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达芬奇解码-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梵蒂冈天文台
  梵蒂冈天文台号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观测机构之一。它可以追溯至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指1572…1585年在位的格里高利十三世,主持确立了现今流行的年历。他坚定反对新教的行动,在多方面影响到后日的荷兰、波兰和巴伐利亚等德意志地区。】组建执委会,为改编天文历法进行科学方面的调研。从那时起,教廷就对天文事项抱有兴趣,并修建了三座'被屏蔽广告'
  天文观测台——罗马学院天文台(1774…1878)、国会山天文台(1827…1870)和在“风塔”中设立的梵蒂冈观测台(1789…1821),而风塔就在梵蒂冈城内。19世纪,耶稣会神父安杰罗·赛奇使用光谱为星体分类,拓入新的领域。为应付对梵蒂冈无视科学发展的指控,教皇利奥十三世于1891年重建梵蒂冈观测台,新台址在圣彼得古罗马式大教堂圆顶中央后面的山坡上。建台的意图,是想绘制出整个天界的星图,但台址于1936年迁移到岗道多夫堡(见下文)。参加天文台观测活动的人员,来自各个宗派教团,包括奥古斯丁派和耶稣会【典型的天主教保守团体。】。其中最为世人瞩目的是约翰·乔治·哈根——身为耶稣会教士的天文学家,他发现并研究了许多微渺星际物质形成的黑暗云体,以致它们有时被称为“哈根云体”。1906年,教皇比乌斯十世派他为梵蒂冈天文台总监。由于光线持续不断的过度侵扰,天文台于1981年再次迁移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图森,定名为“梵蒂冈天文观测台研究集团”。梵蒂冈的高科技天文望远镜,如今设立在亚利桑那州的格拉汉姆山头。

  岗道尔夫堡的历史
  岗道尔夫堡位于意大利中心拉齐奥(古拉丁)地区的罗马省,濒临距罗马市东南方向35公里处的阿尔巴诺湖。从阿波罗斯托里克即教皇宫殿建立之日起,它一直是历代教皇避暑的夏宫。
  夏宫的名字来自那座属于12世纪岗道尔夫公爵家族的城堡。宫殿的修建始于教皇乌尔班八世,他卸职前的任期为1623…1644年。它在梵蒂冈城国的合法管辖之内,先期的巴尔贝里尼乡墅修建在古罗马皇帝多米蒂安【公元81…96年在位,以与议院和贵族的冲突抗争而著名。他曾揽夺议会权力并处决许多贵族,最终被臣僚和皇后多米西雅谋杀。】的乡墅废墟之上。它自1936年起变为梵蒂冈天文台的建筑设施,因为人们意识到罗马城内的光线阻碍梵蒂冈天文台观测最为遥远的星体。增设的还有两架天文望远镜和一间天体物理实验室。城堡图书馆藏存的约22万册书籍中,包括了古稀珍罕的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勋爵的著作原本。宫苑在1960年曾用来操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划船项目,并以其出产的桃果、葡萄酒和湖中鱼类而名扬天下。 
                                  
