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昭德左右思量,又答道,“尚有昌幸和高虎可用。”竹中重治想了想道,“真田大人虽然忠义,可武胜于文,他用人用兵多考虑胜负,不顾及人心,所以多实效却无立本,用此人不能为道德楷模。至于藤堂大人。。。此人日久必为辅弼之重臣,奈何现在尚年轻,功利心过重,只怕突然委以重任,会让他剑走偏锋,伤人同时伤己,大哥需再磨练!”听竹中重治连续否决所有人,孟昭德不免心慌了,忙颤声道,“若真如此,二弟,你之后我岂不是不能带兵远征了?”
竹中重治摇摇头道,“也非如此,大哥,我之后有一人可做过渡之选,然后当则一道德楷模,政务高手,且治兵有方之人,从速接替。”孟昭德忙问道,“不知是哪位家臣?”竹中重治笑笑道,“大哥莫急,我先说一琐事,这之前我对他的印象就是中规中矩,不出意外,也没有惊喜。然而有一次,大哥在外征伐,他回来催促粮草,正好有一批到了,他就帮着运走,后来属下报我,说此人运粮,只出了三车,剩下二十七车,用平乘改为满乘(一车拉一百石增为一百五十石),空出十五车未动,自己也没走。我就出城查看,见他和身边人说道‘今番运粮,要深入敌境,正赶上大雪封山难行,必有贼兵拦路抢之,若我们用少量粮车不掩行迹从小路诱之,而丰满之车改行大路,则一能诱惑更多饥饿的贼兵擅离职守来截粮,二让他们以为咱们粮草也匮乏,轻敌冒进,则不日可大胜,剩下十五车空的,我再等等,接到信后,竹中大人一定会下令送美酒赏赐前军,我就等着送酒好了’,我当时不信,最后果然大哥你大胜贼兵,这十五车刚好拿来送酒,若非如此,您的军令我还一时真找不到空闲的车辆!”
孟昭德听罢赞叹道,“如此说来,此人观察入微,深明人心,是个洞察大局的好手啊!”竹中重治点点头道,“我也如此认为,大哥,此人是谁你还猜不到么,每每掌管军需的,正是增田大人啊!”孟昭德一愣,大声说道,“真看不出来,是长盛啊,他平日笑容可掬,对谁也温柔有礼,原来胸中还有如此见解。”竹中重治接着说道,“说的是,增田大人确实善于韬晦,不争不抢,只在自己的范围内把事情做好做细,这样的人足以处置我死后的纷乱和变异,有常人所不及的细活抽乱麻的本事和耐心,不过不能长久,因为增田大人性格柔弱,非铁腕人才,大哥如要夺取天下,必须有一名文武全才,既能治国爱民,又能在不伤国本的情况下全力辅助大哥远征的人才!”孟昭德听罢苦笑一声道,“说来容易,我听闻秀吉大人身边有一位黑田官兵卫,是个文武全才,可也就这一位,哪还能多多益善呢!”
竹中重治听到此,犹豫了片刻,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说道,“大哥,半兵卫今日见到大哥,精神好了甚多,可也知道是最后片刻,若在往常,我必不让大哥去受此委屈,可今日已经不说不行了,半兵卫知道一位人选,乃取天下,治天下的全才,若大哥得此人,天下可定!”孟昭德听罢大喜,忙问道,“果真如此,莫非半兵卫宽慰我之词,此人比你如何?”竹中重治苦笑道,“若说此人,当可令天下自恃有才之人汗颜,半兵卫无能,尚不足此人举手投足之光芒啊!”孟昭德一听,立刻不信了,他晒笑道,“怎有如此之人,二弟是宽慰大哥了,我当不信!”竹中重治叹口气道,“武士皆有自尊,半兵卫若非临终善言,也不愿示弱于人,可此人真的天纵奇才,神鬼之道,古今之事,就是未来大势也不在话下,当年三国诸葛丞相,也只怕和其伯仲之间!”孟昭德这才渐渐相信,忙问道,“那为何半兵卫往日不予我推荐此人。”竹中重治答道,“因为他漂泊不定,居无定所,近日才到上野国教书,我和他久有书信往来,也劝过他几次,可他独愿明哲保身,等待明主,不愿轻易入仕,我才没有提起,而且此人对无才之人傲慢无礼,就是对有才之人也极尽挖苦之能事,实在是一身抱负没有施展之地的委屈,可外人看他就是心胸狭窄,尖酸刻薄,我怕大哥看轻他,也不敢举荐。”
