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对的栽赃陷害!孟昭德诱使他二人承认了是主动带兵去丹波驻防,本来各地大名听罢还觉得没什么,可现在两人当堂改口,号称是细川幽斋教他们说的,顿时两人的形象便从忠君爱国之士,转为了无赖胡搅之徒,细川幽斋更是把演技发挥到了极限,突然大声嚎哭,拖着老迈的身躯,跪倒对孟昭德控诉,明明两人刚才承认是主动要帮他拱卫京都,怎么现在变成是他教的了,当众都敢栽赃自己,背着自己的话还不定能搞出什么阴谋来,请孟昭德决断,为自己做主。各地大名也不是傻子,把前后的对话全听得清清楚楚,所有人也都愤怒起来,起身大喊,要求严惩两个满口谎话的宵小之辈,看到这个架势,前田利长已经万念俱灰,闭上眼睛不再争辩,而丹羽长重则直接昏厥了过去,孟昭德见状,一面安抚诸位大名,一面义正言辞的说道,“对二人做出如下处罚,丹羽长重为罪魁祸首,没收全部封地,贬黜为民,前田利长剥夺大纳言官爵,剥夺加贺国,越中国封地,念其是被宵小之辈利用,其心尚纯,许其返回能登闭门思过,不追加其他处罚。细川幽斋大人古稀之年,尚能忠勇无双,以一国之兵抵挡两支叛军,难能可贵,当以嘉奖,着接替已逝斋村政广为但马国国主,另赏赐细川忠兴丹后若狭国。”至此细川氏坐拥西面三国,列立孟氏天下之新兴大大名之一。
处置完这个突发事件后,孟昭德继而打开名单宣布封赏,其中第一功臣上杉景胜封为越后,越中,北信浓(此地在德川家康手中)国主,重归春日山城,觐封大纳言,列立孟氏天下之新兴大大名之一,第二功臣藤堂高虎为大和国,河内国,纪伊国国主,觐封右近卫大将,列立孟氏天下之新兴大大名之一,第三功臣阿倍秀明封为肥前,筑前,筑后国主,觐封左近卫大将,列立孟氏天下之新兴大大名之一,因为身兼本家军师一职,由安东隆盛和田中续继代替前往镇守,真田昌幸封为越前国,北近江国主,觐封中务卿,列立孟氏天下之新兴大大名之一,和细川氏一道,五族并称孟家五雄谱代大名。
另外直江兼续封为陆前国国主,小野寺义道封为鹤岗城城主,增石三万五千,秋田实季取回横手城,南部信直和津轻为信封为陆奥守和虾夷征抚使,各赐黄金五万两,加藤嘉明为出云国国主,长宗我部盛亲为备后国国主,锅岛直茂为肥后国国主(大部分在加藤清正手中,锅岛直茂乃名将之一,这也算是孟昭德的消耗加藤清正之计),立花宗茂为土佐国和淡路国国主。其余还有各地城主,不参与东军西军之征,并暗中和孟昭德互通有无的人皆有封赏,至此孟昭德掌握天下权柄,直属藩国已经高达四十个,占据天下三分之二,人口十分之七,兵马钱粮源源不断,凌驾于主家丰臣氏之上!
茶会进行到此,已经把气氛炒到了最顶峰,所有人都开怀畅饮,好似杯中是酒不是茶一样,他们纵情笑骂,歌颂孟昭德的仁厚和治国之才,耻笑德川家康和东西军各大名的不识时务,许多人都庆幸自己跟对了主子,除了孟昭德和五大名之外,大家饮茶似乎都饮醉了,却并未发现,孟昭德等五人(五家之一的真田昌幸在远江未到)一口茶也没吃,面带微笑,实则心中有事,看似在孟昭德手中攥紧的天下太平,其实只是短暂的假象,在两年后处置德川家康之前,孟昭德已经把目光放到了大阪城上,这个可怜的秀赖小娃娃,即将先德川家康一步走到他生命的尽头。
2月21日,岛津义弘将家督位置让与三子岛津忠恒(家久)下野,孟昭德借口岛津义弘未得朝廷敕令,私自变更家务,没收了岛津氏日向国和丰后国,只保留大隅国和萨摩国两国,岛津义弘并未抵抗,原来此两国本是丰臣氏直属,因为朝鲜作战岛津氏建立功勋无数,所以丰臣秀吉把鞭长莫及的这两国交给岛津氏暂代,孟昭德收回这两国,名义上是打击西军余孽岛津义弘,实际是削弱了丰臣氏直属的土地,岛津义弘六十五岁,活了一辈子什么都见过了,自然懂得其中的道理,上书承认错误,用两国本不属于他的土地,换得了萨摩国五年的和平,直到五年后的那场九州大战为止。
