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城之后,真田幸村问道父亲,为何突然援军杀至,真田昌幸笑而不答,到了晚上方才说出实情,本来他坐镇岐阜城,前田利长和加藤嘉明二人不到,自己是绝不会发兵的,一是为了接应两人,二是为了防备两人突然造反,可没想到的是,今日早上真田昌幸突然接到一封奏报,随来的还有加藤嘉明的使者,他一问才知道,加藤嘉明确实有心拖延出发日期,打算看看左府(早升大将军了)和内府(早罢黜了)两家之争谁胜谁负之后,再从中取利,结果这一拖延,每日担心战事,茶不思饭不想,竟然病倒了!

可怜加藤嘉明,年过四十,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年方十岁,一个年方四岁,都不足以成大事,加藤嘉明这一病,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出不了兵怎么办,而是想到孟昭德肯定会欺负自己的幼子,夺走自己好不容易赚到手的家业,无奈之下,他只能对真田昌幸说出原委,恳请他体谅自己乱世存活的不易,希望他能拉扯自己的幼子一把,并命令近侍操刀,割破了两个儿子的手指,在效忠状上摁下了血印,这才连着书信一起让信使送来美浓岐阜城,发誓自己的两个儿子,不论哪一个继承家督,都会对孟氏幕府尽忠职守。接到这封书信,真田昌幸实话讲,比看到加藤嘉明亲自率军来了还放心,任凭他怎么闹腾,快要死了的人还有什么指望,尤其是留下两个孩子,连元服都还没元服,不铁了心跟随幕府,是不会有出路的,于是真田昌幸便不再顾忌加藤嘉明了,虽然最后加藤嘉明的病好了,竟然没死,直到二十年后,活了六十三岁才死,这都已经不重要了。

接见完使者后,真田昌幸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把书信送往军前交给孟昭德御览,第二,手抄一份送给能登的前田利长,然后就出兵直奔岩村城而来,根据他的估计,三五日内,岩村城必定吃紧,两万大军就算啃,也能把城池的城墙啃穿,岩村城哪有那么多物资修补城防,果然他刚到岩村城,岩村城就险些要破,这才交战,杀败了城西德川军。

真田昌幸父子镇守岩村城,从岐阜城带来了大量军需,整备城防时,信使也把信件往东海道送去了孟昭德军中,孟昭德见信后,立刻命随军以心崇伝书写一封劝告信给前田利长,并派他亲自返回名古屋一趟,劝说芳春院,以心崇伝是何等狡诈之人,鬼谋之才本家无人可及,他接令后,立刻返回家中,软硬兼施,对芳春院诉说,最后芳春院终于同意,也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在名古屋过的很好,请他不必担心,应该看清天下大势,不要心存幻想,必须一心一意的追随大将军左右。这封信和以心崇伝催促前田利长的书信一起送到了能登,这之前前田利长又知道了加藤嘉明病重,托孤孟昭德的消息,无奈之下只好铁了心的跟随孟昭德,五千五百人马(可怜啊,其父大纳言前田利家在的时候,坐拥百万石,拥兵三万五千,可见今日之事否)全数出动,抵达飞驒国时,被真田昌幸调走,转而进入越中,去支援上杉景胜平定北信浓和甲斐,这已经是岩村城杀败德川秀忠东西夹攻二十五日后的事情了。

这二十余日内,德川秀忠又重整部队,向岩村城发动了十次进攻,岩村城和德川军双方皆死伤惨重,尤其是岩村城,苦于没有城下町舍和良医良药,许多步卒在受伤后,或者无法救治死亡,或者被迫返回越前真田氏藩国,然而真田氏以及其他五雄大名皆立国尚短,军备和孟氏嫡系亦有不同,都是普通的征召制度,所以脱离战阵之后,步卒返回藩国多有逃匿者,比如今日遣返一千伤兵,几日后藩内回报只接受三百余名,剩下的七百人就是自己跑回家,或者去别的藩国暂避了。

事态这样发展下去,越发严重,就是真田昌幸这般一流的智将也难为无米之炊,本来从越前藩国带来的一万六千人是要担任主攻的,由加藤嘉明和前田利长负责防守美浓和辅攻,现在加藤嘉明虽然臣服,可惜病重不能起兵,前田利长唯唯诺诺,心有异志,真田昌幸不放心把防守大后方的任务交给他,所以本来还富余些的兵马现在捉襟见肘起来,真田昌幸的六文钱兵不但要主攻,辅攻,还要防守美浓国,负责运输粮草,尤其是防守一途,那是不能取巧,要一刀一枪硬拼出来的,每打一日仗,就死伤一批人,从国内莫说调兵,就是调多些器械都没有,真田氏的处境越发窘迫。

