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531-生命从明天开始-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袋从不间断。我很不好意思,就送他《读者》,而他看完杂志还要送回来给我卖。一天他把酸奶打开插上吸管递到我的唇边,深情地看着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每天给你买一袋酸奶而不是一次买一箱吗?”我困惑地摇头说不知道。他说:“因为这样我就能每天都能看到我喜欢的女孩儿了。”我的脸红了。那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清晨,我们依偎在一起喝一袋酸奶,心里充溢着甜蜜的爱情。


第一部分 命运是海,我是帆命运是海,我是帆(4)

    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小毅的母亲知道了。她很震惊。她亲自登门找到我,告诉我在小毅很小的时候小毅的父亲就因为贪污巨款被判刑,后来她离了婚,带着小毅再婚三次,现在的老公有海外关系,她想送儿子去国外发展。她说:“你是一个好女孩儿,很坚强,请你理解我首先是一个母亲然后才是一个女性。”她提出要给我经济补偿,我拒绝了。    
    小毅的母亲以最快的速度给他办理好了去日本留学的手续,并以死相逼。小毅很憔悴,他狠命地吸烟和酗酒,我强忍住泪水说:“小毅,放弃心曼之后你还会拥有爱情的,失去母亲就不会再拥有了,而且男儿有志在四方,我也希望你能有所建树。”    
    分手的那天我们都哭了,我提出退还彼此曾经送给对方的所有礼物,即使一张相片也不要留,我是不想让爱留下痕迹,而心底却刻下了深深的伤痕。小毅像个大哥哥那样抱着我,说:“乖,你要坚强啊!”我说记住了,还说我们可以继续思念,但不要等待。    
    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情伤之后,我和姐姐依然憧憬着美好的爱情,在内心悄悄地勾画着爱人的模样,那是一个知识丰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男人,有健康的体魄照料我的生活,我们也会给他作为一个妻子的全部柔情。    
    有爱,就有希望    
    不断恶化的病情使我和姐姐的生活状况愈加艰难,写作和吃饭都很吃力,但对生命的热爱依然让我们对生活抱有渴望和理想。    
    一次我们在报刊上看到关于倡议身后捐献眼角膜的文章,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因眼疾而失去光明,我对姐姐说:“大姐,人死了之后都提倡火化,你说好端端的东西要被烧掉多可惜呀,不如把能用的东西捐献给别人用更有意义,是吧?”姐姐很赞同我的想法。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希望在生命走向终点之后把眼角膜捐献给有需要的人们,把光明留给这个世界。姐姐说:“身体受之于父母,这件事情还要征求妈妈的同意和支持才对。”于是,那天全家人在一起吃晚饭,我和姐姐试探地说:“妈妈,如果有一天您的一个女儿的生命走向了终点之后,远方有一位陌生人给您打来电话说:‘您女儿的眼角膜成功地移植给了我,我现在就是通过您女儿的眼睛在看世界。’那个时候您会感到欣慰吗?”妈妈难过地放下碗筷说:“我不理解!”饭桌上的气氛顿时变得好沉重。我们知道妈妈是爱女儿的,任何关于死亡的话题都会使她伤心。我和姐姐只好打电话找来辖区内的户籍民警丁宗利。被我们视为兄长的丁哥对我们的家庭很了解,像哥哥一样爱护我们,妈妈已经把他当做儿子,丁哥的话妈妈总能听进去。在丁哥的讲解和开导下,妈妈同意了。我和姐姐开始四处联系眼库,希望能完成我们的一个美好的心愿。    
    我们很感谢母亲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父亲去世已经24年了,母亲为了我们一双重度残疾的女儿付出的不仅是辛酸和眼泪,也付出了她一生一次美好的青春,放弃了作为一个女人本应该享有的幸福生活。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使母亲患上贫血、风湿和心脏病,还有胃病,1994年又被诊断患有“脑透明中膈囊肿症”。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沉重而无私的。我和姐姐把挣得的稿费一分一分攒着,给妈妈买药治病,同时也悄悄在内心孕育着一个美好的心愿,期待一位好叔叔能为我们亲爱的母亲撑起另一半晴朗的天空,使她拥有安逸幸福的晚年生活。    
    白天,我在母亲的照顾下去书亭卖书,姐姐春曼在家里接听热线电话,夜晚,母亲休息后,我们姐妹一起坐在电脑前写作,在2004年底还完成了纪录我们生命30年历程的书稿——《生命从明天开始》。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不过是十几岁到几十岁而已,不同的是生命的意义,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能生活得精彩和充实。高尔基说:“没有一所大学,能比拥有大自然和意志与理智所创造的现实更能包罗万象了。”我们就是这样在母爱的温暖下,携手在命运的海洋里扬起生命之帆,延伸着爱和希望。


第一部分 命运是海,我是帆那份苦涩和美丽

    生命,无法拒绝的那份苦涩和美丽    
    春 曼    
    每每看到一个女人怀里抱着还在吮吸乳汁的幼小生命时,我的心里就会充溢着满满的感动,联想到很多,想他们的母亲是怀着怎样的幸福心情哺育他们的,又是忍受怎样的痛苦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一个生命从孕育到出生要经历一个怎样艰难的过程呀!    
