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历nba-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位于30楼的房间看下去,感觉自己就像是住在云端一样,san francisco的景色一览无遗,尽管有些雾茫茫的,但还是可以大体看见远处海湾的伦廓。密密麻麻、鳞比栉次的高楼大厦像一幅画上的景物,由近至远层层展开,而远处的背景就是海湾对面依稀可见的星星点点的奥克兰。想起在国内看到过的所谓〃观景阁〃之流的广告,和这里相比,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我后来在记忆中把这个地方称作为〃超级观景阁〃。    
      也就仅此一次了,美梦的意思不也就是偶或为之。    
      因为单位规定我在跑客场的时候住宿费不能超过50美金,而美国大多数的酒店都在这个数额之上,所以我们通常会选择类似于motel一类的小旅馆来居住。一般说来,在美国拥有一百个房间以下的旅馆都叫小旅馆。旅馆细分为HOTEL(旅馆)与MOTEL(汽车旅馆)两种,MOTEL是MOTORHOTEL的缩称,二者没有绝对的大小高低之别,MOTEL会相对小而低廉。MOTEL也都有与其规模相称的停车场。因为美国公路四通八发达,象蜘蛛网一样,无论在郊外或市中心,下去就是繁华的街道,所以应运而生的汽车旅馆原意是为开着车在Freeway上旅行的人们而设的。但是在我看来和酒店的区别无非是没有大堂,安全系数就要差一些。但是不管是哪类的旅馆或酒店,最让我喜欢的一点就是,他们大多都设有自助洗衣房,放几个硬币进去,洗衣加烘干,方便之极。不像在中国,什么衣服都得交给客服中心,一件衣服少说也得十五元人民币。    
      国内有许多同志还不知道一点的是,在美国的酒店没有星级,有时即使是同样的酒店,在不同的地方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例如我们所耳熟能详的〃Holiday inn〃在国内是起码四五星级的大酒店,在美国则是毫不起眼的小旅馆,只有在休斯敦的downtown级别还算不错,价位竟达到99美金一天。美国的许多酒店都是连锁制的,在不同的城市却似乎级别不同,有时同样一个名称的motel,在休斯敦或许是亮堂堂的大堂香喷喷的床,到了洛杉机却只让人看见黑乎乎脏兮兮的矮破房子,几乎让人没有入住的欲望。    
      其实单单从外表上看来,有时候真难以看出一个酒店的好坏,和中国酒店如此不同,中国五六星级的酒店,单是从门口的摆设和门前的地毯似乎就已经气派不凡。而美国的好酒店,除非从里面的结构和房间,外表上有时候还真看不出来和一般酒店的区别。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选择稍为干净一点的地方居住,尽管从那里望向窗外时,经常都看不到大朵大朵的白云,就连那些光线,也不过是那种山水画里最浅最淡的颜色。有时候会我们几个中国记者呆呆地看着对面破旧的阳台和那些驳落而丑陋的墙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比赛。阳光总是躲在屋后,这里多的是生存的、原始的喧嚣。    
      这里的早餐也就好不到哪里去,最多不过是有些干面包、牛奶、香蕉、苹果。还好对于一天从下午开始的我们倒也并无大碍。而这样的酒店大多数都有shuttle bus,可以免费把我们带到不远的地方,已经足矣。    
      自从开始住到各种地方的酒店,就开始了万事请教前台,大到城市方位、租车号码,小到烧水壶的使用,牙具的缺少,她他永远都会给予最耐心的解答。我们也因而学会了倾听各种不同口音的英语。    
      只是,请千万不要忘记的是,每天临走时,一定记得在床头柜边放上一元钱的小费,那时候第一次来美国的时候,离开宾馆后朋友忽然想起忘记放拿小费给服务员,之后勃然大怒:这样子简直太失礼了!他冲太太嚷嚷,直到现在我还还心有余悸地记得他脖子上跳动的青筋。    
