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中世纪-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约瑟夫·特劳布的汽车登记卡。孩子们说他们是在科拉松峡谷那边的路边上发现这辆车的。钥匙就插在车上。这些孩子喝了酒,把车上弄得乱七八糟,啤酒泼洒在车里,弄得粘糊糊的。 
  沃尼卡懒得开车过去看。 
  次日,格罗根神父回电话说:“我替你查过了。整个世界上都没有圣母修道院。” 
  “好吧,”沃尼卡说,“谢谢了。”这不出他所料。又断了一条线索。 
  “在法国曾经有个修道院叫这个名字,不过它已经于十四世纪被焚毁。现在只是一片废墟。实际上目前正由耶鲁大学和图卢兹大学的考古学家们进行发掘。不过我想是不会有什么发现的。” 
  “唔……”沃尼卡想起那老人死前说的话,就是那些押韵的胡言乱语:“耶鲁在法国,没有机会。”之类的话。 
  “在什么地方?”他问道。 
  “在法国南部,多尔多涅河附近。” 
  “多尔多涅河?这个词怎么拼写?”沃尼卡问道。          
《重返中世纪》作者:'美' 迈克尔·克莱顿   
第二部 多尔多涅河    
  昔日之辉煌乃云烟一片。今日之辉煌亦莫过如此。 
    ——爱德华·约翰斯顿          
《重返中世纪》作者:'美' 迈克尔·克莱顿   
第一章    
  直升机在灰蒙蒙的浓雾中突突飞行。后座上的黛安娜·克雷默有点惴惴不安,不断变换着坐姿。每当雾气稍薄的时候,她都看见飞机紧贴着下方森林的树梢在飞。她问道:“我们一定要飞这么低吗?” 
  坐在驾驶员身边的安德烈·马雷克笑起来。“别担心,安全得很。”马雷克不像那种前怕狼后怕虎的人。他今年二十九岁,身材高大壮实,穿了件T恤衫,身上肌肉非常发达。谁也不会想到他是耶鲁大学的历史学副教授,也不会想到他还是多尔多涅河发掘项目的二号负责人。此刻他们要去的正是多尔多涅河。 
  “这雾一会儿就散。”马雷克说话带荷兰口音。克雷默对他很了解:乌得勒支大学的研究生,属于新生的“实验”历史学派。这个学派正着手重新创造部分历史,亲自体验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马雷克对此有一股狂热的情绪。他对中世纪的服饰、语言和风情了如指掌,据说他连马上如何比武都一清二楚。克雷默一看他的样子,就觉得那些话不假。 
  “约翰斯顿教授怎么没跟我们一起来呀?”克雷默问道。她早就想跟这位教授结识了,因为她毕竟是公司一位高级管理人员,而且还负责向他们提供研究资金。从礼仪上来说,约翰斯顿应该亲自来。她原本还打算在飞行途中对他进行一番了解。 
  “遗憾的是,约翰斯顿教授另外有约。” 
  “哦?”侧是法国,对岸就是英国。经常出现拉锯战。我们的正下方是贝纳克,曾经是法国的一个要塞。” 
  克雷默看着下面这座别具一格的旅游小镇,这奇特的石屋和青石屋面。那些狭窄、婉蜒的街道上此时尚无游客。贝纳克是紧贴着峭壁建造的,它的房子从河边向上一直连到一座古堡的城墙下。 
  “那边,”马雷克指着河对岸说,“你看到的是对面的英国要塞诺德堡。” 
  克雷默看见远处小山上的另一个城堡。这城堡全是黄色石头建造的。城堡本身不大,但复建得很漂亮,它的城墙很高,三个圆形塔楼昂首挺立。它的下面也建了一个奇特的旅游观光小镇。 
  “这可不是我们的项目。”她说道。 
  “不是。”马雷克说道,“我只是让你看看这个地方的大致布局。在整个多尔多涅河沿岸,像这样成双成对的城堡还有很多。我们的项目也涉及到一对这样的城堡。不过都在离开这儿几英里的下游。我们现在就到那儿去。” 
  直升机带坡度拐弯,从起伏的丘陵上方朝西飞去,把那片旅游地抛在后面。看见下面大多是林木覆盖的土地,克雷默感到很高兴。他们飞越了多尔多涅河畔一个叫安沃的小镇,接着爬升进人一片丘陵上空。就在他们飞临一个山冈的时候,她突然看见一片开阔的绿色田野,其中央部位是一些石屋的废墟,墙与墙之间呈奇特的角度。显然这里曾经是一座城池,它的房屋都在一座城堡的围墙下面。可是城堡的墙壁已成倒塌的废墟,城堡也几乎痕迹全无。她所看见的只是两个圆形塔楼的基座以及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断壁残垣。在这片废墟上有一些白色的帐篷。她还看见几十个人在那里忙活。 
