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以及〃养殖者与肉食者之普遍民生〃几大章节。
这一本册子,收录了南方农村报(及其专业增刊《养殖宝典》、《猪业革命》)近两年来的一批新闻作品,基本上出自记者、编辑之手。书中内容涵盖了猪业的方方面面,如此丰厚详尽,连我们自己也稍感意外。这些文章,遵循新闻独立、客观、平衡的原则,尽可能地还原了事实真相。当然,也表达了一定的立场,而且是必需的。
南方农村报记者所作的调查,深入现场,虽然大部分在广东省内,但我们认为这不会影响所反映事实的代表性,甚至可以说,它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这本书到底要讲什么?谁应该是这本书的读者?俗语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但当今现实生活中,吃猪肉的人除了关心猪肉价格,关心〃瘦肉精〃,谁还会关注这头猪是怎么〃跑〃的呢?那么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关注呢?
我们由此希望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猪业,一个真实的农产业,一个真实的中国。
作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第一份系列报,2008年南方农村报已经度过45个春秋寒暑。45岁,是一个人睿智的中年,是一个媒体的成熟之年,而相对于古老的农产业,45岁显然还很年轻。
猪业不会老去,记录猪业的笔也永远不会停下来。
编者
2008年1月10日农历丁亥十二月初三
跋
猪年中国养猪业的最好见证
张利庠
2007年是中国传统的〃金猪年〃,在中国人欢度〃金猪年〃的日子里,我国养猪行业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无名高热病〃的肆虐造成生猪存栏大幅度下降,畜牧业长期忽视了养猪业的利润导致农户养猪积极性急剧下降,加上养猪业是一个典型的〃三高一低(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低利润)〃的行业,造成中国生猪供求关系出现失衡,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猪肉价格上涨〃竟然成为2007年网络点击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猪肉价格〃有史以来成为全社会最关注的热点之一,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了CPI上涨,引发了我国通胀的预期,因此,〃猪肉价格〃也成为2007年最引起温家宝总理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南方农村报一批有志于服务中国〃三农〃的年轻的记者,一直关注中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到最基层的养殖户家中调研采访,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新闻记者敏锐的嗅觉筛选出最热点、最敏感、最难点的话题,用大量的数据、案例和观点充实,形成了这本我迄今看到的最深刻、最鲜活、最过瘾的有关中国生猪生产的深度报道式的专著,可喜可贺!一方面感谢这些记者们为中国〃三农〃事业做出了如此贡献,另一方面也有感而发,不吐不快!
首先,南方农村报能够深入调查,客观反映我国南方各省的养猪业在这场灾难中的实际情况,从实地采访、现场拍摄、专家专访,及时快捷的跟踪报道,尽可能将养猪户、养殖场实际情况及时快捷报道,对南方各省的疫情防治、治疗措施取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南方各省市的猪肉价格变化进行及时跟踪报道,这些文章,保持了新闻独立、客观的原则,尽可能地还原了事实真相,同时也客观表达了报社的立场。应该说,这是一本记录、反映历史瞬间的史诗般的著作,将成为中国养猪业发展历史上关键阶段的最好的见证。
其次,猪粮安天下。养猪业是中国传统行业,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农业大国,没有坚定的农业基础,就没有中国经济的腾飞。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人?》所提到的我国粮食安全、生猪安全、食品安全(从数量供应到质量保证两个方面)的问题始终都应该成为一个大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保证供应中国的食品,中国食品安全也不可能指望依靠哪个大国所谓的承诺。在全国各地区都在压缩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发展以加工生产为主的第二产业、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背景下,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不应该削弱!因为农业不一定就是低科技的产业,生猪行业的育种、养殖、防疫、生鲜流通等都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理应大力发展。
