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一诸风
麻风大烂遍身者
属性:杜仲 蛇床子 明矾 寒水石 硫黄(各二两) 朴硝(五钱)研末。猪油涂
卷一诸风
鹅掌风
属性:香樟木打碎煎汤。每日早晚温洗三次。洗半年愈。又青盐 防风 地骨皮 槐条(
分)煎水屡洗。至妙。又鸽屎白 雄鸡屎共炒研。煎水日日洗之。又青松毛瓦上焙烟起
卷一诸风
鹅掌风癣
属性:蕲艾和侧柏叶煎汤。乘热熏洗。一月愈。又豆腐泔水洗手。一月即愈。
卷一诸风
云头白癜
属性:茄子花擦之瘥。又以花红涂之。永不再发。
卷一诸风
白癜风
属性:青核。桃皮(一个) 硫黄(一枣子大)研匀。日日掺之,取效。又矾石(研) 硫黄(
分。酢和敷之。
卷一诸风
赤白癜风
属性:生姜频擦之。
卷一诸风
紫云风
属性:鳝血涂之。
紫癜风(即汗斑) 硫黄 轻粉 密陀僧 斑蝥(制存性) 樟脑(各等分)共研极细末。
俟出汗时。用老姜蘸擦患处。两三日洗去。即除根。神效。又密陀僧为末。黄瓜蒂擦之
亦效
卷一诸风
白虎风
属性:水牛肉脯(一两炙) 伏龙肝 燕窠土 飞面(各二两) 砒黄(一钱)水丸。摩痛处。
黄即生砒)
卷一诸风
疡风
属性:茵陈蒿两握。水一斗五升。煮七升。先以皂角汤洗后。以此汤洗。如冷更作。隔日
不然恐痛。
卷一诸风
鸡爪风
属性:线鸡屎 花椒 枯矾煎。冷洗。
卷一诸风
鬼箭风
属性:堆花烧酒搽患处。用手拍。见青色即愈。又野苎麻川南星同捣敷。又以桃叶乱发为
擦之。又山栀子 桃枝 飞面为饼。贴患处。熨斗熨之。
卷一诸风
鹤膝风
属性:商陆草取叶。入盐少许。捣敷患处。自愈。又甘菊花 陈艾叶作护膝。常带之。可
湿病。
卷一瘾疹
风痹瘾疹
属性:蛇床子(二升) 防风(三两) 生蒺藜(二斤) 三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渍
日四五度。又白术(三两) 戎盐(五钱) 黄连 黄芩 川芎 细辛 莽草 茵芋(
矾石(五钱)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洗之。日三度。又取枳实以醋渍令
热。适寒温用。熨上即消。
卷一瘾疹
瘾疹百疗不瘥
属性:景天(亦名慎火草一斤)捣绞取汁。涂上热炙。手摩之再三。即瘥。
卷一瘾疹
瘾疹简便方
属性:锻石和酱水涂之瘥。又芒硝水涂之。
卷一痰疾
急救中痰
属性:此症似乎中风。惟见口眼斜闭。喉内有声。用细辛末吹入鼻内。得嚏即苏。切不
灌之。不救。亦不可使闻姜气。又以小便对口射之。
卷一痰疾
痰厥死
属性:巴豆捣烂。绵纸包。压取板油作燃。烧烟熏鼻中片刻。吐出痰血即愈。又生半夏末
大。吹两鼻中。
卷一痰疾
中痰厥
属性:生附子 蒜头醋煮。捣成饼。贴涌泉穴(即足心)。若口渴不可便饮茶。(中寒中风
贴)
卷一痰疾
积痰
属性:顶大葱白头(二三十个)。略捣烂入锅内炒热。俟微温。涂于胸坎。不久积痰自出。
卷一痰疾
痰塞