  “三年前,这片土地属于一个放养山羊的农户。”马雷克说道,“这片废墟几乎被法国人遗忘了,它的上面已经是树木丛生。我们把树木清除后,进行了部分复建。你现在看到的是著名的英国要塞加德堡。” 
  “这就是加德堡?”克雷默大为叹息。所剩无几了。几段残壁说明这里曾经是座城镇。城堡本身几乎已荡然无存。 
  “我原以为还是有些东西的。”她说道。 
  “最终是会有的。加德堡当年是个大镇,其城堡非常壮观,”马雷克说道,“要把它恢复起来要花几年的功夫。” 
  克雷默此刻正在考虑怎样向多尼格解释。多尔多涅河工程的进展不像多尼格想像的那么快。现在这块地方还看不出什么眉目,想着手进行主要的复建工程谈何容易。她想约翰斯顿教授肯定会反对任何开始复建施工的建议。 
  马雷克说:“我们的总部就设在那边的农庄。”他指着离废墟不远处的几幢石头房子。有一幢房子的边上还有一顶绿色帐篷。“想不想绕加德堡盘旋一下,再好好看一看?” 
  “不用了。”克雷默想尽量不流露任何失望。“我们继续前进吧。” 
  “那好吧,我们就到磨坊那边去。” 
  直升机调转机头,朝北面那条河飞去。地势在向下倾斜,到了多尔多涅河畔就变得平坦起来。他们从宽阔的暗棕色河流上方飞过,飞临靠近对岸一个树木葱宠的小沙洲。在这个沙洲和北岸之间有一道不宽的夹江,大约十五米左右,但水流比较急。 
  在这里,她看见了另一个建筑的废墟——单从废墟上已看不出它是个什么遗址。 
  “那是,”她看着下面问道,“那是什么呀?” 
  “是个磨坊。这条河上曾经有座桥,桥下有几个水轮。他们利用水力来磨面,来驱动炼钢用的皮老虎。” 
  “这儿的复建一点动静也没有嘛。”克雷默说着叹了口气。 
  “是的。”马雷克说道,“不过我们已经进行了勘探。我们有个叫克里斯·休斯的研究生已经对它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克里斯就在下面,跟教授在一起。” 
  克雷默觉得那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人是约翰斯顿教授,他身边站着一个敦实的黑发青年。那两个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工作,没有抬头看从头顶上方飞过的直升飞机。 
  直升机飞离河岸,朝东面一块平地飞去。他们从一个呈长方形的低矮围墙上方飞过,在清晨的斜阳中,那黑色的轮廓阴影非常清楚。克雷默估计那墙最多也就几英寸高,但它所勾勒的小城镇形状已十分明显。 
  “那是什么?又一座城镇?” 
  “差不多。是圣母修道院,”马雷克说道,“是当年法国最财大气粗的修道院。毁于十四世纪的一场大火。” 
  “那儿有不少人在发掘。”克雷默说道。 
  “那是我们最重要的发掘现场。” 
  直升机从上方飞过的时候,她看见他们挖出的那个四方形大坑,已经挖到修道院下面的墓地了。她知道考古队的人非常尽心尽力,他们已经发现了不少寺院留下的文件,还希望能有更多有价值的发现。 
  直升机飞离现场上空,飞向当年在法国一侧的石灰石峭壁下的那座小镇,飞临峭壁的上方。 
  “这是我们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工作现场。”马雷克说道,“这是贝泽纳克镇上的城堡。中世纪的时候,它被称为拉罗克堡。它虽然在法国一侧,但实际上却是英国人建造的。他们是想在法国的领土上安一个永久性的钉子。你可以看出,它的规模相当大。” 
  规模确实不小:这是建造在山头上的庞大军事要塞,占地五十多英亩,有两道城墙,一道套着另一道。 
  她轻轻地出了口长气。拉罗克堡比另外几个开挖现场保存下来的东西要多,断壁残垣也多一些,比较容易看出它当年的雄姿。 
  这地方也是游客不断。 
  “你们让游客进去参观?”她惊讶地问。 
  “这其实不是我们的决定。”马雷克说,“你知道,这是个新的工作现场,可是法国政府要对公众开放。不过,一旦我们开始复建,就会把它封闭起来的。” 
  “那要到什么时候?” 