                                 …34…
 

诺斯替教派福音书

  该词的主干Gnostic源于希腊词汇Gnosis,意为“真知”,尤其是玄学秘道。诺斯替主义是一种二元宗教体系诺斯替教派,即世界主宰是抗衡中共存的善恶力量。【有些诺斯替教派信徒认为,由名为“世界之王”的天帝创造的物质世界是为邪恶;由另一位天帝创造并领导的精神世界,则本质良善。——作者注】某些教徒又信奉“阿勃拉萨斯”【七个可代数字的希腊字母组成的古代石刻符文,英文拼写为“Abraxas”。】,认为他集善恶神力于一身而无所不能。
  使用“阿勃拉萨斯”神称的是巴西里蒂亚人,他们是公元2世纪的一个诺斯替教的宗派。魔术师所念的“阿勃拉卡达布拉”的咒语,就衍生于阿勃拉萨斯。这个宗派的信条是,耶稣基督来自阿勃拉萨斯,以幽灵的形态出现于尘世。他们专门附解于阿勃拉萨斯的重要意义是:该词囊括了相加之和为365的七个希腊字母,即每四年中有三年包含的日数。依此延伸,阿勃拉萨斯据信又统领着各具不同美德的365位神祇,因此为全年里的每一天都指派出一种美德。
  诺斯替教派福音书最终的归编之处,是《新约》中的“次经(Apocrypha)”。Apocrypha一词的原意是说这类篇章文辞秘奥,只为部分基督教徒和少数派邪异团体所接受。从公元4世纪开始,该词指喻的已经是那些在教堂不做公开诵读的经篇。久而久之,次经在教会眼中竟然降到伪文赝品的地位。
  诺斯替教派福音书的编写,或用12传道圣徒的名义,或是有关他们的事迹,但不是圣徒们亲笔所撰。它们的成书日期是公元2世纪,早于为编撰《新约》而搜选纳定的众书名单。起先单内有过许多不同的福音书章,但亚历山大城的基督主教阿塔纳希挑选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入选的内容在公元393年的希波教廷大会上得到赞同和批准。该名单后来又受到删减,而最终获准的只有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四部福音书。
  无论公开还是暗地,次经都被逐渐排挤出基督教的读修文献。大部分至今已成断文残句,但某些却于埃及出土的希腊和科普特文的草纸文卷中重见天日。这些文章反映了当时对基督、他的追随者们和基督教传统习俗的普遍信念。那些圣职教司们认为,这类书篇对耶稣基督作了虚假的描绘,所以不该让它们为人传读。
  腓力福音书——被《达·芬奇密码》中的雷伊·提彬称为“永远都是的好起点”——是归于12传道圣徒名下的一部福音书,又被人称作“瓦兰丁的诺斯替教派福音专论”。瓦兰丁是一位埃及宗教哲学家,他创建了罗马和亚历山大两地的诺斯替学派。腓力福音书是由大约100条源自基督教诺斯替派教导的精短文摘组成。它详细论述了入教礼典和名称意义,特别是耶稣的名号。引起更大争议之处、并可能是吸引提彬的原因之一,是书中写有:“有些人说玛利亚是因圣灵受孕。他们错了,他们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这篇福音书包括在1945年发现的纳基·哈马迪草纸经卷集中,经集内总共有13卷诺斯替派经文和一些公元2世纪至3世纪间撰写的评论(尽管经文本身是4世纪的抄本)。纳基·哈马迪位于尼罗河上埃及流域的西岸,可能邻近于古代城邦切诺伯斯凯恩的旧址。 
                                  
                                 …35…
 

卢浮宫

  卢浮宫博物馆是法国国家博物馆和艺术展览中心。它坐落之处,是建在12世纪菲利普·奥古斯都要塞旧址上一座大宫殿的部分占地。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的法兰西国王,以抗衡哈布斯堡神圣罗马皇帝查尔斯五世、赞助绘画和学术活动、改革政治管理等著称。本书第一章曾谈及他与列昂纳多·达·芬奇的友情。】拆除了那座大殿,开始建造现在的建筑物。他是位了不起的艺术收藏家,后来的君主们也在其统治期间既加建了卢浮宫,又增集了艺术品。
  路易十四将他的宫廷搬到凡尔赛宫后,卢浮宫就不再用作王殿,而于18世纪首先改为一所公共的美术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间,为了便利公众入内观赏,这家博物馆进行了修复。在卢浮宫下面,添设了餐饮娱乐设施和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并在广场上(拿破仑庭院)建造了由美国建筑家贝聿铭设计、引发争议的钢架玻璃金字塔。他还设计了一个面积为23万平方英尺(合21367平方米)的新翼厅。
  丹·布朗声称金字塔有666块玻璃嵌片,但实际上它共有675块宝石状(菱形)嵌片和118块长方形嵌片。它的高度为79英尺(约241米),侧旁另有三座较小的金字塔。
  卢浮宫收藏的15…19世纪的油画作品举世无双,馆中的其他展品亦广泛涵括了艺术、古董和许多原属于法国王室的珍品。
  倒置金字塔位于卢浮宫西面与之相通的地下购物中心。它整体由玻璃构成,以便使阳光能够照射入内。 
                                  