孟昭德听罢笑笑道,“这就是二弟不对了,若真有本事,当一览众山小的,我不怪他,而且我之气量,虽不能比古时圣贤,也不至于让人骂几句就退缩,却不知此人是谁?”竹中重治于是缓缓说道,“大哥可听我细说,在平安时代中期,因为公家无能,天下苦楚不已,怨灵大肆作乱,此时就出了一位奇人,他名叫安倍晴明。此人担当阴阳师,斩妖除魔,平定叛乱,理教义,尊仁德,推礼法,因为相传他有通天眼,是白狐的儿子,所以后人都称他为白狐公子。此人善于祈福祷告,相传只要是久旱无雨的地方请他去,他一做法就能天降甘霖,如果地震咆哮的地方请他去,他一做法就能复归原样。虽然这些不知真假,也可能是后人杜撰之说,但此人文华绝顶乃是事实,由其他担任宫廷阴阳师时候,行走天下,足迹遍布东西,五十年间人民富足,安居乐业!后来他八十五岁高龄去世,子孙一代代相传,到了第五代安倍泰亲时候,当时辅国宰相藤原赖长重用他,他就预言了‘力不足,天下乱,平氏当灭’的消息,虽然用‘占卜’之法避免了无数危难,可还是辞去了阴阳头职务,归隐写书。”
说到这竹中重治顿了顿,痛苦的喘了会粗气,方才继续说道,“从此安倍家不再入仕,专心隐居,安倍泰亲死时七十四岁,留下了传世之宝阴阳学的‘天地鉴’,兵法的‘先知十五论’和农务民生的‘体察天下疾苦考’,并有遗言道‘唯十五年不涉,枯骨最后一次占卜,当兴于十七代’,现在算,我要说之人正是泰亲第十五代子孙,当印证安倍家入仕,当兴之说!”孟昭德哪知道天下还有这样的人物,但凡妖魔鬼怪,自己接触最多的就是唐朝的张果老之说,八仙之位,对于倭国有这样的人才,孟昭德叹服不已,于是问道,“那太好了,我定请到此人出山,却不知道此人是否也只是善于抓鬼呢?”竹中重治摇摇头道,“我打小认识此人,和他交往颇深,知道他重实务,轻鬼神,当初我远去三河,就想带他一同前往,可他拒绝,对我说道‘昨夜无事偶卜一卦,将星忽明忽暗,乃你此番前去前途未卜之兆,且主星西北闪耀,东南无色,是正被时局压制,不得翻身之时,等主星择东舍西之日,你我自会再见’!”孟昭德噗嗤一笑,“颇有道理,早知一路向东,何必今日徒增岁数。”
竹中重治点头道,“所以如今大哥兴旺东南,乃最好时机,此人隐居于上野国馆林城平原一带,已经去了本家名号,唤作阿倍秀明,识得他的人都叫他‘火云虎’,因为他天生红须红眉,家徽自分族之后用的乃是一只虎头,才有此得名。”孟昭德忙点点头道,“我现在就去请他,半兵卫撑住,自等他回来!”竹中重治欲言又止,想到此时不应和大哥说自己五脏剧痛欲裂,只怕过不了今晚,于是撒谎道,“好,半兵卫在此恭候,大哥请耐住性子,此人随孤傲,然若佩服某人,则终生不改,当可盼之!”
孟昭德点点头说记住了,立刻起身告辞,转身出去准备。竹中重治硬撑着等孟昭德离开了,马上惨叫一声,口鼻中鲜血喷洒出来,虚弱的倒下后扶住床榻,自言自语道,“此人避世,还有一原因就是他曾向天神立誓,要参透人世间最根本的学问,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道理,若违背誓言,出山争夺天下俗物,则会自折寿命,接受天谴,大哥啊,不知道你能否感动他,让他舍命帮你,这就。。。全凭天意了!”
