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妇科-备急千金要方-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无疾病,若加以药,则可长生也。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 
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凡人气力自有 
强盛过人者,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疽。若年过六十,而有数旬不得交合,意中平 
平者,自可闭固也。昔贞观初有一野老,年七十余,诣余曰∶数日来阳气益盛,自思气血已 
衰,何有此盛,未知垂老有此,为善恶耶?余答之曰∶是大不祥,子独不闻膏火乎,夫膏火 
之将竭也,必先暗而后明,明止则灭,今足下年迈桑榆,久当闭精息欲,兹忽春情猛发,岂 
非反常耶。窃谓足下忧之,子其勉欤,后四旬发病而死,此其不慎之效也。如斯之辈非一, 
且疏一人,以勖将来耳。所以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 
也。若一度制得,则一度火灭,一度增油。若不能制,纵情施泻,即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 
可 
晚而自保,犹得延年益寿。若年少壮而能行道者,神仙速矣。或曰年未六十,当闭精守一为 
可尔否,曰∶不然,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 
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万无一有,强抑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 
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其服食药物,见本卷服篇中。御女之法,交会者当避丙丁日 
,及弦望晦朔,大风大雨大雾大寒大暑雷电霹雳,天地晦冥,日月薄蚀,虹霓地动,若御女 
则损人神不吉,损男百倍,令女得病,有子必癫痴顽愚,喑哑聋聩,挛跛盲眇,多病短寿, 
不孝不仁。又避日月星辰,火光之下,神庙佛寺之中,井灶圊厕之侧,冢墓尸柩之旁,皆所 
不可。夫交合如法,则有福德,大智善人降托胎中,仍令性行调顺,所作和合,家道日隆 
,祥瑞竞集,若不如法,则有薄福愚痴恶人来托胎中,仍令父母性行凶险,所作不成,家道 
日否,殃咎屡至,虽生成长,家国灭亡。夫祸福之应,有如影响,此乃必然之理,可不再思 
之。若欲得子者,但待妇人月经后一日、三日、五日,择其王相日,生气时夜半后乃施泄, 
有子皆男,必寿而贤明高爵也;以月经绝后二日、四日、六日施泄,有子必女;过六日后勿 
得施泄,既不得子,亦不成人。黄帝杂禁忌法曰∶人有所怒,血气未定,因以交合,令发痈 
疽。又不可忍小便交合,使人淋茎中痛,面失血色。及远行疲乏来入房,五劳虚损,少子。 
且妇人月事未绝而与交合,令人成病,得白驳也。水银、鹿脂不可近阴,令阴痿缩。 


卷二十八脉法
属性:(凡十六类) 

卷二十八脉法
平脉大法第一
属性:论曰∶夫脉者,医之大业也。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是以古之哲医,寤寐俯仰, 
不与常人同域,造次必于医,颠沛必于医,故能感于鬼神,通于天地,可以济众,可以根据凭。 
若与常人混其波澜,则庶事堕坏,使夫物类将何仰焉。由是言之,学人必当屏弃俗情,凝心 
于此 
经曰∶诊脉之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 
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 
形之盛衰,可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也。 
又曰∶平脉者,皆于平旦。先诊寸口,初重指切骨,定毕便渐举指,与皮毛相得,于轻 
重之间,随人强弱肥瘦,以意消息进退举按之宜。称其浮沉诸类应于四时五行,与人五脏相 
应,轻重相薄,寻状论寒暑得失。 
凡人禀形,气有中适,有躁静,各各不同。气脉流动,亦各随其性情,故一呼脉再至, 
一吸脉再至,呼吸定息之间复一至,合为五至,此为平和中适者也。春秋日夜正等,无余分 
时也。其余日则其呼而脉至多,吸而脉至少,或吸而脉至多,呼而脉至少,此则不同,如冬 
夏日夜长短之异也。凡气脉呼吸法,昼夜变通效四时。然于呼吸定息应五至之限,无有亏僻, 
犹晷刻与四时有长短,而岁功日数无遗也。若人有羸有壮,其呼吸虽相压遏,而昼夜息度随 
其漏刻,是谓∶呼吸象昼夜,变通效四时。 
夫诊脉,当以意先自消息,压取病患呼吸以自同,而后察其脉数,计于定息之限,五至 
者为平人,若有盈缩,寻状论病源之所宣也。 
问曰∶何为三部脉?答曰∶寸、关、尺也。凡人修短不同,其形各异,有尺寸分三关之 
法,从肘腕中横纹至掌鱼际后纹,却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谓尺。从鱼际后纹却还度取十 
分之一,则是寸。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中,则寸口也。此处其骨自高,故云∶阴得尺内有 
一寸,阳得寸内九分,从寸口入却行六分为关分,从关分又入六分为尺分。 
又曰∶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口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 
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如天地人为三界,寸主射上焦头及皮毛,竟手上部。关 
主射中焦腹及腰中部。尺主射下焦小腹至足下部。此为三部法,象三才天地人,头腹足为三 
元也。夫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谓也?然寸口者,脉 
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 
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其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 
十五度为一周。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太阴者,寸口也,即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 
于寸口。人有三百六十脉,法三百六十日也。 