城外的德川秀忠也深知这一点,他人数占优,虽然岩村城地势险要,可只要每日消耗,且注意伤病的控制,最后一定能慢慢啃穿真田昌幸和岩村城这块硬骨头,小幡勘兵卫作为军师,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他考虑到岩村城城东地势自高就低,城头射箭杀伤城下兵马又多三分轻松,于是抽调了五千兵马,从饭田山山道之内取来碎石和泥沙,用土包扎好,从德川氏大营门口一直铺到岩村城城门口,虽然扛布包的士卒被射杀十之五六,但岩村城地面险要不复存在,从此德川军无须仰攻,没有石垣的岩村城外丸纰漏尽显!

在此危急关头,真田幸村请示主帅真田昌幸,说道,“若要陋城争胜,只有步步紧逼,扩大我之区域,逼迫敌军潜入饭田山而后歼之,若只守城,战局不会有变,无变则无机会,日久必覆!”真田昌幸此时陆续更迭兵马,美浓国已经都是老弱残兵还有轻伤之人马在镇守,但凡没有受伤的武士和步卒都调来了岩村城,满打满算不足八千人,此时德川军也经历了苦战,有些减员,可能战之兵尚有一万三四,剩下的虽有伤病,也并非伤筋动骨,紧要关头还能持刀杀人,这般境遇,是否应该冒险出城,真田昌幸颇为犹豫。

见父帅犹豫,真田幸村怒而辩道,“父上,此时岂能犹豫,既然守城也是死,出城也是死,何不出城一战,武士之道,死于战场之上,死得其所也!”真田昌幸此时就得这一子在侧,甚是宠爱,不由老泪纵横道,“你可知今日本帅要是遣你出城,来日不论胜败,都和你无关,你是必死无疑!”真田幸村哈哈大笑道,“吾家自武田氏信玄公驾下,深受恩宠,后昏主胜赖欺压苛刻,吾家险遭覆灭,大将军立国于侧,在我微弱之际并未出兵欺辱,反而长驱直入百里,助我等驱逐上野贼寇,事后更不图回报,若非父亲诚心诚意归顺,当年吾家便还是一国,天下人皆忌讳父上大才,百般防范,只有大将军为人正直,任用父亲为一方统帅多年,兵马钱粮从来都在各方要员之上,现幕府开设,父亲居功至伟,五雄大名中数父亲的藩国最为富饶,这些恩情幸村都看在眼里,终于有了机会报答,什么必死无疑,哪里是儿子目前担心的问题。”

真田昌幸听罢点了点头,含笑道,“吾儿仁义,不愧吾多年教诲,知恩图报,百年史书必为君臣佳话,可惜,可惜,为父赚下如此大的一份家业,却无人继承,你若要出城,需要多少兵马,有何计策?”真田幸村回道,“此番出兵,要旨在于突破德川氏军寨,动摇其扎根城下的决心,让其退避,只要他拔营后撤,我就再行攻打,一步一步,逼他退入饭田山山道,宅城之下,一目了然,并无伏击之要害,我只当选取三千勇士,和我本部部将十名,拼死攻打,死战不退!”真田昌幸沉思片刻,后叹气道,“也只有如此了,另外你需注意,虽然德川军分寨固守,可你万万不能攻取德川秀忠那一点,德川秀忠乃是全军大将,必然死战不退,且各寨援军驰援速度不敢慢,届时你要吃大亏,剩下部寨,虽然统军大将比秀忠优秀,可各自为政,互不干涉,武人尊严,他们知道我城中兵少,不会有覆灭之险,所以战时一定咬牙坚持,不会呼叫援军,这才有吾儿的机会!”

真田幸村点点头道,“正是如此用计,多谢父上教诲,父上,孩儿此去,十死无生,竹林刚刚产子一年,大助是您嫡孙,请您照顾,我辈争得和平之后,恳请父上许他做个文职,不要再干这打打杀杀的活计了。”真田昌幸垂泪道,“家业必许给嫡孙,届时德川枭首,天下太平,自然用心文务,辅佐大将军治国。”真田幸村这才了无牵挂,起身离去。

当夜,真田幸村带本部十名部将,属下三千兵马,悄悄摸出城去,直奔德川氏大营而来,饭田山山道狭窄,布阵只能布一字长蛇阵,为了拱卫中军德川秀忠,另分出一个小寨,在德川秀忠左翼,乃是安藤直次的一千二百人,真田幸村就是瞅准了这支部队,突然袭击,安藤直次早日截杀矢泽赖康后,因为德川秀忠要安抚众将,分摊功勋,所以就不许他参与攻城,后来小野忠明,分部光嘉,平岩亲吉纷纷战死,这才把他调来侧翼镇守,主攻的任务还是交给上条政繁和小幡勘兵卫,所以安藤直次的部队伤亡最少,同时也最懈怠。