                                 …36…
 

圣叙尔皮斯教堂

  圣叙尔皮斯教堂位于叙尔皮斯广场帕拉丁路的街角。它有两座塔,整座教堂看上去坚实庞大。左面的塔上,是或许并不醒目的希伯来语铭文“JAHWE”【上帝名字的拼音,有些经书中写作“Jehovah”或“Yahweh”。】。该教堂的规划和大小,都与巴黎圣母院相同。它于1646年始建于一座小教堂的废墟上。由于建设过程中时有中断,它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建筑风格。代表巴黎子午线或叫“玫瑰线”的那条铜线,贯穿教堂的高台。电报的前身即所谓“沙普”(chappe)系统——巴黎与卢昂间的可视信号联络线——就装设在教堂房顶【18世纪末,法国工程师克劳德·沙普向法兰西政府提议,建立塔系统,用旗语在全国遥传信息。这个系统建立后,英国和美国先后效仿。】,并且一直使用到1850年。波德莱尔和萨德侯爵都在这座教堂接受洗礼,而1822年维克多·雨果还在此举办了婚礼。
  让·雅克·奥利维埃创建了圣叙尔皮斯神学院(叙尔皮斯派),他与圣萨克拉芒战团的关系,我在第十章的“秘密团体”一节中曾有详述。这座教堂被认为是该教派的活动中心。当由于路易十四的不断反对,圣萨克拉芒战团的文件被收缴时,据说它们被藏进了圣叙尔皮斯教堂。
  叙尔皮斯教派投身于对神职人员的培训,该派的名称则源于墨洛温家族时代中布尔日的主教叙尔皮修斯。该派人士创建了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城,并于1829年在那里建立了巴西拉圣母大教堂。他们的标记饶有趣味:两个“M”,一个倒置在另一个的上面。
  “天主教现代主义运动”组织的建立是为了培训专家以维护《圣经》阐述的真义。谁知适得其反,“专家们”越是深入研究和发现《圣经》中的各种不一致,他们就越来越失去对经文的信任。最终,教会指控他们为“共济会分子”。“现代主义运动”的总部就是圣叙尔皮斯教堂。 
                                  
                                 …37…
 

阿克索街

  这条街从苏尔梅兰路的39段开始,到赛鲁里埃大道67段终止。它穿越巴黎市的第19区和第20区。16号和36号之间没有建筑物;《达·芬奇密码》中的“苏黎世存托银行”坐落的24号根本就不存在。世上也没有这样一家银行,尽管出版社“兰登书屋”假造了网址:wwwdepositorybankofzurichcom。 
                                  
                                 …38…
 

威利特堡

  《达·芬奇密码》中的雷·提彬居住的城堡,距离凡尔赛宫附近的巴黎西北部35公里。它是,约在1668年,建筑师弗朗索瓦·芒萨尔为奥弗提伯爵——路易十四的威尼斯大使让·迪埃尔设计的,大约在1696年,由他的侄子儒勒·阿尔杜安·芒萨尔建成。它是法国最为重要的城堡之一,现在作为会议、讲座、旅游、婚礼和其他特殊活动的场所。它有11个房间。还有185英亩的土地,其中有两个长方形的湖。凡尔赛宫与威利特堡在同一时间设计。 
                                  