属性:皂角(一斤) 生甘草(一两) 党参(五钱) 百草霜(三钱) 陈酒熬膏。临用加姜汁调
颈。名黑龙膏。
卷一痰疾
痰热
属性:延胡索( 二钱) 牙皂(十四枚) 青黛(六分) 麝香(一分) 清水为锭。名青金锭。
治中风惊风乳蛾等症)临用水磨滴鼻。凡痰热皆可磨涂心口。
卷一痰疾
化痰
属性:巴豆(一粒) 研成粉。帛包。每日嗅数次。
卷一痰疾
痰火
属性:牛黄 朱砂(各一分) 冰片(五厘) 麝香(三厘)将虾蟆取胆。和前四味为末碾细。
尖刺破点药。其痰实时下行。妙。
卷一痰疾
诸痫
属性:鸭舌胆矾 存性为末。每发时用一钱。以笔管吹入鼻内。涎出即愈。
卷一
黄胆
属性:(附黄肿黑疸)
卷一黄胆
黄胆
属性:身黄如金。或兼肿胀呕吐。或眼目亦黄。急用薄草纸以笔管卷如爆竹样。将一头以纸
紧。用黄蜡(以铜器熔化)将纸筒四围浇匀。不可使蜡入筒内。令病患仰卧。将蜡筒罩肚脐
(以封过一头向下)再用灰面作圈。护住筒根。勿令倒下。勿令泄气。筒头上点火。烧至筒
根面圈处。取出另换一筒再烧。看脐中有黄水如鸡蛋黄者取出。轻者烧七八筒。重者数十筒
。日烧二次。总以取尽黄水为度。有患此者。身如金色。遍身肿胀。饮食入口即吐。百药不
效。照此治之。三日全愈。真仙方也。(按此症有阴黄阳黄之分此治阴黄最妙)又苦丁香为细
末。搐鼻内。一时鼻出黄水。水尽即止。三日后再搐一次。全愈。(搐时分男左女右并治黑
疸)又青背鲫鱼(一尾)全用。加砂仁(一两) 洋糖(一撮)捣烂。入蚌壳内。覆脐上。一夜见效。
又雄鲫鱼(一尾去头骨止用背上肉两块) 胡椒(每岁一粒至十粒止研细) 麝香(三分)右二
舂。恐粘染KT 上。将蛤蜊壳填满。合病患脐上。用绢缚紧。
一日夜即愈。又鲜虎掌草(即天南星叶)捣烂。放茶钟内。平口扣在脐上一寸许。汗巾缚住
泡。用银针从下面刺破。渐渐流出黄水。水尽自愈。如无鲜草
卷一黄胆
黄胆肿满
属性:苦葫芦瓤如大枣许。以童便(二合)浸一时。取酸枣大二块。纳两鼻中。深吸气。
黄胆阴黄。及身面浮肿。甜瓜蒂 丁香 赤小豆(各七枚)为末。吹豆许入鼻。少时黄水流出
卷一黄胆
热病发黄
属性:甜瓜蒂为末。以大豆许搐入鼻中轻则半日。重则一日。流出黄水。隔一日再吹。
湿热发黄(或因失饥过饱或原素有湿热汗出浴身而成者)生姜时时周身擦之。其黄自退。或加茵陈蒿尤妙。
卷一黄胆
遍身黄肿
属性:握新鲜百条根(一名野天门冬)洗捣敷脐上。再以糯米饭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软
用帛包住。一二日后。口内作酒气。则水从小便出。肿自消。(黄胆眼黄不肿黄肿
如故湿热未甚多虫与食积所致)又烧酒调白芥子末(二钱)摊贴小腹上。起泡为度。
黑疸 明矾 滑石 大麦芽(各等分)研敷。
卷一
劳伤
属性:治一切虚劳咳嗽。吐血。烧热等症。但脉息有神。无不应效。箭头砂(一两)明雄黄(五
钱)共
用布
碗。
调养一月。百无一失。不可服别药。以免误事。
卷一劳伤
太乙真人熏脐法
属性:通治劳伤失血。及阴虚。遗精。白浊。阳痿。精神倦怠。痰火。妇人赤白