真田幸村发动夜袭后,寨门立时突破,六文钱自寨内左右两翼向中间包抄,放火焚烧大营,安藤直次此时正月下饮酒,闻听有人袭营,二话不说,提刀上马,带兵来战,他负责镇守的侧翼营盘很小,只有方圆三百步,纵马快跑,只要几个间隙两人就能照面,一见火光之下,一位鹿角盔,长太刀的武士纵马驰骋,安藤直次马上反应过来,这是真田幸村(鹿角兜太有名了,一个本多忠胜一个真田幸村),大喜过望,对左右疾呼道,“先日拿住了大将,今日又一个魁首,我安藤氏战功赫赫在所难免,守这窄漏的偏营也能建奇功,天意如此!”

左右听罢却很担心,认为敌人夜袭,占尽先手,且本营人少,应该邀请援兵,安藤直次闻讯怒道,“岂有大将不战,把功劳拱手让人的!”说罢提刀劈砍真田幸村,真田幸村见状,挥刀抵御,另手下十员部将各带三百步卒四下杀伤德川军,把个偏营挤得水泄不通,真正杀了一个人倒下了,才宽松些,杀人竟然是为了喘口气而已。

两军杀至半夜时分,安藤直次渐渐支持不住,毕竟人数太少,虽然打仗不是打架,拼的是排兵布阵,兵法韬略,比斗心机,可这些都用完了,真正交手,要人和人打才能分胜负,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都挤在一起,弓箭也没有,铁炮也没有,真的就剩下互砍了,不动摇的,能坚持到最后的就是胜利者,而真田氏六文钱的战斗力确实是不容小窥,由其真田幸村带来的十个部将和三千人,都是老真田,嫡系中的嫡系,真正继承了真田氏铁军不怕死的雄风,安藤直次的部队一批批倒下,虽然也给真田军造成了伤亡,可眼看寨子还是要守不住了。

考虑到侧翼就是德川秀忠的中军,这般吵闹他肯定已经听到了,一定布置了防御,若自己贸然逃往中军,说不定会冲垮这个统军并不纯熟的主帅布阵,帮了真田幸村的忙,于是安藤直次收拢残军,打开营盘后门,直奔小幡勘兵卫的后军而去。真田幸村见状,分兵六百驻守大寨,保护军队的退路,自提两千多人去追安藤直次。

德川军和真田军一前一后,鱼贯而出偏营,在狭窄的山道上疾驰,奔跑了三五分时间,眼看就要到后军寨门了,突然从后军军寨中甩出无数火把,松油铺满了地面,火光顿时冲天而起,后军寨门大开,小幡勘兵卫统军披挂完备,列立于营盘之内,安藤直次被大火所阻,无法向前一步,见状高呼道,“本家这是为何!不许人入营么!”小幡勘兵卫回道,“夜深难辨真假,各营应当勉力自守,真田氏兵马不多,绝不会全数出动,凭大人可以一战,我这后军另有要务,除非大人殉国,我自出营为大人报仇!”安藤直次听罢差点没气晕过去,可没法子,只能咬咬牙,调转马头来战真田幸村。

真田幸村被安藤直次调转马头一个痛击,前锋立溃,好在他用兵娴熟,且部下都是多年嫡系,得心应手,片刻间就重整阵势,两军在山道内厮杀起来,鏖战了半个时辰后,后军寨前的松油渐渐燃尽,小幡勘兵卫见状立刻杀出营去,并一路高呼道,“手无兵刃者可入营!”这下苦了真田幸村,若说乘机冲击后军,他是想过的,但是只有手无兵刃的才能入营,自己的人马若是乘乱混入敌营,手无寸铁岂不是任人剿杀,德川军就不同了,安藤直次和部下一听,忙丢弃太刀和木枪,纷纷赶入营盘休息,把个车轮战留给了真田幸村,真田氏六文钱还没反应过来,就和冲上来的小幡勘兵卫后军交锋了。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真田幸村的六文钱兵再猛,也禁不住这般轮番挑战,尤其是上条政繁和德川秀忠未动,就在边上虎视眈眈,真田幸村心中更是忧虑,他一边指挥作战,一边观察地形,此时东方已现鱼肚白,他借着微弱的日光观察,发现山边一处小道,可以通到上峰几十米的高处,一咬牙一跺脚,真田幸村命部下赶入山道,登上高顶据险而守,全军重新整顿,小幡勘兵卫见状,也不拼死追赶,只是用五百弓弩手压住山道,不许真田兵下山,另外带人去夺偏营,营内三名部将和六百余人守此乃是为了大将的退路,自然不敢懈怠,咬牙坚持,直到天光大亮,各处都看得明明白白,德川秀忠放心大胆的出营来战,才溃败离去,三员部将战死两名,只有一百多残兵在剩下一人率领下返回了岩村城。