卷二十八脉法
诊五脏脉轻重法第二
属性: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金秋三月庚辛之气。) 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 
得者,心部。(火夏三月丙丁之气。) 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土旺四季,季夏 
六月戊己之气。) 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木春三月甲乙之气。) 按之至骨,举 
之来疾者,肾部。(水冬三月壬癸之气。)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象 
火浮散。)浮而短涩者,肺也。(象金浮涩。) 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如 
木生苗吐颖。) 濡而大,举指来实者,肾也。(濡弱如水举重胜船。) 脾者中州,故其脉 
在中,是阴阳之脉也。(《千金翼》云∶迟缓而长者,脾也。) 

卷二十八脉法
指下形状第三
属性: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指下。)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之乃 
得。)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如散。)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 洪 
脉,极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 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微脉,极细而软,或欲 
绝,若有若无。(一曰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曰薄,一曰按之如欲尽绝。) 弦脉,举之无有, 
按之如张弓弦状。(一曰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紧乃为弦也。) 紧脉,数如切绳状。 
(一曰如转索之无常。) 迟脉,呼吸三至,来去极迟。(一曰举之不足,按之尽牢。一曰按 
之尽牢,举之无有。) 数脉,去来促急。(一曰一息脉六七至,一曰数者进之名。) 缓脉, 
去来亦迟,小快于迟。(一曰浮大而软,阴与阳同等。)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一曰按之乃得,举之即无。) 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动摇。伏脉,极重 
指 
着骨乃得。(一曰关上沉不出,名曰伏。一曰手下裁动,一曰按之不足,举之无有。) 芤脉, 
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一曰指下无,两旁有。 软脉,极软而浮细。一曰按之 
无有,举之有余。一曰细小如软。《千金翼》软作濡。)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 
豁豁然空。 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 然。(一曰沉浮皆得。) 促脉,来去数, 
时一至。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结者生。 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 
复动。脉代者死。 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 
长,微弦。(《千金翼》以革为牢。) 弦与紧相类。软与弱相类。 浮与芤相类。(又曰浮 
与洪相类。)微与涩相类。 沉与伏相类。 缓与迟相类。(又曰软与迟相类。) 革与实相 
类。(《翼 

卷二十八脉法
五脏脉所属第四
属性: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亦名人迎。) 肝部在左手关上。 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 
肺部 
脉法赞云∶ 
心肝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 
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 
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三阴三阳(一云按察阴阳,)谁先谁后, 
阴 
病治官,阳病治府(府,外也。)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之,针入病愈。脉有三部, 
阴 
阳相乘。荣卫气血,而行人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 
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尸寸参差,或 
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缕陈,令 
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 
心 
洪,肺浮肝弦。此自常经,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脉一周身。旋复寸 
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紧弦。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弦为 
痛,数洪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 
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分。知邪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 

