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达芬奇解码-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中达到了顶点。可能是出自英法两国之间无法消除的敌意,亨利二世和他的随从们跑到树荫中躲避烈日,留下法国将士去承受那无情的灼烤。超乎忍耐之际,可能又遭到英方讥言诮语的侮辱,兵多势众的法国一方发起攻击,英国方面则退守吉索尔斯城。逞雄好斗的腓力令人砍倒榆树,带着满腔怒气回师巴黎,声言永远不再参演这种伐木之剧。
  另一种说法是腓力告诉亨利他要砍倒榆树。亨利闻言大怒,将铁箍装在树上来加固树体。法国人发起攻击,亨利之子——狮心王理查和他的人马保护树木,但伤亡惨重。法国人战胜后将树砍倒。
  两种陈述可能都是道听途说的故事,与实际发生全然不符。但看来就在这一历史时刻,圣山教团与圣殿骑士们开始分道扬镳。教团立志继续效忠墨洛温的后代,并从此得名“郇山隐修会”;圣殿骑士们相与联手的却是苏格兰王族血脉之一的斯图亚特家族——墨洛温家族的一个旁支。后日流亡寄居法国的斯图亚特子孙,全心投入共济会的活动并建立了“苏格兰礼圣派”,其中的等级比共济会下的其他组织都多,并致力传授苏格兰特色的玄秘学识。
  法国奥尔良收藏的史料记载,郇山隐修会的成员行为不端,各种伤风败俗的举动使教皇和法王路易十四感到恼火。时至1619年,失去耐心的当局强迫郇山隐修会从他们奥尔良圣参孙的居所中迁离。这倒说明,圣参孙是个无足轻重的据点,隐修会的主体行动正冲击着其他地域。
  路易十四一方惹怒隐修会的举动,是他给法国划定一条新的国家子午线,按天文学者卡西尼的计算,它穿过巴黎天文观测台。丹·布朗提及“玫瑰线”(应该是原始、古老的子午线)穿过圣叙尔皮斯教堂。《赤龙》与其他“隐修会文卷”坚持认为,这条南北坐标的古老子午线穿越数座法国的“玄修派”教堂,包括巴黎的圣叙尔皮斯教堂、罗德兹的玫瑰圣女大教堂、加尔卡松的圣文森特教堂和布尔日的圣斯蒂芬教堂。至关紧要的是,它还穿越莱纳堡教堂——其名字衍生于一个凯尔特部落的名称“莱蒂”,而该部落将玫瑰子午线尊为神圣。路易十四用一条世俗的新线来代替这些浪漫色彩和宗教涵义,其意图是要便利商贸活动。【记载还表明,当英国的格林威治作为国际子午线后,美国首府华盛顿的子午线也经过修改。首府街是华盛顿目前的南北坐标子午线。变动前,“0度子午线”重合于16街,该街上可以看到苏格兰礼圣派的殿宇和其他玄秘派教堂和纪念碑。——作者注】 
                                  
                                 …12…
 

与诺斯特拉达穆斯的牵连

  在16世纪,洛兰与吉斯家族多次企图夺取当时掌握在瓦卢瓦家族手中的法兰西王位。《圣血和圣杯》暗示,他们的举动得到了郇山隐修会的呼应配合。1563年,成功在即的弗朗西瓦·吉斯【洛兰家族二支公爵,身经百战面留伤疤,绰称“疤面人”。1562年参加天主教势力对新教作战,翌年遭新教徒枪击,重伤不治。】遭到暗杀。但这并没有使他们踌躇,而到那个世纪末,瓦卢瓦家族已经消失。吉斯家族也由于长期争斗而损失惨重,已经无法实现他们的抱负。
  吉斯与洛兰家族的协助者之一,被疑为是诺斯特拉达穆斯。由于他担任的法国宫廷星象司仪是向这两个家族通报有关国事的理想职位,他可能充当过他们的间谍。另外的说法是,诺斯特拉达穆斯的文章并非世人公认的先知预言,而是揭示郇山隐修会秘密计划的复杂密码。
  诺斯特拉达穆斯的某些预言,所指不是未来,而是当时的往事与状况,尤其与墨洛温家族和圣殿骑士有关。杰拉尔·塞德是一位对卡塔尔教派、圣殿骑士、墨洛温王朝、索尼埃和莱纳堡均有著述的专家,他声称诺斯特拉达穆斯曾在洛兰居住过。据说诺斯特拉达穆斯读到过一本密卷,而他的撰述都基于此书。这本书当时收藏在金谷修道院,而我们在前文中已经了解,那里是郇山隐修会的源生地。
  同是这两个家族,始终不渝地参加了16世纪的宗教动乱、17世纪名为“弗隆德”的法国内战【路易十四执政期间,巴黎议会、贵族阶层与王室间,因苛捐重税和权力分配发生的纠纷,引发的两次暴动和内战。】、18世纪的共济会谋反。他们在郇山隐修会的历史上,也有过卓越的表现。他们接继的是墨洛温家族的血脉,承传于达戈贝特二世和他的儿子斯希思贝尔二世。 
                                  