得知困住了真田幸村后,德川秀忠大喜,奖励了小幡勘兵卫,并命上条政繁监视岩村城,自己和小幡勘兵卫,安藤直次率军开始围山,山头真田幸村率军用弓弩还击,半日之间就告紧缺,最后石块也好,木头也好,能举起来的都扔下山去,不许德川军上山一步,可德川军的弓弩还有铁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波攻势耗尽,马山再补充一波,如潮水一样,一浪接一浪,真田军最后只能龟缩于巨石之后,两千人马分成十队,守住山道近战,不许德川军攻入高地。

战了一夜一日,马上又要黑天之际,真田幸村对左右说道,“行军最要粮草,我军已经三餐未进,明日清晨便是大限,可和部下说,愿意投降的此时当下山,一夜一日腹中无食,战至此已经足见忠诚,我不会怪罪他们。”左右闻听纷纷落泪,并把军命传达,可两千六文钱兵无一动摇,谨守岗位,并无人下山。真田幸村见状也是感慨颇多,于是抖擞精神,杀掉了自己的战马,放血烧肉,多少给部下充饥。

正如真田幸村所料,德川军攻山一天后,便返回营盘休整,好吃好喝,足足睡了一宿,第二日清晨便全数出动,大军一万人攻山,只一个时辰就有三百余名真田军战死,高地隘口几乎崩溃,真田幸村手持太刀,怒目圆瞪隘口,只等德川军涌入高地,自己就行切腹尽忠。正此时,突然远处一阵喊杀声响起,德川军攻山部队纷纷后撤,且浓烟滚滚,似乎是德川氏大营着火,真田幸村隐于巨石之后,看不清楚,心中疑惑,左右对他言道,“一定是老大人带兵出城相救!”

真田幸村摇摇头道,“出来时和父亲明言,此战是必死之战,且德川军势大,父亲出城也好,总杀不到此处来,说不定是德川氏自己用计,动摇我们的决心,其实并无援军,你们传令下去,不可松懈,紧守隘口,重修工事!”左右得令忙下去布置,真田幸村自己则心中思量,究竟德川氏后军发生了什么变故。大约三刻钟左右,答案揭晓,一支人马杀开德川氏后军大营,直奔山道内而来,自山下一路奔袭,都是轻骑,马上释放火箭,又焚烧了德川氏偏营,可怜安藤直次,才夺回一天,就又把阵地给丢了,定睛观瞧,那支骑兵为首骑士所举正是赤日黑龙旗。

真田幸村见状呼叫道,“山下来的是谁?”那支骑兵的大将闻言抬头,和真田幸村打了个照面,手中不停挥舞着马刀,一边答道,“军师听说真田大人调走了前田利长部队,恐你独力难支,命我长蓧城所部归于配属,暂听调令!在下天野长兴,特来救助大人!”真田幸村听罢又忧又喜,忧的是来人太少,只有一千轻骑,喜得是多少也好,总算有点助力了。于是他对山下高喊道,“请大人拿住偏营,我马上下山!”

天野长兴喊声得令,于是发动骑兵,自偏营和后军之间来回冲杀,德川军一时间不能抵御,纷纷涌入中军固守,乘这个间隙,真田幸村率大军下山,和天野长兴一道,出偏营直奔岩村城而去。在中军目视老对手离开,德川秀忠又急又气,他对小幡勘兵卫说道,“大好机会!大好机会!真田氏两个虎子,马上就能再杀一个,怎么偏偏拿不住他!”小幡勘兵卫笑道,“这支人马和小野忠明大人说的那支奇袭他的军队风格类似,属下猜测,必是长蓧城的驰援部队不假,现在孟氏拆东墙补西墙,长蓧城空虚,大人,机会到了,当进兵长蓧城,直取虎口,拿下名古屋!”

德川秀忠诧异道,“前番我兵精粮足,军师不许我强攻长蓧城,号称虎口艰险,名古屋雄巨,都非用兵之地,如今鏖战过月,士卒疲惫,为何又要攻打名古屋,难道此时攻下就守得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