卷二十八脉法
分别病形状第五
属性:脉数在腑。 脉迟在脏。 脉长而弦,病在肝。(《脉经》作出于肝。) 脉小血少, 
病 
浮, 
病在肺。 脉大而坚(扁鹊云∶小而紧,)病在肾。 脉滑者,多血少气。 脉涩者,少血 
多 
气。脉大者,血气俱多。 又云脉来大而坚者,血气俱实。 脉小者,血气俱少。又云∶脉 
来细而微者,血气俱虚。 脉沉细滑疾者热。 脉迟紧为寒。(《脉经》云∶洪数滑疾为热, 
涩迟沉细为寒。) 脉盛滑紧者,病在外热。 脉小实而紧者,病在内冷。 脉小弱而涩, 
谓之久病。 脉浮滑而疾,谓之新病。 脉浮滑,其人外热风走刺有饮,难治。 脉沉而紧, 
上焦有热,下寒,得冷即便下。 脉沉而细,下焦有寒,小便数,时苦绞痛,下利重。 脉 
浮紧且滑直者,外热内冷,不得大小便。 脉洪大紧急,病速进在外,苦头发热痈肿。 脉 
细小紧急,病速进在中,寒为疝瘕积聚,腹中刺痛。 脉沉重而直前绝者,病血在肠间。 脉 
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 。 脉直前而中散绝者,病消渴。(又云∶病浸淫疮。) 脉沉重, 
前不至寸口徘徊绝者,病在肌肉遁尸。 脉左转而沉重者,气微,阳在胸中。 脉右转出不 
至寸口者,内有肉 。 脉累累如贯珠不前,有风寒在大肠,伏留不去。 脉累累如止不至, 
寸口软者,结热在小肠膜中,伏留不去。 脉直前左右弹者,病在血脉中 血也。 脉后而 
左右弹者,病在筋骨中也。 脉前大后小,头痛目眩。 脉前小后大,胸满短气。 上部有 
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 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所苦。 夫脉者, 
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 短则气病。数则烦心。 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高。 下盛则气 
胀。 代则气衰。 细(《太素》作滑)则气少。 涩则心痛,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 
危。 
弊弊绰绰其去如弦绝者死。 短而急者,病在上。 长而缓者,病在下。 沉而弦急者,病 
在内。 浮而洪大者,病在外。脉实者,病在内。 脉虚者,病在外。 在上为表,在下为 
里。 浮为在表,沉为在里。 滑为实为下。(又为阳气衰。) 数为虚为热。 浮为风为虚。 
动为痛为惊。 沉为水为实。(又为鬼疰。) 弱为虚为悸。 迟则为寒。 涩则少血。 缓 
则为虚。 洪则为气。(一作热。)紧则为寒。 弦数为疟。 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 
寒。 微则为虚。 代散则死。 弦为痛痹。(一作浮,为风疰。) 偏弦为饮。 双弦则胁 
下拘急而痛,其人涩涩恶寒。 脉大寒热在中。 脉伏者霍乱。 安卧脉盛,谓之脱血。 凡 
亡汗,肺中寒,饮冷水,咳嗽,下利,胃中虚冷,此等其脉并紧。 浮而大者,为风,又为 
中风头重鼻寒。 浮而缓者,皮肤不仁,风寒入肌肉。 滑而浮散者,瘫痪风。 滑为鬼疰。 
涩而紧痹病。 浮洪大长者,风眩癫疾。 大坚疾者,癫病。 弦而钩,胁下如刀刺,状如 
蜚尸,至困不死。 紧而急者遁尸。 洪大者,伤寒热病。浮洪大者,伤寒,秋吉春成病。 浮 
而滑者,宿食。 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 短疾而滑,酒病。 浮而细滑,伤饮。 迟 
而涩,中寒有 结。 快而紧,积聚有击痛。弦急,疝瘕小腹痛,又为癖病(一作痹病。) 迟 
而滑者,胀。 盛而紧者,胀。 弦小者,寒 。 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弦数,有寒饮, 
冬夏难治。 紧而滑者,吐逆。小弱而涩,胃反。 迟而缓者,有寒。 微而紧者,有寒。 沉 
而迟者,腹脏有冷病。 微弱者,有寒少气。 实紧,胃中有寒,若不能食,时时利者,难 
治。(一作时时呕稽难治。) 滑数,心下结热盛。 滑疾,胃中有热。 缓而滑,曰热中。 
沉而急,病伤暑,暴发虚热。 浮而绝者,气病。大而滑者,短气。 浮短者,其人肺伤 
诸气微少,不过一年死,法当咳嗽。 沉而数,中水,冬不治自愈。 短而数,心痛心烦。 弦 
而紧,胁痛,脏伤有瘀血。(一作有寒血。) 沉而滑,为下重,亦为膂痛。 脉细而滑,按 
之虚,因急持直者,僵仆从高堕下,病在内。微浮者,秋吉冬成病。 微数,虽甚不成病, 
不可劳。 浮滑疾紧者,以合百病久易愈。 阳邪来见浮洪。 阴邪来见沉细。 水谷来见 
坚实。 脉来乍大乍小,乍长乍短者,为祟。 脉来洪大袅袅者,祟。脉来沉沉泽泽,四肢 
不仁而重者,土祟。脉与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可下之。 弦小紧者,可下之。 紧而数, 
发寒热,必下乃愈。 弦迟者,宜温药。 紧数者 