孟昭德辞别竹中重治后,为了让二弟死前能看上阿倍秀明一眼,日夜兼程赶奔上野国,只带惠隐院随行。1577年(天正五年)7月19日,孟昭德离开海津城的第二日,竹中重治就病逝了,为了不打扰义兄的心情,顺利求得阿倍秀明出山,竹中重治吩咐众人暂时不要发丧,享年三十三四岁,后法名禅幢寺殿深龙水彻大居士,被孟昭德追赠为世子太保,内大臣,美浓侯。
按照竹中重治的提示,孟昭德和惠隐院赶到上野国馆林城一带,临来前尼子长秀就做了安排,大肆寻找一位白衣高人,可都无从收获。孟昭德闻讯后没有怪责,和惠隐院出了馆林城,到平原阔野一带,四下探听,深入民居询问,这样渐渐过了数日,孟昭德是心急如焚,生怕二弟熬不住有个好歹,最后总算在九里砦附近得到线索,说上个月正是酷夏临来前,百姓慌乱,怕酷夏难忍,粮食歉收,有一人是个白衣模样,到此指点城下侍官,告诉他暗藏水脉所在,开掘引水,果然度过初夏。孟昭德和惠隐院对视一眼,心想正是此人,一打听,原来此人熬不过当地百姓盛情难却,就在九里砦附近村镇落脚,已经一待良久了。有此重要线索,孟昭德忙和惠隐院打马直奔村中。
两人快马到了村外小路上,孟昭德突然哈哈大笑,惠隐院不解问道,“大人何故发笑。”孟昭德一指村口道,“你看那村寨的木门,是大开大阖之手笔,上野国民风彪悍,久有游民浪人侵扰,如此可拆卸大门和栅栏正是随时变阵抵御之相,和当年咱们诱敌越中时候用的一样,我当时苦思半夜方才想到,怎可能一般农夫也明白呢,是有高人指点的,怕就是半兵卫说的那位!”惠隐院一听也很高兴,忙说道,“是否进去探查?”孟昭德想想道,“不必,当下马步行,虽然咱们是武士他是平民,可高人最重礼数,不能轻视,若用武士叫唤平民的架势,只怕良材远去啊!”说罢翻身下马,将马拴在旁边树上,惠隐院不敢怠慢,也如此照做,两人步行进入村中。
孟昭德以为只要和村人询问一位白衣文人即可,哪知道刚刚进村,第一眼看到的人就是个白衣青年,他大喜过望,以为就是阿倍秀明,忙一揖到地问道,“请问您是否火云虎阿倍秀明先生,在下孟昭德,此厢有理了!”那个白衣青年本来仪表堂堂,正在往外走,突然见武士行礼,一报名又是孟昭德,吓得屁滚尿流,哎呦一声就跑掉了,孟昭德一愣,抬头和惠隐院说道,“莫非不是,也可能巧了认错。”惠隐院哼了一声道,“他身上穿的可是上等绸缎,非平常人,莫非在装疯卖傻么!”孟昭德一听,立刻懊恼,叫道,“如此有可能,追上去问问!”
两人刚要去追那青年,突然从身边草屋里走出两位男子,一老一少,都是身着白衣书生袍,孟昭德和惠隐院一愣,孟昭德赶紧上前,一揖到地问道,“在下孟昭德,请问两位哪一位是阿倍秀明先生?”两人一听是国主来了,噗通跪倒,连连摆手道,“不是啊,国主大人,俺们就是农民,不是什么先生啊!”孟昭德见状笑了笑,赶紧扶起二人问道,“那请问阿倍秀明大人在哪?”老者好似比年轻人胆子大些,他结结巴巴的答道,“俺们。。。俺们。。。不知道哪个大人啊,俺们这都是农民。”孟昭德摇摇头表示不信,解释道,“若都是农民何以身着一样的白衣,此宽袍大袖只怕非农务良品,另外你们的村镇大开大阖,有五行布阵之效,是有人指点你们吧,请问那人在哪里?”老者听罢嘿嘿笑道,“您说的是卓一郎先生吧,他说国主您今日要来,说俺们粗手粗脚的,粗布衣服怕怠慢了您,都让俺们换上了这京都的高级货,说才不会失礼,国主大人,您是好样的,对俺们好,俺们就都换上了,不敢怠慢您。”
孟昭德听罢苦笑一声,心说好一个滑头的卓一郎,看这老者也不知道他在哪,这全村都是白衣的人,自己难道见一个鞠躬一个么?刚想到这,惠隐院凑过来说道,“听说此番寻找的大贤是个文武双全的,不如贫僧使出武艺,赶走几个百姓,其中若有他在,立刻就能出招抵挡,可见分晓。”孟昭德摇摇头道,“百姓乃我立足之本,不可妄自轻视,你还看不出他的意思么,不过是让我逢人便问,每个都鞠躬而已,如此小事难不倒我!”说罢孟昭德真的快步上前,一个个房子敲门,出来的先鞠躬后问话,但凡不是的也鞠一躬,然后才去下一家,看得惠隐院连连跺脚,可孟昭德不以为然,依旧如是。