  “哦……两到五年之后吧。” 
  她没有吱声。直升机盘旋着开始爬高。 
  “现在我们已经看完了。”马雷克说道,“从这儿你能看见整个工程现场:拉罗克要塞平地上的修道院磨坊还有河那一侧的加德堡要塞。想再看一遍吗?” 
  “不了,”黛安娜·克雷默说道,“我们可以回去了。我已经看得够多的了。”          
《重返中世纪》作者:'美' 迈克尔·克莱顿   
第二章    
  爱德华·约翰斯顿是耶鲁大学历史学钦定教授。他瞟了一眼从头顶上飞过的直升飞机,见它朝南面的多姆镇方向飞去,因为那里有个降落场地。他看了看表说:“克里斯,我们继续干吧。” 
  “好吧。”克里斯·休斯说着转过身,对着放在面前的三脚架上的电脑,接上全球定位系统仪,然后打开电源开关。“我要用一分钟时间来设定。” 
  克里斯托弗·斯图尔特·休斯是约翰斯顿教授带的研究生之一。在现场工作的有教授——现场的人都这么称呼他——带来的 
  现在,所有的模型都在电脑上制作。电脑模型很快就能组装完成,修改也很容易。此外,他们还用这种方法在作业现场制作模型。只要把废墟现场的地图坐标输人电脑,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三脚架的位置,屏幕上就会出现准确的透视图。 
  他们看到的绿色线条在增多,逐渐形成立体图像。图上所显示的是一个有棚的石桥,下面有三只水轮。 
  “克里斯,你把它变成设防的了。”约翰斯顿说这话时似乎很高兴。 
  “我知道这是冒险……”克里斯说道。 
  ‘不,不,”教授说道,“我觉得很有道理。” 
  文件中不乏关于设防磨坊的记载,此外还有围绕磨坊和磨坊主权进行的无数次战斗的记载,可是人们所知道的设防磨坊已寥寥无几。在布埃尔吉有一个,最近在另一个山谷,靠蒙托邦附近又发现了一个。大多数研究中世纪史的学者都认为,像这座设防磨坊实属罕见。 
  “靠近水边的立柱基座很大,”克里斯说道,“跟附近的其他东西一样,这个磨坊也曾被人遗弃。当地人把它作为石料的来源。他们把石料搬回去建造自己的房子,可是立柱基座的石头他们没有搬,因为它们实在太大。我看这是一座很大的桥梁,也许是加固的。” 
  “你也许是对的,”约翰斯顿说,“而且我认为……” 
  挂在他腰间的无线电对讲机响起来:“克里斯吗?教授是不是跟你在一起?部长到现场来了。” 
  约翰斯顿朝修道院发掘现场那边一条沿河的土路上看了看。一辆两侧印有白色文字的绿色越野车正朝他们开来,车后扬起一阵尘土。“果然来了,”他说道,“是弗朗索瓦。总是来去匆匆。” 
  “爱德华!爱德华!”弗朗索瓦·贝林捧住教授的肩膀,在他的两颊上吻了吻。贝林块头很大,有点谢顶,是个洋溢着热情的人。他的法语说得很快。“我的老朋友,一别就是很久啊。你好吗?” 
  “好,好,弗朗索瓦。”约翰斯顿说。他的热情有所减退,因为每当贝林表现得过于友好,就意味着有什么事情。“你呢,弗朗索瓦?”约翰斯顿问道,“一切都好吗?” 
  “还好,还好。不过到我这个岁数,这就很满足了。”他朝四周看了看,然后把手放在约翰斯顿肩上诡秘地说:“爱德华,我来求你帮忙哩。我有点难办的事。” 
  “哦?” 