卷二十八脉法
三关主对法第六
属性:诸浮、诸沉、诸弦、诸紧、诸涩、诸滑,若在寸口,膈以上病(头部)。若在关上,胃 
以下 
平寸口脉主对法∶ 
手寸口脉滑而迟,不沉不浮,不长不短,为无病,左右同法。 寸口太过与不及,寸 
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中手长者,曰∶足胫痛。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 寸口 
脉沉而坚者,病在中。 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寸口脉沉而弱者,曰∶寒热及疝 
瘕,小腹痛。(热,一作气,又作中。) 寸口脉沉而弱,发必堕落。 寸口脉沉而紧,苦心 
下有寒时时痛,有积邪。 寸口脉沉而滑者,胸中有水气,面目肿,有微热,为风水。寸口 
脉沉大而滑,沉即为血实,滑即为气实,血气相搏,入脏即死,入腑即愈。 寸口脉沉,胸 
中短气。 寸口脉沉而喘者,寒热。寸口脉浮而滑者,头中痛。 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 
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滞气宿食。寸口脉弦而紧,弦即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即恶寒水流走 
肠间。 寸口脉紧或浮,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气。 脉紧上寸口者,中风,风头痛亦如之。 
(《翼》云∶亦为伤寒头痛。) 脉弦上寸口者,宿食。降者头痛。 寸口脉弦大,妇人半产 
漏下,男子亡血失精。 寸口脉微而弱,微则恶寒,弱则发热,当发不发,骨节疼烦;当烦 
不烦,与极汗出。 寸口脉微而弱,气血俱虚,男子吐血,妇人下血,呕汁出。 寸口脉动 
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 寸口脉缓而迟,缓即为虚,迟即为寒,虚寒相搏,则欲温食, 
食冷即咽痛。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即为气,寒气相搏,则绞而痛。 寸口脉迟而 
涩,迟即为寒,涩为少血。 脉来过寸入鱼际者,遗尿。脉出鱼际,逆气喘息。 寸口脉实 
者,心劳。 寸口脉 如羹上肥,阳气微。 连连如蜘蛛丝,阴气衰。两手前部阳绝者, 
苦心下寒毒,喙中热。 寸口脉偏绝,则臂僻不遂,两手俱绝者,不可治。 寸口脉来暂大 
暂小者,阴络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