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出来的,古人是看了万象本质的运化规律,有了风才有了万物,有了万物,才有了流动,风一吹拂,万物皆化了,虫子也就从风中出来了,并非是说到实际这虫子是怎样一天天生出来的。
问:孕妇的气是怎样的?
我跟大家说一下,它既是一团气,也是两团气,一团气当中又有两团气,两团气是母子关系,同时中间又有一个屏障,两团气又是相感的,实际主要是母气感子气,我们讲过,任何气都是互相感应的,所以母亲心正则气正,气正则儿气正,母亲心邪则气邪,气邪则儿气邪,母亲心狂躁不安,则气狂躁不安,则儿气狂躁不安,这个就是胎教的基本道理。我记得《内经》里有一段讲儿子生出来巅顶痛,是由于母亲大怒而生了这个孩子,大怒则气向上涌,带着儿气向上涌,生出的儿子气天然地向上涌。现在很多的孩子生出来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究其原因无非是男女受孕非其时,并且怀孕的时候,母亲行为失常,导致生下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畸形,性格有问题,生理上有缺陷,这些都是先天的原因,而且这些很要命。很多怀孕的妈妈找我想保养一下身体,想吃药,她往往关心药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她没有注意到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举身动念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只关心药物会中毒,药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屏障会阻挡百分之九十的毒物对孩子的影响,反而是母亲的思想感情导致的气血波动对孩子是致命的,所以说古人的一些胎教法要让母亲“见正色,闻正声,语正人。”就是看到的眼前的东西都是端庄秀美的,听到的音乐没有尖声尖气的,都是和和畅畅的,和美的音乐,见的人都是品行端正的人,有此三,那么母亲在怀孕期间气机处在和畅的状态,对胎儿就会产生终生的影响,生出的孩子品行端正,气机条顺,五脏之机不争。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心念,尽量地对一些实际的东西不要过分注意。
咱们接着再来讲吧,“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首先,“味过于咸,大骨气劳”什么是大骨,大骨当然指肾气了,咸为凝涩,比酸收这个酸涩还要厉害,并且有腐蚀作用,咸则气凝,所有的生机在咸的面前都会受到抑制,强烈的抑制,就像我们腌很多东西一样,要用盐卤拿住才不腐,有人说你拿住了东西,这不是保存生机吗,这个不对,因为东西长出来之后,它腐败也是一种生机所化,这个东西不是说能保存它是生机,反而是它能反复地变化,才是生机。种子发芽长出庄稼,庄稼烂了,腐蚀在地里,这都叫生机,并非是只生叫生机,这个大家要清楚,不断地生生不已叫生机,东西在地里烂了,很多微生物会大量的繁殖,这不也是生机的表现吗?反而用盐一拿,这些微生物都不动了,生机全遏止住了,所以咸有凝涩,有阻断生机的作用。肾气是闭藏之气,但是中间又有生机,就像有一个灯油中间有灯芯一样,灯油是外面的肾阴,灯芯就是肾阳,这一盏灯坐在人的腰中,使人的整个生机能够运转,味微咸有闭藏的作用,肾气处在相对闭藏的状态,不至于过度燃烧,如果是大咸,大咸凝涩,使整个气机受到阻抑,就会出现大骨气劳的状态,什么叫劳?劳伤,可以当大骨气伤来理解,劳不要当挥霍消耗来理解。灯没有灯芯了,不能再往外生长气了,骨髓中的气就不足了,但是它还要工作,一工作就劳伤了。
所谓“短肌”,我们切的肉,大家知道,被盐一拿,整个细胞都脱水,单位面积体积缩小,这个就叫做短肌,先是很能够有生机布展开的,用盐一拿,它一下缩缩了,这就是咸对脾的影响,短肌,脾气不濡嘛,脾气受到了抑制,不能很和畅条达地工作了。
“心气抑”,咸阻断抑制的作用很典型地表现出来了,“大骨气劳”是,“短肌”是,“心气抑”还是,大家一定要好好理解这个“抑”字。我们喝海水是会死人的,吃盐卤也会死人的,心气是蓬勃地、运动地、向外开达之气,咸气一拿,它不动了,使心气受到了抑制,我们吃咸的东西会导致我们嗓子眼儿发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早晨我们吃很多咸的,上班之后你会感到嗓子眼儿发紧,抑制住了你的气机的通畅地运行,吃的更多,会产生心脏受到抑制的现象,不舒服,浑身没劲。酸是体现收涩,收摄作用,酸咸都是阴体,过酸过咸都会抑制生机的生长,都是抑制性的一种味道。
问:这里为什么不说抑制肝气呢?肝气不是最代表生机吗?