    母亲也是经历和忍受了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作为女儿,我没有让母亲感受到初为人母的幸福和骄傲,整个月子里,我都不停地哭闹,没让母亲睡过一个安稳觉,因此母亲极为焦虑不安,担心我是否患上了什么病。可母亲怎么也想不到从此一个可怕的魔爪无情地摧残着我的生命,我的啼哭也许是对自己厄运的先知。    
    两岁时我还不能走路,母亲让我扶着炕沿站立,只一会儿工夫我就跌倒,再也站不起来。她担心极了,认为我得了软骨病,便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里四处寻医问药。药吃了很多种都无济于事,我的双腿仍柔软得像面条一样。父亲请来一位中医给我针灸,许多细细的银针扎在我细嫩的肌肤上,痛得我浑身体发抖,哭个不停,父亲母亲实在是不忍心,不得不放弃。    
    别人家的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我却在大人们怀里被他们抱来抱去。父亲一天无奈地领回一个算命先生,想通过我的生辰八字占卜我什么时候能够走路。算命先生说我命薄,容易夭折,取个带清字的名字慢慢就好了,父亲母亲半信半疑,给我取个乳名叫东清,虽然这只是算命先生骗钱的一个把戏而已,但也足以证明父亲母亲对我的疼爱之心。    
    我相继又有了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母亲发现妹妹也不能走路,这给他们的打击很重。父亲母亲背着我,抱着妹妹继续求医,那段岁月漫长枯燥而无奈。尽管我对自己患的病认识很浅薄,而我童真的心灵感受到自己的病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在那些我看不懂的仪器敲击我的身体时,我从医生那严肃而深沉的表情以及父亲母亲焦虑不安的眼神中,也暗暗地领悟到什么,知道我的生命与别人的不同。记不清是从哪一日起他们不再奔波着给我和妹妹治病了,我们同时被一家具有权威性的医院诊断患上了一种不治之症,父亲和母亲无奈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时隔不久,父亲就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离开了这个有着太多牵挂和爱恋的世界。母亲听到噩耗几乎晕厥,凭她怎样悲泣都无法唤回父亲昔日的容颜和父亲那副坚实的臂膀。    
    父亲去世时母亲29岁,她毅然用自己的青春和伟大的母爱呵护着我们三个孩子幼小的生命。母亲她永远是坚强的。    
    我认识到自己有着和别的女孩不同的经历,因此也有着不同的心态。我喜欢一个人独处,静静地托着腮看辽阔蔚蓝的天空,任由思绪随朵朵白云飘得远远的,那种时刻除了惬意和诗意,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我生命的存在。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病残成度并不十分清楚,只有一点点模糊的认识。20岁时我发现压在抽屉里的一张已经发黄了的纸,原来是我和妹妹的病情诊断。更深刻地了解病情发展,是从一位记者所写的我们的故事中知道的,我当时没有一点心理准备承受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而在经历几次大波大折的命运之后,我已经变得成熟了许多,那一刻泪水滚落在心里,表面上出奇的平静。以后我对一位采访我的记者说过此事,他的表情很沉重,沉思片刻说那位记者不应如此,说罢他长叹了口气。我在对这位记者表示感谢的同时,也很感谢那位记者,是她让我懂得了生命的美丽和宝贵。    
    我和妹妹体质弱经常生病,记不清有多少次半夜我高烧不退,母亲把妹妹弟弟留在家里,独自一人用手推车拉着我去医院。我面对墙壁躺在病床上,只听见医生用非常低沉的声音告诉母亲说:“已经晚了,无法救治了。”接着母亲泣不成声。我就要死了吗?就这样离开我亲爱的亲人吗?不、不要!我要活着!我要和亲人们在一起!    