                                 …13…
 

郇山隐修会的诸位大师

  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一书中提供的大师名单,最早出现于《秘密档案》。名单中包括了那些被惯常认为是秘密组织的参加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与莱纳堡和斯特内这些地方有关联,许多人还与位高势重的洛兰家族有着多种多样的瓜葛。
  另一方面,个别人在其他领域中享有赫赫声名,但到这份名单里却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共同具备的一点是,全都具有异于正统的宗教信仰。白金特、雷伊和林肯三人得出结论说,
  郇山隐修会大师的头衔必须由墨洛温家族的血脉传承,而只有无法找到相宜人选时,才聘用族外人接替职位。这就解释了,列昂纳多·达·芬奇、艾撒克·牛顿和让·科克托会单上有名。
  有件“巧合”之事关系到科克托。1188年的“砍伐榆树”事件后,郇山隐修会的第一位大师是让·德·吉索尔。从那时起,每位郇山隐修会的男性大师都取名“让”(Jean),四位扮演大师角色的女性则取名“冉娜”(Jeanne)。然而,郇山隐修会的文卷中却把吉索尔称作“让二世”,而不是“让一世”,这让人怀疑“让一世”可能是“施洗者约翰”、“使徒约翰”(第四卷福音书中“受人爱戴的约翰”)或“灵知者约翰”,即《启示录》的作者。施洗者约翰预言了“弥赛亚”的降临——一位将击败罗马侵略者的佼佼王者。施洗者约翰极大地威胁了加利利的罗马希律王【罗马扶植的希律王,死后的国土为四个儿子均分。按圣经旧约中说,希律王是满足女儿之请,砍下狱中施洗者约翰的头颅。】,因而被他处以极刑。实际上,耶稣基督是施洗者约翰的门徒。基督教学者们难以解释耶稣基督会俨然屈居施洗者约翰之下,而一些异教徒多年来则一直声称真正的“基督”应该是约翰而并非耶稣。这些人名为“约翰至尊教徒”。
  根据《秘密档案》,让·科克托是“让二十三世”,因为他是执掌大师职位的第23位男性。教皇庇护十二世于1959年离世时,科克托仍任隐修会大师。由红衣大主教升任的新教皇玖塞佩·兰卡里(GiuseppeRoncalli),选用“约翰二十三世”为他的教号而引起轩然大波。15世纪与教皇抗衡、自封自立的“反教皇”【14…15世纪间,罗马天主教廷出现的“大分裂”,几次出现与梵蒂冈相对立的反教皇,著名的两个是克雷芒七世和约翰二十三世。】,所用的是同样头衔。没人能够解释,新教皇为何采纳这一名号。
  1976年出版的一本诗集,其作者被认为是教皇约翰二十三世。无法肯定这些诗篇是否真的为教皇亲手撰写,但前言里却塞进了引人注目的添乱之辞。文中披露,约翰二十三世是“玫瑰十字”成员。如我们在前文所述,1188年郇山隐修会曾将“真宗玫瑰十字”作为隐修会的副名。这可否表明教皇约翰二十三世是郇山隐修会的成员?出身郇山隐修会的约翰二十三世当选,当选的教皇力排众议自称约翰二十三世,这两者间的关系诚然超出了巧合。隐修会大师名单绝不会是伪造的,因为它于1956年藏入法国国家图书馆,而教皇直到1958年才荣登宝座。
  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又为罗马天主教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他转变了天主教对共济会的观点:此前的两百年间,天主教徒被禁止加入共济会。此时禁令被废除。在他1960年6月的教皇信函中,他着重强调过“耶稣的高贵血统”。他说真正替人类赎罪的,是基督承受苦难和流血。因此,耶稣经历的这两方面,其意义远远超过复活或“殉难”本身。有人曾说,这改变了维系基督教信仰的基础。换言之,耶稣并无必要以死来为人类赎罪。这就使得殉难与复活无关紧要。 
                                  