症。 麝香 龙骨 虎骨 蛇骨 附子 木香 丁香 乳香 没药 雄黄 朱
夜明砂 胡椒 小茴香 青盐 两头尖(各等分)以麝填脐眼。荞麦圈脐外。填
灸之。汗出病已。慎风寒。戒油腻生冷酒色等。如畏灸者。可加艾和药装袋铺
之。逼药气入肚。但令温暖即止。亦有效。
卷一劳伤
济众熏脐法
属性:川乌 没药 乳香 雄鼠屎 续断(各二钱) 麝香(一分)食饱后。灸如前法。
反泄真气。每年中秋行一次。隔两日一灸。灸至脐内作声。大便下涎物为止。只服
白粥。黄酒助力。
治劳病患未全虚者。水灸法。白鸽粪 净灵脂 白芥末(各五钱) 生甘草末(二钱) 加
大蒜
药末
尾闾
竭力
卷一劳伤
验痨虫法
属性:用乳香烧烟熏病患手背。男左女右。以绸帕盖手掌心良久。有毛从掌中出
红者难治。黑者不治。无毛者即无痨虫。
卷一劳伤
灸痨虫法
属性:用湿纸条贴背脊上。先干者即痨虫处。以墨点记。用老蒜切片粘贴。以艾一团放蒜片上
烧
埋
卷一劳伤
治痨虫法
属性:凤仙根蘸潮脑擦背。或加姜桂同捣擦。又雄精 朱砂 硫黄(去沙泥各一钱) 麝
分)各研极细末。磁罐收藏。以顶好烧酒和匀。用独头大蒜。去蒂蘸药。从尾闾脊骨。
逐节擦上。如有肿处。或极痛之处。即系痨虫所在。须于肿痛处。多擦数次。其虫自灭。
拘新久一切痨病皆能除根。如病重者。须泽天医吉日。总以午时擦之为妙。端午日更佳。
戊日巳日除日。此药能开背后三重关窍。即虚怯疰夏之人。于端午擦之。亦能神清气爽。经
络流通。大有裨益。此方传自海外。屡试神效。又八月朔日。早收百草头上露水。点膏肓穴
。(在背上第四节骨左右两旁各三寸)最为神验。
卷一劳伤
传尸痨
属性:熬商陆根。囊盛熨。或佩麝香安息香。再用甘松 元参 炭屑 加白蜜。和丸常烧
以辟虫。免传染。
卷一
诸血
属性:(凡鼻舌诸衄皆分载各本门须参看)
卷一诸血
吐血不止
属性:好酒(四斤)炖滚,浸两足即止。又用藕汁或鸡子清磨墨。涂胸口。韭菜汁亦可磨
尤宜。
卷一诸血
一切失血眩晕
属性:生地塞耳鼻。
卷一诸血
九窍出血
属性:新汲水洗足。即止。又小蓟 百草霜 香附 蒲黄(炒)擦牙。并掺出血处。 又石榴花
揉塞之。效。用叶亦可。
卷一诸血
口鼻出血不止
属性:用陈年尿壶。火上烘热。向鼻熏之。立止如神。亦治耳鼻流血不止。
卷一诸血
毛孔出血不止
属性:猪瘦肉一浓片。贴之即止。猪皮亦可。又草纸烧灰候冷。敷之亦止。
卷一诸血
肌衄
属性:朱砂 寒水石 麝香研细末扑。又煮酒坛纸。揉碎如杨花摊之立止。
瘀血在胸。不能饮食。炙肉令香。置口边引出KT 瘀。而上胸自开。名骗通法。
卷一
诸汗
属性:自汗(常出者为自汗)郁金研末。临卧时蜜调涂两乳上。即止。或用津涂。又何首乌末。
津涎
五倍
卷一诸汗
自汗不止
属性:粳米粉绢包。频频
研末。绢袋扑之。又牡
粉汗。汗止忌猪肉。盗汗(睡中出者为盗汗)五倍子研末。用人乳调。蒸熟。丸如龙眼大。每
用一丸。贴脐上。外
倍子(焙)研细末。以
男唾。调浓糊填脐中
卷一诸汗
阴汗肾虚阳衰者