      其实除了酒店,还曾经在朋友家里小住过几天,那是一个静谥的小区,站在他们家门口数,一整天也看不到十个人经过,其中还包括为他家草坪除草的工人,入夜的时候,整个小区更是悄无声息,有时候甚至让人怀疑他家是一座无名的孤岛。    
      这座〃孤岛〃是带有些砖红色的主体,在绿荫丛中露出尖的建筑主体来,一条小径,蜿蜒着通向house的大门,几近门前的时候,还有个小小的青蛙蹲伏在那里,是用作摆设的。朋友告诉我,在美国,处处强调个性化,当初选好地之后,房子要怎样的形状,砖要什么样的颜色,窗户开往哪个朝向。。。。。。一切都任君选择,惟一的限制恐怕就是不要与邻居的相同。印象中他们家后院还有个宽大无比的草坪,挨着一片湖,湖边柳树依依,撒下一些面包屑之后,会有一大群野鸭、野天鹅、鸳鸯甚至不知名的野鸟纷至踏来,它们是从不会怕人的,一个个傻乎乎地跟在人身后,发出怵怵的气息。。。。。。    
      这就是与自然如此贴近的美国house,后来朋友笑说,几乎每个小区都是这样,树丛中、草坪边、湖边,时常都可以看到野生动物,它们与人类和平共处,姚明还十分〃得意〃地告诉过我,他所居住的温瑟湖畔还有天鹅。美国人说,如果是对出现在视野之中的松鼠还表示惊叹的必是刚从中国来美不久之人。    
      还到过一个让我更叹为观止的house,那是一个华裔银行家,据说他是住在那片小区里惟一的一名中国人。汽车渐渐地开进了一片森林之中,四周高大的树随着山风发出哗哗的声响,树叶的香味就那样飘进了鼻子,落叶铺就的路,清晰地指明着前进的方向,沿着山路七折八拐后,终于见到一幢金碧辉煌、气度不凡的大房子,门口停着的全是名车贵车。后来我才得以明白,房子前面那一条宽阔的车道都是属于他们家的。    
      住进那个小区,仅有足够的资金是没用的,还得有一定的社会名望,在小区其它邻居的投票选举之下,过半票者方能入住。    
      听说,小牛老板库班家也是这样,从大门口到所住的房子,需要开电瓶车才需到。这就是美国富豪们的生活,后来朋友们也告诉我,在美国也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能住得起这样的房子,对于NBA的大球星们,却许多人都能买得起这样的房子。即便如此,我心里也并没有生出半点羡慕之意,因为记得那天从超级豪华的别墅外面看进去,辉煌的灯火之下,我只看见富豪两夫妇坐在沙发上,被寂寞的空气所包围,广场一样大的客厅,更衬出他们的孤助无依。。。。。几乎从那一刻开始,远在四川家乡那几十平米的小窝就跃入脑海,那是几间破旧的房子,墙根驳落、四处都是散落的书,房间有着淡淡的鹅黄色灯光,妈妈系着围腰在厨房忙,不远的地方有爸爸在桌子上摆着碗筷,姐姐在大着嗓门讲电话,热气腾腾的饭菜、喧哗的空间。。。。。。    
    


第八章板凳岁月长又长 

      江湖是什么?坐在板凳上的江湖就是铁杵磨成针!    
      2002…2003年    
      Bench这个词在NBA是指板凳队员,一般每场比赛除去首发阵容的五人之外,其余坐在板凳上的人都可能作为场上队员的替补。替补阵容对一支球队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几乎没有一      
    个球员会打满全场,作为替补并不代表说该球员的水平就一定及不上首发,只是有的人的确更适合作替补而不是首发。即使是替补,也有差别,有的人是不可或缺的〃第六人〃、〃第七人〃,而有的人,注定只能是长板凳上永远的点缀,总觉得中文当中〃冷板凳〃的那个〃冷〃字最恰如其份地形容出了此类板凳队员的感受,而我所要讲的板凳队员主要就是指这一类人。    
      初次看到姚明和他的好友诺克巴时,就是一张赛场边的照片,两个人肩挨着肩地坐在板凳上,企盼的眼神专注地盯着场上,大有〃有难同当,同穿一条裤子〃之势。那时候两人就是标准的〃板凳友〃。    
      那是姚明初去NBA,同样都是新秀,不过他是新科状元,而来自斯洛文尼亚的诺克巴是第十五位。后来诺克巴告诉我,姚明初到火箭的那一天,显得特别手足无措,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热情地说:〃欢迎来到休斯敦!〃那是姚明听到的第一句来自队友的〃天籁之音〃,同样诺克巴也是第一个邀请姚明外出晚餐的队友。    