                                 …14…
 

几位传言里的大师

  尼古拉斯·弗莱默尔
  生于1330年,出生地似为法兰西的蓬多瓦兹,1418年卒于巴黎。
  家族谱系与会中其他大师毫无关联的大师中,尼古拉斯·弗莱默尔名列第一。《哈利·波特》的痴迷者们,大概会熟悉他的名字。正是弗莱默尔,跟霍格瓦特魔法学校校长阿不思
  ·邓布利多合作,验炼化铅成金的功力。他身后之名来自生前对魔术的研究,而有些人相信他根本没有死去!据《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所称,他已有665岁。这多少有些道理,因为他生于1330年。他在巴黎靠摹制插图文本和贩书为生,从经手买卖的书籍中自学成才。据说他有天晚上做梦,梦见天使送给他仿佛薄木为页、精铜为皮的一卷书。没等接到天使手里的书,他就已从梦中惊醒。
  然而一切并未收场,从生活中的下个阶段开始,他将面临彻底的改变。
  不久以后,来到书摊的一位顾客急需现金,想卖书换钱。弗莱默尔能认出那本书的铜封面上有些希腊文字,书页似乎是用幼树制成的木片,而不是更为常见的羊皮。看到这本书与梦中所见相同,弗莱默尔赶忙买了下来。他可辨认出那抢眼夺目的书名:《密书,属犹太人亚伯拉罕,那位被上帝之怒遣散入高卢人中之犹太部落的王子、教长、祭司、星象师和圣哲》。
  当时,法国的犹太人已经全被驱逐出境。弗莱默尔知道只有犹太人才能帮他翻译这本书,便誊抄了数页,于1382年带往邻国西班牙。起初运气不佳,见到的犹太人都对他心怀疑惧。他正要准备返回法国时,巧遇一位住在里昂而改奉基督教的犹太人,名叫马埃斯特罗·坎切斯。起初坎切斯也有怀疑,弗莱默尔告诉他书的作者是他熟知的亚伯拉罕才改变了事态。他译出了那几页内容,但没有去法国翻译余下部分,既是因为害怕受到迫害,又因年老不宜远行。仅在弄懂这寥寥数页之后,据说弗莱默尔便于1月17日中午成功地进行了炼金操作。很快他就富甲一方,并捐赠大量财物来建立教堂、医院之类的慈善机构。
  勒内·德安茹
  1409年1月16日生于法兰西的昂热,1480年7月10日卒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
  勒内·德安茹,另一个为人所知的称号为“贤王勒内”。他的众多头衔中,最常见的是“耶路撒冷国王”。他的生活多姿多彩;作为骑士阶层信条规范的创立人之一,他的道德观念却有悖于我们通常对高尚行为的理解。1431年他在布涅维尔被俘,落到勃艮第公爵“君子腓力”手中。1432年,他把两个儿子约翰和路易交作人质后方获假释。
  他10岁那年就成为隐修会的大师,根据《秘密档案》这并非出乎寻常。后来他又加入其他的几个教团,包括曾因某些行为引起教皇不快的新月教团。勒内使用洛兰的十字架当作他个人的象征其王族出身的标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戴高乐领导的法兰西自由战线就使用了这种十字。使用这种标记的,还有布雍的戈弗雷和圣殿骑士团。
  勒内对文艺复兴的降临发生过重要作用;他的女儿中,有一位嫁给了英格兰王亨利六世。他看来还与圣女贞德有过某种关联,贞德担负的使命是从英格兰手中拯救法兰西。据说,贞德前往西农的道芬宫廷时有勒内同行;奥尔良围城中,他又与她并肩战斗。贞德的骤然成功,如其所愿地保证了孱弱的道芬跻身王位,而这似乎大都出于勒内之母、伊奥兰蒂·德安茹的翻云覆雨。有很多人觉察出当时的境况受人操弄,事件背后活动着秘密组织——显然就是郇山隐修会。
  勒内是诗人,又为自己的文学作品插图阐解。他对各种高深玄秘之学具有浓厚的兴趣。许多画作被归功于他,但有些实际上出于别人之手。画上印有他的家族徽章,作者却可能是宫廷画师。他高度地影响了佛罗伦萨的梅迪奇家族,使该家族为文艺复兴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古典著作即时得到翻译,佛罗伦萨大学又开创了诸多世纪以来教授希腊语文的先例。欧洲的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圣马克图书馆,1444年在佛罗伦萨建立。勒内荐介的主题是阿卡迪亚——在隐修会眼中代表“黄金盛世”的古希腊仙乡胜境;他们相信墨洛温王朝复位之日,这天堂美景便会降临人间。勒内念念不忘某种“地下潜流”的观点,它象征着能加速阿卡迪亚到来之期的异教“地下”活动。这些理念借助当时的文学艺术作品,迅速传遍欧洲。桑德罗·菲立佩比,1445年生于佛罗伦萨,1510年5月17日卒于佛罗伦萨。