属性:蛇床子(酒炒) 白矾 陈酱(各等分) 煎汤洗之。
卷一诸汗
血汗
属性:发灰扑。又郁李仁研。生梨汁调敷。
治一切虚汗。盗汗。自汗。及漏风等。汗泄不止。诸叶不效者。麻黄根 白术 本 牡
蛎龙骨(各五钱) 糯米粉(二两) 冰片(五分)共研细末扑之。
误用麻黄。汗出不止。将病患头发浸水。并用上扑法。
卷一疟疾
治疟方
属性:牛皮胶(二两) 熬化。加生姜(三两) 捣极烂搅匀。熬成膏听用。于病发之先一时
皂荚水洗净背脊。拭干。再以生姜一大块揉擦极热。用宽长细布一大块。将膏摊上贴之
衣领处贴起)并敷两膝盖。过一二日即痊愈。愈后五日。方将膏药揭去。极效。又用草
手中指顶尖处。量至中指根处为止。将草摘断。即用此草。从根量至掌。再从掌量至腕
烂。敷于墨点处。用核桃壳盖上。以布扎紧。一个时辰即去
效。 又胡椒 硫黄(各二厘)研末。糁膏药上。贴背脊之正对肚脐眼处。过期即愈。
黄制附子 真潮脑(各等分) 为细末。于疟未发前一时。以棉花少许。包裹药末三
鼻孔中。男左女右。塞药后勿食汤水。睡过此时即愈。重者根据法塞二次。小儿量为减
巴豆(二十粒) 南星(一个) 白面(少许) 水调捻饼。用膏药贴额上。及洒地金钱
遍地金钱亦名破铜钱又名满天星)清早塞两鼻孔中。各一丸。虽三日一发之疟。可以
又桃头(七个向天者) 独头蒜(七个) 胡椒(四十九粒) 五家棕尖。五月五日午时。
丸。雄黄为衣。扎肚脐内。一周时即愈。 又常山 草果 丁香(少许)用上好酒半
煎数滚。盛钟内。热熏鼻孔即愈。 又老生姜(四两) 捣烂。于未发先一时。敷膝上
女右。用油纸蓝布包裹紧扎好。勿令汁流出。立效。 又斑蝥(一个)用膏药贴于印堂
一日贴。一周时即效。 又马齿苋捣。扎手寸口。男左女右。又三次之后。临发前一
鱼醒草一握捣烂。绢包周身摩擦。得睡有汗即愈。 又桃仁(半片)放内关穴上将独头
烂罨之。缚住。男左女右。即止。 又蛇蜕塞两耳。即愈。 又生黄丹(五钱) 生白
钱) 胡椒(一钱五分为末) 麝香(五厘) 共研末。临发时对日坐定。将好米醋调药
左女右。缚手心。外加绢帕紧扎。待药力热方行。出汗为度。如无太阳。脚下用火。
料。能治三人。年老身弱。怕服药者用之。 又当归 川芎 防风 甘草 陈皮 苍
仲槟榔 草果 半夏 常山 荆芥 知母(各一钱) 真乌梅(五钱烧熟打碎)将药共放
内。炒热。于未发时。用稀布包裹。捆扎脐上。脐内先以药末三分填满。其发必轻。再炒
捆。无有不效。间日疟更效。轻则一服。重则两服。年老人不肯服药者。用此尤妙。 又
贝母(一片)放膏药上。男左女右。贴大膀湾软处。不与人知。立愈。 又常山 草果 川乌
草乌 陈皮 甘草(各一钱) 将绢袋盛之。闻于鼻间。即止。(只闻香气不可煎食) 又绿
矾少许。掺棉花上扎紧。男左女右。塞鼻内。 又桂心(一分) 麝香(三厘) 川椒(七粒)
雄黄(七厘)共研极细末。纳脐中。外以膏药贴之。虚寒疟更效。孕妇忌贴。 又大枣肉(两
个去皮核) 斑蝥(两个焙研)同研匀。加熟猪油(少许)捣成饼子。指头大贴在两眉中间印堂
