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猪业实录 作者:南方农村报-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合维权触动了政府,平潭镇示范场的猪场才得以支撑至今。
  (记者:胡亚柱《南方农村报》2007年8月21日)
  政策法律保不了一头猪?
  专家建议修订畜牧法并对地方政府进行问责
  8月8日起,惠阳以摧枯拉朽之势向非法养猪场发起第二波猛攻。据报道,第二波被强拆的猪场加上第一波被拆的总数已突破1000家,离1600家的目标越来越近了,这一战果同时宣示:中央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在惠阳这片土地上根本行不通。
  频密的中央政策
  8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落实促进生猪等副食品生产供应的各项政策措施,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
  7月30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7月3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具体部署。
  7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工作。商务部派出15个工作组,陆续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查生猪市场供应。
  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
  近几个月来,随着猪价涨声四起,国务院连续不断地开会、发文、检查,以期〃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然而考察省级以下政府的反应,鲜见有在中央政府出击前主动开会发文或出台措施〃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有的只是在中央部署后接着开个会议,更多的则似乎根本没把肉价疯涨当回事。
  中央政府的迫切和地方政府的〃从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为刺眼的是此间某些基层政府一意孤行强拆猪场的行动。
  逆向的基层行动
  〃一个文件就要我们搬走,根本没提赔偿的事情。〃说起集团下属猪场被台山市政府裁定为非法养猪场的事情,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广东长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建常就有点愤愤不平。1997年,长江集团投资了1000多万元在台山大隆洞水库旁建种猪场,年产100万头猪。可好景不长,猪场不断收到市民的环保投诉。2006年12月25日,台山市政府把大隆洞水系列入禁养区。长江集团属下的养猪场按政府文件成了〃非法养猪场〃,面临被迫搬迁的命运。
  〃我们的养猪场建在一个灌溉水库的旁边,起初建猪场的时候,当地政府并没有说那里不能建猪场,而且对照国家《畜牧法》关于禁养区的规定,我们并没有违法。〃江建常告诉笔者,大隆洞的猪场是和台山市林业局签了承包合同的,但是地方主管部门既不上门宣传政策、法规,也没有按照环境评估程序检测,而是直接要求他们搬走。〃非法〃养猪场已成为一种现象。〃我保守估计,中国的养猪场至少有八成是非法的。〃江建常说。
  惠州市惠阳区除处于禁养区的一家猪场〃合法〃外,其余1600多家均被认定为非法。〃我们的猪场有工商执照,2004年办到了卫生(防疫)合格证!每年交1500块防疫费!我们还申请了排污许可证,但是没有批。政府就是以不够环保为名义拆除我们猪场。〃惠阳何伯田农场场长王汉堂说,有关部门不给他办证的原因是:惠阳到2010年的排污指标已经用完了。
  增城市锦兴猪场场主张锦坚告诉记者,2005年之前可以办防疫证,但是现在办不下来了,7月份他申请办证,到现在还没有答复。至今他都是无证养殖,增城基本上没有一家是有全部证件的。
  畜牧法有缺陷
  此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养猪没有门槛,政府支持养猪、鼓励养猪,养猪行业在全国遍地开花地蓬勃发展起来。〃按照以前的规定,根本没有环保、土地方面的限制,只要拿了防疫证就可以养猪了。但在去年国家实施《畜牧法》之后,对环保卫生方面做了有关规定,有些地方政府就以此为借口要求清理非法猪场。〃