  他生于1445年,多为人知的名字是波提切利,即那位对19世纪的“前拉斐尔画派”有过重要影响的画家。在隐修会的名单上,他是第二位与祖谱详载《秘密档案》的那些家族没有亲缘的大师,但他跟其中一些王族关系紧密。他的雇主中包括梅迪奇家族。他对玄秘之学兴趣的一项证明是,最早的塔罗牌之一的设计者,不是他便是他的导师曼特尼亚。他的画作《春》和《维纳斯的诞生》,便基于阿卡迪亚和“地下潜流”等如梦似幻的意念。
  罗伯特·波义耳
  1627年1月25日生于爱尔兰沃特福德郡的里斯莫尔堡,1691年12月31日卒于英格兰的伦敦。
  罗伯特·波义耳是科克公爵的小儿子。他最出名的是进行气泵试验,结果发现一条以他命名的物理定律。年轻的他去过佛罗伦萨,当时那里的艺术和玄秘学界仍处于梅迪奇家族的影响之下。他还在日内瓦待过21个月,研习鬼魔学。查理二世复辟时,他首先加入支持斯图亚特家族的行列。在伦敦生活期间,他的一位客人就是日后的佛罗伦萨统治者——梅迪奇家族的克西莫三世。他的密友之一为艾撒克·牛顿,他教授牛顿的炼金术成为后者终身的爱好。1675—1677年间,他就此题目撰写两篇论文:《水银加金的升温》和《分解黄金的历史综述》。
  艾撒克·牛顿勋爵
  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沃尔索普村,1727年3月20日卒于伦敦。
  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中将牛顿作为重点,当真令人侧目。在21世纪人们的心目中,他主要是位数学家和爱因斯坦之前对理论物理学影响最大的人。能够跻身郇山隐修会最
  高职位,牛顿实属一匹“黑马”。他在剑桥大学接受教育,于1672年选入皇家学会,1703年成为会长。他与尼古拉斯·法第奥·杜叶埃建立了亲密的友情,后者是一位游居欧洲的日内瓦贵族,可能充当着法王路易十四敌对派的间谍。牛顿1699年担任皇家造币局的总监,两年后进入剑桥大学立法委员会。他的另一位挚友让·德萨古里埃,是推动共济会在欧洲迅猛发展的功臣。牛顿本人虽然不是共济会友,却参加了名为“斯波尔丁绅士俱乐部”的协会,亚历山大·蒲柏也是该组织的成员。1689年,他动笔撰著《古王国年鉴修编》。他相信,犹太文化的灵知神悟在毕达哥拉斯那里得到精汇。除了在与波义耳的交往中实验炼金术,他还研究神灵几何与数论。
  查尔斯·诺迪耶
  1780年4月29日生于法兰西的贝桑松,1844年1月27日卒于巴黎。
  与《秘密档案》中记载的隐修会各个贵族家系,诺迪耶既没有血脉亲情,也缺少其他关联。他年轻时作诗嘲讽拿破仑,触怒了当权阶级。1824年他甫至巴黎,便成为为巴黎文学协会引路的领袖之一。该协会当时荣招款待的作家同行里,有在日后浪漫主义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维克多·雨果和阿尔弗雷德·德·缪塞。诺迪耶是位多产作家,在当时以短篇小说著称。1833年法兰西学院接纳他为成员,稳固确立了浪漫主义手法受人尊崇的文学地位。
  维克多·雨果
  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兰西的贝桑松,1885年5月22日卒于巴黎。
  维克多·雨果身兼诗人、文学家和戏剧作家三种身份,在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中名列首位。法兰西之外,他以《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闻名于世。他父亲参加过拿破仑的军队,却同情那些密谋推翻拿破仑的人。维克多·雨果很早就认识诺迪耶,而诺迪耶对哥特式建筑的学识赋予了他创构《巴黎圣母院》背景的灵感。查尔斯·诺迪耶与维克多·雨果在诺迪耶工作的阿森纳尔图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