    为了不让母亲更加难过,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抑制着不让眼泪掉下来。那时好想念家里的妹妹和弟弟,也知道亲人为我在准备什么。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昏迷过去的,睁开眼睛时床前围着好多亲人,我无力地看了一眼人群,没有妹妹和弟弟,屋里一片久违的宁静,只有母亲的哭声那么清晰,令我心碎。我拼命地忍耐和抵抗着病魔的侵袭,终于一次次顽强地活了过来,从此也更珍视我的存在,珍视生命。    
    我没有上过学,凭着母亲教授我汉语拼音认字读书,慢慢地开始试着抒发我对生命的深深领悟和热爱,常有一些不成熟的稚嫩文字变为铅字,或者获奖。2000年我的一篇关于中国电信发展的文字获得表扬,伊春市政府长途护线局为我制作了一面锦旗,以示鼓励。    
    江西有位患病的女孩给我打电话,向我倾诉内心的寂寞和忧伤,她还用无力的手为我编织了一件毛衣。我捧着饱含深情的毛衣,心里好感动,尽管毛衣太小不能穿,但我还是收下了,我给女孩寄去一本由张海迪提名的《地平线上的呼唤》。19岁的女孩儿,如花一样的年龄,本应该尽情地享受阳光和田野的绿色气息,而她却一直没有穿过裙子。我把我的粉底碎花长裙送给了女孩儿,鼓励她勇敢地向生活展现自己动人的微笑,战胜病魔,珍重生命。    
    哈尔滨18岁的男孩在电话的那端称我为姐姐,他告诉我他患的是小儿脑神经瘫痪,父亲过几天要带他去做手术,说着便在电话的那端哭泣起来,要求我与他通信,给他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男孩的哭声让我的心绪久久难以平静,而我的问候和关怀似乎真的温暖了那颗渴望慰藉的心灵。    
    我每晚都如约地守候在电话机前,面对丰富的人生风景及复杂的情感故事,有时不仅是耐心地倾听,还要运用我的思想和智慧。我遭受命运之痛和生命之痛的同时,真的能给别人力量和支持吗?    
    母亲为我早生的白发,弟弟为家庭辛苦劳作的身影,我执著的梦,我亲爱的亲人、朋友们用爱凝聚的是深深的点滴真情,是我对生命的感动!感动生命的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和美丽!


第一部分 命运是海,我是帆真情永驻我心(1)

    心 曼    
    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珍藏着他的名字——吴强。这是一段久远而鲜活的记忆。    
    三月里的小镇,柳枝已经开始发芽,碎石子路旁的缝隙里也泛起一层新绿,连绵的细雨中混合着早春熟悉的温暖气息。    
    我身穿姐姐的那件红毛衣,剪着齐耳短发,妈妈说我这样打扮很漂亮,像个可爱的洋娃娃。那天是我18岁的生日。    
    我偎窗坐在书桌前,抽屉里有一封信,是我写给亲人也是我留在这世界上的最后文字(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那时我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病情诊断书,泛黄的纸页被妈妈压在箱子底下藏了16年,淡蓝色的墨迹已经沉淀了岁月的痕迹,字迹却依然清晰可辨——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我悄悄地查阅了相关的医学书籍,了解到这是一种不治之症,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办法治愈,只能通过相应的康复锻炼来延缓病情的发展,延续生命。    
    我哭了。我以为这么多年了,我已经习惯了身体的状况和这种生存状态,已经有了接受事实的心理准备,而且,也曾在潜意识中想过自己患的也许是不治之症。但是,但是当这一切真的摆在我面前的时候,还是令我异常震惊和心痛得无法呼吸。我发现,其实在内心深处,我一直渴望着有那么一天能够站立起来,我能够健康快乐地去生活,去学习,去工作,享受丰富而多彩的人生。然而,这美好的愿望却被无情的病魔残酷地吞噬掉了,我顿时感到眼前一片黑暗……    
    这并不是我结束生命的惟一理由。那时我已经放弃了绘画,开始迷恋文学写作,以此抒发我对人生美好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尽管由于身体的残疾我没有上过学,这对于渴望知识的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不过,这并没有成为我执著追求文学的障碍,相反,我的内心燃烧着一股狂热的激情,橘红色的火花跳跃,温暖着我小屋生活的每一天。    