3月14日,孟昭德派遣藤堂高虎为使者,考核四国岛政务和百姓疾苦,藤堂高虎带兵五千随行,控制住了淡路海口,和立花宗茂一道检举了四国诸大名和城主的不法行为,比如与德川家康互通有无,在岛内擅自联姻,甚至扩建商港的行为也被说成是私自筑城,意图造反,孟昭德闻讯勃然大怒(装的),下令制裁,蜂须贺家覆灭,家督下野,生驹清正被迫自裁,四国归于一统,孟昭德任命尼子长忠为赞岐国,伊予国国代,引兵镇守。
本来处置这样的丰臣氏谱代大名,应该得到大阪城的批准,可此时的大阪城在孟昭德的控制下,只有亲孟昭德的大名才能觐见,比如加藤清正这个厌恶孟昭德且忠于丰臣氏的大名,虽然丰臣秀赖提及两次,但都被孟昭德借口他病重,或者道远,所以不予接见,大阪城内说得上话的只有大野治长和片桐且元两人,初始二人都痛恨孟昭德,可孟昭德许以大野治长重金,且道破其中玄机,惹我我就宰了你,不惹我,你还是天下之主的佐政,你还是受到敬仰,最主要的,荣华富贵不会短缺,大野治长于是不再抗辩。片桐且元虽然有心对战孟昭德,奈何被人监视,自己连和谱代大名见面都困难,所以也只能暂时隐忍,等候机会。于是孟昭德对丰臣秀赖连哄带吓,丰臣秀赖把每条条陈都按照孟昭德的意思批了,这便天下人或者寒心,或者暗自投奔大阪城,打算抵抗孟昭德。
其中一位青年武士被没收了九州居城,愤而连夜坐船出海,抵达大阪城,投入了片桐且元门下,此人一个义愤填膺的举动,竟然影响了幕府三百年的一条政策,进而造就了许多杰出的人才,是他所想不到的。此人叫做毛利胜永,他乃毛利胜信之子,其父自丰臣秀吉还叫做木下藤吉郎的时候,就是他手下的一名步卒(卒非武士),后丰臣秀吉几次改名,随之地位也越来越高,毛利胜信也从步卒转为十长,百长,左夫,马头,最终开衙建府,一边当了武士一边做了城主,等丰臣秀吉觐封太阁之后,他就从城主做到了十四万石丰前国主,其子毛利胜永深受秀吉喜爱,被丰臣秀吉赏赐了纳羽一万石,这支毛利氏对丰臣秀吉感恩戴德,可谓第一忠心旗本,丰臣秀吉死后,毛利胜信主张秀赖立刻继承征夷大将军,还政大阪城,被前田利家以滋事反叛,妖言惑众之罪除名,剥夺了领土和官职,其子毛利胜永的一万石因为是秀吉册封,得以保存。
前田利家死后,孟昭德执政,对于心怀不满的大名采取暂时安抚,宽松政策,毛利胜永也从一万石纳羽升迁到丰前小仓城九万石,可此人对孟昭德并不领情,东西军之乱时候,帮助加藤清正自北往南征讨,小西行长居城被打得差点陷落,所以孟昭德对此人有了印象,东西军叛乱平定后,第一批被处置的外地城主就有他一个,成了浪人的毛利胜永发誓要报仇,突破重重阻碍,来到大阪城,归顺了片桐且元。
孟昭德有一次和阿倍秀明觐见丰臣秀赖,聊了一个下午,说了很多吓唬人的话,让丰臣秀赖签署了处置西国几个城主的命令后,离开大阪城,两人步行离开二之丸的时候,孟昭德不由自主的说了一句,“天下坚城果然非同凡响,若要取此地,不填平内壕外河,非十万人不能下!”阿倍秀明听罢接道,“不需如此,只一机警之人,领过千兵士,三五七月进贡时候,一旦入城就能成事。”
两人正如此说,突然一个声音插话道,“可惜城中也有机警之士!”两人齐齐看去,只见一二十出头的武士,目似朗星,剑眉倒竖,一撇唇上须,两只招风耳,手足皆巨,身穿漆黑镶红纹板甲,腰间挂着两把太刀,健步如飞,正在巡视城防,口中所言颇有豪气。孟昭德暗自称奇,阿倍秀明却笑道,“小子狂妄,不知避讳,岂可听官家堂上之言!”那人冷笑一声,答道,“大人无礼,岂可在主上之城内妄议关防,不知上下有别么!”一时说的阿倍秀明没有防备,和孟昭德对视一眼,不再理睬那武士,步行出城。