我直接来说吧,它这里面的规律都是过味之后伤在本宫,然后再克到对宫,一般是这样,但后边也有不同,这是一个规律。我们大家读《黄帝内经》的原文,首先要知道它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用这些词语都是往这方面去贴的,比如“短肌”很难理解,有的说是不是“个子低的”,不对,它不是想说个子低的问题,它是想说一种抑制的效果,对肌肉的抑制,我们说脾气是缓的,也就是咸对缓的抑制,骨是藏的生机,咸对藏这种生机的抑制,心是开达、奔放的气,咸对这种气的抑制,当然它肯定也抑制肝气,肺气也会受到抑制,也就是说它同时会抑制五脏,由于五脏之气的状态和性质不同,它抑制之后的表现是不同的。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那么首先就有八个状态,大风一刮对八方都起作用,但是因为八个状态各有其特点,那么大风一刮起来的时候,对他们的影响各不相同,但性质为一。就像胖瘦两人,瘦的大风一刮就卷起来,胖的大风一刮在地上打滚,但是都被大风刮的向南吹,这个是相同的,这里面五脏之气,升降开合、缓急开闭,那么这些气的状态是不同的,但是被咸气的抑制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接着来讲,“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这个大家来理解一下吧,因为前面讲了两个了,一个是酸,一个是咸,那么这个我觉得大家应该能很好的解析了,“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关于色黑这个大家不用解析了,这有可能是错了,“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这个色黑应该是放在肾,“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肾气不衡”,这样来解释就可以了,这一块的解释重点在喘满上和这个不衡的理解。什么叫做不衡,不衡肯定是不对了嘛,那么喘满,心气喘满应该怎么来解,那大家想一想,希望大家都来回答,因为现在46个人,再加上管理员是17个,应该是六十多人了吧,六十多人应该有人上来讲,因为这样大家有一个交流吧,因为不可管错和错,要回个话,这有一点跟大家说一下,因为咱们是公开的堂,所以希望大家可以交流一下,大家都来回答嘛,又不是出丑的事情,只要有这种观念,都往这上面想就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是气道的进步。
大家是这样来回答的,甘是一种扩展的快乐之气,味甘,湿性,粘性,甘入脾,甘缓,缓和之性,使之喘满,水火一对,水在脏为肾,火在脏为心,心气输布受阻,他们是一对,肾气自然就不平衡了,心气火热发散扩展之气,过于和缓就出问题了,缓散也,心之气以升为用,缓散后用之急则喘满,甘味的粘性使得心气的舒张不能完成,每次心气的收放的程度短等。因为这上面没有一个能准确的来回答,没有说到根本上。
“甘在五味中是中间味,过甘则凝滞,伤到脾,脾气滞则心气不开而喘满,”这个对,缓则气雍,大家想一想,壅则喘满,都是一些慢性子,就聚在那就化不开,都拥堵在那了,缓则气壅,都壅在心肺,这个心为中间嘛,心胸中受到缓气的壅滞,不是凝滞,大家不要用这个凝滞,凝则气结嘛,不要用这个凝滞这个词来表示,要用壅滞来表示。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大家要深究啊,不然的话你就会陷入一个对气机混乱的理解,缓则气壅,壅则喘,都聚在那了嘛,这个心气不就喘满上了嘛,满嘛,满闷嘛,满急促,心想把这些壅滞的气化开嘛,所以它就喘,加快了心气的跳动,它就喘,气滞壅在那不动它就满,所以说叫心气喘满。