    在我创作的第一篇四万字的小说被编辑否决掉之后,我生命的惟一支柱也坍塌了,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我想以一种美丽的方式放弃生命,结束这种痛苦的煎熬。    
    认识吴强,就是在那细雨纷飞的生命雨季。那天傍晚,我收到北京《三月风》杂志社的文学编辑赵泽华女士寄给我的生日礼物——吴强诗集《我的生日没有烛光》,还有她的赠言:“请再试一试好吗?给自己找一个爱的理由!”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收到生日礼物,这也成为了我这一生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随着书中前半部刘小敏细腻而凝重的文字,我走入了福州市琴亭村那所被三角梅花包围着的庭院和吴强那间充满温馨的小房间,解读了吴强生前不被人知的刻苦自学的精神和与病魔玩强抗争的事迹。    
    命运之神/将童年的梦/投入阴暗的牢笼/寂寞压来/是一堵厚厚的墙/空气沉甸甸地飘浮/窒息的我/开启那扇小窗/迎面——/普罗米修斯射击来的利箭/摧毁黑暗的禁锢/于是渴望/化一只鹰展翅翱翔/朵朵柔云/驮着我洁白的幻想/灼热阳光……    
    十八岁/我的生日没有烛光/只有十八本年历上/十八个闪光的春秋/融融地照耀我/无怨的青春/十八岁/我的生日没有蛋糕/却拥有/父母含辛茹苦的/慷慨馈赠/一个成熟的生命……    
    这滚烫的诗句深深地触动了我心,使我对生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知和感觉。    
    向世界/我伸出双手/不为乞求/怜悯的目光/只为拨响/阳光与爱的和弦/让我用并不有力的双手/将整个世界紧紧拥抱……    
    如果,我有思想,尊重感情的话,那么,我是不是应该学会珍惜痛苦和欢乐,学会体谅父母的含辛茹苦,懂得热爱、争取被爱呢?!    
    窗外,细雨初歇,橘红色的彩霞渲染了小镇美丽的黄昏,也预示着经历了今日的蒙蒙烟雨,明天,我将会拥有一份碧空如洗的心情。    
    我穿着那件红毛衣坐在窗前,膝盖上放着吴强的诗集。我的眼眸里含满热泪。我凝视着窗外树枝上那点点新绿,我知道,那里面孕育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我在日记里悄悄地写下了一句话:吴强,你用你生命勇敢的姿态点燃了我18岁生日的烛光,我也将用我对生活的全部热情来延续你生命的火焰!    
    在那之后的日子里,吴强的精神一直鼓舞激励着我,使我有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因为爱在人间,我对生命充满着浓浓的感动之情。    
    阅读吴强的文字,我认识了一个身穿黑喇叭裙的女孩,她就是在吴强病逝之后,四处奔波为吴强整理诗稿,把吴强事迹介绍给我们大家的赵小瑜姐姐。    
    后来,我听朋友蒋增水哥哥说,小瑜姐自费创办了一本残疾人刊物《同人》,旨在突破闭塞的世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和谐。我试着给小瑜姐写了一封信,随信还附上了两篇文稿,不久,我的文字被《同人》采用印成了铅字。接到了小瑜姐寄来的《同人》杂志时,我激动得想哭又想笑,不能自已。    
    坐在和煦的阳光里,轻轻翻开《同人》,那朴实无华的文字凝聚着一种浓浓的亲和力,深情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他们身体残疾,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生活的最底线挣扎,而他们又是那样的顽强和乐观。那一刻我感觉吴强并没有远去,他就活在我们中间。    
    那年我患格林巴利综合症生命垂危,我躺在洁白的病房里,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药水味。距离病房不远处即是太平间,每隔几天,就有一群身穿白色孝服的人在那里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