  江建常说,〃我们养猪的时候,没有一部法律来保障,现在法律有了,政府却用现在的法律去规范当年政府鼓励发展的猪场。于是,这些猪场就违法了,关门了。〃江建常指的法律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他曾经以为〃这是保护我们这个行业唯一的一部法典〃,但〃这部法保护不了我们〃,因为这部法律对合法的要件规定得不够细致,政府的责任和权力不对等。
  《畜牧法》起草专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任大鹏解释道,《畜牧法》中虽然没有对具体环保条件做出解释,但是国家环保总局在2001年3月20日和2001年12月分别公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这两部法规是和《畜牧法》一同起作用的。〃一些细则的问题不一定要在同一部法律里面体现出来。因此,养殖户不仅要遵守《畜牧法》,也要遵守这两部法规里面的规定。〃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刘汉霞教授有不同的看法。从法律条文来看,侧重的是食品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但是对于供应人,例如畜禽养殖户的利益怎样保护,就没有详细的规定。因为《畜牧法》出台的背景是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公愤,而畜牧产品供应问题没有纳入考虑范围。加之配套法规出台不及时,所以才会造成目前猪农的利益受到损害的状况。
  整部法律,对于政府不给养殖场办证的行政不作为行为等没有惩罚措施,也未为养殖户提供寻求救济的渠道。但任大鹏指出,畜牧法在这两年内不大可能修订。
  地方政府利益最大
  在某些地方,正在进行一场保猪和驱猪的〃战争〃,中央政府似乎已经选择站在〃保猪〃这方,温总理甚至亲自下到基层养猪场察看生猪生产。但事实上,最高权威的中央政府加入后并未叫停这场〃战争〃。惠阳区委一名官员对此的反问是:到底是政策大还是法律大?言下之意是,惠阳是根据《畜牧法》等法律法规办事。但这种说辞显然经不起推敲,这与政府一开始的乱作为有关。
  著名学者、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秋风先生指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目标诉求发生了分野。中央政府关注的是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肉价上涨了给市民生活带来影响,它必须得管。但是对于基层政府来说,是没有猪肉价格上涨压力的,只有经济发展的压力,因此它对中央政府的政策就有选择地执行。另外,中央只管制定政策,下达意见,执行的成本完全由地方政府承担,至少是需要增加地方成本,即人们所说的〃中央请客,地方埋单〃,对于这种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地方政府就更不愿意做了。第三,中央的文件经过一级一级下达到基层之后,重要性已经慢慢减低了,而且这不是关乎重大政治性质的文件,对地方政府根本没有约束力。中央的文件是出台了,但是地方是否执行中央无法监督。虽然农民从自身权利维护的角度可以去控告地方政府不作为,但是司法机关都是由政府管的,这样做没有多大的意义。
  〃政策大、法律大,但都没有地方政府利益大,必须对地方政府进行问责,才能避免类似惠阳罔顾政策和民意的行为。〃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
  (实习生:王达 记者:毛志勇《南方农村报》2007年8月23日)
  惠州良井镇发生村民打砸猪场事件
  强拆猪场余震波及非禁养区
  猪年猪事特别多,蓝耳病盛行,肉价飙升,猪场被拆……岁末,猪的话题还没有终结。
  无论是在人口稠密区,还是在穷乡僻壤,只要是在禁养区范围,拆你没商量;非禁养区的猪农日子也不好过,村民竟然自发拆起了猪场。
  猪场向何处去
  8月8日,南方农村报主办的〃猪价真相与普遍民生〃研讨会在广州举行。8月9日《南方农村报》头版刊登了惠阳养猪户王汉堂在研讨会上失声恸哭的新闻图片。
  时隔3个月,记者来到位于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山顶村的何伯田母猪场,见到了王汉堂的女婿王华平,他也是何伯田猪场的管理人。从猪场出来,他穿着满是灰尘的皮鞋,头发有些许凌乱,带着一脸的倦意。