回到伏见城后,孟昭德派人打听,才知道此人是毛利胜永,自幼孔武有力,弓马娴熟,兵法韬略都是上乘,丰臣秀吉自扶持部下为秀赖效力后,曾亲自选取十余名少年武士入京,由自己顾问教导学识,其中一人就是毛利胜永,还有一人是真田信繁,真田信繁的谋略甚至还在其父之上,有目共睹乃是名将,孟昭德去信询问,真田信繁回道,此人才学胜自己十倍,孟昭德虽然引为谦虚之言,不敢尽信,可也对此人又多了三分上心,孰不知真田信繁真的没有夸大其词,毛利胜永年方廿三,按照年龄排比,可以说是孟昭德去世前,战国时期诞生的最后一位顶级名将(后文提到的松平忠辉有帅才雏形,缺乏经验和历练,尚非顶级水平,虽然十三岁更年轻些,但不在评比之列)。
后来有一日,孟昭德思想此事,正巧上杉景胜和阿倍秀明都在伏见城,孟昭德于是和二人商议,虽然天下十分之八大定,自己能用之将却也因为血战或者年岁,逝去十有五六,今日孟昭德在,天下无事,明日孟昭德好似丰臣秀吉一般去世,谁来扶保孟氏江山,这便需要培养年轻武士,辅佐日后的孟家之主,上杉景胜为传统武士,提议按照丰臣秀吉那样,选拔嫡系亲信的后人,亲自培养,可阿倍秀明反对道,“论忠义,近者不过信长公和太阁,太阁照样为了秀赖少主收回了信长公的大将军之位,论血缘,近者不过太阁和福岛正则,福岛正则照样可以为了封国投靠德川家康,所以无谓讲求这些,只有一事利益最为关键,主上若要属下忠心不二辅佐后世之君,只可从贫苦人中拔卓俊才,许以荣华富贵,其优势有二,第一自下立上,感恩戴德,第二无甚根基,只有仰仗主君方能不倒,主君掌下属之生死命运,则下属久而不得叛也!”
孟昭德听罢深以为然,可自恃文字造诣不高,不通上流日语文章,滥用大明科举制度来创建日本科举,实有不妥,于是和上杉景胜,阿倍秀明,藤堂高虎,细川忠兴,真田氏信繁等五雄商议,拿出了一个方案,开创内门三科,遍取天下苦寒之士,上门为文,以俳句格式议论古人之言,内分五题,施政,治民,修身,赋税,佛法,中门为武,以行文论兵法布阵一题,论武勇修为一题,论筑城布防一题,另有马术和弓术,剑术的实战考试,下门为艺,论茶道,画艺,和歌任选其一,取士多寡并无定论。
另外为了资助各地贫寒人投效孟家,孟昭德先行在五雄大名境内开设行驿,但凡有人应试,由五大名派遣专人负责伺候上京,第一批应试才子,孟昭德为取宣传效果,特意宣布,不管中榜与否,参加者一人赏赐黄金十两,其余还有很多措施,看似准备大撒金钱。可惜日本并非中国,从无农夫之子读书习文的,虽然中门取武者,已经降低要求,只要行文通畅,能说明白意思就行,却还是无几人可以达成,所以1601年(庆长六年)7月20日,孟昭德主持的内门举士第一科开考,包括五大名在内,孟昭德麾下所有四十五国只有三十三人应试,五大名闻讯,还连呼难得难得,其中九人是各地商铺负责伺候茶具的,来考下门艺,十二人山匪出身,来考中门武,十二人是各地行脚者,平日就好个风雅吟唱,来考上门文,作罢试卷之后,不是苦涩难懂,就是毫无新意,假大空,看得主考官阿倍秀明,副主考增田长盛哭笑不得。
于是乎阿倍秀明大笔一挥,不取此次科举所有考生,并把结果上报孟昭德,此时的孟昭德在伏见城正召见各地国主,听取汇报有关德川家康的动向,正好轮到山下政文,他和孟昭德听罢阿倍秀明的解释后,孟昭德才要同意,山下政文就制止道,“大人,若是真的开科第一次,便全军覆没,只怕人家都以为考试难如登天,许多人想要搏一搏的也不读书了,而且本家初掌天下权柄,根基并不沉稳,如今妄自同意贫民举士,已经得罪无数权贵,若一人不取,只怕被那些人笑话,更要攻击大人您了,所以政文以为,一个也好,两个也罢,必须要取几人才行。”