  “你认识那个记者,是《快报》……” 
  “不,”约翰斯顿说,“根本不认识。” 
  “可是爱德华……” 
  “我在电话上跟她说过话。她是一个搞阴谋诡计的人。资本主义不好。所有的公司都很坏……” 
  “是的,是的,爱德华,你说得对。”他向前凑了凑,“可是她跟文化部长睡过觉。” 
  “这并不是理由。”约翰斯顿说道。 
  “爱德华,求你了。人们开始听她的了。她会引起麻烦的。为了我,为了你,也为了这项工程。” 
  约翰斯顿一声叹息。 
  “你知道吧,这儿的人们有一种情绪,认为美国人自己没有文化,还要破坏所有的文化。在电影和音乐方面已经有了不少麻烦。人们在议论要禁止美国人在法国的文化场地工作。晤?” 
  “这已经不是新闻了。”约翰斯顿说道。 
  “你们的赞助方,国际技术公司也要求你跟她谈谈。” 
  “是吗?” 
  “是的。一个姓克雷默的女士要求你跟她谈谈。” 
  约翰斯顿又一声叹息。 
  “只占你几分钟时间,我向你保证。”贝林说着朝那辆越野车招了招手。“她人就在车里。” 
  “你还亲自陪她来?”约翰斯顿问道。 
  “爱德华,我想跟你说的是,”贝林说道,“对这个女人不能掉以轻心。她叫路易丝·德尔韦尔。” 
  克里斯看见从车里走出一个约莫四十五岁的女子,身材修长、皮肤黝黑,容貌娇美,仪态不凡。她身上有一股欧洲成熟女子的风韵,透出诱人的绰约风姿。她的一身打扮像是要去探险,卡其布衬衣和裤子,脖子上套着挂照相机、录像机和录音机用的带子。她手里拿着笔记本,大步朝他们走来温得一本正经。 
  快走到面前的时候,她的步子慢下来。 
  她伸出手:“约翰斯顿教授,你在百忙中能抽空见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她的英语非常纯正。她的微笑真诚热情。 
  “这么说就见外了。”约翰斯顿握着她的手说,“德尔韦尔小姐,你是大老远来的。如果能帮你什么忙,我将不胜荣幸。” 
  约翰斯顿继续握着她的手。她也继续满脸微笑地看着他。她说他太平易近人了,他说这没什么,是他起码应当做的。双方就这样握着手寒暄了十多秒钟。 
  他们一行四人在修道院的发掘工地上慢慢地走着。约翰斯顿教授和德尔韦尔小姐走在前面,贝林和克里斯跟在后面,虽然离得不是很近,但两人都想听清他们谈话的内容。贝林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克里斯心里却在琢磨对付一个讨厌的文化部长不会只有一种方法。 
  教授的夫人已去世多年,克里斯知道他虽然哀思绵绵,可却从来没见他和别的女人来往。此刻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教授:他的风度依然,正专心地跟这个记者谈话。他给人的印象是,现在世界上没有比应付这个女人更重要的了。克里斯还有一种感觉:德尔韦尔的提问比她原先准备的要随意得多。 
  “你知道吧,教授,”她说道,“一段时间以来,我的报纸一直在关注美国国际技术公司。” 
  “我注意到了。” 
  “国际技术公司是这个发掘工地的赞助方,我这样说对不对?” 
  “对的。” 
  “据说他们每年要注人一百万美金。”她说道。 
  “差也差不多。” 
  他们又朝前走了一段。她似乎在很小心地考虑下一个问题的措辞。 
  “报社里有些人认为,”她说道,“在中世纪考古项目上,这是一笔很大的数目。” 
  “呢,你可以跟报社的人说,”约翰斯顿说,“这个数目并不大。实际上,对于这么大的发掘现场,这个数目很一般。国际技术公司给我们二十五万作为直接开支,十五万五千作为间接开支,八万作为奖学金、津贴和旅差费,五万用于实验室和资料建设。” 
  “不过肯定不止这些吧。”她用笔拨弄着头发,眼睛很快地眨动。克里斯心想,那是冲着他在眨眼。他从来没见过别的女人这样。只有法国女人才会这样。 
  教授似乎没有看见。“是的,还不止这些,”他说道,“可是这钱到不了我们手上。剩下的是复建所需的费用,是单独核算的。再说复建费用是和法国政府分担的,这你也知道。” 
  “当然知道,”她说道,“所以你觉得你们的考古队有五十万美元的经费是很平常的?” 
  “这个嘛,我们可以问问弗朗索瓦,”约翰斯顿说道,“法国这个地区有二十七个考古现场。从苏黎世大学和卡内基一梅隆集团联手的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到波尔多大学和牛津大学正在进行的古罗马要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