大家要清楚啊,首先方向不能错,第二个要准确,第三要正确的理解气机。缓不是缓了心的急,是缓壅在那了使心着急,心就是一个水泵,水都壅堵在那了,心就加速它的运转使拥堵推出去,心气就喘满了。看大家有没有问题,这个心气喘满这样来理解啊。刚才说甘主缓,但缓是如何影响心气的,你要具体的理解,不能似是而非,这个甘缓,但它不会去兴奋心气,不会主动兴奋心气,它也不会是缓了心的急,它是壅在那使心着急,这个甘者气小弱,在中焦不入上焦不入下焦,停在中焦不化,很多肥胖病人,那吃的越来越多,都壅在中焦了,使心脏心悸不安了,这就是心气喘满的典型例子。还有很多嗜食甘肥厚腻,都壅在中焦不化,这就堵住心脏,使心力衰竭,这样的很多,都负担不了这么多的废物了,现在很多肥胖病嘛,导致一些心功能不全的,都叫做过于甘,心气喘满,吃的好了,化解不了,堵在那不通了,腐化变质了,身体一衰这些东西都成负担了。那怎么治呢?“治在梳理脾气”,甘肥油腻的东西不再吃了,条畅气机,慢慢的把这些东西都推出去,都化了,慢慢这个拥堵之气跟交通堵塞一样的,慢慢先疏导,先不要再来了,然后慢慢再把道路上的汽车,再通过慢慢的疏导,最终这个就不喘了,都推出去了嘛就不喘了,就恢复正常了。
那么还有一个肾气不衡呢?肾气不衡大家怎么解释啊?行,我直说了吧,今天也不早了,关于肾气不衡,你过于喘满,那你也使这个闭藏之气不再闭藏,那他整个的肾气就不调,加重了负担了嘛,心气喘满,心气的功能加重了负担,这心肾又是一体的,就不断的调集肾气上助,那么肾气原来固密的状态也不能很好固密了,这导致整个肾气也不调了,它没有说肾气以泄,这是因为它没有直接的影响到肾气的开泄,也没有使肾气绝,所以才说肾气不衡,这么一个中性词,不是很绝的一个词来形容肾气不固的一种表现,它不是完全不固,同时有不固的成分,因为加重了肾气的负担,因为你这个味过于甘,都聚在中焦了,心气不断的告急,心肾一体,这个心就会调肾阴上来帮助,那么就导致肾气的间接不好。
那么古人用词是非常谨慎的,你看一个说脾气是绝,第二个说心气是抑,到这只是说肾气不衡,那这个已经对肾气非常留情面了,因为是间接的,由于心气喘满导致肾气不衡,又因为甘气它本身不会造成大的伤害,它不像酸苦辛辣这些东西直接冲击你的五脏六腑,甘味小弱嘛,它就渐渐的累,加重你的负担,就好像肥胖一样,刚开始胖一点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越来越胖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所以说从甘的本身的特点和它加重心气的负担,间接的影响到了肾气,这地方只是说了一个肾气不衡。关于色黑,我怀疑它是味过于咸的跑到这地方来,不是甘这里应该有的,因为吃成一个大胖子,他这个也不会脸色变黑啊,肾气也不会焦枯,人的脸色更不会黑,当然会累及其他脏吧,比如说肝气,它这个味甘于中焦嘛,这个生机也不会很好的通过了,肺气下降也困难,心气着急的想把这个壅气散开,那肾气肾精又往上调了,所以说一气动则诸气动。
看看大家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的话,下次咱们把这一部分讲完,还有一个味过于苦和味过于辛,那么再结合一些实际的一些用药的体会跟大家说一下,现在大家基本对这个味道对身体的影响有一个感觉了吧,,那么它会对这个身体产生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同时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那大家就推嘛,其实你开方用药的时候,无法就是想知道你身体里现在是缺哪种气去推动它,那你就要用这种气去推动,你这个时候这个气团是润是枯,是缓是急,是躁是静,缺什么?或者哪块过了,那么就用相反的或者能对它产生影响的气施加影响,那这个就是开方的基本的立意吧。
好,那就这样吧,咱们是每周二定时八点来讲《黄帝内经》,我们只讲前五篇,因为前五篇基本的可以把气道的整个的理论运用在《黄帝内经》上了,不用把整个《黄帝内经》都讲完,都讲完也没有什么意义,大家理解这个气道的基本规律,自己不断的反复推敲,就可以了。行,那就这样吧。
第三十六课 20080805_生气通天论
由心情、大漠冰心整理