  〃我找了不下10个地方,博罗、惠东、河源都去过,但都没有比这里更适合养猪的了。〃王华平表示希望搬迁后还是能够在惠州养猪,但选址成了目前最大的困难。
  从2003年进入何伯田农场养猪以来,王华平就为自己找到了这么个好地方感到庆幸,因为农场占地1000多亩,里面有2000棵果树和300亩鱼塘。农场老板就是因为果树有机肥不够,才把本是养鸡场的30亩土地转包给王汉堂,让他建立了母猪场。起初朋友都夸他们会选址,何伯田农场的山坡陡,交通不方便,人烟稀少,离最近的居住区都有2公里路程,偏僻的地理位置很适合喂养防疫要求较高的母猪。
  殊不知,这个地方在2005年被列入了禁养区的范围。
  〃我们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都去区环保局申请排污许可证。〃王华平回忆,当时填了两张申请表,上面有猪场的规模、猪的种类、年出栏数、排污措施等项目,还按要求手工制作了规划图,把猪场的位置、周边环境和排污设施都画出来了。
  可做了那么多工作,环保局说了一句环保指标已经饱和,不会发证的,便没有再过问这事,也从来没有人到过猪场检查,所以猪场一直处于非法状态。今年7月26日,终于有人来了,可他们不是来检查排污设施的,他们是来断电的。
  在这之前,王华平称,他于6月份收到一份限期拆迁通知,期限是一个月,7月份又收到一份,期限更短。〃我这里都是母猪,好多已经怀孕,一两个月内怎么能处理掉?〃王华平找到村委会和镇政府,提出了自己的困难。可是电还是给断了。
  王华平只好启动了自己的小型发电机,抽水给猪喝,可心里的恐慌总是挥之不去,不知道哪天拆迁队伍会开到何伯田。〃睡不了觉,吃不下饭,像一场噩梦。〃
  8月8日,〃猪价真相与普遍民生〃研讨会举行后,整整一个月,事态平息下来,王华平感到这只是侥幸,暂且中止的行动仍然让他心里很不安。
  果然,9月初,镇政府出面说要签订一个限期3个月内自行搬迁的协议,王依然没有签字:〃3个月,场地都找不到,猪舍都建立不起来,要我怎么搬?〃
  非禁养区猪场整改环保达标不拆行不行
  〃咣!咣!咣!〃几个人抡起锄头,连砸几下,便把不到1米高的猪栏砖墙砸出了一个大缺口;一个人站在猪栏上面猛砸铁门,群猪被赶到过道上嗷嗷乱叫。
  旁边近百名村民围观,一个领导模样的人站在人群中观望,两个穿制服的警察双手背在身后,露出衬衣下摆,静静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这是8月30日发生在惠阳良井镇松元村种猪场的一幕,这个持续仅56秒的短片是猪场工作人员用手机拍的,短片中抢夺锄头的男子正是猪场的场长梁明星。
  梁明星回忆,当天上午8点左右,就有十多个人围在猪场门口,起初没有引起工作人员多大注意。过了一会儿,镇委的陈美新委员和镇农办主任曾其新来到了猪场,人越聚越多,就开门让他们进来,政府的人是来商量搬迁猪场的问题,没想到村民私自冲上了猪场。
  下午2点钟左右,看着受惊吓的种猪,梁明星心疼无比。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他和政府、村民达成了协议:9月20日之前将养殖场迁走。承诺书上有镇长、区府督办、区环保局和梁明星自己的签名。
  〃签完名,有人向山上猪舍的村民打电话说:'签了,下来吧!'然后政府、派出所的人和村民陆陆续续走了,没有人给任何说法。〃梁明星说。梁明星介绍,良井种猪场建于2000年,在2004年10月还被评为惠阳区农业龙头企业,自己于2005年接手管理,现在拥有2000多头种猪,其中母猪300多头,现在要在20天内搬迁,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赶个母猪上车都要2个小时,何况还有怀孕母猪,一流产损失就更大了。〃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他就卖出了平均40斤的猪苗共70头。
  〃现在除了卖猪,还能怎么办?〃梁明星一脸无奈,当时他们是和镇政府签的合同,营业执照、检疫证书啥都有,现在政府说拆就拆,也没有任何权威部门来检查过污染,〃其他地方拆得那么厉害,可我这里是非禁养区,政府能不能给我个标准,定期整改完之后,环保如果达标了就不拆行不行?〃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猪场被拆的当天下午,他接到财政所的电话,说母猪补贴的资金到位了,于是等村民散去之后就去领了15550元回来。
  砸场促政府解决问题?