      两个人的友谊还来自那难熬的板凳岁月,就像两个初出茅庐的小子闯荡江湖,而江湖是什么?此时的江湖就是铁杵磨成针。    
      诺克巴是那种长相十分清秀的帅哥,第一次向他转达这个形容词的时候,他看上去十分受用。而大多数看见诺克巴的人,都会被他的阳光所吸引,他总是一幅踌躇满志的样子。和他熟了之后,有时候在更衣室采访姚明,从一边经过时,他还会调皮地扯扯我头发,然后装作若无经事地走开,而故意绊人一下,捣捣乱什么的也都是这个大男孩常干的事情。    
      光阴似箭,姚明很快把〃板凳坐穿〃,他慢慢地由替补变作首发,再变作不可或缺的核心队员。而诺克巴,仿佛一直都停留在那长长的板凳上。惟一一次打满整节的机会就是在1月24日打达拉斯小牛那场,由于比赛过早进入〃垃圾时间〃,第四节汤帅开始尽遣替补,凯托、霍金斯、诺里斯、科利尔、诺克巴,这是第四节的阵容,然后才发现,诺克巴已变作替补的替补了。    
      终于,他变得越来越沉默,比赛结束总是迅速收拾完毕就离开更衣室。    
      好不容易,又盼来了一次的上场机会,结果在那场比赛的垃圾时间当中,他丝毫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反而还被对方抢断一次,他很快又被教练替换下来,黯然地坐在板凳上。    
      后来,才得知,诺克巴居然还得过欧洲的MVP,他在斯洛文尼亚,就像当年王治郅在国内的地位一般。    
      总是不忍心看向板凳的那个方向,一直都觉得,对不能上场的球员而言,就好像被剥夺了人生的某种权利一般。对诺克巴,对大巴,大郅,或是对每个很难上场的板凳队员都一样。    
      每年都有不少的新血进入NBA,大多数的他们渐渐淹没在使人眼花缭乱的明星背后,他们在漫长的常规赛里默默无闻,长期坐冷板凳,新秀排行榜上也几乎看不到他们的名字,其实坐在场边观看对他们来说是个熟悉和了解NBA规则的机会,但是就当他们自己都习惯成为观众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上场机会却并不是每个心慌意乱者所能把握好的。    
      机会从来都是给那些作好准备的人,就像底特律活塞2002年首轮第23顺位的泰夏安。普林斯所说的那样:〃我时刻都做好了准备,我等待的,只是一个机会。〃    
      这个名字直译为〃王子〃的年轻人在NBA的比赛中先发了5场之后,活塞队主帅卡里斯尔就连续4场又把他丢进了伤病名单,82场常规赛里有40场他都没有得到过任何的上场机会。    
      直到当地时间5月8日晚与76人队的第二场东区半决赛交锋,普林斯终于从冷板凳上走了出来。    
      第四节最后15秒,艾弗森两罚不中,普林斯抢下篮板,活塞90比92落后两分,时间不待人,这最后一击实在关键-普林斯竟然选择了自己投篮!-球进!还剩4秒钟,〃王子〃挽救了活塞,比赛被带入加时。加时的前半段依旧是他一个人的表演。5分钟的加时赛,活塞共得到12分,他就拿下7分,而76人全队也才只得到5分。    
      这个夜晚成就了普林斯。    
      〃他原本只是个大多数时间里只能坐在场边看球的菜鸟,而现在,他竟成了我们比赛最后时刻的关键先生,这太神奇了!〃活塞老将巴里在赛后感叹道。    
      但是,不是每个板凳队员都能如此〃灵光一现〃,他们当中许多人,或许英雄无用武之地,纵有一身武艺,却从此就埋没在那些等待的岁月中。如果不经过比赛的锻练,在许多时候都会渐渐失去上场的感觉,而最可怕的是,从此失去对自己的信心。    
      几乎所有人在看比赛的时候,都会把目光投射到那些场上星光熠熠的球员身上,每次穿过他们,再看到他们身后那有些企盼、有些寂寥、有些无奈的眼神时,我总会觉得,板凳岁月该是每个球星都应该去感受和领略的一个阶段,惟有在长长的冰冷的板凳上久坐过的人,才会深刻地体会到那种在场上迸发的激情有多么地好。-如果是你期盼已久的幸福,你会不会才最值得珍惜?    