那么咱们接着来讲五味,这五味的重要性要说清楚一些,因为现在我们医药分家之后,学中医不知道中药,学中药的不知道中医,那么直接导致这医药的分家,这个对中医的整体的发展非常不利,所以说希望双方能够互补一些,能够对药物的基本味道有一个认识,这个认识不仅局限在书本上的寒热温凉,酸甜苦辣咸,你还要实际的确实地去了解,就像我们知道白菜什么味,土豆什么味,西红柿什么味一样,这药物的味道最好也要知道,因为这个是指导我们开方用药的一个依据。关于具体的以后可以给大家讲一下,今天我们主要是再次从这个经典来强调下这五味对身体的影响。
关于这个敲胆经一会再说一下吧,现在先不说,先把这一段讲完,因为《生气通天论》就没有多少了嘛,所以上次我们讲过,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过酸会怎么样,过甜会怎么样,过咸会怎么样,也就是我们所吃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它的味道直接会反应他整个的气,整个的食物的气机,那么这个气机又对我们整个身体的气机产生影响,那么从味道当中我们可以稍微的体察一下气机的情况,同时作用在我们身体上会产生什么反应,比如我们吃辣的吃多了会怎么样?吃酸的、吃咸的、吃甜的我们都讲了,所以我再简单地重申一下,吃酸的过多,酸者收也,他把整个的气机收住,不能外发外放,直接导致身体的整个活力受到阻滞。那么过咸会使整个气机的凝滞,盐不能多吃,早晨你要是多吃一点盐,喉头发紧,嗓子发紧,嗓子附近的整个气机阻滞了,导致你感觉有点紧张的感觉。那味过甘,吃东西吃甜的太多了,甜味在《黄帝内经》说“甘者其气小弱”,不能到上焦,停在中焦不化,淤滞在那,像淤泥淤积在那一样使人喘满,所以甜的不能多吃,吃多了不仅肥胖而且加重身体的负担。
那么好下面我们来讲味过于苦和味过于辛,那个也是在很多医书上不断引用的,“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这个简直成了一个经典了嘛,历来医家也有争议,我们还是用上次互相交流的这个方式,把后两段味为苦和味为辛的道理是什么,《内经》的原文为什么这么来写?咱们要搞清楚。“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这个什么意思,大家有想法的都可以打出来,咱们就这样开始,尤其是胃气乃厚,这个厚字做何解释确实存在争议,大家开动脑筋。
因为是这样的,咱们讲的是气道中医,气道中医上接神界,下接形界,所以说他处在一个枢纽的阶段,如果我们能很好的了解气机气道是有莫大的帮助的。我不止一次的强调中医的最大的特点是认识到了气机的规律,并且应用于理论和临床,所以说我们讲了这么长的气道中医,不管是讲《黄帝内经》,讲养生,还是原先讲过的《难经》,都是本着从气机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中医的道理和如何应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医疗临床上,所以大家要从这方面想,开动脑筋,第一要抛弃五行,这个什么意思呢?因为大家对五行如果不从气机上了解五行,对五行的了解只是概念性的,不是否定五行,而是不要让五行局限住,不要讲木克土,土克水,互生互克,什么是木什么是土没搞清楚是很浮皮潦草的,所以说我们直接从一团气着手来解释,能够更直接了当,让我们更容易感受。
大家都来说一下,这个给大家引导一下。我们说过苦者发也,苦者破也,人嘴巴尝到了苦味会什么感受?如果长时间尝这种苦味又会什么感受?那么这个苦味下肚也会有相应的感受,为什么我一再给大家强调要如实地去感受药物和事物呢?道理就在于此,这个五官眼耳鼻舌心意,你的外在的感官会对一个事物有感受,会最直接的互相渗透与感染,这什么意思呢?牵一发动全身,你味觉的感受其实就是整个气机的感受,只不过表现在味觉,那么我们通过味觉就可以去推测这个药物或者这个外在的事物对整个人身的气机感受,触觉一样视觉也是一样,所以说我们这个气机是全息的嘛,牵一发动全身的嘛,触一点而波及整个的人身,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所以说我们学这气道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