这样约莫一个时辰过去,孟昭德鞠躬了少数也有五十次,还是没有问到结果,脚下轻浮打弯,艰难的移动到下一家时,还没等敲门,门竟然从里面拉开了,一位看着二十七八岁上下的青年男子立于门内,双手贴于身前,左手腕上挂着一串佛珠,披头散发,脸带笑容,他生得眉清目秀,赤须轻垂,三缕长髯,活脱脱半仙面貌,此人身高约五尺五寸(170公分),虽比孟昭德和惠隐院都矮,可笑中带威,气势不弱于人。孟昭德忙一揖到地,却被青年当空扶住,双手虽无力,可坚定,孟昭德一触之下竟然不能弯曲,只好复又起身。青年待孟昭德正视自己后,不慌不忙的说道,“草民卓一郎拜见大名孟昭德大人,愿孟家福寿绵长,百姓安居乐业。”说罢翩翩拜倒,礼法丝毫不差。
孟昭德见状,明白这就是竹中重治说的那位高人了,忙单膝跪地,托住阿倍秀明,两人同时缓缓起身,孟昭德笑道,“先生何必如此大礼,今日乃是因为渴求先生的才华,想恳请赐教,并非武士出巡,先生这样就是嘲笑昭德,暗示我平日与民不善了!”阿倍秀明听罢盈盈浅笑,左手微微抬起,招呼二人入室相谈,一边说道,“卓一郎岂敢有此想法,若非孟大人平日广济善缘,口碑甚好,卓一郎也不会在此一等一月有余,只为目睹天下雄主之容颜!”孟昭德听罢忙谦虚道,“昭德只是两国半之大名,若说雄主,信长公坐拥近二十国土地,手下六大兵团,人才济济,方是明主。”
阿倍秀明听罢摆了摆手,先不和孟昭德说这些,让二人坐下,他拿出早就冲泡好的茶来,一人一碗,方才问道,“卓一郎请问大人,我方才设局,让大人见人便鞠躬,是何道理?”惠隐院正憋着火呢,立刻抢着答道,“好煞煞我们的威风呗,看看我们家大人是否诚意见你,你们文人,就是这一套!”阿倍秀明不急不气,好像惠隐院什么都没说一样,转而看着孟昭德问道,“这是大人的想法么?”孟昭德忙微嗔一下,瞪了惠隐院一眼,然后答道,“昭德斗胆妄言,吾以为先生之意,是让我借机向所有百姓行礼感激,没有他们,只怕偌大的国家也无法生存,是他们养活了我们这些武士,百姓才是国之根本,我们的大恩人!”
孟昭德的答案让阿倍秀明很是满意,他点了点头赞许道,“好!以民为本,半兵卫平日没少和我讲过大人的仁德,我平日也没少耳闻,不过世间争名逐利者,往往善于做戏,我也久而久之就不当回事了,可不在人前,大人你还是能迅速想到此番真意,可见多少心中有民,爱民者方成大事,大人你的口碑果然真善,卓一郎佩服啊!”孟昭德见阿倍秀明言辞透彻,不由童心大发,突然反驳道,“可惜先生还是算漏了一点!”阿倍秀明疑惑,哦了一声,忙问道,“不知我算漏了什么?”孟昭德哈哈笑道,“除非我一开始就想到了先生是要看我对百姓能否有仁爱之心,也料到了先生会有此一问,所以故意忍耐,然后迎合先生!”阿倍秀明没料到孟昭德会这么说,突然一愣,可转瞬后也哈哈大笑道,“若真如此,也是真小人,世人见伪君子多,真小人无,就算如此,只怕大人也是世间唯一,佼佼者也!”
孟昭德听到此,突然跪倒在地,大声说道,“孟昭德不敢当佼佼者,只盼能亲手除掉世间的纷杂战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听闻先生乃不世出之奇才,恳请先生出山相助,报答百姓辛苦养育之恩!”阿倍秀明怎会料不到孟昭德此来的目的,他叹了口气,扶起孟昭德后苦笑道,“大人远来辛苦,既然真心诚意,卓一郎不敢虚伪,我请问大人,这天下间当何人有望坐拥,大人又凭甚么以为能一争短长呢?”阿倍秀明言语中对孟昭德带着不看好,惠隐院又忍不住了,他一拍桌子,桌子咔嚓断裂,大声喊道,“我家大人仁德满天下,豪杰纷纷归顺,这不是人心所向么?我家大人文武全才,百战百胜,就是信玄公也不在话下,和谦信公更是生死弟兄,这不是得天独厚么?我家大人坐拥关东山国,易守难攻,又有养马山,金银矿,这不是财雄天下么?如此我家大人不坐天下,谁来!”
阿倍秀明听罢噗嗤一声,似乎对此不以为然,他扫了扫桌上的灰尘,慢悠悠的答道,“北条氏坐领相模三国,财雄势大,可国土日益萎缩,织田信长奇袭今川氏,奇袭本愿寺,奇袭朝仓浅井联军,都是在逆境中取胜,用兵鬼神莫测,可始终还没有解决乱世,孟家所占的不过当初武田氏领土三分之二,且金银也被武田信玄耗尽,同样的产业信玄不能取天下,只怕后人亦不能,这位大师父,你言过其实了,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