                                 …39…
 

罗斯林教堂

  正如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一书中指出的那样,罗斯林教堂的绰称是“密码大教堂”。在某些情形下,它还被叫做“石雕挂幔”或“石景花园”。所有这些称呼,都比它的“基督教”本名“圣马太同道联修教堂”更加生动诱人。该头衔指明,它是一处圣公会式的全功能礼拜场所。那些绰称却相当正确地表露,罗斯林教堂隐藏着某种远超其他基督教设施所有的信息。事实上,研究《圣经》和《死海古卷》的权威学者、菲利普·戴维斯曾说过,除掉19世纪的增改之外,这座建筑里没有半点基督教的东西。他得出的结论是,建造它是为
  隐匿一桩中世纪的秘密。因为跟共济会创建的相互关联,它在爱丁堡又被称作“共济会第一团所”。它坐落在爱丁堡附近、埃斯克谷上的罗斯林村,数英里外就是圣殿骑士教团最早的活动中心所在地——巴兰特拉多克,意为“武士之家”。
  在《达·芬奇密码》中,罗伯特·兰登告诉索菲·奈芙“罗斯林”意为“玫瑰线”,但也有其他的解释。某些人说“罗斯林”是苏格兰北部的盖尔语,意为“逐辈传承的古老知识”,另有人把“罗斯林”拆为凯尔特语中的“罗斯”——岬地,和“林”——瀑布。或许更有趣味的译文是“从天而降的石头”——隐含着共济会、炼金修法派和路西弗(魔王撒旦的别名)教的意味。乏味透顶的诠释,大概要数《卡赛尔苏格兰名称字典》给该词所下的定义:水塘边的泥沼。
  罗斯林教堂是为奥尔科尼的王公——威廉·圣卡莱尔建造的,而完工者显然是他的儿子奥立佛。圣卡莱尔(SaintClair,当今缩合为“辛卡莱尔”)源自拉丁“SanctusClaris”,意为“神圣之光”。经剑桥大学地质研究所长杰克·米勒博士确认,建筑石料与在耶路撒冷找到的完全相同。恰似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中指出、而《希兰钥匙》【该书1998年在欧洲发行后,引起巨大的学术震荡。两位作者都是共济会员,论述上至埃及法老下到耶稣密卷,证明共济会才保持了正宗耶路撒冷教会的礼仪传统。希兰即前注中领建所罗门圣殿的神匠。】一书的作者克里斯多夫·奈特和罗伯特·洛玛斯又证明的那样,罗斯林教堂的平面图与所罗门圣殿几乎等同。尺寸过大的西墙,尤能使人想到希律王圣殿【所罗门圣殿于公元前586年毁于巴比伦人手中。前538年,回归故土的犹太人在废墟上重建“第二圣殿”。公元前20年,经希律王改修后以其名称谓。公元70年遭罗马人焚烧,今日所余只有一面西墙,俗称“泣墙”。】。所罗门圣殿前的波亚兹和雅克因【传说中神匠希兰亲手雕做的两根殿柱。】两根圆形雕柱,也以完全相同的位置竖立在罗斯林教堂门前。更有甚者,天棚悬挂着边缘饰有凸点的巨大辛卡莱尔十字架,它指在地面上的位置,与耶路撒冷所罗门圣殿中保藏“万圣之圣”【保藏犹太教“约柜”的殿内密室。】的地点恰好相应。
  当圣殿骑士们中世纪在欧洲四处建立大教堂时,曾将石工雕匠招纳入圣殿骑士教团的基层。圣殿骑士教团的势力消亡后,这些石匠在欧洲大陆仍旧遵奉往日的礼教习俗。圣卡莱尔建造罗斯林教堂,没用本地苏格兰工匠,而是从欧洲招雇这些前圣殿骑士教团的石匠。正是在这种形式下,诞生了“苏格兰教礼自由工匠会”,而从那时起直到如今,圣卡莱尔家族成为该会的世袭赞护者和大师。
  圣卡莱尔的祖先出自诺曼底,自公元10世纪起就是欧洲最具影响的家族之一。他们最早威胁到的,好像是1124—1153年间在位的苏格兰王戴维一世的裔传。1057年,苏格兰王马尔科姆三世(即那位“大头马尔科姆”)将罗斯林赐为圣卡莱尔家族的伯爵封地。圣卡莱尔家族的玛丽,嫁给了郇山隐修会的第一位大师——让·德·吉索尔。我们知道,郇山隐修会组建于与其相关的圣殿骑士教团。距今最近的一位大师,无疑又是自称为圣卡莱尔后裔的皮埃尔·普兰塔得。《达·芬奇密码》写道,罗伯特和索菲被一连串的线索引至罗斯林教堂,在那里他们找到了索菲长期失散的母亲和兄弟,而此前的知闻始终让她认为他们已经死去。索菲还发现她们是圣卡莱尔家族的成员,即礼拜堂的世袭守护者。
  罗斯林教堂内的墙壁和天顶上,布满了共济会、圣殿骑士、犹太教和基督教式的雕绘符号,加上几处伊斯兰母题创作。虽然数量丰富的雕塑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却各有其理,并与旁边的符形紧密相关。《达·芬奇密码》的读者们可以回想,罗伯特在罗斯林教堂里见到多得让人目不暇接的符号时,那副如醉如痴的模样。就在此地,罗伯特和索菲发现了指示所罗门王六角星国玺所在的密码——在丹·布朗的笔下,六角星形代表着酒杯和矛刃,即圣杯符形中男女两性能量的结合。
  进门时,迎接你的是异教“绿人”或称“绿色杰克”的塑像。你会注意到,它那双虚朦怪异、空洞可怖的眼睛,令人心寒胆颤地追视你在堂中的行程。据说若从总体观察,这座塑像要比周围的石制品年代久远;还有人说,给他拍照即便不是全无可能,也属难事一件。
  学徒之柱是教堂中最为摄神夺目之处,也曾有人推断圣杯就藏在柱内。不过,托尼·伍德和格莱哥·米尔斯使用地层扫描雷达探测,并未发现其中藏有任何物品。更有可能的是,柱上雕刻的本身组合成密码,传递着有关圣杯的一段秘情。依照图码,这段秘密就会由圣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