上。一周时即止。胎疟忌贴。
卷一疟疾
隔日疟方
属性:旱莲草(研碎)如黄豆大。以紫苏叶裹之。男左女右。塞鼻孔内。半日即出涕泪。
愈。重者渐次而愈。或照以上各方治之。
卷一疟疾
治疟发汗法
属性:柴胡(一握)捣烂。绢包擦周身。得睡有微汗解。 又柴胡 当归 知母 穿山
分)煎汤。新棉花或布蘸熨背。
卷一疟疾
疟疾胁痛
属性:青皮炒熨痛处。
卷一疟疾
疟疾化痰
属性:姜汁 贝母 半夏为丸。擦胸背。
卷一疟疾
久疟成痞(胸胁高起者是又名疟母)
属性:毛脚芹菜 大蒜 银朱同捣烂。涂患处。以油纸盖上扎
出。其块自消。 又大蒜(一个晒干研细末)朴硝(三钱研末)独头蒜共捶融成膏。贴自消。 又
独头蒜(一个) 黄丹(一钱) 番木鳖(焙为末五分)共捣成
即去之。内自消矣。
卷一疟疾
小儿久疟不愈
属性:赭石(三钱烧红醋淬) 朱砂(五分) 砒霜(一豆大)各药用纸包七层。水浸湿
末。加麝香(五厘)香油调搽鼻尖。眉心。及手足心。神效。
卷一疟疾
久疟人虚
属性:嗅甜肉桂。或塞鼻。则寒自退。热自轻。神爽气清。思食而愈。
卷一疟疾
截疟方
属性:叩头虫(一个)安眉心。虫头向上。膏药盖住。过时自愈。 又名贴脐截疟丸。胡椒
精(各等分)研末。将饭研烂为丸。如桐子大。外以朱砂为衣。将一丸放在脐中。外用膏
上。疟即止。神验。
卷一疟疾
禳疟法
属性:用红纸包米一撮。茶叶一撮。铜钱三十文。包时断不可令人见。亦不可令人知。包
次日于清晨出门。直走所向之方。不可回头。暗抛路旁。亦忌人见。抛后 头直走。不
顾。由别路归家。其病如脱。 又未发前。抱大雄鸡一只。着怀中。时时惊动。令作大
无不瘥。
卷一瘟疫
辟瘟方
属性:名太乙流金散。 雄黄(三两) 雌黄(六两) 矾石 鬼箭羽(各一两五钱) 羚羊角
二两) 上五味治下筛。三角绛囊盛一两。带心前。并挂门户上。若逢大疫之年。以月旦
布。裹一刀圭。中庭烧之。瘟病患亦用此烧熏之。 又名雄黄散。 雄黄(五两) 朱砂
蒲鬼臼(各二两) 上四味。捣筛末。以涂五心。额上。鼻。人中及耳门。 又马骨一块
装红布小袋内。佩带身旁。男左女右。 又向东桃枝煎汤。日浴二次。自然不染。 又黑
一撮。暗投水缸。忌人见。 又贯众(一个) 白矾(一块)放水缸内。亦效。 又艾炷密熏
床四角。不令人知。 又苍术为君(倍用) 羌活 独活 白芷 香附 大黄 甘松 山柰
箭雄黄(各等分) 为末。同糊丸。如弹子大。黄丹为衣。晒干焚之。 又苍术 雄黄
参桔梗 白术 川芎 白芷 藜芦 菖蒲
荑(各三钱)以上俱用生料。晒干研末烧熏。可
两切片)共烧烟熏。可免瘟气。 又苍术(末)
时疫传染。 又凡入病家。用香油调雄黄苍术
饮雄黄酒一杯。决无传染。 又雄黄研细末。
真神方也。
卷一瘟疫
治瘟方
属性:凡闻病患汗气。入鼻透脑。即散布经络。初觉头疼。即用芥菜子研末。温水调填肚
隔布一二层。上以壶盛热水熨之。至汗出而愈。 又苍术 良姜 枯矾(各等分)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