  良井的农民觉得良井种猪场虽然位于非禁养区,但污染实在厉害,因为猪粪猪尿直接排入了横塘水库,而这个水库是松元村的最高点,是村里2000多亩水稻的灌溉用水,水库水质直接影响这个未通自来水村庄的地下水。
  7月2日,在村民的要求下,镇委副书记林建合、村支部副书记曾伟雄、猪场场长梁明星和村民代表一行六人对池塘水、惠民村小组、九二村小组的两口大井和两口手摇井进行了取样,并交送惠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
  7月10日得出的检验报告显示:池塘水适用于农业用水区、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所有井水除浊度、肉眼可见物、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不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外,其余项目均没问题。
  8月30日那天,近百名村民聚集到猪场门口,他们看见镇政府派来调解的又是老面孔,认为他们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便有冲动的村民率先冲上了猪场。直到镇长张文志到了现场,才在他的调解下签订了承诺书,承诺书上注明:养殖场在9月20日前迁走,否则〃后果一切自负〃。
  当天在现场的良井镇委的陈美新委员告诉记者,惠阳区政府早在5月21日就下发了《关于整治养猪场的通告》,通告写明:全区范围内的所有养猪场在2007年5月30日前必须停业,自行搬迁。镇政府也于5月28日向各养猪户和村委会转发了这一通知,通知并没有把禁养区和非禁养区区别对待。陈美新介绍,6月初就召开了养殖户的会议,通过摸底调查,全镇15头以上规模的养殖户共有35家,当时叫他们在8月底前自行搬迁,但没有规定确切的最后期限,目的就是希望多给点时间给养殖户,避免他们造成更大的损失。
  正当镇里在积极研究多大规模的猪场需要给多长的搬迁时间时,就发生了8月30日的事情。11月初,梁明星又打电话给记者,说村民在猪场门口的村道上设置了路障,不让运送饲料的车进来,猪场里的饲料只够维持一个星期。
  拆猪场不是限制养猪
  面对这一波波的拆场事件,政府部门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
  记者走访了惠阳区政府,区党政办的卢先生开口便说:〃我们拆猪场绝不是为了限制养猪业。〃卢先生对记者说,今年全区发放了1?2万头母猪的补贴,如果限制养猪,哪来那么大的数量?
  〃其实惠阳2005年就公告了禁养区,现在来拆刚好赶上了肉价上涨,猪农不配合,所以困难重重。〃卢先生透露着无奈,说政府为减少猪农的损失,把拆迁的期限一再延期,从起初的5月中旬拆完,改到6月中旬,然后变成了7月15日,又改到8月,现在延期至年底。
  对于村民提出的要给块地养猪的问题,卢先生认为要政府指定地点不可行,还是倡议猪农主动出去找地方,拆迁期限一拖再拖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记者提起何伯田猪场和良井种猪场的事情。卢先生解释,区里每年是有个环保指标,叫做化学耗氧量(COD),主要监测水污染的问题。有专家计算过,一头猪的排污量相当于6个人的,所以猪场最容易造成水体富养化,所以环保局那边不容易批下来。但是,也不是说这个指标就向工业倾斜,去年惠阳有好多工业项目由于环保过不了关而被撤下,其中包括一单十几个亿的大项目。
  〃政府做的这些事百姓不一定知道,但保护了环境,维护了百姓利益,大家总有一天会明白政府的良苦用心。〃
  而对于良井这样的非禁养区,卢先生说,如果做好了沼气池等相关的治污措施,对周边群众不造成威胁,群众意见不大,政府不仅不会拆,还会按国家规定发放修建沼气池的补贴。〃但猪场的污染不是修一个沼气池就能够解决的,相关的环保指标一定要达标才能算合法。〃
  拆还是不拆?这是一个问题!
  (记者:黄栋林 阮定国《南方农村报》2007年11月15日)
  办个合格猪场难!
  猪价飙升,养猪利润丰厚,吸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