      如果不是以〃杀手〃形象挽救大局,还有谁会记得史蒂夫·科尔这个名字?即使他也曾经是芝加哥公牛队鼎盛时期的老将,他也曾经是一个手戴4枚总冠军戒指的球员。但在圣安东尼奥,他不过是被埋没在邓肯、罗宾逊甚至帕克这一堆明星后面一个老板凳队员的名字而已。    
      更何况,他已经37岁,已等得太久。    
      直到NBA西区决赛第六场第三节比赛,他在此节几近结束时上场,全场只打了13分钟,四个三分球全部命中。正是这12分,让马刺队以90比78客场击败达拉斯小牛队,并以4-2的总成绩获得西区决赛的胜利,昂首挺进总决赛。    
      这场比赛之前,科尔在整个季后赛比赛中只为马刺队打过13分钟。其余的时间,和其他队员一起,都是静静地体味着NBA这个江湖的酸甜苦辣。    
      那度日如年的板凳岁月,有时候简直就是人生阶段的低潮时期,所有的等待,就是为了能够厚积薄发,谷底反弹。    
      还好,虽然平凡,但还年轻,所以我知道,我的〃板凳岁月〃还等得起。让我们每个〃板凳队员〃都一起加油!    
      PS:就在北京时间2003年的11月22日淩晨,NBA官方网站报道,洛杉矶快船队签下组织后卫道格。奥弗顿,同时与中国球员王治郅解除工作合约。这条消息当即引起轩然大波,我们似乎不能接受〃NBA亚洲第一人王治郅〃被〃抛弃〃的命运。他们说,这就是现实的NBA生活:数以亿计的小孩在街头确定要打篮球,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徘徊在NBA的门前,而在400多名NBA球员中,只有不到150人能打上主力,不到90人成为常规的替补,不到120人绝大部分时间坐在板凳上,还有大约90个人总是呆在伤兵名单中。。。。。。    
    


第八章离别在高原 

      我们所有人,都注定了只是一群拖着皮箱的赶路人。    
      挥挥手,不说再见    
      2003年4月16日 丹佛    
         
      或许这一路走来,时间太快,时间又太慢。    
      就在决定命运的前一天比赛,也就在打西雅图之前,喧闹的更衣室中,姚明忽然问了一句:〃你们有没有在赛季初想过我这个赛季平均会拿几分几个篮板?〃然后不等人回答,他自顾自地呵呵一笑:〃章明基给我的要求是8分4个篮板。〃直到那场比赛,他整整拿下了26次两双。    
      〃我是今天早上知道这个消息的,听到以后有一点挫折感,因为来得太快,比预计得要快。〃在休斯敦的最后一场比赛,姚明说。    
      快得来不及品尝失败的滋味,慢得还不快到下个赛季,让一切可以从头来过。    
      半年的时间,改变了的东西太多太多。    
      那一年CBA总决赛中,姚明挥臂高呼的场景还在脑海当中,从一个总冠军到另一个季后赛,人生的彼岸总是一程又一程。    
      就像许多天以前,姚明的感慨:〃火箭给我的感觉有点像以前的上海队,那时候95、96争进前四,我当时就想,〃要嘛就不进,进了我们就能拿冠军。〃    
      不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有耐心。    
      1997年的那个夏天,乔丹在这片土地上赞扬过这个中国的小巨人,就在今天,是他在华盛顿退役的日子,一切好像都物是人非。    
      一切的离别总是像这样没有预演,科罗纳多的高原上的最后一场比赛。    
      开赛之前,当所有人的手搭在一起,莱斯告诉大家:〃伙计们,这可是最后一场比赛了,大家好好打,可以带着好心情回家度假。〃    
      那是全队上下惟一一句关于离别的话。    
      以89比84击败掘金,火箭就这样结束了这个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而NBA常规赛也就此全面收工,弗朗西斯和波西各拿下全队最高分17分,姚明全场也贡献13分16个篮板。    
      下午的时间抽空去看了看丹佛市中心的第六大街,长长的繁华的街道,阳光明媚地像另一个世界的光线。上一年,国家队来过一次,那时候这还是大巴的地盘,姚明则是一个带些企盼的局外人。我们最后在chil's饱餐了一顿,这里有着喷香的牛排和叫做tabasco墨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