阿倍秀明闻言笑道,“取士容易,但如何安置,让他们真的入伏见城内廷学深造,又有几人能够成才,他们既然应考,就已经弄得沸沸扬扬,自然有人认识他们的才学如何,今日取了这个,明日来个比他强的,我们若是不取,岂不是得罪了各地权贵之后,又寒了这些人的心,我看应该投资办学,多教百姓中自愿者读书识字,三年之内,总有一批可成。”孟昭德听罢甚是犹豫,山下政文只能再劝,希望孟昭德明白,这是政治游戏,并非纯粹的取士,最后孟昭德折中道,“既然如此,就取上中下三门各一名,以后定个规矩,开科必取士,每门中若无两人以上达标,就把第一名取了,这样不怕无才之人胡搅蛮缠,也能让那些冷眼旁观者落空,看不成咱们的笑话,至于办学,请先生写信给五大名,让他们先期筹备,给老夫拟个条陈看看。”两人这才觉得照顾周到,于是阿倍秀明奉命在上中下三门各取了一人。
哪知道就是这个举动,配合孟昭德感慨毛利胜永年轻有为而产生的培养人才的念头,两件事合一,整个影响了孟氏幕府三百年的走向,在孟氏幕府实验举士的第一科考试内,阿倍秀明取的文门第一名,是个美浓人士,虽然袭了土岐氏的姓氏,却没吃过一天官粮,骑过一天战马,是个纯粹的住在草棚里的假贵族,叫做土岐俊丰,他成为了伏见城内廷学的第一名学生,并在二十年后,帮助孟宪文建立了幕府军事机密要务参赞府机关,简称军机参赞,同时就任幕府第一任军机,四十年后,土岐俊丰的幼子土岐义信上京考试,化名三人分别夺得三门魁首,帮助孟昭德之孙孟慧宣开创了中兴之治,乃孟氏幕府历史上全能人才排名第二(第一阿倍秀明),一百年后,土岐氏又一后人唤作土岐赖稔凭借父祖萌殷,袭领京都检事,任职十余年政绩斐然,被拔入军机府两年,创造了孟氏幕府上的一家三任军机的奇迹。
另外因为举办科试,孟昭德选拔了许多朴实勤劳,身强体壮的农夫入职守卫和仆役,后来亲征九州之时,又把因战乱暂时废止科试所以失业的这些人拉上战场,其中一人尝到了乐趣(就有这种人天生爱打仗),报名加入了军旅,从一个步卒坐起,自孟慧宣时代天草时贞起义时,已经是九州一城城下兵部,九州席卷,十失七八,只有他三次带兵击败来犯叛军,后配合远征正帅彻底铲除了天草时贞势力,平定了岛原之乱,挽救了孟慧宣时代初期风雨飘摇的国势,最后名列孟氏幕府历史十大名帅之一,此人名叫山冈岩八郎。
第一百五十八回弄权京都幕府立
时间2012…3…118:02:16:7956
1602年(庆长七年)4月,早把五万两黄金花完的津轻为信和南部信直造反了,他们打出了还政大阪城,驱逐大明狗的旗号,乘秋田实季病重之际,出兵夺取了角馆城和横手城,并联络德川家康和加藤清正等反对势力起兵,还有在能登闭门思过的前田利长,要求他们完成一个“五路入京都”的壮举,逼迫孟昭德下野,还政给丰臣秀赖。
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知道此时准备尚仓促,自己一年多来用十一国之地抵挡孟氏三个军团,难分伯仲,若一旦胡乱出兵,则形势立变,所以接到两大名来信后,喊得欢快,动静却小,除了增修骏府城外,就是让本多忠胜带兵去打美浓,惠隐院和浅井辉政的天龙骑兵一出岐阜城,本多忠胜马上退兵,宣布失败,就再不动弹了。
至于加藤清正那边,一年多来面对着三路大军围剿,好在大家都和孟昭德没什么感情,只是因为才得封赏,要给孟昭德面子,又要用出兵警告加藤清正别打自己的主意,所以才干了几仗,相互都死了几十人,就都撤了,加藤清正这才保住肥后一国,让他出兵进京,他哪有余力,就是对付面前的,来接收自己地盘肥后全境的锅岛直茂都捉襟见肘。前田利长就更加容易对付了,孟昭德派山下政文督促芳春院给儿子去了一封信,并让上杉景胜陈兵越中,马上前田利长就服服帖帖的上书再次宣誓效忠,并绑送南部氏使者去京,孟昭德哪有米养这等闲人,一刀就给杀了。
处置完其他几路外,只剩下南部信直和津轻为信的两路人马,孟昭德于是命令直江兼续带兵征讨,直江兼续大军从仙台出发,一战击败南部信直前锋,抵达盛冈城,津轻为信正在征服羽后全境,闻之盟友被困,只好星夜来救,虽然三日三夜赶路不停,士兵疲惫,却还是击败了直江兼续,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