升上海西门的佩文女子中学,17岁顺利毕业。她不仅成绩优良,还弹的一手好钢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女子。  为了撮合查理和倪桂珍,牛尚周和温秉忠可谓煞费苦心。旧时不经正式介绍难以见面,可是他们又怕查理不满意,于是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让查理偷偷看一眼倪小姐。  一个礼拜天,牛尚周和温秉忠拖着查理来到了倪桂珍所属的教堂,那天,倪桂珍正好在唱诗班唱赞美诗。查理匆匆地瞥了一眼,顿时被一个清秀的女孩吸引了。只见她脸颊丰满,笑靥像春风一样清新宜人,温柔的眼睛里闪烁着信仰的光辉,秀丽的头发梳成一个厚密的发髻挽在脑后,左边的头发里插了一串很小的珍珠,熠熠生辉,翡翠色的旗袍将她美妙的身段烘托的更加美丽,查理看呆了,难道她就是倪小姐?牛尚周一看这情形,偷偷地笑了,指着这个女孩告诉查理,她就是倪桂珍。


第一部分 宋氏家庭影像过去时小登科接大登科(图)(2)

一个家族的兴盛,一个家庭的温馨,他们见证着中华民族一段沧桑的历史。图为宋家全家福。前排:三子宋子安;二排左起: 长女宋霭龄、长子宋子文、次女宋庆龄;后排左起:次子宋子良、父亲宋耀如、母亲倪桂珍、三女宋美龄。    

  就这样,查理对倪桂珍一见倾心,他觉得,眼前这个装饰朴素的女孩子有一种异于常人的风度,这种感觉,正是他一直寻找的啊!他很快决定向倪家求亲。  与此同时,牛尚周和温秉忠开始向岳母灌输关于查理的一切。他聪明勤奋,好学上进,而且他相貌堂堂,受过高等教育,不在乎妻子是不是三寸金莲,而且,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倪桂珍的母亲很快被两个乘龙快婿说的动了心,再说女儿一直未嫁也是一块儿心病,于是她点头同意了这桩婚事,牛、温二人大喜过望。  急性子的查理两个月内就和倪桂珍结了婚,这是他典型的办事作风。查理一向办事干脆利落,看好就做,决不会拖泥带水。他素有“一急四快”之称,“一急”是性子急,“四快”指吃饭快,走路快,说话快和办事快。按照西方关于性格的划分,他属于典型的胆汁质型,感情强烈、持久,容易爆发,有时会为了一些小事和人争吵甚至动手,这一点熟悉他的人都知道。  婚礼是在教堂里举行的,传教士克拉伦斯·里德主持了婚礼,由于办的仓促,来的人并不是很多,然而场面还是很热闹的。  中午,倪家出面举办了正式的婚宴。客人多是双方的亲戚、朋友。酒席摆了25桌,几十道大菜不断的端上来,一辆辆豪华的小轿车停在大厅外,来人个个衣着光鲜,一看就是大上海有头有脸的人物。应该说,倪家在上海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就如今天请来的宾客,许多都是查理不认识的人物,他们的职业遍布军界、商界、银行界和政界,实在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通过婚姻,一个崭新的世界在向查理招手,生活对于查理来说,从此就要揭开新的一页了。  婚礼之后,查理带着新婚妻子到昆山度蜜月,两人的感情十分融洽。闪电式的结婚让两人在婚前几乎没有任何接触——其实查理在婚前请求过岳母,希望能够带倪桂珍单独出去,也算是约会了,但是岳母没有同意。不过,中国旧式婚姻都是这样,先结婚后恋爱,查理和倪桂珍也是这样。两人的小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因为查理每月只有15美元来养家,不过,倪桂珍从娘家带来的丰厚妆奁使小家庭的日子勉强收支相抵,而且,倪桂珍的家族也使查理获得了相当于英国伯爵的地位,有倪家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在,机遇多多了,查理还怕什么?  当年一心一意想把查理培养成合格的传教士的琼斯船长、穆尔上校和卡尔将军都不曾想到,查理最后居然成了革命者。在这些精于世故的人看来;查理勤奋好学,能吃苦,对基督十分热爱,这些都是一个好的传教士品格,只是他们忽略了一点,查理更有自己勇于闯荡的一面,他是绝对不会安于平淡的传教生活的。  婚后的查理眼界大开,认识了不少上层社会的人物。不久,在温秉忠和牛尚周的介绍下,他参加了一个秘密组织——三合会。三合会是一个以反对清朝统治为宗旨的会社,从此查理开始了他向革命者的过渡。后来,查理结识了孙中山,参加了同盟会,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与此同时,查理在教会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改善。1888年,他被提升为正式牧师,两年后又成为川沙地区中心传教士。他办了一家印刷厂,印刷中文《圣经》,他甚至请人把《圣经》翻译成上海话,印刷了大量读本,这样一来,连工厂的女工也看得懂《圣经》了。印刷厂为他带来了第一笔财富,同时,为了宣传革命的需要,查理私下里也在厂里印刷一些革命书籍。之后,查理利用在教会的地位,成为美国圣经协会的代理人,他独揽了印刷《圣经》的权力,翻印了大量宗教书籍,不仅利润丰厚,而且从传教团体甚至从林乐知那里获得了丰厚的佣金,使家里的经济状况大为好转。  真正使查理发财的是他的代办生意,他是上海福丰面粉厂的经理,为他们进口、安装先进设备,并且拥有这个工厂的股份,据说,他是上海“第一个代办外国机器的商人”。这样,查理很快作为一个实业家在上海滩崭露头角了。  结婚几年了,由于家里不宽裕,查理一直不敢要孩子,现在有了丰厚的收入,查理在虹口买了一处地皮,准备建造他的新家,这时,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倪桂珍怀孕了。  查理亲自设计了新房的样式,这是一座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的建筑。房子坐落在一片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