第三,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猪产业链是中国的大势所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是中国生猪产业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的养猪业不单纯是管理、品种、食品加工、防病治病单方面的局部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系统竞争。正因为如此,我们专门为湖南唐人神集团设计了现代化生猪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即八大工程。 1。种苗:新建800头原种猪场3个。1200头母猪扩繁场5个,2万头育肥猪商品场10个。2。饲料生产:300万吨饲料生产项目。3。按〃公司 养殖联系体 专业养殖户〃模式,通过种苗、饲料、动物保健、肉品加工项目带动专业户900万头生猪养殖。4。建设具有6条生产线的标准化GMP车间,年生产能力8000万元的动物保健品生产项目,为1000万头生猪产业链工程提供绿色、环保、无残留的动保产品。5。新建扩建屠宰加工生产线、新增屠宰能力500万头/年,可供白条肉8。5万吨,分割肉8万吨,冷却肉10万吨,副产1。8万吨。6。肉品加工:新建20000平方米肉制品综合加工生产线4条,年产20万吨西式熟肉、速冻微波食品。7。在长株潭地区兴建生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通过物流配送技术,确保唐人神的生鲜、制品及时、新鲜、配送到终端门店,以满足消费者需求。8。品牌专卖:在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郴州,新建唐人神肉品牌专卖店500家。只有完善了从种苗改良到食品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才能保证中国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中国地域广阔,发展生猪生产不能简单划一,必须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模式发展中国生猪生产。在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小农散养模式仍然是中国大多数地区生猪生产的可行模式,而且是一种常态。中国生猪生产应该强调专业化和标准化,不应过多强调规模化。因为小农散养比较方便,可以利用平时农户家里剩余的食物和农副产品,是〃零存整取〃;小农户的生猪粪尿可以变废为宝就地施肥;小农户散养可以保证农户平时对生猪的消费,一旦大多数散养户不养猪就使生猪生产者转换为消费者,基数一大就可能改变供求结构。
第五,中国生猪生产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长远的配套措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依靠临时的单方面的〃补贴〃。最重要的两项措施应该是生猪养殖的商业保险和生猪期货等配套措施。
2008年1月于北京
后记
媒体记者笔录猪业
虽然养猪在中国已经存在3000年,虽然我们服务于一张长期专注〃三农〃问题的报纸, 但是产生要出一本书专门描述猪业的想法,是在2007年。这一年刚好是农历丁亥年,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金猪年。猪年猪业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充满了矛盾冲突,记录猪业有着记录历史般的庄重感与使命感。
站在民生的基石上,关注一头猪,深具普世价值。一头猪凝聚了民生种种,猪业一头系着农产业,一头系着亿万百姓的〃菜篮子〃,作为专业媒体,我们关注猪业由来已久。在收录文章的次序上,也呈现了这个思路,本书划分出〃养殖者之民生〃、〃肉食者之民生〃以及〃养殖者与肉食者之普遍民生〃几大章节。
这一本册子,收录了南方农村报(及其专业增刊《养殖宝典》、《猪业革命》)近两年来的一批新闻作品,基本上出自记者、编辑之手。书中内容涵盖了猪业的方方面面,如此丰厚详尽,连我们自己也稍感意外。这些文章,遵循新闻独立、客观、平衡的原则,尽可能地还原了事实真相。当然,也表达了一定的立场,而且是必需的。
南方农村报记者所作的调查,深入现场,虽然大部分在广东省内,但我们认为这不会影响所反映事实的代表性,甚至可以说,它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这本书到底要讲什么?谁应该是这本书的读者?俗语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但当今现实生活中,吃猪肉的人除了关心猪肉价格,关心〃瘦肉精〃,谁还会关注这头猪是怎么〃跑〃的呢?那么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关注呢?
我们由此希望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猪业,一个真实的农产业,一个真实的中国。
作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第一份系列报,2008年南方农村报已经度过45个春秋寒暑。45岁,是一个人睿智的中年,是一个媒体的成熟之年,而相对于古老的农产业,45岁显然还很年轻。
猪业不会老去,记录猪业的笔也永远不会停下来。
编者
2008年1月10日农历丁亥十二月初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